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全球化背景下的雕塑“在地”思维

2020-04-28 07:28景育民JingYumin
当代美术家 2020年2期
关键词:当代艺术雕塑动态

景育民 Jing Yumin

1景育民达摩·面壁雕塑不锈钢高3m2012

2景育民天地之间雕塑铸铜高170cm1999

当代美术家(以下简称“当”):您雕塑创作的几次关键转向出现在哪几个时期呢?您创作面貌和主题的转变是如何与艺术发展脉络和社会变迁相联系的?

景育民(以下简称“景”):20世纪80年代后期,国家的改革开放使西方文化在短期内全面涌入中国,中国的艺术界出现慌张、迷茫、崇拜甚至效仿的局面,催生了中国当代艺术的井喷式破冰。同时,资本市场的介入也建构了本土当代艺术的西方中心主义评价体系与价值取向,此后较长时间中国当代艺术以强烈的“转译”方式成为彼时的时尚,也是中国当代艺术家们初期探索中的一个阶段。

20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本土当代艺术界开始在“西方语境”中自我觉醒,艺术的“本土化”回潮,成为一个普遍的现象。那一时期,我的创作着力思考如何从传统学院雕塑的瓶颈中走出,坚持本土文化的当代立场而有别于西方的观念形态,先后创作出了《国王》《王后》《旋转之门》《天地之间》《切脉》,以及后来获得国家大奖的《东归·土尔扈特的史诗》等作品。我似乎找到了创作的方位,但在个人的语言探索上仍属于“写意”创作中“写”的形而下方法论研究,致使在一段时期内甚至进入了技法至上的“炫技”状态。此后,以“写意雕塑”为名义的大批类型化作品也一度风靡业界,使我意识到实际上我们还是没有从后学院雕塑的思维惯性中脱身,只是进行了技法上的某种改变,甚至渐趋于流行,而并未在理念上真正脱困!因此我一度陷入了闭关和长考:真正的“写意”不是降低门槛、止乎于技,而是更高的境界。我冷静地审视了此前的创作,似乎大多陷入了某种叙事性技术状态,而如何融合西方的抽象主义哲学和东方的传统写意精神,实现由写及意、由技入道的精神突围,这一问题将我推向了全新的思考与实验。

“写意”是偏重于方法论的技法修炼,而“意象”则提升至观念性的抽象表达。我在2012年创作的《面壁》及尔后的《无形之境》都力求从叙事性的技法表现到观念性的意象呈现,从观念、材料、表现方式到空间意象的拓展进行裂变,同时将东方意象观念同西方的极简主义抽象思维相互融合,实验着“写意”形态到“意象”空间营造的新的可能,同时使观者从客观的阅读转换为与作品的在场互动,进而扩大作品的信息含量与想象空间。

作为工业文明的物质成果,不锈钢材料的使用与传统的石、木、陶之间有着时间维度上的距离,而大面积的镜面与粗犷奔放的肌理使人触摸到水墨的灵性与浪漫的诗情。同时我尝试在空间的聚散、简繁、虚实、黑白以及斑驳与平滑、粗砺与光亮之间制造一种场所空间的信息回应与社会万象的斑驳镜像。通过“意象”与“抽象”的交叉思维以某种未完成感呈现给不同文化经验的观者以不同的解读空间与精神追问。正如孙振华先生所言:“主体和客体纠缠在一起,互相影响,互为一体,主体不再是主体,客体也不再是客体。拍摄成为自拍,雕塑成为拍摄者。”这个过程是我自己在艺术的道路上从迷茫、纠结到自信、超然的思维路径使然,也是阅尽岁月浮沉、领略人间风景、追寻禅定的清虚之境的宿命。而我的作品也寄予了一些新的诉求,去掉了一些人性喜、怒、哀、乐的叙事,更多的是对社会、人生、信仰与文化的开放性思维与关注。

当:雕塑的创作往往涉及繁复的工作程序和人员协作,每一个人在其过程中都是一个环节。您如何看待雕塑家在整个作品创作过程中的角色担当?

景:雕塑家作为雕塑创作的主体,在创作过程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其观念表达、呈现方式是由艺术家本人经过反复实践所得出的思想成果,繁复的工作程序和人员协调是创作过程中必须经历的过程。在制作工艺、材料性能、知识系统甚至学科跨界上,作者本身不是全能的,但他会变身为策划者或指挥者,去调动、激活外界的力量,将创意从观念转换成物化的形态。

3景育民云禧雕塑不锈钢、耐候钢高9m2019

除了上述提到的技术层面的话题外,我们可以把问题延伸到公共艺术创作,在我国特定的体制环境下涉及到三个特定要素:

一、领导(城市管理者、甲方)的水平和包容度;

二、艺术家的创作水平、实践经验与职业操守;

三、恰当、合理的时间周期、资金与工作条件。

这是我在长期实践过程中总结的三要素,若干年前在雅昌艺术网上有所表达,得到学界的广泛认同。

当:在您看来,今天的科技关键词有哪几个?它们与当代艺术发展是否相关?

