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背景下的图书馆线上服务探析

2020-04-29 11:06
关键词:数据库肺炎图书馆

赵 亦 可

(信息工程大学洛阳校区 图书馆,河南 洛阳 471000)

一、背 景

(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由来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由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部炎症。世界卫生组织将这种病毒命名为“SARS-CoV-2”,将这种病毒导致的疾病命名为“COVID-19”。目前已证实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存在人传人的情况,国家疾病控制中心已宣布将其纳入国家乙类传染病。患者初始症状多为发热、干咳、乏力、呼吸不畅等,部分严重病例可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或脓毒性休克,甚至死亡。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主要特征有:

① 传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的患者。但无症状感染者也可能成为传染源。

② 经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气溶胶和消化道等传播途径尚待明确。

③ 人群普遍易感。

(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暴发产生的影响

由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传播范围广,传染速度快,全国中小学、高校纷纷延长寒假,延迟开学时间(表1)。除医疗、民生行业外,其他行业企业纷纷延长了春节假期,各地政府号召居民避免外出,禁止人员聚集,人们纷纷开始自我封闭。企业停工、学校停课,居民的生产生活和学习受到了巨大影响。而“线上学习”“线上办公”“线上活动”则成了这个春节的热点词。

表1 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各类学校开学时间表

续表

省份(市、区)幼儿园开学时间(暂定)中小学开学时间(暂定)高校开学时间(暂定)贵州另行通知2月下旬另行通知内蒙古、甘肃不早于3月1日不早于3月1日不早于3月1日西藏3月初3月初3月初青海适当延长3月1日3月1日黑龙江不早于3月2日3月2日3月1日以后其他省级区域延迟开学延迟开学延迟开学

图书馆作为文化服务中心,场所封闭、人员密集,为了全力做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预防控制工作,有效避免因人群聚集可能带来的传染风险,最大限度地保障读者和一线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全国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纷纷发布了闭馆通知,暂停了实体业务,并将所有外借图书的归还日期延长至疫情结束。截至目前,并没有确切的开馆日期。如何在疫情闭馆期间延续图书馆业务,将服务延伸到每家每户,成为图书馆的工作重点。

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背景下图书馆线上服务的必要性

(一)线上服务是图书馆服务不间断的重要手段

停课不等于停学,闭馆不等于闭塞。图书馆虽然关闭了实体馆舍,暂停了实体服务,但可以通过线上服务继续发挥职能。“线上”英文名是“online”,是指依托于网络,在互联网上发起,全部或大部分在网上完成的活动。随着互联网、智能手机的普及,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图书馆可以充分利用线上服务这一手段,将图书馆“送到”各家各户,与读者互动,使每个读者在自我隔离期间仍可以享受到图书馆带来的各种各样的精神文化服务。

(二)延长假期为图书馆线上服务提供机遇

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影响,各地政府纷纷号召大家“不出门、不聚会、不聚集”,并延长了春节假期,不论是学生还是成年人、老人都长时间待在家中,有大量平时不可能有的空闲时间,这为图书馆线上服务提供了机遇。之前忙于学习、工作的读者现在有充分时间参与线上活动,图书馆不仅可以抓住这次机遇,丰富线上服务内容,创新服务形式,为广大读者提供居家生活中的精神食粮,更可以利用疫情期间线上服务的各项数据作好后期服务效果评估,从而更加完善自身服务水平。

(三)图书馆线上服务是缓解人们焦虑、恐慌情绪的有效手段

由于春节春运以及病毒自身特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发展速度快、传染率较高,属于社会突发事件。相较于2003年的“非典”,感染人数更多,传染范围更大。人们看着日益增加的确诊、疑似和死亡病例,长期关闭在家中没有社交活动,难免会产生焦虑和恐慌情绪。图书馆通过线上服务,推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抗击疫情和心理疏导类相关书籍,组织关于抗击疫情的读者活动等,向读者普及疫情防治知识,与读者开展良性互动,可以有效安抚广大读者的情绪,为在家中苦闷的人们带来正能量。

