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接科技的高职“训研创服”四位一体高水平智能制造实训基地改革与实践

2020-04-24 06:16姜义平盛强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20年8期
关键词:证书校企基地

◎姜义平 盛强

(作者单位:湖州职业技术学院)

智能制造是通过智能化的感知、人机互动、决策和执行技术,实现设计过程、制造过程和制造装备智能化,是信息技术、智能技术及装备制造的深度融合与集成。《中国制造2025》围绕如何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如何强化技术创新能力、如何有效促进先进制造业的融合发展、拓展"智能+"等方面进行了战略部署,为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政策保障。近年来,为更好支撑智能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培养与提升智能制造类专业学生职业技术技能已成为国内智能制造技术教育关注的热点,但与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还存在着职业技能实训基地建设功能偏落后等问题。《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 职教改革20 条")针对性提出:"带动各级政府、企业和职业院校建设一批资源共享,集实践教学、社会培训、企业真实生产和社会技术服务于一体的高水平职业教育实训基地",自"职教改革20 条"颁布后,国家又集中释放了一批含金量高的政策红利,为高水平实训基地建设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一、高水平智能制造实训基地改革背景

1.对接科技发展趋势为高水平实训基地指出新导向。

中央深改委审议"职教改革20 条"时,首次提出了"职业教育要对接科技发展趋势"的新论断。当前,我国高职教育在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时,对应用技术研究的重视程度还不够,这成为了掣肘高职教育发展的短板。职业教育要对接科技发展趋势,一方面是要加强应用技术研究,另一方面是要加强最新科技成果应用。具体到智能制造实训基地,就要求基地与人工智能(AI)、5G、机器视觉、区块链、大数据、物联网等迅猛发展的"新技术"以及"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进行深度对接,选用代表科技发展趋势的先进实验实训设备并加以再开发、再研究。

2.1+X 证书制度试点为高水平实训基地赋予新内涵

中央深改委审议"职教改革20 条"时,再次强调了"职业教育要对市场需求"。为促进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模式和评价模式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拓展就业创业本领,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国家启动了1+X 证书制度试点。1+X 证书制度试点过程是学校主动对接产业需求、专业主动对接职业岗位、课程主动对接技术进步的过程,导向是产教更加融合、校企更加紧密、工学更加贴近、知行更加契合。而保障1+X 证书制度落实的重要环节落在教学活动设计,教学活动设计必须充分体现技能等级证书考核内容;重要载体则落在实训基地,基地的培训认证设施设备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3.全面推进现代学徒制对高水平实训基地提出新要求

教育部从2014 年开始启动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并在职业院校稳步推进。2019 年6 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进现代学徒制工作的通知》,要求"总结现代学徒制试点经验,全面推广现代学徒制",并提出了"必须坚持校企共建、共管、共用原则,充分利用生产性实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协同创新中心等,发挥校企双方在设备和人才方面的优势,及时吸纳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和典型实操案例,形成共建共享的教学资源体系,强化学生实习实训"的实训基地新要求。现代学徒制要求整合校企双方设备和人才方面的优势,充分体现了产教融合的理念以校企共建共享实训基地的要求。

4."育训结合"为高水平实训基地设计提供新路径

十九大报告关于"完善现代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的精神,以及教育部等14 家部门对"高职院校成为就业创业培训的重要阵地"的定位,都要求实训基地的功能必须由原来单一的实训功能向兼具实训、培训等多功能整合转变。而要实现"育训"等多功能有机融合,就必须对教学活动设计与实训基地建设进行重新架构,在教学活动设计上要建立起实训教学与社会培训的关系纽带并有机融合起来;在实训基地建设上要充分考虑设施设备的选型与功能布局的适应性调整。

5.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为高水平实训基地提供新模式

"职教改革20 条"指出:"职教由政府主导转为社会多元办学。推动校企全面加强深度合作,打造一批高水平实训基地"。要深度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必须充分发挥学校与企业"双主体"育人的协同作用,在资源共享、制度共建、技术共育、资源共建、就业共赢等方面加强深度合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首次在职业教育领域提出了"混合所有制"概念,"混合所有制"在实训基地建设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这为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提供了新模式。

