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二级党组织大学生党建工作探究

2020-05-03 13:48王鹏飞
青年与社会 2020年9期
关键词:大学生党建网络教育思政教育

摘 要:新时代对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新的要求,高校二级党组织大学生党建工作还存在专职党务工作者缺失、大学生入党动机偏差、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不深入等问题,所以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充分应用大学生党员骨干力量、思政入课堂、网络教育党员、建章立制、打造学生党建品牌等具体工作措施,有效提升二级党组织大学生党建工作质量,真正让高校成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地方。

关键词:大学生党建;网络教育;思政教育;政治引领

大学生党建工作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抓手,也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做好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坚持党的领导,聚焦立德树人,引导青年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保证高校始终成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阵地。

一、提升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重要性

2019年1月15日在北京召开第二十六次全国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对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扎实推进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扎实推进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坚强保证。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做好在高校教师和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加强党员队伍教育管理,使每个师生党员都做到在党爱党、在党言党、在党为党。这一重要论述对促进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大学生党建工作要从源头抓起,新时代青年大学生是祖国的栋梁,是民族未来的主导者,高校作为青年大学生的聚集地,发挥着培养、教育、输出的重要作用。为此,高校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强化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夯实大学生党建品牌,开启大学生党建工作新途径。

二、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存在问题和不足

(一)党务工作者队伍发展不足

目前,高校二级学院人数基数相对较大,进而发展学生党员的人数也在增长。但是,二级学院专职党务工作者力量不足,多由辅导员兼职,组织员专职,但组织员数量有限,大多数学院只有1名专职组织员负责党务工作。同时,由于辅导员身兼数职,包括组织党员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集中学习、学生评奖评优、研究生推免、检查宿舍、少数民族管理、意识形态等工作,分身乏术,进而在发展党员、管理党员、教育党员、监督党员上捉襟见肘。同时,也存在目前新招录的辅导员、组织员应届生占比较大,刚刚大学毕业党建工作经验薄弱,理论知识理解不深入,工作流程掌握不熟悉的问题。

(二)大学生入党动机存在偏差

现在大学生错误的入党动机有多种情况,一是虚荣心型入党,有的大学生认为在大学期间入党是件有面子的事情、是值得炫耀的资本;二是从众型入党,有的大学生看周围同学都入党了,也跟风递交申请书,其实,并不知道自己入党的动机;三是功利型入党,有的大学生认为是党员在学校评奖评优、研究生推免可以加分,在毕业后在容易找工作、考公务员等。

(三)发展党员标准不一

据调查,学校各二级党组织在《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规定的基础上,根据学院特点制定发展党员的标准。有的学院以学习成绩为入党标准,很多学生其实专业课成绩很优秀,但是平时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思想政治的洗礼做的并不多,导致学习成绩优秀,思想政治表现不佳;有的学院以参加社会公益为标准,把学生是否担任学院或者学校干部为入黨标准参考,片面的认为只要是学生干部各方面都会很优秀,其实不然,从之前网上爆出的学生会官僚气就可以看出;有的学院以通过四六级为入党标准,比如要求中医七年制学生要求通过大学英语六级、中医五年制及非中医类学生需要通过大学英语四级才可以发展成党员。

(四)党员教育力度不大

二级党组织普遍存在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党员、党员教育上存在形式单一、内容枯燥。具体表现在,一是在培养入党积分子时,课程设计没有考虑新时代大学生特点,导致积极分子抬头率不高、互动尴尬,激发不出学生对政治理论课的激情,导致学习理论知识不到位、理解不深入。二是在发展党员等教育上力度不大,各学院普遍存在按照学校要求完成党支部的组织生活,很少积极主动的定期举办党员培训班,提升党员理论水平、思想升华。

(五)党组织发挥引领作用不到位

一是个别党支部发展学生党员不严肃、不规范,入党关口把关不严、发展程序不严谨、后补材料等现象,导致学生党员认为入党是件简单的事,思想上重视程度不够。二是入党动机引导教育工作力度不实,入党动机引导教育工作针对性不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作用不突出,学生党组织政治生活建设不够完善。三是二级党组织对党支部指导不到位,在大学生党建工作上指导针对性不强,只是每月对《党支部工作手册》进行查看,实际听取存在什么问题,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不多。

三、进一步完善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具体措施

(一)强化党务工作队伍力量

在充分发挥组织员、辅导员党建力量的基础上,要配齐学生党支部委员,把学生党员骨干调动起来,在平时党员教育、党支部活动中发挥带动作用,同时加入学院学生会组织部力量,在发展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培训中起到指导、带领作用。

