237 例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急诊药物复律回顾性分析

2020-04-21 08:00辛磊钱春贤通讯作者秦桂华
医药前沿 2020年36期
关键词:帕酮复律室上性

辛磊 钱春贤(通讯作者) 秦桂华

(上海市松江区泗泾医院急诊内科 上海 201601)

室上性心动过速是常见的快速性心律失常之一,主要包括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和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其中后者的发生与预激综合征密切相关。患者常表现为心悸、胸闷、胸痛、头晕、烦躁不安等,严重者还可引起心力衰竭和心源性休克,从而威胁其生命安全,因此,快速转复非常重要,治疗措施包括兴奋迷走神经疗法、抗心律失常药物复律及射频消融术[1]。本文回顾性分析了静脉用胺碘酮与普罗帕酮转复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4 年1 月—2018 年12 月,我院急诊科接诊的237 例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其中男136 例,女101 例,年龄22 ~93 岁,平均(55.4±9.6)岁,做心电图确定为室上性心动过速。

1.2 治疗方法

对这237 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均经刺激迷走神经的方法不能转复者,进行药物转复,对这些病例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依据使用转复不同的药物将病例划分为2 组,胺碘酮组 (184 例):(对于年龄在50 岁以上或心功能不全者均在此组)胺碘酮150mg加5%葡萄糖20ml缓慢静脉注射(10min以上);普罗帕酮组 (53 例):普罗帕酮70mg 加5%葡萄糖20ml 缓慢静脉注射(10min 以上)。心电监护仪上观察20min,如果仍为室上速,为转为窦性心律,继续滴注,累计最大剂量胺碘酮为450mg,普罗帕酮为210mg。回顾分析1d 内转复为窦性心律的情况。24h 内仍未能复律的病例,转上级医院进一步评估做介入治疗;而在24h 内转为窦性心律的病例,分别在离院后的1 个月、3 个月、6 个月及1 年,复查心电图、24h 动态心电图和心脏超声,对上述病例分析转复及维持窦性心律的情况。

1.3 评估疗效

室上速复律的效果,以用药24h 内是否转复为窦性心律来评价,有效:由室上速完全转为窦性心律者为有效。无效:仍为室上速;两组转复速率(4h 内、4 ~24h 内转复成功率)组间、组内分别比较;分别观察两组在24h 内复律成功后,随访不同时段(1、3、6 个月、1 年)维持窦律的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运用SPSS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α=0.05 为检验标准,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比较胺碘酮组、普罗帕酮组,两组药物复律效果见表1。两组24h 转复率相比,胺碘酮有效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胺碘酮组、普罗帕酮组有效率比较[n(%)]

2.2 胺碘酮组、普罗帕酮组转复速度(4h 内、4 ~24h 转复成功率)比较见表2。两组4h 内转复成功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胺碘酮、普罗帕酮两组中,每组在用药4h内成功转复率均大于用药4h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表2 胺碘酮组、普罗帕酮组转复速度比较[n(%)]

2.3 分别观察复律后胺碘酮组、普罗帕酮组不同时段(1、3、6 个月、1 年)维持窦律的情况,复律后维持窦律的效果比较,见表3。在同样时段中胺碘酮组转复窦律的维持率均较普罗帕酮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胺碘酮组、普罗帕酮组复律后窦性心律的维持情况比较[n(%)]

2.4 药物安全性比较见表4。胺碘酮组、普罗帕酮组两组药物不良反应有心动过缓、低血压、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胀等),多数心动过缓及低血压病例在停药后自动恢复正常,只有少部分心动过缓病例需用阿托品0.5mg 静脉注射,普罗帕酮组不良反应较胺碘酮组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4 胺碘酮组、普罗帕酮组药物不良反应比较[n(%)]

3.讨论

室上速持续越久,治疗越困难,所以此要尽快治疗[1],射频消融转复室上速更有效,但对设备操人员要求较高,此技术在我国绝大多数基层医院还没有普及,所以药物保守治疗仍是首选的比较稳妥适用的方法[2]。本文进行临床分析了胺碘酮和心律平治疗共237 例室上速的疗效,总有效率:胺碘酮组90.2%,心律平组67.9%;随诊1 年后结果能维持窦性心律的病例分别为(胺碘酮组)67.4%和(心律平组)36.1%。与以往胺碘酮和普罗帕酮转复快房颤的疗效比较结果基本一致[3-4]。胺碘酮对冠状动脉及周围的血管有直接扩张作用,是治疗老年或重度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心律失常首选药物,所以静脉注射胺碘酮是基层医院目前治疗快速心律失常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5],当然中青年患者且心功能较好的患者也可选静脉用普罗帕酮。在使用某种抗心律失常药物进行治疗时,要注意随时观察心电图情况,当患者出现心律失常加重或是其他不良反应时,要注意制定应对措施,改变用药方案,避免患者病情进一步加重,个性化给药,加强监测,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胺碘酮与心律平相比,更安全有效[6]。

猜你喜欢
帕酮复律室上性
心房颤动抗凝与复律时机的抉择
心脏超声血流参数对肥厚型心脏结构改变阵发性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复律成功的预测价值
473例心房颤动患者复律前抗凝与血栓栓塞风险评估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介入治疗临床路径变异因素的临床分析
普罗帕酮治疗预激综合征合并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效果观察
针对性护理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通脉复律汤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频发室性早搏60例
普罗帕酮和美托洛尔治疗34例病毒性心肌炎致期前收缩的效果观察
普罗帕酮在家兔体内的死后分布1)
盐酸普罗帕酮的核磁共振谱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