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想中国雕塑的明天

2020-04-28 07:28本刊编辑部
当代美术家 2020年2期
关键词:雕塑家跨界雕塑

金善珍紫芒啊尺寸可变地点:韩国两水里2019

编者按:

“泛雕塑”的讨论在西方雕塑界20世纪60年代就有出现,中国雕塑在早期苏联模式、后期欧美现当代雕塑影响下,未曾出现一条中国式的权威线索。往回看,中国雕塑最早的形态来源于工艺美术,其造型与材料加工的技术紧紧相连。而“塑像”源自宗教,如若是强行从传统出发去看今天的当代雕塑,未免有些不恰当。有意思的是,中国雕塑在质疑中不断出发,也确实走出了不少羊肠小道,譬如带有中国特色的“艺术与乡村项目“的开展,青年雕塑家没有太多思维的限制和传统的包袱,能够及时有效、轻松幽默地回应时代,反而给雕塑的中国模式增加了闪光点。

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国内(含港澳台)展览中命名含“雕塑”一词的有364场,含有“当代雕塑”字眼的17场(以上数据来源于雅昌艺术网),几乎每2天就有一场雕塑类展览开幕。可见,雕塑没有被新词代替,但它却已经不是那个“纪念碑式的”“纯形式审美的”“现成品的”雕塑了。今天,雕塑的讨论涉及“5G”网络、3D打印等前沿科技,也有“艺术乡建”“社区艺术”等时下政治政策话题。

再看“雕塑”时我们到底在看什么?是雕塑的技法、雕塑的材料、雕塑的尺寸、雕塑的观念还是雕塑的过程?亦或都不是。

今天谈“雕塑是什么”已经不算前沿话题了。但此话题仍然有展开的必要,原因有三:一,年轻雕塑家持续不断地加入中国雕塑的浪潮,其价值生产一直在持续;二,经历了十几年的当代雕塑探索,雕塑的创作和展示地域早已不再局限于美术馆和城市,雕塑走进了乡村、荒原、天空和大海,它不再为观看而存在;三,雕塑家的身份在跨界的浪潮下已被解构,从“雕塑家跨界成为XX家”转向“XX家抢了雕塑家的活儿”,那么,是什么使今天的雕塑人人可为?尽管我们无法清晰地说出明天的雕塑是什么,但艺术家可以通过思考已经出现的雕塑形态去假设和畅谈明天雕塑可能的样子。之所以在专题命名中增加“中国”这一限制,是因为地缘的特殊性是恒久存在的,它影响着政治、经济、外交,同时也赋予了中国雕塑艺术微妙的差异。日常生活中个体很难察觉它的存在,但雕塑的发展无不与土地相关。此次专题围绕几个分支展开探讨:明天中国雕塑的材料;明天中国雕塑的手段;明天中国雕塑的主题;明天中国雕塑的展示方法;明天的中国雕塑家。

猜你喜欢
雕塑家跨界雕塑
巨型雕塑
周鹏飞:大鹏展翅 跨界高飞
牙医跨界冬奥会裁判
我的破烂雕塑
陈黎贞 数次跨界唯有初心不变
写实雕塑
学霸也是人 那些跨界的大拿们①
雕塑家
自然雕塑
当代雕塑家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