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国家公园体制建设中利益相关者关系研究

2020-04-28 09:11林明鑫温作民贾卫国
中国林业经济 2020年3期
关键词:公园居民部门

林明鑫,温作民,贾卫国

(南京林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南京210037)

1 研究背景

国家公园通常以天然形成的环境为基础,因其资源的稀缺性和独特性,具有不可替代的多重功能[1]。国家公园作为一种“公共池塘资源”[2],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了自然文化资源,成为最为普遍运用的自然保护地模式。中国将国家公园定位于以保护具有国家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自然景观和珍惜濒危动植物生境原真性和完整性而划定的严格保护和管理的区域且具有全民公益性[3-5]。

1872 年美国国会批准设立的黄石国家公园是首个被广泛认可的国家公园,而后国家公园模式在世界范围内开始广泛运用[6-7]。截止2014 年,全世界已有200 多个国家和地区先后建立了5 219 个国家公园(此处指WCPA 数据库中符合国家公园(Ⅱ类)标准的国家公园)[8]。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共建立了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大熊猫国家公园、祁连山国家公园、三江源国家公园、湖北神农架国家公园、福建武夷山国家公园、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云南普达措国家公园、湖南南山国家公园、浙江钱江源国家公园等10 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公园试点体制模式[9]。

在国家公园试点实践中,管理结构混乱[10]、资源开发缺乏统筹[11]、门票经济[12]等问题制约着国家公园实现生态价值。另外,多头管理、管理重叠化及权属不清导致的管理失灵,极易形成“公地悲剧”[13]。目前,国家公园相关研究集中于国家公园体制的建设路径,国家公园体制建设的必要性[14]、重塑国内自然保护地体系[15]、划分功能分区等分析,对国家公园主要利益相关者的问题鲜有分析。

本文拟在建立三方合作博弈模型,分析国家公园主要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提出合理的政策建议,有利于保护并可持续利用国家公园自然资源。

2 研究分析

国家公园管理部门通过赋予行政管辖权的方式对国家公园内利益相关者进行管理。由于不同时期管理部门的诉求不同,同时公共管理存在外部性,不一定总能对国家公园内部的利益相关者进行积极监管。文中通过管理部门在一定概率下对旅投企业和社区居民进行积极监管,当管理部门对旅投企业和社区居民进行积极监管时,必然会产生一定的积极监管成本。与此相同的是,旅投企业和社区居民亦会根据自身情况不断调整自身策略。

2.1 主要利益相关者在国家公园建设过程中的行为分析

2.1.1 国家公园管理部门的行为分析

管理部门本应是最严格的公共资源监管者,由于产权不够明晰、管理机构重叠、职责交叉、管理经费不足等一系列问题,有时只能向旅投企业和社区居民作出妥协。管理部门作为国家公园行政管辖权的行使者,由于公共管理的外部性特征,不能总是对国家公园管辖范围内的主要利益相关者进行积极的监管。在国家公园试点过程中,管理部门面临着两种策略选择:积极监管与消极监管,即管理部门会以一定概率对旅投企业和社区居民进行监督。

2.1.2 旅游投资企业的行为分析

充足且稳定的财政资金来源是国家公园实行生态保护和低门槛门票的基础。我国各类自然保护地现有的财政拨款十分有限,国家各部委并未将权力与资金保障相统一,个别国家公园为满足基本生存致使低效使用或破坏资源和环境的情况屡有发生[16]。旅投企业虽愿意承担国家公园建设过程中的社会责任,但修建大量旅游基础设施、设置高门票门槛等方法可以获取高额的旅游收益,可视为以自然资源、生态保护为代价的传统景区发展模式。因此旅投企业会面临两种策略选择:传统景区发展模式与国家公园发展模式。

2.1.3 国家公园范围内的社区居民行为分析

社区居民是国家公园必不可分的一部分,是一种自然区域内文化和精神价值的直接体现,社区居民需要与自然资源相结合并纳入到管理范畴之中[17-18]。中国国家公园试点的情况各不相同,但均存在社区居民与自然资源的矛盾。例如钱江源国家公园内人口密度约为38.7人/km2,远远超过加拿大国家公园的平均人口密度1.8人/km2[19]。