用好学校青马工程力量,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引领。要坚决做到以马克思主义引领青年大学生思想,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大学生头脑,激励广大青年学生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二)正确引导大学生入党动机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导致精神上‘缺钙”。因此,要强化理论学习,坚定政治立场,一方面强化领导干部讲党课作用,每学期至少2次为大学生讲授主题党课,把握最新理论知识;新生开学季为新生讲授第一堂思想政治课,内容包括党史国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南开大学讲话精神等,激励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教育引导学生热爱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立志听党话、跟党走,立志扎根人民、奉献国家。另一方面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把专业课中的知识与思想政治相融合,坚持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引导学生将自己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追求同祖国的发展进步、人民的伟大实践相结合,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心中牢牢扎根。从而让学生深入理解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让学生正确端正入党动机,不断提升政治站位,坚定信仰信念和信心。

(三)统一大学生入党标准

严格按照《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及教育工委等部门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制定统一入党标准,坚持兼顾数量的同时,更注重质量,坚持有领导、有计划地进行,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坚持思想政治素质要过硬,坚持愿意参加党组织并积极工作,杜绝突击发展党员、为达数量标准发展党员。

(四)创新党员教育形式

党建工作网络化,随着手机移动终端的普及,党建工作可以应用手机APP,随时随地在线学习和涉取感兴趣的知识,包括医学、药学、国家政治、生态文明等栏目,进一步激发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员的学习兴趣和方便开展党员常态化教育,积极引导青年学生党员通过网络增强对党建工作的认同感。同时,创新“三会一课”形式,探索以辩论热点话题、体验学生党员讲党课、讲中医传统故事等广大学生党员喜闻乐见、充满活力的方式开展好学习教育。

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学院优势,精心设计课程,丰富课程内容,紧跟时代潮流、符合大学生需求,同时课程要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贯通起来,比如把典型党员的历史成就与大学生的理想追求联系起来,把小康社会建设激动人心的成果、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阶段性成果与大学生的学习目标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学校院士工作室作用,把这种理论形象化、经验化、立体化,把自身的经历和学生们分享,引导学生把个人的追求与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结合起来,切实做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入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五)增强基层党组织引领力

一是增强二级学院领导班子领导力,二级学院党委是政治引领作用,学院领导班子要带好头,党委书记要履行好主体责任,班子成员要做到“一岗双责”,发挥好头雁效应,做到知行合一、学思行统一,严格要求自己,以坚强党性和高尚品格肩负重大政治责任,在广大党员干部队伍中多带好头、勇作表率,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承担好抓学生党建的主体责任。二是面要建章立制,完善“三会一课”督查制度,进一步夯实学生党建工作的指导,建立《学院领导班子联系学生党支部制度》,真正做到破解学生党支部发展症结,为学生党建工作营造好的氛围。三是扎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配强学生党支部书记,由优秀辅导员或者优秀学生党员担任,发挥党支部书记“领头羊”作用,制定党支部书记考核机制,把党支部书记工作与平时基础性工作考核相结合。四是打造学生党建品牌,要以全国样板党支部为标杆,打造学院学生党支部领航工程项目,打通学院“医言堂”学生工作室,做好示范优秀党日活动争先工作,打造品牌化、示范化学生党支部。

四、结语

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是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重要抓手,是培养青年大学生爱国主义的有效途径,是筑牢青年学生内心深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思想基石的重要保证。作为二级党组织要主动担当作为,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不松劲、不停歇,創新学生党支部建设,努力提升学生党员素质,努力打造有特色、有品牌、有亮点的特色大学生党支部,在高质量党建的引领促进下,促进学校各项事业也得到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 闵永新,陈志超.从源头抓起:不断破解大学生党建工作难题[J].红旗文稿,2017(02).

[2] 华夏,浦佳琪.高校党建工作网络信息化建设创新研究[J].才智,2020(03).

[3] 雍梁敏,李琰.高校基层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实践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9(36).

[4] 朱文博.“四个自信”对高校党建工作的意义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34):110-111.

[5] 禹志成.关于加强高校基层学生党支部建设的思考[J].青年与社会,2019(30).

作者简介:王鹏飞(1987- ),男,汉族,天津人,天津中医药大学,助理政工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校基层党建。

猜你喜欢
大学生党建网络教育思政教育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以“两学一做”为契机,提高大学生党建工作水平
浅析社会实践载体下的高职学生党员考察培养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