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老兵不变的火红底色
——记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呼荣碧

2020-04-28 09:15石朝阳
金秋 2020年23期
关键词:基地红色教育

※文/石朝阳

这是我跟呼荣碧老人第二次见面,上次是五年前,听他讲述战斗故事,这次则主要聆听他讲述筹建红色教育基地的事。五年之隔,呼老依然干脆利落,快人快语,精神矍铄。当他领我走下因小区改造泥泞不堪的斜坡路面,当他带我轻快地穿过学校操场,走向红色教育基地,我清晰地看到二十多年军旅生涯留在老人身上的印记,看出老人自律、坚强和无私的本色。呼荣碧老人,让人敬佩。

战场上,他是战斗英雄

1958年,16岁的青年学生呼荣碧应征入伍,成为步兵红军十一师三十三团的战士。

部队期间,呼荣碧表现优异,屡立战功。1959年,在西藏平叛战斗中荣立三等功;1962年参加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一次战斗中,呼荣碧带领战士,跟随连队主力连续突破敌人五道防线,最终消灭全部敌军,荣立一等功。军旅生涯中,呼荣碧两次被评为五好战士,先后11次受到各种嘉奖,被西藏军区评为“战斗标兵”和“管理标兵”,他的事迹被编入战斗故事《扬威集》。新疆军区以《一等功臣呼荣碧》为题,将他的事迹编入军战史;《解放军报》以《打他个四面开花》为题作专题报道;军事期刊《高原战士》以《呼荣碧》为题,对他的英勇事迹作长篇报道;军委总参谋部将他的英勇事迹编入《营团战例选编》。

在海拔4000多米,寒冷干燥、空气稀薄的青藏高原军营,呼荣碧度过了20多个春秋。他历任班长、排长、连长、教导队长等职,多次出席团、师、军各级先代会、积代会和祝捷贺功大会等。

转业后,他是红色宣讲员

“每枚奖章背后,都有一段难忘的经历。”呼荣碧说,战友们保家卫国英勇战斗、壮烈牺牲的场景,历历在目。呼荣碧的红色宣讲,其实从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之后的1963年已然开始。

1978年,呼荣碧因残转业,回到家乡延川县参加地方工作。他以军人作风,党员标准,加倍奉献。

为了缅怀先烈,铭记历史,激发爱国热情,呼荣碧通过回忆西藏平叛、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等经历,编写成厚厚一大本革命传统教育宣讲材料,义务到延川县及周边机关、学校、社区、企业、部队、革命烈士陵园等地作报告,弘扬我党我军革命传统和延安精神,教育干部职工、青年学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新长征征途上发愤图强,再立新功。只要有邀请,立即出发,早出晚归,不讲任何条件和报酬,义务为群众作爱国主义报告。呼荣碧的行动,受到各界高度赞誉。几十年来,他先后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公务员,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国防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个人,延安市最美五老等荣誉称号。《陕西日报》《延安日报》先后26次对他进行报道。2013年10月1日,呼荣碧应邀出席新中国成立64周年国庆庆典,组委会授予他“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杰出爱国人物”锦旗、勋章等。2018年9月,呼荣碧应邀作客陕西广播电视台新闻广播“枫叶正红”栏目,畅谈改革开放40年延安发生的巨大变化。延川作为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试点县以来,呼荣碧一马当先,联系12名退休干部,组成老干部红色故事、先进事迹“巡回讲堂”志愿服务队,深入学校、社区、农村开展革命传统演讲53场,受到一致好评,被延川县委、县政府授予“时代楷模”“十唱人物”,并荣获延安市最美退役军人称号。