(四)自媒体的发展为图书馆线上服务提供有力抓手

与“非典”时期相比,当今的互联网行业愈发成熟,互联网媒体大力发展,我们已进入了自媒体时代。经过论坛(社区)、博客(微博)、QQ(微信)、新闻客户端及直播 APP 的进化发展历程的推进,其交互性、自主性的特征也愈加明显。自媒体为图书馆线上服务提供了更多的传播渠道和呈现方式,两者融合可以增加图书馆和读者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满足读者多层次的个性化需求。

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背景下图书馆线上服务策略分析

(一)线上发布或推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专栏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时期,全国人民十分关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网络上对于此次疫情的说法不一,一些谣言的传播对社会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人们对病毒的传染方式、潜伏期、防治措施等不甚清楚。图书馆应利用一切资源,建立或推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专题数据库,发布大众普及方面和医学专业方面的相关论文、专著和其他信息,方便大众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真面目,科学采取防治手段,也为医学研究者提供权威的、及时的国内外疫情学术资料。

图书馆可以发挥实力去自建数据库,但在整理相关文献、信息时要保证内容的及时性、真实性、连续性,也可以利用图书馆自身信息搜集优势找到官方、可靠的第三方,为大众提供查找信息的渠道。

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于2月3日上线发布了“新冠肺炎应急文献信息专栏”,面向社会大众及科研人员免费提供服务。该数据库包含冠状病毒研究相关外文科技文献350余万篇,并且有专题信息门户及时跟踪报道世界卫生组织(WHO)、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20余家政府机构网站公布的防控指南,以及《科学》《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等30余种权威期刊的最新研究成果。疫情期间,全国范围内社会大众及科技人员通过“新冠肺炎应急文献信息专栏”检索和获取全文文献传递,相应费用由NSTL全额补贴。

万方医学网建立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专题频道,包括“相关指南”“抗疫专家”“文献速递”“中医药防治”“抗疫公益直播”“新冠肺炎科普”等6个类别。该频道内容丰富,更新及时,为大众科普和医学研究提供了便利渠道。

图书馆可以利用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微信群等线上平台,持续推送专题数据库,并开展不同形式的宣传推广。

(二)线上开展书籍推介

俗话说,“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如何利用好在家封闭的空闲时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之一,人们不能去实体图书馆借书并不代表人们不需要读书,反而这时人们更有时间、更能静下心来进行阅读。由于读者无法到书库挑选图书,更需要图书馆主动为读者提供各种各样的书籍推荐。图书馆应利用此次契机,通过线上平台充分发掘“虚拟馆藏”。可以将读者通过年龄、职业、兴趣爱好等进行个性化分类,为读者推荐可能感兴趣的各种书籍,拓展个性化服务。

图书馆还应通过线上开展人文关怀服务。疫情期间,人们面对从未发生过的灾难心生恐惧,长期在家封闭又会滋生焦虑情绪,大众的精神状态有待提振。图书馆可以通过线上平台为读者推送心理疏导类等“抗疫书单”,使人们通过阅读专业书籍调节心理状态,稳定情绪,并以积极的心态带动身边的家人和朋友,改变萎靡的精神面貌,充满信心地打赢这场战役。

此外,少年儿童正处于玩闹的年纪,长期在家封闭时更容易产生焦躁情绪,或者不自觉养成长时间看电视、看手机等不良习惯。图书馆可以在线上提供少儿图书、亲子教育等书籍供孩子和家长阅读。这样不仅可以使孩子们利用好假期扩展知识面,也可以为亲子教育、亲子沟通提供有力工具。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线上读者活动

