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县民歌三声腔的统计与分析

2022-04-12 12:12徐文涛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
艺术品鉴 2022年5期
关键词:声韵声腔山歌

徐文涛(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

一、三声韵、三声腔与三声腔民歌旋律分析法

三声腔相关文献中,常出现“三声韵”和“三声腔”这两个概念,首先笔者认为需要对它们进行概念辨析。

“声韵”一词在杨匡民对“湖北民歌音调系统”的总结中有所使用,他根据每个三音列的音程关系进行命名,如[613]为“小三度+大三度”,这个三音列名称就为“小声韵”,另还有大声韵、中声韵、宽声韵、窄声韵,杨匡民认为这些三音列具有构成民歌旋律最小单位的含义,在此条件下,一首民歌的旋律仅含有一种三音列,可以称其以一种三声韵行腔的方式行腔为歌;一首民歌的旋律含有多种三音列,可以称其以多种三声韵行腔的方式行腔为歌。

有关“三声腔”的叙述,在杨匡民的文章中也有提及:“各种‘三音歌’与四声音阶、五声音阶(及六声音阶)的民歌旋律,都是以三声腔为基调行腔为歌的”,在他总结的“湖北民歌音调系统表”中,清晰呈现了三音列生成四声音阶、五声音阶的过程。“三声腔”作为基础结构变化、发展成四声、五声甚至六声、七声音阶民歌,由此,可以用“三声腔”方法分析的民歌范围被无限放宽,基本上所有音阶形式的民歌,都可以通过对旋律中三声韵的析出和提取,达到对其整体三声腔构成的掌握,这就是“三声腔分析法”。

江西九江民歌中,有不少以单一三声韵行腔的“三音歌”,这种现象在九江县(今九江市柴桑区)民歌的山歌、牛歌体裁中尤为明显,另在修水县、星子县等地区也有存在。这些“三音歌”,以“九江山歌·三声腔”之名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作为九江山歌的特色部分,同所有九江山歌一起以“九江山歌”之名被列入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早年间,九江县当地人称九江山歌为“歌子”,“三声腔”的名称是由20 世纪90 年代当地举办民歌大会,邀请杨匡民来开办讲座,当地人吸取他的三声腔理论而来。

九江山歌中,既存在特色的以单一三声韵行腔的“三音歌”,也存在多种三声韵混合行腔的民歌,本文旨在运用前述“三声腔旋律分析法”对九江民歌进行分析,并总结九江民歌三声腔方面的特点。

二、三声腔声韵的提取方式

通过对大量三声腔相关文章的习阅,笔者对提取民歌旋律中具体三声韵的操作方式有了一定总结。

本文在杨匡民三声腔理论基础上,借鉴蒲亨强核腔的部分理论方法、向文对湖北田歌三声韵研究的方法,本文中采用的提取方式,较为关注将民歌旋律简化、提取三声韵的过程。下面以九江县民歌《正月里来是新春》为例(如图1),展示使用三声腔旋律分析法,提取三声韵的过程。

(一)划分乐句

乐句划分依据一般以歌词的断句为主,同时,以乐句结束音的时值长短作为辅助依据,验证乐句划分处合适与否。以乐句为单位提取三声韵,可以准确得知乐句内的三声韵行腔情况,避免因乐句界限模糊所导致提取的三声韵在乐句间交叉混乱。如谱例1 所示,乐句以小写字母标出,《正月里来是新春》的分句情况为:a-b-a’-b’。

谱例1 《正月里来是新春》

(二)旋律简化

简化过程首先省略倚音、经过音、重复音等,抽取其中较为主要的音,按旋律线条大致走向排列,形成旋律的简化模式。谱例1 中,上一行谱为旋律简化后的音列排列情况,下一行谱为原谱。

(三)抽取三声韵

通过对简化模式和原谱旋律音符旋法的比较观察,可以在每个乐句简化模式上观察到行腔三声韵。这首民歌每个乐句的三声韵使用情况如下:

a 句三声韵构成为[561](1 次)、[612](2 次)、[123](1 次)、[562](1次)四种;b 句为[561](4 次)、[612](2次)、[123](1 次)、[562](1 次)四种;a’句三声韵构成与a句相同;b’句为[561](3 次)、[612](3 次)、[562](1 次)、[613](1 次)。

