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枣猕猴桃露地栽培新梢越冬性初探及应用

2020-05-02 01:33董畅王柏林覃杨黄金凤沙春燕
中国林副特产 2020年2期
关键词:软枣枝蔓基部

董畅,王柏林,覃杨,黄金凤,沙春燕

(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分院,哈尔滨 150069;2.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辽宁 熊岳 115009)

软枣猕猴桃(ActinidiaargutaSieb. et Zucc.)属于猕猴桃科(Actinidiaceae)猕猴桃属(Actinidia)攀援类浆果,是东亚地区最抗寒的猕猴桃种[1]。果皮光滑可食,酸甜适口,风味浓郁,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茎多糖和黄酮类等活性物质,具有抗感染、抑肿瘤[2-3]、降血糖血脂[4]、抗哮喘[5]、抗衰老[6]等功效。目前在中国、美国、新西兰、日本等高寒地区开始人工栽培,鲜果及加工产品颇受青睐。

我国从20世纪开始软枣猕猴桃的人工栽培,在资源遗传标记[7-9]、建园选址[10-11]、种苗繁育[12-13]、果品保鲜[14-17]、药用价值[18-19]等方面获得了一定成就,2019年丹东地区软枣猕猴桃人工栽培面积达3万亩,黑龙江、吉林等地也开始了人工栽培。但由于冬季严寒,枝条出现不同程度的冷害或抽条现象,安全越冬成为高寒地区软枣猕猴桃人工栽培的难题。枝蔓的成熟度决定了树体能否安全越冬[20],树体营养物质的积累与枝蔓成熟密切相关[21],修剪是促进枝蔓成熟、减少冻害发生的常规手段[22]。高寒地区栽培软枣猕猴桃,一般在落叶后进行修剪,以降低严冬劳动强度、减少春季伤流对树体的伤害。因此,新梢落叶期的生理特性及其相应耐寒机理的研究成为生产栽培的重点。本研究以抗寒栽培品种为研究材料,测定落叶期新梢的生理指标,并在越冬结束后调查其萌芽率和成枝率,评价不同新梢、不同部位的越冬性,为高寒地区软枣猕猴桃栽培修剪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试验在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分院小浆果试验园内进行,供试材料为2016年露地定植的品种“魁绿”,引种自中国农科院特产研究所,行距4 m,株距1 m,采用篱架栽培,架高2 m,冬季露地自然越冬。土壤为黑钙土,年平均温度3.7 ℃,最低温度-36.5 ℃,最高温度34.9 ℃,年降雨量为400~650 mm,无霜期约140 d,有效积温2700 ℃。

1.2 试验设计与方法

日最低温在-2 ℃以下连续10 d,植株落叶结束时取材测定干物质含量和相对电导率,第二年春季抽枝后调查萌芽率和成枝率。将新梢分为春梢(5~6月萌发)、夏梢(7~8月萌发)和秋梢(9月萌发)3种,每种新梢分别均分为顶部、中部和基部,共9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

干物质测定:参考Chen等人叶片干物质测定方法,略有改动[23],将9个处理的枝条分别称取鲜重(Fresh Weigh, FW),放入80℃烘干48 h,称干重(Dry Weigh),干物质含量(Dry Matter Content, DMC)计算公式:DMC(%)=100%×DW /FW。

相对电导率测定:根据陈爱葵等方法进行,略有改动[24]。将枝条剪成0.5 cm长的枝段,避开芽眼,称取鲜重约5 g,加入20 mL/g 去离子水,密封摇匀,室温浸泡24 h,用DDS-307测定电导率C1,沸水浴30 min,冷却至室温摇匀,测定C2,相对电导率(Relative Conductivity, RC)计算公式:RC(%)=100%×C1/C2/FW。

萌芽率和成枝率:萌芽率和成枝率采用精确计数,萌芽率(%)=100%×萌芽数/总芽数,成枝率(%)=100%×萌发枝数(L≥5 cm)/总萌芽数。

1.3 数据分析

试验数据用EXCEL 2010和SPSS Statistics 22 软件进行计算、相关性和差异显著型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新梢、不同部位的干物质含量差异

春梢为春季萌发,夏梢为夏季高温季节萌发,秋梢为秋季萌发,各新梢由于萌发时间差异,枝条含有的干物质含量不同。试验表明,3种新梢的干物质含量从基部到顶部逐渐减少,基部最高,顶部最少,春梢基部干物质含量最高,秋梢顶部的干物质含量最少(图1)。春梢、夏梢和秋梢同一部位间不呈现显著性差异,但同一枝条基部、中部和顶部都出现显著性差异,基部与顶部出现了显著性差异。

图1 不同新梢不同部位的干物质含量(p<0.05)

