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液基细胞学联合DNA倍体检测在子宫内膜疾病筛查中的意义

2020-04-21 13:37迟亚松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筛查

迟亚松

【摘 要】目的:子宫腔细胞进行细胞学检查及DNA倍体检测在子宫内膜疾病筛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9月至2019年8月期间接收的348例具有子宫内膜病变的高风险因素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子宫内膜收集器(子宫内膜刷)用于收集子宫内剥离的细胞,并根据子宫宫腔液对患者进行细胞学诊断。流式细胞仪用于分析DNA倍体,并同时进行诊断性刮宫术子宫内膜活检,基于子宫内膜诊断性刮宫活检结果比较子宫宫腔液的细胞学诊断联合DNA倍体分析的符合率、出血量、疼痛评分和检查费用。使用SPSS软件使用配对t检验和配对检验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子宫内膜液基细胞学联合DNA倍体检测的符合率在95%以上,疼痛评分、出血量以及检查费用明显低于诊断性刮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内膜液基细胞学联合DNA倍体检测可提升子宫内膜疾病的诊断准确率,减少检查出血量、缓解患者经济负担,促进子宫内膜疾病筛查工作顺利进行,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子宫内膜液基细胞学;DNA倍体检测;子宫内膜疾病;子宫内膜癌;筛查

【中图分类号】R2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4-12-029-01

子宫内膜病变是子宫内膜的一系列变化。近年来,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逐年增加,现阶段,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仍主要基于诊刮术。这种方法被广泛使用并且效果可靠,但是患者必须承受一定程度的创伤,并且在手术过程中还会遭受一些痛苦。在刮宫期间,患者可能有流产综合征、子宫穿孔等风险。目前尚无用于筛查大规模子宫内膜病变人群的先进技术。然而,子宫内膜的大量高危病變因素,例如更年期晚期、长期激素治疗等,该类患者迫切需要一种无痛、舒适和经济的筛查方法,以避免不必要的身体疼痛和经济负担。因此,大量研究人员继续探索并找到合适的方法来筛选子宫内膜病变。近年来,国内外研究人员发现子宫细胞学具有良好的预警和子宫内膜病变筛查的前景。它具有筛选和适用性高的特点[1]。在生物细胞中,DNA具有细胞周期功能的规律性变化,并且保持恒定。DNA的数目可以反映染色体数目的变化,从而监测细胞的恶性转化情况。脱落细胞的DNA倍体检测被广泛用于呼吸系统疾病、腹腔器官和子宫颈疾病的临床诊断中,并且获得良好效果。优势在于具有侵入性低、易于收集、对患者产生的损伤小、操作技术要求低、经济适用性高等等。这项研究通过将基于子宫内膜液基细胞学联合DNA倍体相结合应用于子宫内膜疾病诊断中,提高了子宫内膜疾病的诊断率,这种方法是一种安全性高、临床诊断准确率高、经济费用低的良好诊断方法。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8年9月至2019年8月期间接收的348例具有子宫内膜病变的高风险因素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348例患者的年龄范围为25~45岁,平均年龄为(32.78±7.21)岁,纳入标准:年龄在20~50岁以内;精神状态良好,可独立配合完成研究;无全身性系统疾病;心脏、肝脏、肾脏等重要器官功能运行正常;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参与研究。

1.2 方法

1.2.1 取材方法 使用北京赛普九洲公司生产的子宫内膜SAP-1收集器收集子宫内膜细胞。在外套管的保护下,将细胞收集器缓慢地送入宫底,并插入外套管。使暴露的刷子顺时针旋转3至5圈,刷子返回到外部插管,取出样品并将其放入细胞存储溶液中,送至细胞学检查和DNA倍性分析。然后检查子宫腔,进行诊断性刮宫,刮擦组织后将组织送至病理学检查[2]。

1.2.2 诊断方法 根据双盲法进行分配,由本市第二人类医院病理研究所的两组医生进行阅片,同时采用细胞学流式DNA分析仪在细胞学、组织学角度进行DNA倍性分析。诊断结果中均无上皮内病变和恶性细胞良性增生性改变(单次增生、复杂性增生)、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和子宫内膜恶性病变。

1.2.3 标本取材满意度标准 取得满意材料的标准应具有:清晰的标签;具有适当的临床资料;具有足够量的保留的腺上皮细胞,它必须包含5-6堆子宫内膜细胞,以便充分评估和鉴定。不满意的样品包括:申请表且样品没有明确说明;玻片滑移,无法修复;由于过多的血液重叠、炎症细胞、固定不良、过度干燥、标本污染以及其他原因影响到75%以上的腺上皮细胞。

1.3 观察指标

对比各组的诊断符合率、检查时出血量、检查费用、患者检查时疼痛进行评分进行比较。

1.3.1 疼痛程度 根据VAS评分方法,使用视觉量表方法(VAS评分)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0分为无疼痛,1-3分为轻度疼痛,4-7分为轻度疼痛,8-10分为严重疼痛。患者面对没有刻度的那一面,并将光标当时放在患者痛苦的部位上。医生低头观察患者的疼痛程度,并做详细记录。避免任何建议和启发。

