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淮南”政区沿革及其演化规律

2020-04-22 20:37于朕朕
兰台世界 2020年4期
关键词:淮南变迁规律

于朕朕

摘要  汉初,高祖先后封英布、刘长为淮南王,国除后为九江郡。曹魏时又有淮南王之封,西晋时为淮南郡。东晋南朝由于侨置郡县,淮南郡出现名实不符的现象。十六国北朝也有淮南郡的设置,且名实相符。隋唐及以后,淮南郡改为寿州。唐时淮南道为十道之一,唐末演变成淮南节度使。宋时,淮南或为一路或为淮南东西两路。此后元明清至民国,“淮南”二字不再作为正式政区名称。从“淮南”政区的演变中,我们可以发现二级制与三级制的循环、分封到郡县的逐渐确立、同级政区幅员总是由大到小、政区设置多受前朝影响等中国历代行政区划演变的一般规律。

关键词  淮南 政区 变迁 规律

众所周知,划定政区是一个政府管理国家的重要措施,中国数千年间行政区划的演化可谓纷繁,不过这并不代表政区的演变是杂乱无章的,相反,其中大有规律可循。本文以“淮南”为研究个案,梳理了中国古代以“淮南”为名的政区的沿革,并且尝试揭示其中反映的中国历代政区演变的一般规律。

一、古代“淮南”建置沿革

1.两汉时期。“淮南”二字作为政区名首次出现是在西汉。高帝四年,汉高祖刘邦封英布为淮南王,首置淮南国,都六(今六安),辖九江、庐江、衡山、豫章四郡[1]。高帝十一年,英布反,刘邦击败英布后封皇子刘长为淮南王,仍辖上述四郡。关于刘长时淮南国的都城,《史记》中《黥布列传》《淮南衡山列传》及《汉书》中《淮南衡山济北王传》《地理志》皆不载,但《汉书·五行志》中明确记载“文帝二年六月,淮南王都寿春大风毁民室,杀人”[2],可知此时淮南国改都寿春。刘长在封地擅为法令,文帝六年,欲联络闽越、匈奴谋反,事情泄露,文帝迁其于蜀,途经雍县而死。淮南国除,其下辖四郡直属于汉。文帝十二年,令城阳王刘喜迁于故刘长之淮南国,称淮南王,辖区与治所不变。文帝十六年,为示恩怀,又令刘喜迁回城阳,而立刘长三个儿子为王,封于淮南故地。于是此时淮南国被一分为三,刘安为淮南王,刘勃为衡山王,刘赐为庐江王。此时原淮南国四郡,衡山国有衡山郡,庐江国有庐江郡和豫章郡,刘安所在的淮南国只有九江一郡,都寿春。武帝元朔五年,刘安因其子迁而获罪,削两县。据周振鹤先生考证,此两县为弋阳县和期思县[3]。元狩元年,武帝以刘安谋反,复除淮南国为九江郡,治寿春。元狩二年,武帝又在九江郡内立一六安国[4],辖六、蓼、安丰、安风、阳泉五县,都六。至十一年,六安国乃为王莽所废。王莽时改汉九江郡为延平郡,辖区与治所不变[5]。东汉时仍称九江郡,徙治阴陵[6]。其辖区最大的变化当是章帝建初四年割五县归下邳国和阜陵国的存废问题,但顺帝永建元年,所与下邳国的当涂、钟离、全椒、历阳四县因成为侯国又还属于九江郡,而阜陵国三建三废,建时由九江郡析置而来,废时其辖地又并归九江郡[7],故当建安十一年,阜陵国最后国除时,九江郡与西汉末年相比应无甚变化。

2.三国西晋时期。献帝兴平二年,据九江郡的袁术僭号称帝,都寿春,改九江为淮南,并置尹,是仿两汉时都城所在郡称尹故事。建安中,曹操破袁术,复淮南为九江[8],治寿春。据《三国志·魏志》,魏文帝黄初二年,封曹邕为淮南公,辖九江一郡,黄初三年封为淮南王,四年改封于陈。后来魏明帝太和六年改封曹彪于楚,嘉平元年曹彪自杀后,楚国除为淮南郡,则淮南国曾在黄初四年至太和六年期间改名为楚国,嘉平元年后才复为淮南郡。西晋初,沿袭魏之淮南郡。太康十年,晋武帝封濮阳王司马允为淮南王,都寿春。后司马允与赵王司马伦争权失败被杀,淮南国再次除为淮南郡,治寿春。