对出现的三声韵用数字“①②③④⑤”进行标码,如谱例1 所示,可以看到各三声韵的使用情况:

①[(5)61]

属于窄声韵中的宽二三类型,共出现9 次,且整首曲目煞于此声韵的so音上,据此判定该曲的三声腔调式为窄徵调式。

②[612]

属于窄声韵中的窄三二类型,共出现9 次。

③[123]

属于中声韵,共出现3 次,强调“3-2-1”的下行,常出现在两个[561]或两个[612]间的连接处,多起到连接过渡作用。

④[562]

属于宽声韵中的宽二四类型,共出现4 次。

⑤[613]

属于小声韵,共出现1 次。

这首民歌由[561][612][123][562][613]五个三声韵行腔,其中,窄声韵[561][612]都出现9 次,中声韵[123]和宽声韵[562]各出现3 次和4 次,小声韵[613]仅出现1 次;并且,该民歌煞音落于窄声韵[561]的so 音上。因此,民歌《正月里来是新春》的三声腔声韵构成分析结论为:这是一首以窄声韵为主行腔、以中声韵和宽声韵为辅行腔、以小声韵作点缀的窄徵调式民歌。

三、九江县民歌三声腔声韵的统计与分析

《九江县民间歌曲集》编成于1981,由当时的九江县民间歌曲编选小组整理,本文分析的对象是该歌曲集中的58 首山歌、22 首田歌、20 首牛歌、16 首灯歌、10 首茶歌、60 首小调、8首劳动号子、3 首儿歌、5 首风俗歌、3首生活音调,除去双音歌2 首,共203首民歌。

通过前述三声腔分析法和三声韵提取方式,对这203 首民歌进行分析,并以民歌中不同种类三声韵的使用数量为依据进行分类。本文拟借鉴向文在湖北田歌研究中使用的三声腔行腔方式分类法,在此进行简单介绍:

(一)A 类:以单一三声韵行腔

这类民歌的旋律始终只有三个音,又被称为“三音歌”。

(二)B 类:以一种三声韵为主行腔

这类民歌旋律以两种及以上的三声韵构成,其中的一种三声韵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该种三声韵数量与其他三声韵相差2 个以上。

(三)C 类:以两种三声韵为主混合行腔

这类民歌的旋律以两种及以上的三声韵构成,其中的两种三声韵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该两种三声韵数量与其他三声韵相差2 个以上,且该两种三声韵数量仅相差1-2 个。

(四)D 类:以多种三声韵混合行腔

这类民歌旋律以三种及以上的三声韵构成,其中的三种或三种以上的三声腔数量相同或相差1-2 个。

本文运用以上三声腔行腔方式分类法对203 首九江县民歌的统计分类结果是:A 类民歌38 首,占比18.7%;B 类民歌41 首,占比20.2%;C 类民歌30首,占比14.8%;D 类民歌94 首,占比46.3%。

可知四类九江县民歌中,以多种三声韵混合行腔的民歌最多,以单一三声韵行腔和以一个三声韵为主行腔的民歌数量相当;以两种三声韵为主混合行腔的民歌最少。虽然以多种三声韵混合行腔的民歌数量最多,但以单一三声韵行腔和以一种三声韵为主行腔的占比不小,尤其单一三声韵行腔的三音歌是古老民歌文化在九江县民歌中的遗存,具有一定研究意义。

四、四类行腔方式的民歌体裁占比情况分析

民歌体裁与民歌的行腔方式之间有何联系,为理清两者间的关系,笔者对九江县民歌四类行腔方式中民歌体裁的数量及占比情况进行了统计:

A 类行腔方式民歌中:山歌22 首,占比57.9%;田歌1 首,占比2.6%;牛歌10 首,占比26.3%;儿歌3 首,占比7.9%;风俗歌2 首,占比5.3%。

B 类行腔方式民歌中:山歌9 首,占比22%;田歌12 首,占比28.6%;牛歌4 首,占比9.8%;灯歌1 首,占比2.4%;茶歌3 首,占比7.3%;小调8 首,占比19.5%;劳动号子2 首,占比4.9%;风俗歌2 首,占比4.9%。

