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石化企业危化品道路运输安全管理应用实践

2020-04-23 08:44曲开顺纪建锋宋岱珉
安全、健康和环境 2020年3期
关键词:危化品预警运输

曲开顺,纪建锋,宋岱珉

(中国石化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山东青岛 266071)

大型石化企业危化品产量大,运输作业频繁,管理复杂,由此面临较高的安全风险。以国内某石化企业为例,年危化品运输总量约4×108t,存在运输量大、种类较多、运输线路长、区域跨度大、状况复杂等突出特点。另外,由于目前运输业务企业各级单位均委托社会承运商来提供服务,管理力度弱,水平参差不齐,安全风险较大。

1 问题及对策分析

针对某大型石化企业开展了危化品道路运输专项调研,总结和梳理了目前的管理现状和主要存在的问题:①未建立统一的运输安全管理承运商资源库,承运商准入标准不一致;②承运商及承运工具评估、选用标准不统一,专业能力不足;③运输过程缺乏有效的监控管理手段,管控力度弱,存在风险。

该企业针对以上主要问题和不足,结合自身特点,启动了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专项工作,力求借助互联网、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建设运输监控和安全管理综合平台,并采取科学闭环管理模式,不断提升企业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水平。主要应对措施包括以下几方面。

a)建立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相关制度,完善企业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体系,制定企业危化品承运商准入和运载工具评估认证标准,统一标准规范和程序。

b)按照“标准统一、数据共享”的原则,基于物流数据和电子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系统,实现运输数据采集管理和在线实时监控。

c)开展运输大数据统计分析应用,通过监控过程数据分析和预警结果分类进行深度挖掘,发现运输过程中的安全管理突出问题,并提出切实有效的安全管理建议,不断提升企业整体管理水平。

2 应用实践

该企业提出了以预防运输事故和提升安全管理水平为目标,基于风险管理和持续改进的理念,遵循超前防范事故的思路,从人、车、路、环境等安全管理系统要素出发,以安全隐患和风险为对象,通过制定危化品运输管理制度、提出规范技术标准,研发运输安全管理系统平台,实现了信息集成、在线监控、风险预警、统计分析和应急支持等在线管理,并通过深入挖掘预警数据信息、提出安全管理建议,进行问题风险整改,从而提升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

2.1 制定管理制度及配套标准

结合企业危化品运输控制现状,借鉴国际先进做法,制定危化品运输管理制度,并对相关规定和程序进行修订及完善,逐步形成企业危化品运输管理体系。

a)制定企业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制度,完善企业HSSE体系。根据国家法律法规标准和政府的相关规定和企业自身安全生产运行需求,制定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制度。在管理规定中明确了目的、管理原则和适用范围,划分了企业各级单位的职责分工;建立了承运商评估准入的一般程序,提出了承运商日常管理具体要求;明确了承运商考核和奖惩制度,实行安全一票否决。同时将企业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纳入企业HSSE管理体系化学品安全监管要素中。

b)建立统一的承运商及载运工具配套技术标准规范。统一制定了企业危化品运输相关技术标准,主要包括危化品承运商准入评估审查技术标准规范、危化品运输车辆检查标准规范、危化品运输车辆门检技术规范等。

2.2 建立在线信息管理平台

利用现有各板块的承运商信息库,将承运企业、车辆、驾押人员等基础信息进行整合,建立承运商及承运工具信息库;利用物联网感知技术、北斗/GPS、视频监控、主动安全技术,对危化品承运车辆进行实时定位及轨迹信息实时监控和预警,提升对危化品运输过程的动态监督[1];整合危化品安全信息、应急物资和救援队伍等应急资源,实现突发事件实时应急指导和区域联动救援的一体化管理综合安全管理平台(见图1)。

