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教育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2020-04-22 20:30欧阳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20年2期
关键词:初中教育思想政治德育教育

欧阳俐

【内容摘要】德育教育作为政治课的重要一环长期都是教学中的一个重点之处。对于初中生来说,缺少对于社会的了解已经成为普遍性,对于塑造他们的人格和三观反而是一个契机,初中思想政治课便是由此出发塑造初中生的性格和给他们推行素质教育。所以初中的思想政治课是具有综合性的一门学科,地位不会低于任何科学学科,而其中的德育教育更是这门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素质教育出发探索德育教育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才能将德育教育渗透到一般的普通政治教学中。

【关键词】初中教育;思想政治;德育教育

无论从什么方面来说,文化知识是没办法盖过思想道德教育的。在北大高材生吴谢宇弑母案中,吴谢宇的成绩优异并且他智商过人,但被人关注的地方并非他的过人智慧,而是因为他的变态行为他才进入公众视野。很显然,思想教育的缺失脱节造成无法挽回的结果,并非是一时能够造成的,而是长期生根发芽导致最后一发不可收拾。可见,思想道德教育并未渗透到初中生的政治课当中。

一、思想道德教育的价值所在及渗透的范围和方面

文化知识不应该和思想道德教育分个高下,而是需要教育工作者们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或许传统的教育方式和考核标准对学生来说更加偏向于文化知识压过思想道德教育。但是随着一些校园霸凌的恶性事件由媒体曝光开始,校园内越来越多的案件进入公众视野,让人明白在教育上的缺失是来自于初中生的生活方面和素质教育方面,所以应该将大部分的精力投入到学生的德育上。面对数量上升的校园暴力事件和初中生违法案件,思想的灌输成为老师和家长的头等大事。这一类的恶性事件或许大部分是来自于中学的监管,但是离不开社会的责任,更加离不开家长家庭方面的责任。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从古至今宣扬的儒家思想和现代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是极其有感染力的思想,而历史也是不失为一种好的教育案例贯穿在现代的课堂政治教育或者是家长的家风家规中。这些思想之所以一直被提倡就是有其历史性和发展趋势,在初中时期,孩子们都是一张白纸,他们的价值观念普遍大同小异,而且是地区性的。但是他们随着时间推移受家庭学校伙伴的影响越来越大,也随着开始分化变形。思想道德教育的价值在这一段时期开始对学生起着熏陶的作用,引导着他们向正确的价值观念变化,影响他们为人处世开始利用正确的道德的方式。

二、如何将思想道德教育贯穿初中政治教学

1.老师的思想和观念的转变

作为一个表率作用,老师在思想品德方面的问题会被学生无限放大。而所谓师德则是老师应该在学生心中扮演一个怎样的角色,个人能力突出的老师往往能将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更好的与政治课书本上的内容相结合,做到更好的榜样作用。老师的观念更是应该从成绩和考核标准转变到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学习兴趣上。初中的政治并非是一门很难的学科,比起需要理解的社会科学,政治想拿高分不过是将书本要点加以勾画然后学生考前回家背诵记忆。这样是与素质教育相背离的。

2.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真正的德育教育肯定是由学生出发,学生是主角,而老师则负责引导和心理上的沟通。当然老师在实际课程教学中往往需要一些方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或者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举例的是,老师与学生一起互动问答或者是利用一些集体活动的形式来学生来敞开心扉,再或者是分组讨论。例如在教材内容《单音与和声》中,老师可以通过收集学生对于集体的看法来进行一个小组讨论,有些同学作为学生干部在集体有些什么样的作用,让同学都发表看法进而加深理解。

3.老师自身个人能力和核心素养的提升

而或许有时候,不妨从老师自身出发,结合已有的教案或者教材事例讲述一些老师自己亲身经历的事,充分发挥自身的榜样作用。因为通过第一人称的方式可以让老师讲的东西有更深的感染力,而且拉近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这样方式针对个别学生还可以因材施教,有更强的针对性。因此,老师作为德育教育的第一方面,提高老师的个人素质和个人魅力,给学生更多的理解和关心,丰富自身的教学方法,成为学生的精神榜样。

4.源于教材但是联系生活

思想道德的教育不可能脱离生活,在已有的教材层面上,除了一些具体事例和相关的知识点外,有关德育教育的方面是不够的。老师应该基于课程安排和教材内容对初中思想政治的教学有更好的理解,再由此进一步联系到生活之中的方面,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知识和教育的渗透。在世界因生命而精彩的课程中,可以举例说明生命的重要之处,生命的作用和价值,再联系自身经历或者是老师自己的看法和同学们一一分享,最后让学生们再分享出自己的理解,不可以过于宽泛,尽量做到以小见大,从生活中的小事出发最后回到课本上的大道理。同时要通过以小见大的方式来深深震撼学生的心灵,以教材知识点的方式来巩固这些教学内容。比如在《维护公平正义》这一课可以避开教材中的英雄任务或者是反面的案例,尽量选择更加贴近生活的事情和平凡的人或者事物来突出平凡的人物也同样伟大,以及怎样去在日常生活中发挥自身的作用来做到自觉维护正义,最后通过提高学生的品德素质来达到德育教育的最终目标,让他们明白平凡之处的伟大。

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避免初中生有才没有德的现象,加强素质教育,将思想品德贯穿他们的生活学习中渗透到政治课堂当中,让他们能有所启发,真正自觉的成为能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人物。这不仅仅是提高了学生的竞争力、人格品质和综合素质,更是能让他们终生受益并且传授给下一代的精神力量。

【参考文献】

[1]程新忠.谈德育教育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渗透[J].学周刊,2013(20):82-83.

[2]马奇巍.在初中政治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学园,2013(28):108.

[3]刘国强.初中政治教学德育教育的渗透策略[J].中学教学参考,2012(33):43.

(作者單位:广西柳州市第十五中学)

猜你喜欢
初中教育思想政治德育教育
体验式教学在初中体育课的应用研究
初中阶段留守儿童安全感的特点及弹性发展研究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如何创新文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问题探析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人文教育的结合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