以往的读者活动大多在线下开展,人们可以面对面地获取知识、开展交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封闭在家的人们缺少社交。这就需要图书馆创新读者活动形式,大力开展线上活动,为人们提供一个有品质的互动平台,满足大众多层次的需求。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背景下,图书馆可以开展线上征文活动。疫情期间,人们的生产、生活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各地、各行业都出现了大量令人感动、深思的事件。图书馆可以开展征文活动,号召广大读者通过电子邮箱的方式参与活动,将身边发生的关于疫情的事件记录下来,并抒发所思所想。图书馆收集征文之后可以通过线上平台发布优秀文章,将疫情中的正能量事件扩散出去,传递给社会大众。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背景下,图书馆可以开展短视频征集活动。图书馆应充分利用抖音、微视等短视频创作自媒体平台开展有关疫情期间阅读、学习的短视频征集活动。读者只需要拿起手机拍下在家中阅读、学习的情形或者朗诵篇章、分享感受的短视频,发布在短视频平台上,加上标签“XXX图书馆活动”名称,便可以参与活动。这种活动形式新颖,参与方便,上传之后立即可以观看,成果转化快,能够更好地开展互动交流。

(四)提供各种线上资源助力学习

停工停课不代表停止学习,不论是在读大学生、考研族,还是追求“学无止境”的中老年人,都需要一个家中的线上学习平台。图书馆应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将自建和外采的电子资源通过线上发布并进行大力宣传,使读者有多种途径开展学习活动。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可以通过提供账号、VPN等方式开放知网、万方等学术数据库的校外使用渠道;在网站上提供有关四六级、托福、考研等在线课程以及本校的慕课视频,供学生在家学习和科研使用;并通过线上平台发布宣传稿,鼓励学生开展在线学习,并提供在线检索信息、使用数据库、观看视频的方法提示等。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背景下,公共图书馆可以在线上提供以往公益讲座的视频资料,公开自建的地方文化数据库、历史名人数据库、文艺类数据库、传统文化百科知识等特色数据库,并与数据库商家合作,提供电子读物、音视频、工具书、报纸等中外文数字资源的公开使用渠道。还可以利用“全国公共文化共享工程”的资源,为在家封闭不能外出打工的人们提供各个工种的职业教育课程。寒假期间学习任务较为轻松的中小学生,可以利用公共图书馆的电子资源找寻自己喜爱的图书,充分利用疫情封闭在家的时间阅读课外书籍,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拒绝虚度光阴。

(五)开展线上信息服务

图书馆不仅要发挥社会教育职能、开发智力资源职能、文化娱乐职能,也要发挥好信息服务职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图书馆不仅要做好日常情报服务工作,也要学习西方图书馆的先进经验,开展传递疫情信息、接受读者线上参考咨询等工作。

一方面,持续开展日常情报服务工作,读者可以通过图书馆公布的电子邮箱,发送需求及联系方式,馆员收到之后同读者联系沟通,无需面对面,便可以在线上完成情报服务全程工作。

另一方面,公共图书馆应发挥好“区域情报中心”的职能,接受大众关于各种疫情问题的咨询,通过提供微信、QQ和网站等形式,为公众解难释疑。这种做法可以使图书馆在地区中的形象和地位都得到提升,有利于图书馆的发展。另外,公共图书馆应该与地方政府疫情防治工作办公室建立联系和合作,利用线上平台和读者群体优势,每天更新疫情发展情况,发布官方应急性信息,为读者提供官方指导意见。这样有利于加强公共图书馆与地方政府的密切联系,使图书馆更多地参与到地方疫情防治工作中去。

四、结 语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是一次暴发迅猛、影响巨大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整个社会处于巨大的阴影之中。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图书馆人应以强烈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职业素养,坚守岗位、服务社会。在闭馆的情况下,利用互联网平台、自媒体等途径继续向大众提供服务,持续做好全民阅读工作,并凭借面向全社会的优势,大力宣传有关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知识,及时向公众提供准确的信息,对疫情的防治和缓解、稳定人们的恐慌心理, 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这样不仅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人民的幸福,也有利于图书馆行业不断提升自我、发展自我。

猜你喜欢
数据库肺炎图书馆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四)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小知识
一分钟了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知识问答》
图书馆
数据库
数据库
数据库
数据库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