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民族文化融入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有效途径探究

2020-05-03 13:52刘娟卢珊珊
广西教育·C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高职英语教学有效途径

刘娟 卢珊珊

【摘 要】本文分析广西民族文化融入高职英语课堂教学的必要性,针对目前高职英语课程教学中民族文化教学不能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和提高学生文化交际能力的现状,提出广西民族文化融入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有效途径:改革课程设置或教学设计,增加与广西民族文化相关的课程或教学内容;编写相关校本教材,贯穿民族文化主线;采取多元考核方式,增加文化知识的考核;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民族文化素养;课内课外相结合,开展英语竞赛和活动。

【关键词】广西民族文化;高职英语教学;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01C-0165-03

广西在古代存在众多部族,各有种姓,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相互融合,形成壮、汉、瑶、苗、侗等12个世居民族,创造了历史悠久、底蕴深厚、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如铜鼓文化、刘三姐歌谣文化、布洛陀创世文化、木构建筑营造技艺文化,壮剧、桂剧、彩调、独弦琴、马骨胡等,以及以壮族“三月三”、瑶族盘王节等为代表的传统节庆文化。柳州城市职业学院是一所以“国际化、民族化”为办学特色的高职院校,学校“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指出其发展定位为“以服务柳州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核心,以增强特色为重点,服务区域经济和接轨国际并重,把学院建设成为立足柳州、面向广西、辐射东盟的‘有鲜明特色,有民族传承,有国际视野,有创新服务的国际化、民族化特色的职业院校”。本文以柳州城市职业学院为例分析广西民族文化融入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有效途径。

一、广西民族文化融入高职英语课堂教学的必要性

(一)广西民族文化传承对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作为为地方第三产业输送人才的摇篮,广西高职院校应该开展广西民族文化教育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经济和文化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文化的发展和经济的发展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广西民族文化有许多可以挖掘的资源,如以花山岩画为代表的民族风情自然景观,以油茶、五色糯米饭为代表的民族美食,以侗族鼓楼、风雨桥为代表民族建筑,以巴马长寿之乡为代表民族养生疗养,以苗族刺绣和银饰、壮族绣球为代表的民族手工艺,以壮族山歌、苗族芦笙舞为代表的民族歌舞。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保护和传承广西民族文化,创造出更多的民族文化创意作品,培养良好的民族文化消费市场,对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因此,作为为地方第三产业输送人才的摇篮,广西高职院校应该开展广西民族文化教育。柳州城市职业学院公共英语教学也应与时俱进,顺势而为,为打造民族化和國际化的办学特色作出贡献。

(二)从“课程思政”的角度看,广西民族文化融入高职英语课堂教学有助于知识传授与价值观教育同频共振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作实施纲要》提出了构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育人体系。“三全育人”的十大途径中包含了“深入推进文化育人”。广西民族文化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共通之处。应通过广西民族文化融入高职课堂教学,传承广西民族文化,发扬广西民族文化精神,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广西民族文化中具有以下精神特点:一是围绕家庭伦理的一般礼教,崇尚尊老爱幼;二是围绕生产,调节生活,热爱劳动;三是崇尚互助,团结协作,和谐共处;四是生活歌化,乐观向上;五是社会开化,旧习渐变。在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融入广西民族文化教育,这样的“课程思政”与广西政府提倡的“团结和谐、爱国奉献、开放包容、创新争先”的“广西精神”一致,更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频共振。

(三)从国际交流的角度看,广西民族文化融入高职英语教学,可以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实现文化交流,提升学校软文化实力

以柳州城市职业学院为例,该校具有国际化办学特色,2016年和2017年连续两年进入“全国高职院校国际影响力50强”榜单。柳州城市职业学院的国际学生来自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美国、老挝、菲律宾等多个国家,2017年学院留学生人数为333名,是当年广西留学生人数最多的高职院校。2018年9月,第一届49名老挝留学生来校报到,截至2019年8月留学生人数达到299人。

“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的高职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在中国师生和外国留学生的日常交流中,中国师生扮演着“文化大使”的角色。因此,将广西民族文化融入高职英语课堂教学有助于留学生的学习和跨文化交流实践,使留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了解广西。