3.东晋南朝时期。东晋偏安一隅,来自北方的流民纷纷南迁,于是东晋朝廷割扬州丹阳郡的于湖县为淮南郡,而在原来的淮南境内置南梁郡[9],于是出现淮南郡名实不符的现象。刘宋时淮南郡仍侨寄于湖,领于湖、当涂、繁昌、襄垣、定陵、逡道(汉为浚遒,东晋侨置江南,改为逡道)六县,只不过大明五年曾改属南豫州,泰始三年复归扬州[10]。另大明七年,以南梁郡为淮南国封皇子子孟,将淮南郡省入宣城,刘子业登基后二郡复旧[11]。《南齐书·州郡志》载淮南郡下辖六县与《宋书·州郡志》所载相同,可知南齐时淮南郡位置边界无变化,但《南齐书·州郡志》中将淮南郡载于南豫州之下,可知南齐时淮南郡又属南豫州。据《补梁疆域志·卷一》,南梁时淮南郡属南豫州,领县四,于湖、当涂、逡遒、襄垣。据《补陈疆域志》,南陈时淮南郡仍属南豫州,领县五,于湖、西乡、繁昌、当涂、襄垣[12]。

4.十六国北朝隋时期。十六国时期设有淮南郡的有后赵、前燕、前秦。后赵太和元年,攻得东晋之淮南郡,领寿春、合肥、下蔡等十四县,治寿春。后将淮南郡改为淮南国,领县不变[13]。永和五年,“石遵扬州刺史王浃以寿阳来降”[14],则淮南又归东晋。太和四年,晋将袁真叛晋降燕,前燕置淮南郡,似只辖寿春一县,后桓温复取寿春[15]。东晋太元八年,前秦攻得晋淮南地,同年,晋复取寿阳,并得前秦淮南太守郭襃。前秦既置太守,可知必设郡,但辖县可考者仅寿阳、下蔡二县[16]。北魏、北齐、北周时淮南郡皆属扬州,北魏时领寿春、汝阴、西宋三县[17],治寿春。北齐时仅领寿春、汝阴二县[18],仍治寿春。北周时因陈宣帝北伐将汝阴县析置为汝阴郡,北周因之,于是淮南郡仅辖寿春一县[19]。又北周曾在其南郢州另置一淮南郡,仅领东新蔡一县。隋开皇三年,废郡一级政区,北周两地淮南郡皆被废,寿春县直辖于扬州,新蔡县亦被废。开皇九年,隋并南陈,南陈之侨置淮南郡亦被废[20]。大業三年,隋炀帝改州为郡,将寿州(开皇年间北周之扬州改)改为淮南郡,辖寿春、安丰、霍丘、长平四县,治寿春。

5.唐宋时期。唐武德三年,复改淮南郡为寿州,领寿春、安丰、霍丘三县,贞观元年又加领霍山县,霍山县几经易名,开元二十七年最终改为盛唐县,天宝时又析盛唐县置霍山县[21],于是共领县五。天宝元年将寿州改为寿春郡,乾元元年又改回寿州。淮南郡虽然在此时期反复改名,但治所均在寿春,且领县变化亦不大,对于“淮南”这个名字来说意义重大的是淮南道的设置。此前,淮南无论如何变化都属于统县政区,而唐时的淮南道则是高层政区(严格来说,道起初只是监察区,并不像郡县一样是严格意义上的政区,但到了唐后期道与方镇合二为一,道——方镇已成为实际意义上的一级政区,尽管唐朝中央政府始终没有正式承认),唐时淮南道的设置及沿革如下:道的前身是扬州大都督府,武德九年,置扬州大都督府,辖扬、和、楚、滁、舒、庐、寿七州[22],治扬州。贞观初年,唐太宗分天下为十道,淮南道即为其一,太宗又降扬州大都督府为扬州都督府,辖扬、滁、和、润、常、宣、歙七州,后割山南道安州都督府改隶淮南道[23],此时淮南道辖扬、滁、和、润、常、宣、歙、安、舒、黄、申、蕲、光十三州[24],因此疑安州都督府督另外六州之地。因为太宗极力避免道变成高层政区,因此不设固定治所。龙朔二年,升扬州都督府为大都督府,天宝元年,改扬州大都督府为广陵郡大都督府,安州都督府为安陆郡都督府,此仅为名称的变化,辖区等不变。天宝十五年,罢安陆郡都督府,以广陵郡大都督府置淮南节度使,节度使驻扬州,此时淮南节度使辖区与淮南道基本重合,淮南节度使变成了淮南道的长官,反映了唐朝经安史之乱后道向方镇的演化。此后淮南道一直只有淮南节度使一镇辖地,直至唐末归吴王杨渥所有。

五代十国时期,淮南节度使归吴所有,领扬、和、楚、滁、舒、庐、寿、泗、濠、海、光十一州,治扬州。后因吴国不断在淮南境内析置其他节度使,至天祐十五年,淮南节度使仅领扬、和、楚、海四州,仍治扬州。吴王杨隆演即位时,定都扬州,将淮南节度使仅剩的四州之地改为直隶地区,淮南节度使遂废。南唐代吴后,其地仍作为直隶地区,不置淮南节度使。后南唐与后周相互攻伐,后周不断取南唐直隶地区作为淮南节度使,至显德五年,后周淮南节度使已有天长军一军和扬、和、楚、泗、海、濠、泰、通八州之地,治扬州。此后至后周亡,淮南节度使未尝变更[25]。