景:我认为,今天科技的主要关键词是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等名词指代。今天,科技的模块井喷式地不断冲击着旧有事物的秩序。“技术还是艺术”的思辨,也是艺术界一个倍受关注与探讨的话题。科学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为雕塑艺术的表现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新动力,开辟着未知的无限可能。艺术与科技的融合毋庸置疑是当代艺术发展进程中的必然,实验性、前沿性、未知性正是其艺术价值的魅力所在。但艺术不能被科技的发展所左右,科技仅仅是当代艺术发展过程中借用的手段和辅助力量。两者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当:从雕塑发展的历史来看,雕塑与技术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发展线索?

景:从雕塑发展史来看,艺术与科技是存在天然联系的一体两面。任何艺术形式都无法独立于现实社会的大背景而存在。传统的雕塑主要以人力劳作为主,这个时期的雕塑创作基本上都是由艺术家本人亲手完成的。随着工业文明的进步与发展以及不断更新的技术革命,部分艺术家开始借用机械来完成作品的创作。这一时期某种程度上缓解了艺术家的艰辛劳作,部分雕塑的材料选择更加多样,所呈现的艺术形式也更加多元。

随着信息技术革命的再次升级,在全球化科技时代的当下,艺术与科技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艺术家从传统的纯手工制作到现代机械参与延伸再到当下诸如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手段的参与,越来越多的艺术家以科技手段为媒介进行创作。科技与艺术的结合使得雕塑的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多元形态与跨界互动的特质。在未来,科学技术可以通过艺术赋予其意义及审美价值,而艺术也可以成为科学技术实验的载体。当代艺术已凸显出“跨领域、跨学科、跨媒介”的开放性格局,科学与技术已成为不可分割的互为关系,呈现出乐观的前景与无限的可能。

当:如果明天的中国雕塑会在现有的框架中有所突破,您认为突破点在哪?是技术、材料、工作方法,还是雕塑的指向范畴?

景:技术、材料、工作方法只是雕塑语言突破过程中的一种外力或者是辅助力量,这些因素能够在雕塑表现形式上有创新意义。但从雕塑本体语言或者观念指向来看,雕塑在现有的框架中有所突破,出现更多具有独立创新精神的艺术作品,应该是基于本体创新与裂变的范畴拓展。传统雕塑的基本概念范畴基于空间维度构建的学理体系,然而今天雕塑本身所辐射的社会功能与文化属性已经远远超越传统的狭义雕塑范畴,尤其是进入到更为广阔的公共艺术概念视野当中,对于雕塑的衡量和探讨标准是更为开放的、不限定的。未来的雕塑的更新与发展,应该是基于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诉求之上的共振,是自发形成的本体创新与全面拓展。

当:您的身份非常特殊,既是艺术家、教师,也参与艺术媒体工作,以您多年来的雕塑创作经验,2019年中国雕塑的发展出现了哪些新现象?

景:纵观近年来的艺术发展,雕塑已经从传统的静态呈现或空间存在逐渐形成与环境、观者产生互动的形式,并与新媒体艺术、装置艺术、动态艺术等联系得更加紧密。2019年3月草间弥生在上海举办的展览以及近期安尼施·卡普尔在北京举行的大型展览,从观念、形态、媒介涉及到空间和场域的全新话题,对中国雕塑界的开放性思维和多样性研究发挥着助推和启示作用。

“武隆·懒坝国际大地艺术季”和“北海潮·首届中国北海国际户外动态雕塑展”,作为雕塑空间介入的典型案例,进一步拓展了雕塑本体的边界。可以看出,当代雕塑创作形式越来越趋于多元,动态雕塑、装置雕塑、大地艺术等观念多元、形式多样的学术成果促进了雕塑向更为广阔的空间拓展。

我本人也应邀在“北海潮国际会议”上做了名为《中国当代动态艺术视界》的演讲及个人动态雕塑创作的分享。其中很有趣的是中国一位年轻参展艺术家的作品《共享单车》在短短两天内抖音点击量突破80万。从白盒子到空间的有效转场,凸显出当代公共艺术的特质,这是一个雕塑艺术作品通过媒体传播方式得到社会广泛回应的案例。