2.2 不同新梢、不同部位的电导率差异

采用相对电导率测定法对3种新梢不同部位9个处理的抗寒性进行比较(图2),结果表明:相对电导率从低到高依次为:春梢基部<春梢中部<夏梢基部<秋梢基部<春梢顶部<夏梢中部<夏梢顶部<秋梢中部<秋梢顶部。9个处理的极显著性分析出现在3个子集中,3种新梢基部和春梢中部呈现在一个子集中,表明他们的抗寒性较强,而春梢基部的最强。除春梢基部和秋梢顶部外,其余7个处理在一个子集中,抗寒性较强,第三个子集为3种新梢顶部、秋梢中部、夏梢中部,他们抗寒性较弱,秋梢顶部的抗寒性最弱。

图2 新梢不同部位的相对电导率(p<0.01)

2.3 不同新梢、不同部位的萌芽率、成枝率差异

图3a表明,春梢中部的萌芽率最高,达15%以上,与其他部位萌芽率呈现显著性差异。春梢基部、秋梢顶部的萌芽率约为0%,与其它部位的萌芽率也呈现显著性差异,春梢基部由于植物顶端优势,枝蔓中上部萌芽率高,造成萌芽率低,而秋梢顶部枝蔓干枯造成较低的萌芽率。其余6个部位,即春梢上部、夏梢上中下部和秋梢中下部的萌芽率在一个子集中,它们之间萌芽率没有显著性差异。因此,9个处理萌芽率最差的为秋梢顶部,其次秋梢中部和夏梢顶部。

图3 新梢不同部位的萌芽率(3a)和成枝率(3b)(p<0.05)

图3b表明,3种新梢9个处理的显著性分析呈现在4个子集中,春梢基部和秋梢顶部成枝率最低,为0%,与萌芽率一致,其次成枝率较低的为秋梢中部,为27.8%,这3个处理间没有显著性差异。春梢顶部、夏梢顶部和秋梢中下部的成枝率中等,为27%~68%,成枝率较高的为春梢中上部、夏梢中下部和秋梢基部,成枝率为46%~85%。成枝率最高的为春梢中上部、夏梢,成枝率为52%~93%,其中夏梢中部成枝率最高,达93%。

3 讨论

枝条中碳水化合物的积累,可有效促进枝条成熟,增加抗寒性,利于植株安全越冬[25-26],抗寒性弱材料细胞膜透性增大,胞外电解质含量渗漏增多,相对电导率相应增大[24,27]。本研究表明软枣猕猴桃的新梢从基部到顶端干物质逐渐含量减少(图1),相对电导率持续变高(图2),造成枝蔓成熟度逐渐降低,春梢、夏梢和秋梢都分别呈现了相同变化趋势。说明春梢生长发育时间长,相对电导率分别比夏梢、秋梢低,相应的成熟度高,而秋梢发育时间最短,枝蔓成熟度最差,这与王华、唐晓东等人研究结论一致[25-26]。

萌芽率、成枝率从表型上判断枝蔓是否成功越冬。春梢在中上部有较高的萌芽率,中部萌芽率最高,说明春梢基部、中部营养贮备最充分,细胞膜致密,抗寒性最强,越冬性最好,萌芽率、成枝率最高(图3)。夏梢不同部位的萌芽率、成枝率较好,没有显著性差异,其营养贮备较好,安全越冬性较高。秋梢生长发育时间较短,顶部干物质含量最低,营养贮备较差,细胞膜透性最大,枝蔓成熟度差,萌芽率、成枝率均为0。随着营养生长时间的延长,营养积累逐步增多,秋梢中部、基部的萌芽率、成枝率逐步增加。

综合干物质含量、相对电导率和萌芽率、成枝率测定结果,表明春梢基部、中部最抗寒,越冬性最好,其次为夏梢基部、秋梢基部,而春梢顶部、夏梢中部、夏梢顶部、秋梢中部的越冬性一般,秋梢顶部越冬性最差,抽条严重。因此,高寒地区软枣猕猴桃培养幼树树形时,宜采用春梢培养成主干或主蔓,夏梢培养成主蔓或侧蔓,秋梢培养成侧枝或结果母枝。根据枝蔓顶端越冬性差特点,立秋后,对新梢摘心,促进枝蔓营养积累,提高成熟度。休眠期修剪时,根据枝蔓生长空间,春梢进行适当短截或长放,留作长枝,夏梢进行短截或剪去顶部1/3,留成中长枝,秋梢进行重剪成短枝,提高越冬性的同时,长、中、短枝结合合理利用空间,增加产量。

猜你喜欢
软枣枝蔓基部
枝蔓牵引促进金艳猕猴桃优质高产
软枣猕猴桃高效扦插繁殖技术
猕猴桃枝蔓粉碎发酵还田试验初探
幽幽花雨
雄性软枣猕猴桃的作用及利用方式
野生软枣猕猴桃资源收集、保存的意义与方法
海南三七根茎芽基部的组培快繁
软枣猕猴桃汁可抗辐射
苹果夏剪怎样转枝
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