2017年2月23日,呼荣碧在县医院住院做疝气手术,28日应邀参加在延安杨家岭召开的全省关工委“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会议,同去的有延川县关工委副主任、办公室主任等。当时,呼荣碧做手术刚5天,伤口根本没痊愈,医生劝他不要去,家人也不让去,可他认为会议重要,非去不可。这点小伤,对他这样久经战火、屡立战功的老兵来说,不算个啥,坚信自己撑得住,毅然按住未愈合的伤口,忍着剧痛,坚持坐车参加完会议。与会同志被他的精神深深感动,敬佩不已。回到延川,住院十二三天,便带着未痊愈的病体赶赴县医院、北关社区进行革命传统演讲。2019年9月9日早晨,他突感晕眩,趴卧床上,冰凉汗水,滚滚而下,四肢顿时软弱无力。老伴在延安,家里就他一个。他卧床休息20分钟,略觉好些,强支病体,坐车来到县中医院。都建雄老中医诊治过后,惊讶道:病情这么重,怎么敢独自一个来!可能是脑供血不足,会出问题的。经都大夫诊治,他还是于当日下午强挺病体赶到延川县第二中学,向全校师生作“腾飞中国辉煌70年”演讲。其时,县关工委和宣传部陪同新华社记者来校采访,校长向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党晓明报告呼老身体状况。部长过来,亲切嘱托,要求学校及有关人员,一定保证呼老安全。对呼老翘起大拇指。全校师生深受感动,对呼荣碧肃然起敬。次日,呼老被送进延安大学附属医院,经检查,确系脑供血不足,病情相当严重。

2020年春节前后,武汉疫情暴发,全县开始疫情联防联控,刚刚被评为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的呼荣碧主动找到组织,个人捐款1000元,同时积极联系所在社区,配合开展政策宣传,维护社会秩序。

古稀之年,筹建红色教育基地

为了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铭记历史,传承军魂,培育青少年健康成长,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示精神,2015年,呼荣碧将多年收集、整理的各类书籍、报刊、图片、证件等珍贵史料奉献出来,主动腾出自家原有一间平房和一孔窑洞,创办延川县第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当时,家里多数人不赞同,认为年纪大了,该安度晚年,享受天伦之乐了,更担心他身体吃不消,怕出意外,但呼荣碧决定做的事,谁也无法阻拦。他理直气壮地说:人活着的价值,就是为国家、为人民、为社会多做贡献,我就是要把有限的生命奉献给社会。他的精神感染了家人,赢得支持。经多方协商,市、县批准,自筹资金5.5万元,创办了延川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展馆于2015年7月圆满建成,正式开展。

呼荣碧依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广泛开展各类爱国主义教育宣传。至2016年底,做宣传讲解40多场次,受教育群众3万余人次。由于参观聆听人数增多,基地面积局限,无法满足布展需要。2017年,在延川县委、县政府,县民政局、双拥办、老干部局等部门支持下,筹集资金6.8万元,改造维修延川二中原有一间校舍。呼荣碧跑前跑后,请工队施工,亲自聘请编辑、美工、摄影等专业人士策划、设计,编排,制作展板和展柜。搬迁扩建中,自垫资金1.8万元。几个月艰苦劳作,一座崭新宽敞的展室终于建成。经县上领导同意,定名为“延川县红色教育基地”。新建教育基地建筑面积72平方米,分为四大展区。第一部分为毛泽东在延川;第二部分为延川县新中国成立前革命英烈和革命功臣事迹介绍;第三部分为延川革命烽火及重要会议;第四部分为1959年西藏平叛及1962年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情况简介。大小展板共计136块。展区展品,有中央相关单位下发的慰问品、奖状及荣誉证书,呼荣碧参加社会团体相关会议及在厂矿企业做报告图片,介绍呼荣碧模范事迹的书籍、报刊等。开展以来,先后接待过中国文联参观团,武汉大学代表团、美国圣克劳德市代表团等多家国内外团体。省内外机关干部、企业员工、中小学生前来参观学习的,呼老以亲身经历,现场讲解。参观者纷纷赞扬:延川红色教育基地办得好,呼荣碧老人讲得好。北京、天津、陕西、凤凰等多家电视台,以及国内50多家新闻媒体及各大网站对他的事迹给予报道,引起社会各界重视和关注。中国中外文化研究会还将延川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图文并茂形式,刊登于期刊《祖国》“实干楷模”专栏。

2015年至今,呼荣碧出席红色教育报告会110多场次,聆听红色教育报告,以及前来参观学习延川红色教育展览人数达7.4万余人次。仅2019年,呼荣碧出席红色教育报告会54场次,受众23400多人。年近80的老党员、老英雄呼荣碧老当益壮,不懈努力,默默奉献,他累并快乐着。

猜你喜欢
基地红色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秘密基地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题解教育『三问』
红色是什么
红色在哪里?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追忆红色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