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正述

2020-04-30 00:15四川九天鹤
金秋 2020年24期
关键词:仄声声韵古体诗

文/四川·九天鹤

唐诗是中国诗的高峰。

《唐诗三百首》把唐诗分为古诗、律诗、绝句三类,这三类中都附有乐府一类;《唐诗别裁》的分类不把乐府单独分开,但增加了五言长律一类;宋代郭知达所编的《杜甫诗集》,就只简单的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

从格律上,唐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

先说近体诗。近体诗以律诗为代表。律诗的韵、平仄、对仗,都有很多讲究。由于格律很严,所以称为律诗。律诗有四个特点:

一、每首限定八句。五律共四十字,七律共五十六字。

二、押平声韵,并只能押同一韵部的韵。(首句可以押邻韵)。

三、每句平仄严格按规定。

四、每首必须要有对仗,对仗的位置严格按规定。

超过八句的律诗叫长律,一般是五律。在题目上标明韵数,除首尾两联外,一律用对仗,故又叫排律。

绝句的字数比律诗少一半。五绝二十字,七绝二十八字。律绝押平声韵。依照律诗的平仄规则,等于半首律诗。古绝可押仄韵,即便押平声韵,也不受近体诗平仄规则的束缚,归古体诗类。

再说古体诗。凡是不受近体诗格律束缚的,都是古体诗。包括曲、辞、歌、行等的乐府诗。但配音乐的歌辞,如王维的《渭城曲》,李白的《清平调》,都是近体诗。

古体诗既可押平声韵,又可押仄声韵。在仄声韵中,还要区别上声韵、去声韵、入声韵,不同声调是不可以押韵的。古体诗用韵比律诗稍宽,上声韵之间跟去声韵之间可以通用。但是,通用也不能乱来,必须是邻韵才能通用。平仄不能通韵,入声字更不能与其它各声通韵。

唐代以后的古体诗,虽然表面上不受格律的限制,实际上还是有很多讲究的。

以上只是简单的讲述唐诗。虽然简单,却是讲述的正宗唐诗。

唐代以后写诗的人,无不遵循唐诗的规则。律诗遵循律诗的规则,古体诗遵循古体诗的规则。有兴趣的读者可以仔细查一查从唐代到宋、元、明、清历代的著名诗人(当然也包括有人说的苏轼、陆游),他们写的诗绝大多数都合声律。当然,你要模仿唐代以前的古诗,比如《诗经》,那是你的自由。你要模仿“五四”时期闻一多那样字句整齐的新诗,那也是你的自由。但是,请你千万不要打“唐诗”的招牌,因为你写的根本不是唐诗。就好比你说你要唱京剧,但开口却是流行歌曲。听众说你的不是京剧,你却怪京剧的曲牌约束了你的歌词,唱腔限制了你的旋律。如果是这样,那你就不要打京剧的招牌,直说是流行歌曲就行了。同样的道理,如果你嫌唐诗的平仄、声韵束缚了你,你可以不写唐诗,不妨去写不受格律束缚的其他形式的诗,但请你不要自称“唐诗”。

猜你喜欢
仄声声韵古体诗
九江县民歌三声腔的统计与分析
天台山观景(古体诗)
“大美罗平”全国古体诗词大赛获奖作品
吟出古诗之美
现当代文学不承认古体诗词与文化失语症之关系
贺《红叶微刊》上线
中国诗歌声韵演变发展略
古体诗词确实是无用之用有大用
彭泽县桐城方言音系研究
贞观的“观”读平读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