1.3.2 出血量 采用纱布容积法检测、计算患者检查时的出血量,方法为1*1cm大小的纱布内出血量为1ml。

1.3.4 治疗费用 记录患者检查时产生的各项费用,包括细胞学检查费、取材费、诊断性刮宫费用、DNA倍体检查费、子宫内膜活检病理费。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选用SPSS20.0软件,对研究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的表示方式为均数±标准差,即(),检验方式为t检验;计数资料的表示方式为[n(%)],检验方式为卡方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不同方法的诊断符合率

子宫内膜液基细胞学联合DNA倍体检测的良性病变、子宫内膜癌、癌前病变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100.0%、75.0%。附表1。

2.2 比较不同方法的检查出血量及检查费用

患者采用子宫内膜液基细胞学联合DNA倍体检测的出血量明显低于诊断性刮宫,并且联合检查的费用明显低于诊断性刮宫,两项指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附表2。

2.3 比较不同方法的疼痛评分

患者采用子宫内膜液基细胞学联合DNA倍体检测的VAS评分明显低于诊断性刮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附表3。

3 讨论

子宫内膜癌和癌前病变是严重危害妇女健康的子宫内膜疾病。子宫内膜增生和子宫内膜息肉有一定的病变风险。因此,临床医生面临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在患病早期及时进行诊断,积极治疗子宫内膜疾病并阻断子宫内膜癌继续发展。

基于流体的细胞学(TCT)技术用于生产子宫内膜细胞,克服了传统细胞涂层的不足,具有细胞数量充足、实验室操作性强、可重复性强等优点。研究表明,液体上的薄膜压片技术可以将细胞限制在载玻片的固体表面上,进而提高目标细胞团的识别度,从而使患者病情能够被医师明确诊断出。DNA倍性筛查广泛用于肺癌、肝癌和大肠癌的临床诊断中。在宫颈脱落细胞学中广泛应用后,宫颈癌筛查效果良好。DNA倍体的检测具有客观性强、易于量化且不受外部因素影响的优势。伊碧霞[3]学者研究后指出细胞DNA倍体检测技术以及液基薄层细胞学技术在子宫内膜疾病中均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可有效避免漏诊、误诊的发生率。本研究中以上两种方式联合诊断的符合率在95%以上,与该学者数据相近。

经阴道超声是一种高灵敏度的非侵入性检查,但没有病理学诊断,不能为诊断提供依据。诊断性刮宫术是最常用的,是一种传统的诊断方法,但不足在于有创检查并且漏诊率很高; 子宫腔镜可直视观察整个子宫腔,避免漏诊,并进行子宫内膜活检以进行病理诊断。它被认为是诊断子宫内病变的“金标准”,但它是一种侵入性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另外必须使用专用设备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复杂操作,价格昂贵,伴有多种并发症以及子宫内膜癌細胞扩散的风险。本研究中诊断性刮宫的出血量以及检查费用明显优于子宫内膜液基细胞学联合DNA倍体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上述结论一致。本研究中联合诊断时患者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诊断性刮宫子宫内膜活检的评分,以上结果均证实液基薄层细胞学技术联合DNA细胞倍体检测可明显减轻患者检查时的痛苦以及经济负担,降低患者出血风险,为患者检查提供安全保障,并且可有效提升诊断的符合率,为日后的治疗方案的优化提供数据支持,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总之,子宫内膜液基细胞学联合DNA倍体检测在临床子宫内膜疾病早期诊断及筛查中具有较高的应用前景,有利于子宫内膜疾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翟瑞芳, 郭嘉婧, 张三元. DNA倍体CK20联合检测子宫内膜癌淋巴结微转移的意义[J]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8, 18(1):22.

[2]林兵英, 罗晓燕, 方周宾,等l. 液基薄层细胞检查联合HPV-DNA分型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价值对比[J]中国医药科学, 2019,32(13):34-36.

[3]伊碧霞, 朱敏, 薛洪燕, 等. 宫腔细胞学检查在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师杂志, 2018, 20(2):277-278.

猜你喜欢
子宫内膜癌筛查
高危型HPV筛查与TCT联合检查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二维超声与四维超声筛查方法在筛查不同孕周产前超声筛查胎儿畸形情况的应用价值
孤立性胎儿超声软指标联合无创DNA检测在产前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某区2021年儿童青少年近视筛查结果分析
两癌筛查中的健康宣教及护理干预效果评价
配对盒基因2和CD44基因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子宫内膜癌低场MRI影像学特点及临床应用研究
子宫内膜癌患者腹腔细胞学阳性的临床价值及其对预后的影响分析
磁共振弥散加权与动态增强成像在子宫内膜癌分期的作用分析
腹腔镜在早期妇科恶性肿瘤手术中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