C 类行腔方式民歌中:山歌7 首,占比23.3%;田歌3 首,占比10%;牛歌5 首,占比16.7%;灯歌3 首,占比10%;茶歌3 首,占比10%;小调7 首,占比23.3%;风俗歌1 首,占比3.3%;生活音调1 首,占比3.3%。

D 类行腔方式民歌中:山歌18 首,占比19.1%;田歌6 首,占比6.4%;牛歌1 首,占比1.1%;灯歌11 首,占比11.7%;茶歌5首,占比5.3%;小调45首,占比47.9%;劳动号子6 首,占比6.4%,风俗歌2 首,占比2.1%。

以上数据表明:

(1)在A 类行腔方式中,使用单一三声韵行腔的九江民歌体裁以山歌最多,占比57.9%,其次是牛歌,占比26.3%,这与山歌、牛歌的“原始性”不无关系。

(2)在B 类行腔方式中,使用以一种三声韵为主行腔的九江民歌体裁以田歌最多,占比28.6%,其次是山歌,占比22%。B 类作为A 类行腔方式的扩展,山歌在其中依旧显得重要;田歌则是A 类向B 类行腔发展的主要体裁。

(3)在C 类行腔方式中,民歌体裁依旧以山歌最多,占比23.3%,其次田歌、灯歌、茶歌均匀分布,各占比10%。说明山歌在C 类行腔方式民歌中依旧重要;田歌、灯歌、茶歌则为A 类、B 类向C 类行腔发展的主要体裁。

(4)在D 类行腔方式中,民歌体裁以小调最多,占比47.9%,其次为山歌,占比19.1%,再次为灯歌,占比11.7%。可见,小调作为脱离原始音阶形态的民歌体裁,多使用三种及以上三声韵混合行腔,难以清晰分辨出各三声韵的行腔界限。山歌使用D 类行腔方式的数量也不少,说明既有原始音阶形态的山歌存在,也有发展的音阶形态的山歌存在。灯歌作为节庆等场合使用的民歌体裁,常歌舞同时表演,艺术形式发展相对较为成熟,因此,常使用D 类行腔方式。

五、四类行腔方式的三声韵构成情况分析

为进一步掌握203 首九江县民歌在三声韵方面的特征,笔者对四类行腔方式下具体的三声腔声韵构成进行统计。需要注意两点,其一,这里将各种旋法不同转位三声韵都归在原型三声韵下进行统计,如将转位形态[351]或[153]归在原型中声韵[135]之下;其二,宽声韵中的“宽二四”和“宽四二”互为转位,在这里仅以“宽四二”作为归类参数,将“宽二四”[562][125][236]作为转位三声韵归在“宽四二”[256][512][623]中。

(一)A 类九江县民歌具体三声韵构成情况

据表1 可知,A 类38 首九江县民歌中,宽声韵[623]、中声韵[123]和窄声韵[235]三种未涉及,其余三声韵均可单独行腔成歌。

表1 A类民歌三声韵构成统计表

整体来说,A 类九江县民歌中,窄声韵行腔的数量最多,占比65.8%,其中以[612][561]为主要行腔音列,分别占比42.1%和21.1%。其次是宽声韵行腔民歌数量占比26.3%,其中又以[512]为主要行腔音列,占比23.7%。此外大、中、小声韵的数量占比均低于10%或为0。

(二)B 类九江县民歌具体三声韵构成情况

据表2 可知,首先是B 类九江县民歌中,窄声韵行腔民歌居于主导地位,占比77.5%,其中,以[612][561]为主要行腔音列,分别占比42.5%和27.5%。其次是中声韵[123]行腔的民歌具有一定的数量,占比15%。此外大、宽、小声韵的数量占比均低于10%或为0。

表2 B类民歌三声韵构成统计表

较A 类九江县民歌而言,相同处在于B类九江县民歌仍以窄声韵数量最多,且其中[612][561]仍占据主要地位;以宽声韵[623]行腔的民歌数量依旧为0。不同处在于,以中声韵[123]行腔的民歌数量由A 类中的0 首,增加为B 类中的6 首,以窄声韵[235]行腔的民歌数量由A 类中的0 首增加为B 类中的2 首,以大声韵[135]行腔的民歌数量由A 类中的2 首下降为B 类中的0 首,以小声韵[613]行腔的民歌数量由A 类中的1首下降为0 首,同时,由宽声韵行腔的民歌数量从A 类中的10 首明显下降至B类中的2首,说明B类民歌较A类而言,其三声韵构成有向大二度、小三度为音程结构的中声韵、窄声韵过渡的趋势。