北宋时,由于唐末藩镇割据的前车之鉴,于是罢天下节度使,以路作为高层政区,且不设统一的路级政区长官,而以转运使、提点刑狱、安抚使、提举常平分管财政、司法、军事、常平等事务。关于淮南路的首置时间,《宋史·地理志》以及两宋时期的一些方志如《元丰九域志》《太平寰宇志》《舆地广记》等都没有记载,但(嘉庆)《大清一统志》在“江苏建置沿革”及“安徽建置沿革”条下都明确记载有宋开宝八年平南唐,分江南淮南二路的说法,则宋应在开宝八年首置淮南路。另《元丰九域志》在“淮南路”条下载:“太平兴国元年分东西路,后并一路。”则在开宝八年置淮南路后,第二年(太平兴国元年)即分为东西两路。另据《宋史》载:“至道三年分天下为十五路,天圣析为十八路,元丰又析为二十三”[26]则《元丰九域志》所言“后并一路”似应在至道三年,只不过无论是此年及开宝八年的淮南一路还是太平兴国元年的淮南东西两路,其辖区与各监司驻地都已不可考。宋神宗熙宁五年,淮南路又分为东西两路,东路有扬、亳、宿、楚、海、泰、泗、滁、真、通十州及高邮、涟水二军,西路有寿春一府(徽宗政和六年由寿州所升,宋志介绍的是宋末的情况,所以径写为寿春府)、庐、蕲、和、舒、濠、光、黄七州及六安、无为二军[27]。此后淮南东西两路辖区应无变化,所变的只是各监司的分合问题,例如,元丰元年,令淮南东西路转运使可通管两路,且在名称上也不分东西,通称为淮南路转运使,提刑司分合不常,提举司则置罢不常。

南宋时,淮南路作为与金对峙的前线地带,受战争影响,其辖区应不如北宋时稳定。但据《宋史·地理志》载,淮南东路“南渡后州九,扬、楚、海、泰、泗、滁、淮安、真、通,军四,高邮、招信、淮安、清河”,淮南西路“南渡后府二:安庆、寿春,州六:庐、蕲、和、濠、光、黄,军四:安丰、镇巢、怀远、六安”,则南宋淮南两路辖区应以此为常。值得注意的是,绍兴十四年,有大臣言为使“事力相济”,应“并漕司为一路”,于是高宗“诏准东西转运司并为一路,仍以淮南转运司为名,依旧置转运判官二员,所有提刑司职事亦两路通管”[28]则在此年淮南两路又合为一路,此后至宋亡未有变化。

元时将宋淮南路分属于河南江北行省下安丰、淮安、扬州等路,于是元明清至民国,“淮南”二字不再作为正式行政区划的名称。

二、“淮南”个案体现的政区演变规律

1.两级制与三级制的循环。周振鹤先生把中国历史上出现过的政区分为高层政区、统县政区、县级政区,并提出了政区两级制与三级制“两千年三循环”的观点[29],极富洞见,“淮南”政区的演变亦能印证这一理论。“淮南”最初以“淮南国”的形式出现,淮南国作为封国不属于汉朝中央统辖政区(但属于汉朝疆域),而淮南国最终演变成九江郡则无疑是汉朝正式政区了。此时九江郡作为统县政区,其上并无高层政区存在,可见两汉施行的主要是郡县两级制。东汉末期,由于黄巾之乱起,汉政府不得不赋予本作为监察区的州以大权,此后至南北朝,州始终作为郡之上的正式高层政区,九江郡则成为扬州或南豫州下辖的其中一郡,所以,东汉末期至南北朝,政区层级已经演变成“州——郡——县”三级制。至南北朝后期,州郡皆呈泛滥之势,急需改革。隋文帝撤郡,炀帝改州为郡,釜底抽薪,让行政区划重新归于二级制,淮南郡又成为一级政区,直辖于中央。唐时设道监察地方,安史之乱后,道演变成了方镇,成为正式高层政区,如淮南道演变成了淮南节度使辖区,下辖十州左右。两宋置路,路领州,如淮南(东西)路领十数州。安史之乱后至两宋,政区层级逐步从州县二级制演变为“道(路)—州—县”三级制。总结起来,两汉至南北朝地方政区层级从两级制演变成三级制。隋撤郡,使之又回归两级制。唐至两宋又重启两级制向三级制的循环。