不久前,由我发起启动了名为“天津城市历史信息博物馆(一平米计划)”的公共艺术项目,通过媒体、学者和城市管理者的联动,针对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记忆被新的建设项目不断覆盖的现象,提出利用数字媒体的智能化方式,链接过去、现在与未来,诠释城市故事、演绎城市经典。融合艺术、科技、历史等元素,将历史文化信息植入到城市肌理当中,通过“一平米、一幢博物馆、一座城市”的介入方式,梳理纵向与横向的城市链条与文化脉络,实现历史文化和城市空间共生共存的全新形态。

这些正在发生着的事情说明当代雕塑概念已经在逐步拓展的过程中,越来越紧密地与所处的社会环境、生态环境、人文环境等产生密切关联,从而也实践着自身前所未有的学术价值与社会效应,这也是未来雕塑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当:“泛雕塑”的讨论在西方雕塑界20世纪60年代就有出现,中国雕塑在早期苏联模式、后期欧美现当代雕塑影响下,未曾出现一条明确的中国线索。追溯历史,中国雕塑最早的形态来源于工艺美术,其造型与材料加工的技术紧紧相连。我们是否可以大胆地猜想,技术的全球化同步会成为世界艺术趋于相似节奏的契机?

景:技术的全球化给雕塑艺术在呈现方式、材料语言等方面拓展了更广阔的空间和可能。但从全球雕塑发展现状来看,不仅不会出现相似的节奏,而是更加凸显了雕塑本体语言的“在地”思维。

1992年由浙江美术学院发起的“第一回当代青年雕塑家邀请展”以及在帅府园中央美院的小展览馆隋建国、展望、傅中望等推出的实验性群展,试图颠覆旧有的艺术规范、制约与限定,以比较学的关系重新审视本土文化在全球语境下的当代呈现。展览在某种程度上既有西方文化的影响又有东方文化的在场。这些展览无疑对中国雕塑界产生了巨大影响,彰显出独特的价值取向与学术定位,引发业界的巨大反响。

而后近30年,中国雕塑家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构成了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当代雕塑的多元化发展的学术生态。其中当代雕塑的东方表述,就是全新的文化建构,是将传统文化作为资源,融合东西方文化的当代思维与观念进行整合、诠释与创新,并非是将传统艺术表面化、雷同化或者将传统纹饰或者肌理附着在某种形体上的浅层表达。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被激活,催生一批不断自省、自觉、自信的当代艺术家在传统与当代、东方与西方文化的融合中,以及基于民族文化的基因在当代的观念、材料、与表述语境中,寻找全球化的自身坐标与独立精神,以多元化的思维、多样性的语境实现当代艺术的东方表述。

今天,在大数据时代的全球化背景下,人类科技文明发展进程带动下的整体性文化的共振效应是不可回避的现实,也是开放、包容、文明、进步的象征,但身份的基因与逐渐确立的独立精神应该在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生存状态、不同文化根性的艺术家中产生差异,在较长时间内依然会呈现出和而不同的状态。

当:在您看来,动态雕塑在中国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景:西方动态雕塑(mobiles)的概念与形式的发生始于20世纪初,而中国则产生于20世纪末或21世纪初。亚历山大·考尔德(美)1929创作的《金鱼缸》被视为世界上的第一个动态雕塑。

随着科技时代的发展,中国当代公共艺术在观念材料、语言形式的思维本体层面上进入全新的发展状态。动态雕塑的本体艺术特征以及背后所辐射的时代语境,具有鲜明的当代性、社会性与独特性。

中国当代动态雕塑之缘起与当代后工业社会独特的人文语境密不可分,当物质世界和生态环境对人类中心主义产生对抗和失衡状态时,使得人们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而超自然状态以及量子纠缠、智能化时代、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等因素催生了对于未知领域的再认识,由此成为户外动态雕塑生成的理由。

传统三维静态作品的思维定式,在当代注重“体验式”审美的诉求下显得乏善可陈,形式禁锢下的观念亟待新兴事物的突围。在此背景下,动态雕塑艺术应运而生,以科学技术与艺术观念嫁接,逐步探索拓展出一个全新的语言体系,成为当代艺术中不可忽视的力量。

动态雕塑的出现,正是传统雕塑艺术在当今社会时代流变中的自我更新与突破。这种新技术、新手段,前所未有地拓展了雕塑的维度,衍生出由静止到动态、由独立到互动的新观念、新形态,是中国当代雕塑发展进程中迈出的重要一步。

但是创作动态雕塑需要注意的问题是,为什么而动态?动态的理由是什么?同时,切忌趋于雷同化、低俗化,更要坚守原创性,使动态艺术能够在中国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当代艺术雕塑动态
当代艺术概念的确立与有效性
国内动态
陈文令当代艺术作品选
巨型雕塑
国内动态
当代艺术的珍奇橱柜
——评《全球视野下的当代艺术》
国内动态
我的破烂雕塑
日本当代艺术的“三剑客” 上
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