二、智能制造实训基地存在的问题分析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成为了高水平实训基地建设的必由之路,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为高职教育与社会培训有机结合提供了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为校企共同开展新产品开发、新技术研究提供了合作平台,开拓了校企双方互利共赢的新局面,但在具体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难点问题。

1.重专项技能训练轻综合协同技能锻炼

很多高职院校在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中更关注企业设备与资金的引入,而忽视对企业技术与人才的整合。各行业、各工种的实训技能附属于各专业的各门课程,有明确的专业或工种技术界限,单一的操作或专项技能的训练缺乏启发性、创造性与挑战性,不利于智能制造跨行业、多工种之间的综合协同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学生进入生产环节后对复杂情境缺乏临场处置和应变能力。

2.重技术技能训练轻职业素养养成

高职技能训练是培养能工巧匠等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方式,但几乎所有企业在招聘时要求学生在具备较好专业技能的同时,往往更看重其沟通能力、团队精神、创新精神,甚至是潜在的领导能力等自身素养,这就需要职业教育既要重技能也要重职业素养培养,这样才能满足社会对职业院校学生培养的要求。而事实上,职业素养养成恰恰是当前高职实训教学中比较薄弱的环节,需要在以后的实训教学中加以重视和落实。

3.重专业知识传授轻科研创新能力培养

虽然高职院校教学方法已从教师讲学生听的"满堂灌"模式发展到教师演示学生模仿操作的"师带徒"模式,但这样的教学方法学生始终还是处于被动接受知识或技能的状态,很容易产生厌倦情绪,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就要求实训基地在具备实训教学功能的基础上,必须拥有技术研发和创新创业方面的人才培养功能;要求实训教学中融入科研创新元素,有意识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

4.重高职实训教学轻社会培训功能

高职院校开展社会培训是一项校企双赢的工作,无论对企业发展还是高职教育特色发挥都有积极作用。但是,如何将高职实训教学与社会培训有机结合一直以来是个难点,这也是国家出台1+X 证书制度的逻辑起点。以追求学历为主的高职教育,与追求资格证书为主的社会培训这两者之间的长期分离,导致了本应成为一个整体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却长期呈现为一种"瘸行"状态,至今未能形成一股合力,从而加剧了职业教育在资源分配、运行效率和管理职能上的不协调。

综上所述,重技术技能训练轻职业素养养成、重专项技能训练轻综合协同技能锻炼、重专业知识传授轻科研创新能力培养、重高职实训教学轻社会培训功能的现状,不利于智能制造综合协同技能素质、应用研究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及社会服务的升级

三、对接科技的高职"训研创服"四位一体高水平智能制造实训基地改革思路

在厘清智能制造技术技能人才需求、1+X 证书制度、实训教学活动设计、实训基地建设之间逻辑关系基础上,对"实训+科研+创新创业+社会服务"功能进行有机整合,在与久立集团、吉利汽车等企业深度合作的基础上,设计"对接科技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的"训研创服"四位一体的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改革框架并开展实践。

四、基于"训研创服"四位一体的一体化的高水平智能制造实训基地的改革实践

1.搭建"训研创服"智能制造实训新平台。通过对实训教学、科研场所及设施设备的有效整合,建立服务于教学、应用技术研究、创新创业教育、社会培训的"训研创服"智能制造实训新平台。平台主要包含四个子平台,一是专业实训平台,主要实现基地的教学职能;二是研究研发平台,主要促进科研服务教学职能;三是创新创业平台,主要实现基地的创新引领教育职能;四是育训融合平台,主要是实现基地的社会服务职能。这四个子平台(职能)层层递进,共同推动智能制造领域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应用技术研究、技术创新及社会培训。

