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悬壶七十载

2020-04-26 01:44刘红娟
走向世界 2020年10期
关键词:肺心病妇科高龄

刘红娟

在山东省立医院,有一对医生伉俪,今年都已经93岁高龄,本该颐养天年,却不愿放下拿了一辈子的听诊器。70多年来,夫妇俩事业上志趣相投,生活上相濡以沫。丈夫陶仲为研究呼吸疾病,妻子徐澄则主攻妇科疾病。

1926年,陶仲为出生于沈阳,徐澄出生于淄博。肆虐的战争,饱受苦难的人民,深深地刺痛了两位爱国青年的心,让他们选择了从医。1945年,陶仲为考入齐鲁医学院,开始了他的医学生涯,在这里,他遇到了此后和他相濡以沫、陪伴一生的爱人徐澄。1950年两人同时被分配到山东省立医院,在各种物资人力匮乏的情况下,他们帮助医院建立血库、病房、麻醉科等科室,成为全科医生。

早在上世纪70年代末,中国肺心病的发病率高,但治愈率低。陶仲為潜心研究,发现肺心病的并发症除了肺性脑病外,还有与它症状相同的低渗血症。低渗血症这种疾病早已存在,但当时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在进行肺心病的治疗中容易忽略,导致治疗延误,这也是当时这种疾病治愈率低的一大主因。陶仲为的这一发现使20世纪80年代中国肺心病的治疗水平有了重大突破。

1980年陶仲为编纂了国内第一部呼吸系统疾病的系统著作《呼吸系统疾病》,这是一部里程碑式的经典著作,是呼吸科临床治疗的宝典,一直被引用至今。由他首创的肺导留置注药治疗肺脓疡等疑难病症,被许多医院广泛应用,使90%的肺脓疡病人免除手术,也使他成为山东省立医院呼吸科的奠基人。2013年陶仲为荣获中国呼吸医师终身成就奖,全国仅有5名专家获此殊荣。

巾帼不让须眉,妻子徐澄在妇科领域,也颇有建树。以前针对宫外孕患者,一般采取手术治疗。徐澄发现,有些妇科指征的患者,可以保守治疗。对这类患者,除了采用西药以外,再配上中药活血化瘀,可以缩短病程,减少创伤,减轻病人痛苦。她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妇科常见病、疑难杂症,名播医学界。科室的很多验方、单方是她整理出来的。在老人家里的相册里,有许多小朋友的照片。这都是她当年治愈的不孕不育患者成功怀孕后生的宝宝。他们把孩子照片寄来,表达感激。医术为先,医德为本。在山东省立医院,了解他们的人,除了赞叹两位老人的医术高明,更是佩服他们的敬业精神。

年龄大了的徐澄走路不方便,为了减少上厕所的次数,她穿着纸尿裤坐诊,一坐就是半天。有时候从早上一直看到下午1点多。超过饭点了,徐澄就简单吃点自带的面包,再继续给病人看病。徐澄在年轻时就专注于事业的发展和突破。上世纪50年代,对济南的妇女健康排查时,她没白没黑地工作,一连几个月没有回过家。曾经为了抢救一个大出血的病人,在手术室呆了七天七夜。

陶仲为同样把病人放在第一位。某次门诊,老人的房颤犯了,他又不想休息,怕耽误下午的病人。服用倍他乐克后,他还是觉得不舒服,于是又加量药物,结果心率被抑制得很慢,血压下降,直接晕倒了。科室的年轻人对陶老十分敬重,他们敬佩陶老90多岁高龄,无论是坐诊还是查房,从未迟到。走进老两口的家,一面书墙非常显眼,书墙上陈列着各类医疗书籍。因为时间久远,书把厚重的木板都压弯了,这些泛黄的书籍,每一本都烙着时光的印记。在陶仲为心里,家里最值钱的就是这些书,从医者只有不断读书,才能不断进步。年轻的时候,小两口的工资几乎都用来买书了。

活到老,学到老,干到老。当被问起打算什么时候正式“退休”时,陶仲为表示,他们接受的教育,没有退休这个概念,干到不能干为止,小车不倒继续推。希望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祖国的医疗事业做出贡献。

悬壶济世一甲子,医者仁心是本真。一袭白衣从未脱下,一双巧手治病救人。90多岁高龄,坐诊、查房、会诊,陶仲为、徐澄夫妇照旧忙碌。风雨雪雾阻止不了他们,道路崎岖拖延不了他们,岁月流淌也奈何不了他们。陶仲为、徐澄夫妇,凭借一颗从未冷却的“红心”,诠释着医生这一职业的含义,更彰显出源自灵魂深处的无私大爱。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两位老人的伉俪人生,留下了一串闪光的足迹。

编辑/刁艳杰

猜你喜欢
肺心病妇科高龄
妇科内分泌失调的临床治疗研究
健康教育在妇科阴道炎护理中的应用
妇科超声见盆腔积液诊断探讨
右美托咪定在腰硬联合麻醉下前列腺剜除术高龄患者中的应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肺心病急性加重期临床探究
米索前列醇在妇科临床的应用
你了解肺心病吗?4个常见症状应提前知晓
石台行
30例慢性肺心病急性感染加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低分子肝素合酚妥拉明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30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