2.2 旅游投资企业与国家公园管理部门博弈分析

2.2.1 建立双矩阵博弈模型

在博弈过程中,博弈各方通常视为有限的理性人,博弈的均衡解被视为策略调整稳定结果[20]。在国家公园体制建设过程中,选择保持传统景区发展模式还是选择向国家公园发展模式转变让旅投企业与管理部门之间存在着类似于猫捉老鼠般的博弈,因此二者之间的博弈可以运用双矩阵博弈模型进行分析求解。

模型基本假设如下:

①局中人集合为T={C,NP },其中C为旅投企业,NP为管理部门。

②假设局中人的双方信息是完全的,即双方对信息的掌握是对等的。

③局中人策略集:旅投企业策略集:Sc={传统景区发展模式,国家公园发展模式}

管理部门策略集:SN={积极监管,消极监管}

④对于旅投企业而言,在传统景区发展模式下,企业难以获得长期性收益,存在短期收益Rs,且会面临管理部门的罚款CP。在国家公园发展模式下,企业会面临放弃传统发展模式而产生的机会成本CT,短期内收益忽略不计,存在长期收益RL,同时企业选择国家公园发展模式会得到政府给予的补贴RA。

⑤管理部门需要考虑生态资源环境管理成本Cne与效益Rne。管理部门存在积极监管与消极监管两种策略。管理部门选择积极监管作为策略时,会产生监管成本Cn当其选择对旅投企业进行积极监管时会产生正向外部效应,旅投企业则能从中获得外部效益Cne。若管理部门消极监管,其会受到上级国家公园管理局的处罚,将其罚货币化为Cgp。

⑥若旅投企业选择国家公园发展模式,管理部门能够从企业的外部溢出效应种获得相应的外部效应Rneo。

基于以上假设可以得出相应的支付矩阵,如表1所示。

当管理部门选择积极监管的策略,旅投企业的策略为:

当管理部门选择消极监管的策略,旅投企业的策略为:

通过上述之间的比较发现,该支付矩阵不存在纯策略纳什均衡,该模型应为混合策略纳什均衡模型,管理部门与旅投企业应按照一定概率选择策略。

表1 双博弈支付矩阵

表2 混合纳什均衡博弈矩阵

现假设旅投企业选择国家公园发展模式的概率为p,p ∈[0,1],其选择传统景区发展模式为1-p;管理部门选择积极监管的概率为q,q ∈[0,1],其选择消极监管的概率为1-q。管理部门与旅投企业关于国家公园体制建设的博弈矩阵转化为混合纳什均衡博弈模型,见表2。

因此,旅投企业的期望收益函数为:

管理部门的期望收益函数为:

对(1)(2)分别将p,q 求偏导并令求导结果等于零,从而得出上述二式的最优解:

由此可得此时混合纳什均衡为:

2.2.2 混合博弈结果分析

国家公园体制建设过程中,存在以下目标层次是全社会所期望的:在管理部门实施积极监管的情况下,旅投企业放弃传统景区发展模式进而选择国家公园发展模式。

当Rs-(RL+ RA-CT)>0 时,旅投企业选择国家公园发展模式不足以弥补传统发展的模式所带来的收益,无论管理部门选择何种策略,旅投企业仍会选择自身收益最大化的传统景区发展模式;当Rs-(RL+ RA-CT)<0 时,旅投企业会主动选择国家公园发展模式;当RL+ RA-Rs>CT时,旅投企业放弃传统景区发展模式的机会成本小于长期收益及上级补贴和短期收益之间的差额,基于成本上限,政府积极引导并出台相关政策尽可能地提高长期性收益RL。当(Cn+Cne-Cp)<Cnp时,此时管理部门面临上级处罚大于其监管成本及外部效应溢出和收缴的企业处罚的差额,由于监管成本和外部效应溢出对单一旅投企业是不变的,因此管理部门需要严格管理,提高对企业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使得整体成本小于消极监管时所面对的上级惩罚。

2.3 国家公园管理部门、旅游投资企业与社区居民的三方合作博弈分析

2.3.1 构建国家公园内的三方合作博弈模型

合作博弈中的参与者能够联合达成一个具有约束力且可以强制执行的协议的博弈类型。其结果必须是一个帕累托改进,合作剩余的分配既是合作的结果,又是达成合作的条件。

管理部门、旅投企业与社区居民三方的合作博弈格局能否形成并持续的重点在于三方联合后的合作成本能否被合理分配。由此我们建立三方合作博弈模型,并提出相应的模型假设,如下:

①局中人集合:N={1,2,3 },对于任意S⊆N,S(S∈N)是N 的非空子集,我们称S 为N的一个联盟。

②允许S= ∅与S=N两种特殊的情况,当S= ∅时,无任何局中人的联盟收益为0,记作v( )∅;当S=N时,即三方同时联盟行成总体联盟。

③给定一个有限的参与人集合N,合作博弈的特征型为有序数对,其中特征函数v是从2N={S} 到 实 数 集RN的 映 射, 即2N→RN,且v( ∅)= 0。

④v( S )为N 中联盟S和N-S={i} 博弈时S的最大效用,成为联盟S的特征函数,此处v(S)为成本。

⑥若将总联盟N分成m个不相交的小联盟,则m个小联盟的成本总和总大于或等于总联盟的成本总和,此时总联盟N满足帕累托最优。

⑦v(NP)=CNP;v(C)=CC;v(P)=CP分别为管理部门、旅投企业和社区居民独立发展时所担负的成本;v(NP,C)=CNPC为管理部门与旅投企业联盟发展时所负担的成本;v(NP,P)=CNPP为管理部门与国家公园范围内的居民联盟经营时所负担的成本;v(C,P)=CCP为旅投企业与国家公园范围内的居民联盟经营时所付出的成本;v(N)=CN为上述三方形成合作联盟时所承担的成本。上述收益之间的数量关系满足:

2.3.2 求解三方合作博弈模型

由于收益分配满足上式的可能性存在多种,通过利用Shapley方法求解出该三方合作博弈的Shapley的值。Shapley值为:

其中|S|为联盟S的成员数目,[v(S)-v(s-{i})]为参与者i∈N 对联盟S的边际贡献,而τn(S)为每个联盟S的加权因子。由于该三方博弈N,v满足超 加 性, 即V(S1∪S2∪S3)≥V(S1)+V(S2)+V(S3),且S1∩S2∩S3= ∅,则Shapley值是三方的分配。将上述各方收益代入Shapley 值计算中,得到管理部门、旅投企业和社区居民三方就国家公园经营管理的成本分配方案。

管理部门所付出的成本:

旅投企业所付出的成本:

社区居民所付出的成本:

2.3.3 三方合作博弈结果分析

管理部门、旅投企业与社区居民形成三方合作博弈局面的前提是v(N)≤∑j=31v(Sj),管理部门与旅投企业进行合作开发国家公园付出成本小于旅投企业单独进行开发付出的成本,即CNPC<CC;管理部门与社区居民合作开发所承担的成本小于社区居民独立进行生产活动负担的成本,即CNPP<CP;管理部门、旅投企业和社区居民三方联盟进行开发国家公园资源的成本小于旅投企业与社区居民合作所获得的成本,即CN<CPC。由此可得,以三方合作博弈为前提,管理部门、旅投企业与社区居民需要负担的成本大幅降低,低于原先单独经营管理所付出成本的三分之一,形成三方共赢的良好结果。

3 结论

本文基于对国家公园范围内的利益相关者行为模式的假设,通过合作博弈模型,一方面提出了旅投企业选择国家公园发展模式可承担的成本上限,另一方面论证了在三方合作博弈后各方所承担成本显著降低的结论。从根本上解决现有国家公园发展问题的出路在于,通过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形成管理部门-旅投企业-社区居民三方的合作博弈联盟,从而有效降低各方的综合成本,提高生态保护的积极性,达到政府积极监管,旅投企业选择国家公园发展模式的理性层次目标。需要指出的是,在本文构建的三方合作博弈模型中,缺少对旅投企业在国家公园构建过程中所具备的综合性特征,以及实现国家公园公共价值过程中其他利益主体间的博弈关系,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后续研究将定位在国家公园建设的社区参与机制,探寻更有效、更具针对性的国家公园发展体制。

猜你喜欢
公园居民部门
我家门前的小公园
联合监督让纪检部门不再单打独斗
石器时代的居民
在公园里玩
102个中央部门公开预算过“紧日子”成关键词
一见如故
我国多部门联合行动打击网上造谣传谣行为
高台居民
年终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