2.分封到郡县的逐渐确立。始皇帝嬴政建立秦帝国后,大行郡县,无寸土之封,但这并不表明自此后郡县制就占据绝对主导地位了。相反,郡县制是在与分封制不断斗争中逐渐得到确立的。汉初,由于手下将领实力膨胀,刘邦不得不大封异姓诸侯王以行笼络,如封韩信为楚王、英布为淮南王。待翦灭异姓王后,刘邦又封同姓王以求其拱卫中央,如封其子刘长为淮南王。由于这些诸侯王在其封地内拥有绝对权力,与周时封国无二,所以汉初实际上是一种郡国并行制,既有郡县,又有封国。然自景帝削藩与武帝行推恩令后直至东汉末,诸侯王封地既小,又无实际权力,已变成有分封之名而无分封之实了。曹魏时对诸侯王限制得更加严密,使“王侯皆思为布衣而不能得”[30]。西晋时分封制再次变成实封,诸侯王拥有军政大权,于是很快酿成了八王之乱。此后,中国历代统治者们才最终看清了分封与郡县到底孰优孰劣。除明初外,再无一统一帝国实行过名副其实的分封制了。

3.同级政区幅员变化。中国历代行政区划的演变中,同级政区的幅员变化一般都是由大到小,如州、郡、省等。具体仍以“淮南”政区为例,两汉时,九江郡为全国数十郡之一,辖十五县,幅员广大。东晋南北朝时,由于侨置郡县,淮南郡侨置于丹阳郡之于湖县,只领六县,且这六县也多是侨置县,应不如原县幅员广大。隋唐时,淮南郡(寿州)已成为天下三百多州郡之一,也只辖数县之地,幅员远不如两汉时辽阔。这是“淮南”作为统县政区的幅员变化。成为高层政区后,其幅员仍是由大到小。唐初,淮南道为十道之一,辖十三州之地,地域广阔;唐末演变成淮南节度使后,其西部安、黄、蕲等州别隶鄂岳观察使,辖境大不如前。宋时淮南路先是分为淮南东西两路,南宋时两路辖境均有缩小。以上事实说明,除县级政区外,中国历史上同级政区幅员变化的趋势总是从大到小。

4.政区设置受前朝影响。汉初郡国并行,郡县的设置毫无疑问是受到秦朝大行郡县的影响,而封国特别是异姓诸侯的分封其实也与秦朝有着密切的关系,刘邦有感于秦之速亡,想通过分封诸侯以此拱卫中央。曹魏时,承袭汉武帝后对诸侯王严密控制的做法,继续削减诸侯王权力,使其有其名而无其实。西晋时,统治者又生出魏室失权是由于宗室太弱的想法,于是大封诸侯王并与其实权。南北朝时,南朝宋、齐、梁、陈对于东晋侨置郡县的做法则一脉相承。隋文帝杨坚将全国范围内郡一级行政区划全部撤销,论者皆赞其魄力,其实文帝此举仍有本可依,据《魏书》载,天赐二年,使“刺史令长各之州县,以太守上有刺史下有令长,虽置而未临民”[31],也就是说虽有太守,但并不使其上任,地方事务由州县处理,郡已名存实亡,这无疑是文帝正式废郡的先声,此制亦为唐所承袭。宋朝路级政区很特殊,属于复式政区,但之所以实行这种制度,正是由于唐末节度使权力太大的前车之鉴,且路级政区主要长官转运使一职也是唐时便有,宋朝只不过将此临时差遣固定下来而已[32]。这一规律启发我们,当我们研究某朝某一政区的起源时,最好上溯其前朝,而当研究其影响时,则不妨下延其后代。

余论

关于以“淮南”为名的政区沿革,需要注意的是在十六国南北朝也有很多“淮南王”的封號,如刘曜子刘冲、石虎子石昭、宋孝武帝刘骏第十六子子孟、苻健子苻生、北魏拓跋他、北齐高仁光、南朝陈陈叔彪等,这些淮南王大都只是在史书中留下轻轻一笔,其辖区、国都均难考证,而且有的旋置旋废(石昭),有的只是虚衔并无实际辖区(拓跋他),因此与一般的政区有别,故不将其列入正式的政区沿革。关于“淮南”作为统县政区的沿革,文章只写到了唐朝,因为唐朝及其后,一般都称其为寿州,淮南郡只是作为寿州的雅名存在而已。另外,中国历代政区变迁的规律远不只以上四条,如因经济重心南移所引起的政区设置由北密南疏到南密北疏等,只是这些规律不能由“淮南”政区的变迁所反映出来,因此由于相同的理由,也不再述及。

猜你喜欢
淮南变迁规律
数字解读 DIY世界的精彩变迁
回乡之旅:讲述世界各地唐人街的变迁
变迁
找规律
巧解规律
找规律
CRADLE OF TOFU BY DAVID dawson
高钙植物肉
淮南王的驴子
《氮和磷》中的一般与特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