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亚杰儿童教育思想对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的启示

2020-04-29 06:38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0年6期
关键词:皮亚杰身心儿童

(邹城市特殊教育学校 山东 邹城273500)

特殊学生在身心方面异于常人,常规的说教式教育难以适应他们的需要,因此对他们的教育教学必须因材施教。我国相关法律和政策明文规定,特殊教育要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体育教学因兼具趣味性、挑战性和教育性,能够满足学生做中学和寓教于乐的特性,因此承担着培养学生健康身体、健全人格乃至身心全面发展的重要使命,是一种适合在特殊学生教育中使用的教学方法。但目前,我国特殊教育学校的体育教学还存在着师资力量缺乏、课程教学失焦、课程设计缺乏多样性等不足,这些问题使特殊教育学校的体育很难形成完整的体系,影响了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的深化改革。反思当前特殊教育体育教学存在的不足,重温皮亚杰的儿童教育思想对于当前特殊教育教学工作颇有裨益。

1、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1.1、体育教学脱离儿童身心发展实际

特殊体育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参与积极的体育活动,领悟体育强身健体、超越缺陷、团结合作、实践成功的外在价值和体验生命、陶冶情操、升华感情的内在价值。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重结果而轻过程,重教学而轻体验,重方法而轻设计,忽视学生的身心特点、感悟和理解。师生体育认知理念落后,教学内容缺乏新颖性,教学设计过程中缺少对学生自主性和主动性的安排,忽视体育教学对于生命意义的提升等。特殊体育教学脱离实际,不仅阻碍着特殊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健康习惯的养成,也成为特殊体育教学自身发展的一大阻力。

1.2、体育教学缺乏针对性,教学活动单一

相关调研表明,由于特殊教育学校师资力量和专业器材的缺乏,体育教学活动开展教学效果并未达到预期目标。与此同时,特殊学生在身体素质与心理成熟度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教学设计中往往无法兼顾众数和特殊,“一刀切”问题突出,因而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无法适应学生需求,学生参与度和积极性不高,导致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不高。通过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学生喜欢参加各种训练和比赛,但是由于学校条件有限,缺乏运动、锻炼场地,活动器材少以及学校活动单一,很多学生得不到必要的体育锻炼。通过体育教学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感悟超越缺陷、陶冶情操的教学宗旨难以真正实现。

1.3、特殊教育体育教学师资力量薄弱

特殊教育体育项目教学的师资力量不足,主要表现在数量不足和专业技能缺乏两个方面。一方面,缺乏相应的特殊教育体育项目教学人才。由于经费不足和重视程度缺乏和政策资源的缺失,在大部分特殊教育学校中,专职的体育教师比较少,存在兼职或者非专业老师一个人带多个班的教学行为;另一方面,教师缺乏专业的教学技能。调查发现,绝大多数特殊教育教师愿意从事该项教育事业,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许多体育教师参加的相关教学培训极少或者从未参加过,专业技能的缺乏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经验而轻理论,无法有效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缺少理论支撑的具体教学过程缺乏系统性和新颖性,使得教师的教学过程变得“有心无力”,结果往往流于形式或者教学效果难以达成。

2、皮亚杰儿童教育思想对特殊体育教学的启示

儿童教育必须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内在规律,皮亚杰关于儿童教育的理论,对儿童年龄特征、教育的目的、学习的本质、认知发展途径等方面都进行了深刻地揭示,这些思想对于矫正当前儿童教育中的过度启蒙和开发的弊病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2.1、教育来源于生活,儿童教育应回归生活

教育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生活经验的理论化、系统化总结。教育回归生活的目的在于通过教育滋润儿童的心灵,构建儿童正确的价值观。首先,体育教育可以增强特殊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生命的关注。体育锻炼可以增强体制,激发潜能,从而让身有残疾的学生从不同的侧面解释和看待自身的“特殊与非特殊”,实现一部分代偿功能从而减少心理压力,更加积极的面对生活,健康成长;其次,特殊学生相对于健康学生,心理敏感,通过体育教育加强对学生的人文教育,提升其对生活的感知,丰富其体验生活的过程,从而达到使学生乐观向上的面对生活的教育目的。

2.2、明确儿童教育的内在目的

儿童成长有其内在逻辑和规律,是儿童主动通过同化和顺应的方式将外部世界的知识建构到自己的头脑中,形成自己的认知体系和智力结构。儿童是学习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被动接收者。作为教师和家长,应该教授给适合儿童知识体系和认知结构的知识,帮助他们同化和顺应新知识,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不应该将他们当做“小大人”看待,迫使其接受成人的学习与思维方式。激发主动性和积极性、主动建构知识是儿童教育的目的所在。

图1

2.3、教育应遵循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点

表1 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由于升学压力和竞争压力大,家长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越来越多的学生被迫过早的接受课外专业知识和特殊才艺的培训,数量多、难度大,忽略了儿童发展的阶段性,“拔苗助长”式教育特征明显。显然,过早和过度超前开发,要求学生学的多、学得快、学得全,学习负担过重,造成学生心理压力过大,往往导致厌学、成绩不稳定甚至厌世情况的发生。因此,教育必须按照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循序渐进的开展,克服过早、过度开发的情况发生。教育者应根据儿童发展的不同阶段,给予学生合适的教育,利用不同的学习方法,教授不同的学习内容。教育者应针对儿童不同时期的发展规律,将儿童作为学习的主体,,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健康成长,顺利完成每个阶段学生知识的建构任务。

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教育的科学性在于教育遵循学生的年龄和阶段特征给予他们适合的知识,帮助他们顺利建构知识,从低到高的打好基础,前一阶段为后续学习奠基。教育的艺术性在于教无常法、贵在得法,教育是使人成长成才的创造活动,人的差异性要求教育必须因材施教,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而不能“一刀切”。不同儿童成长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特征,要求教育应遵循科学规律,这正是皮亚杰儿童教育发展理论带给我们最大的启示。

2.4、重视实践和合作在儿童教育中的作用

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教学过程是将人类过往的知识经验系统的教授给学生的过程。教学作为知识的间接来源,具有快速高效的特征,但也容易产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问题。兴趣广泛和求知欲强作为儿童的突出天性,教学过程应该注重设计实践环节,让学生亲自体验知识“所以然”的过程。体育教学具有做中学、寓教于乐和具体实践的特征,与皮亚杰的重视儿童的实践教育相契合。通过体育知识的传授、体育活动的参与,不仅能够使学生获得体育知识,更能让学生获得感知生命和生活的直接体验,相比于单纯的知识说教,对于特殊学生而言,更具有说服力和实效性。

当前,我国特殊体育发展已进入新的阶段,在今后的教育过程中,应体现出对特殊学生的生命关怀,这是特殊体育教育事业理所承担的责任和使命。此外,特殊体育教育人才缺乏、系统的技能提升训练和职业发展体系的不健全,也是制约特殊体育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猜你喜欢
皮亚杰身心儿童
基于皮亚杰理论的莫高窟文创儿童玩具设计研究
大自然的声音疗愈身心
传承智慧经典,不是只为纪念
——《皮亚杰文集》不可不读
集邮养生 身心兼顾
走近皮亚杰
道德教育中须处理好的三对关系
留守儿童
给身心降个温
六一儿童
身心八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