(三)C 类九江县民歌具体三声韵构成情况

据表3 可知,C 类九江县民歌中,含窄声韵行腔的数量最多,其中,以[612][561]为主要行腔音列,分别占比66.6%和73.3%;[356]次之,占比20%。另含宽声韵[512]行腔的民歌占比10%。其余各类三声韵均数量占比均低于10%或为0。与A、B 两类相比,在C 类九江县民歌中,首先,含窄声韵行腔的民歌数量仍最多,且其中[612][561]仍占据重要位置。其次,含窄声韵的民歌数量相对其他四类有着断崖式的差距,说明C 类行腔方式呈现出更为单一的以窄声韵为主导的行腔状态。

表3 C类民歌三声韵构成统计表

(四)D 类九江县民歌具体三声韵构成情况

据表4 可知,D 类九江县民歌中,首先,含窄声韵行腔的数量最多,其中,还是以[612][561]数量较多,分别占比为81%和98%,[356][235]在这里数量有了一定提升,分别占比为58%和55%。其次,含中声韵行腔的民歌数量占比75%,也较为集中。再次,含其他各三声韵行腔的民歌数量,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表4 D类民歌三声腔构成统计表

与前几种行腔方式的九江县民歌相比可知,含窄声韵行腔的民歌依旧占据最大的比重,且当中的[612][561]仍为主要的行腔音列。从占比上看,D 类行腔方式的九江县民歌以窄声韵[612][561]和中声韵[123]这三种三声韵为主要的行腔音列,它们起到核心作用;窄声韵[356][235]起到辅助作用。D 类的三声韵构成更加多元化,但仍由以大二度、小三度为音程结构的窄声韵、中声韵为主。

六、结语

通过以上对203 首九江县民歌的分析,可知九江县民歌音调的特点。

从ABCD 四类行腔方式各自的民歌数量上看,首先,运用多种三声韵混合行腔的民歌(D 类)最多,占比48%,体裁主要集中在小调中,其次为山歌、灯歌。运用一种三声韵行腔(包括A、B两类)占比不少,总共占比接近40%,说明九江县民歌中有数量较大的原始、古老民歌文化的遗存值得我们关注,体裁主要集中在山歌、牛歌、田歌等较为原始劳动背景下的体裁类型。

从体裁上看,山歌体裁在四种行腔方式中,均占有重要的地位,说明在九江县民歌中,山歌除了原始音调形态外,还具有一定的发展性,是一种处于不断变化发展的民歌体裁形式。

刘正维将[sol la do]和[la do re]这两组四度三音列为中心发展出的徵羽两大音列群体,视为中国民族旋律的染色体。从以上统计分析看,A、B、C、D类民歌都以窄声韵行腔为主,在C 类行腔方式的民歌中,甚至呈现出较为单一的以窄声韵为主导的行腔方式。窄声韵中突出的是[612][561]音列,可以见得,九江地区民歌以窄声韵,尤其是[561][612]两组声韵为主行腔的特点与刘正维的此说法相印证。

除窄声韵外,中声韵在B、D 类中仅次于窄声韵,中声韵、窄声韵为偏小音程关系,说明九江县音调以大二度、小三度级进、小跳进行为主,具有较强的南方民歌特征。宽声韵在四类民歌中,也具有一定的数量,次于窄、中声韵数量之和,九江地处湖北的南方,仅仅一江之隔,湖北民歌中所具有的北方民歌大音程向南方民歌小音程过渡的特点,在九江民歌中,也有一定的显现,但九江更加偏南,宽声韵在数量上,并不占更多优势。

猜你喜欢
声韵声腔山歌
山歌还要妹起头
“器乐声腔化”三题
山歌
论《中国戏曲音乐集成》之声腔划分
苗山歌
贺《红叶微刊》上线
关于“二胡演奏声腔化”研究的文献综述
论中国古典诗歌的声韵格律之美
中国诗歌声韵演变发展略
中国戏曲为何形成多种声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