图1 运输安全管理信息平台结构

通过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系统平台建设,在运输资源管理、运输过程安全监控、风险预警、应急响应和数据统计分析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系统具备以下主要特点:①技术标准先于国家和行业标准,结合企业自身管理特点进行细化;②系统功能设置密切贴合业务实际需求,实现了业务运行数据、公共数据与安全监控数据的结合,实现快速定位,预警突出,轨迹清晰;③系统集成程度高,实现业务、监控、应急、统计等功能系统高度集成,且实现多方数据共享;④应用技术先进,对标行业标杆,运用大数据(Hadoop、Spark)、人工智能与GIS技术解决系统技术难点;⑤通过建设统一的监控平台,实现人员、车辆、承运商等主体运输、安全、资质等全方位监控。

2.3 实施闭环安全管理机制

PDCA循环最初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提出的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2]。PDCA 循环即策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改进(Action),4个阶段周而复始地运转,是一个闭环管理,同样适用于企业的运输安全管理。该企业结合自身特点和管理模式,建立了一套运输安全管理不断提升的良性循环,即首先依据运输预警数据发现高风险和安全隐患,进而提出改进对策和方案;然后有针对性地采取具体整改措施、降低安全风险,最后对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和不断循环改进,也就是通过“发现问题-提出建议-整改销项-持续提升”的闭环管理,逐步形成一套科学有效的运输安全管理机制,来提升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

3 实施效果

3.1 规范了承运商的安全管理,危化品运输预警呈下降趋势

企业危化品道路运输管理系统建立运行后,实现了对危化品运输车辆全方位、全过程、全面监控,对高风险预警及时推送,并连续跟踪统计(2019年3-5月)4项重点关注指标(见图2),督促承运商进行整改,并将承运商的运输风险指数,作为考核和准入的依据,使承运商的安全管理从无序管理到规范管理,走上了良性循环的轨道。对预警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各承运商更加重视对危化品运输的管理,主动整改高风险预警,消除运输隐患多项关键指标均呈下降趋势。

图2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趋势

3.2 以信息化促进企业危化品运输的管理水平,防止了运输事故,提高了社会声誉

将物联网技术、主动安全预防技术应用于危险品运输,不仅实现了危险品运输的规范性管理,提高了运输效率,还减少和避免了事故的发生,提高危险品运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采用大数据模型,对车辆和驾驶人员信息进行管理和验证、对大量预警数据统计分析,发现危化品道路运输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异常状态,分析原因,制定和实施科学有效的整改措施,通过闭环管理,深入挖掘预警数据信息,强化高风险整改作用,推动了企业危化品运输的规范管理,得到了承运商及社会的认可。

3.3 建立了动态源事故应急技术支持程序,提升应急效率

当事故发生时,监控中心会第一时间获得事故的具体信息,利用GIS(电子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数据处理能力,结合数据模型计算受灾面积、受害人数等,并自动找出应急点到事发地点的最短路径,将事故损失降至最低。通过危化品泄漏扩散模型, 预测不同的运输物质泄漏后对环境的影响,为事故应急提供信息和技术支持。

3.4 减少运输事故,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社会效益显著

新管理模式提升了企业危化品运输的安全管理水平,运行一年多来企业未发生道路运输安全事故,对预防和减少事故,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避免次生灾害和环境污染,减少社会影响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也促进了承运商的安全管理意识和能力,影响和带动了危化品物流行业安全管理水平的逐步提升,体现了企业的责任关怀理念,提高了企业的社会声誉,所带来的社会效益更是不可估量。

4 结语

该大型石化企业在危化品道路运输安全管理方面的应用和尝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同时企业和承运商整体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也为该项工作后续的长效运转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当前我国危化品运输事故多发,运输行业仍然面临安全管理提升的难题,特别是大型危化品生产制造企业众多,在危化品道路运输安全管理方面与该企业存在诸多相似之处。本文所论述的企业实践经验可为行业提供良好的借鉴,值得在更广的范围内推广。

猜你喜欢
危化品预警运输
江阴市“三个创新”打造危化品安全监管新引擎
预警型智能包装在食品安全中的应用和设计
海上危化品运输船舶紧急过驳应急处置
超级秀场 大风预警
危化品运输岂能有乱象
“互联网+”赋能危化品仓储物流安全
受阻——快递运输“快”不起来
比甩挂更高效,交换箱渐成运输“新宠”
关于道路运输节能减排的思考
预警个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