图2 "训研创服"智能制造实训新平台

2.试点1+X 证书重构智能制造专业课程体系。根据《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1"是"学历证书",凸显教育功能,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X"是"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凸显职业功能,注重学生技术技能的培养,提升学生就业创业本领。将"X"证书相关内容融入学历教育过程是1+X 证书制度设计的导向,依托智能制造基地与久立集团、吉利汽车以及培训评价组织等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拟定1+X 证书培训与考核计划,将证书培训内容有机融入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梯方向)、电气自动化技术、工业过程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不断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并根据"X"证书的初、中、高级培训考核内容,确立相应的实训课程,实现"X"证书技术技能培训与完备证书认证体系的建立。

3.对接科技发展趋势设计实践教学活动。基于对接科技发与书证融通的智能制造实训基地在满足基本的实训教学功能基础上,对彰显"X"证书特色的技术技能、就业创业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广泛开展科技探索型课题学习,构建开放式的的学习体系,采取过程性评价手段,有效提升学生的技术研发能力;二是全面推进现代学徒制教学,将专业知识教育与实践技能培训相结合,通过校企合作形成了"教师+师傅"的教育师资新资源,为校企交替学习模式搭建良好平台;三是探索职业技能竞赛、应用型实践课题、企业综合实践项目等活动型学习模式,不断提升学生的专业技术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

4.根据实践教学活动安排重新调整实训基地布局。实训基地的功能布局和设备选型源于教学活动的设计安排,根据实训教学、技能竞赛、应用技术研究、社会培训等不同的教学活动相对应地对实训基地进行布局调整和设备购置,以利于各种不同类型教学活动的开展,打通"对接科技-书证融通-教学设计-基地建设-实践教学"的链路通道,提升实训基地服务实践教学活动的效能。

四、基于"训研创服"四位一体的一体化的高水平智能制造实训基地改革成效

1. 有效解决了对接科技视角下学历证书和"X"证书融合问题。在智能制造实训基地试点1+X 证书制度,实现了实训资源与培训考核资源共建共享,将职业教育和社会培训有机结合起来,将学历证书和技能等级证书有效对接起来。学生参与教师牵头的产品开发项目,经过创新工厂认定,发放不同等级的产品开发与工艺革新证书65 本;组建7 个专利小班,鼓励学生申请专利,获取专利授权25 项;解决了学历教育与"X"证书培训认证的衔接问题,设计了相应的实训接口课程,建立了学分银行完善学分替换制度,修订完善智能制造类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

2. 有效解决了基于对接科技与书证融通的教学活动设计问题。教学活动设计是高职实训课堂教学的核心,也是人才培养方案的落脚点。高职实训教学活动设计相对比较完善,但是对接科技与书证融通后,其教学活动必须根据新要求进行重新设计,教育活动设计中必须融入科技与"X"证书元素。一是组织科技探索型课题学习活动30 次,突出过程性评价,有效引导学生开展技术研发;二是依托基地开设现代学徒制班级3 个,建立了一支30多名专兼职教师组成的师资团队;三是基地承接全市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两年来,共有78 名在校生参加了全市职工的职业技能大赛,获得了与企业职工同台竞技的机会,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长处与不足,不断激发学生在校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2 名指导教师获得湖州市职业技能带头人称号。

3. 有效解决了基于对接科技的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可持续发展问题。当前,智能制造实训基地整体水平还不高,设备与技术先进性还不足以引领行业发展,如何保障基地设施设备与技术持续处于行业先进水平,除了依靠学校大量的投入之外,更重要的是要联合行业企业等社会力量共建共享实训基地,及时吸纳"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实现产教融合、双向赋能、合作共赢。学校与政府部门、电梯行业协会、电梯龙头企业共建电梯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成"一基地两中心",打造集人才培训、电梯检测、研发及展示为一体的产业创新综合服务平台。与吉利集团浙江公司签订了校企共建长兴人才培训、实习就业、科技合作协议,在现代学徒制试点、订单培养等方面深度合作,校企双方先期已投入500 余万元。

猜你喜欢
证书校企基地
WJCI 收录证书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CSCD收录证书
收录证书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收录证书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我的基地我的连
机械制造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探讨
校企合作五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