二、高职院校教育教学中融入广西民族文化的现状

柳州城市职业学院以建筑工程与艺术设计系为依托,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研究学会,建立了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博物馆、民族器乐体验馆、民族工艺传承与创新基地等文化体验场馆和创新实践基地。在建筑工程与艺术设计系的高职课程中融入柳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教学,推动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柳州城市职业学院创意众创空间孵化的大学生创业企业—— 柳州市迈东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研究学会共同推出“桂北民艺”品牌,设计和生产了各种家居饰品和旅游纪念品,实现了高职教育产学研结合的道路。

为了弘扬传统民族体育、增强文化自信,柳州城市职业学院体育教学部学院将民族体育运动项目与体育课程相融合,定期组织师生参加一系列的推广民族体育的活动和比赛,充分发扬学校“民族化”的办学特色,提升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据统计,从2010年起截至2019年8月,柳州城市职业学院体育教学部在民族体育推广和竞赛方面取得了以下成绩:

2010年柳州城市职业学院承办柳州市第二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标准弩射击比赛,获得男子团体四等奖、女子团体二等奖。自从2011年起,柳州城市职业学院每年举办传统民族体育竞赛,至今已经是第八届。2018年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进校园体验活动:在柳州市三门江小学开展滚铁环、高脚马、背篓抛绣球、毽球、三人板鞋等5项民族体育项目体验互动。在2019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二届学生运动会上,学校获三人板鞋男子2×100米接力第一名、投绣球团体第五名。柳州城市职业学院学生代表柳州市参加2019年广西第十四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获得了射弩6个一等奖、6个二等奖、7个三等奖,蹴球3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高脚马1个三等奖,蚂拐捉害虫1个三等奖。

为了提高学生的民族文化素养,弘扬民族文化,近年来柳州城市职业学院英语教研室也做了一些尝试。比如,目前英语教研室的教师正在编撰突出民族特色的校本教材《计算机英语》和《机电汽车英语》,部分教师主持或参与了与民族文化相关的科研课题或者发表相关内容的论文如《广西民族文化融入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实践和研究》《柳州三江侗族文化负载词英译策略研究》等,也有一些老师在课堂实践中融入了民族文化元素,如介绍“三月三”歌节,布置学生课后搜寻与民族文化相关的材料并与同学分享,等等。但是,笔者通过与教师和学生的交流发现,这些努力仍然不能满足学生的民族文化学习需求,不能使学生民族文化的英语表达能力有很大提升,“文化失语症”现象仍然严重。因此,有必要探讨广西民族文化融入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有效途径,切实提高学生的民族文化素养和交际能力。

三、广西民族文化融入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有效途径

(一)改革课程设置或教学设计,增加与广西民族文化相关的课程或教学内容

为了使学生具备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能力,教育工作者在设计高职英语课程的过程中应该同时注重语言和文化知识的输入,强调民族文化在现有课程中的重要性。例如,可以开设有关广西民族文化的英语课程,引导学生掌握中外文化的差异,要求学生掌握广西特色文化的英语表达。文化课程的内容可以是服饰、工艺、建筑、美食、艺术、文学、传统习俗等。这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增强他们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二)编写相关校本教材,贯穿民族文化主线

教材是教师进行语言文化教学实践的重要媒介,也是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可靠来源。英语教材的编写直接影响到英语教学的实施和教学目标的实现。为了满足学生对民族文化学习的需求,编者可将民族文化融入英语教材中。对于英语阅读材料,编者可以选择反映民族文化的翻译文本;对于听说材料,编者可以为学生提供有关民族文化背景的主题。通过引导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英文版本,增强中国学生的民族文化意识,提高学生正确使用英语介绍民族文化和表达个人意见的能力。基于学校的民族化办学特色,目前柳州城市学院英语教研室的教师正在编撰突出民族特色的校本教材《计算机英语》和《机电汽车英语》,这也是为弘扬民族文化做的一点贡献。

(三)采取多元考核方式,增加文化知识的考核

考核不仅应包括语言技能的测试内容,还应包括文化知识。文化测试可以与语言能力测试相结合。例如,带有民族文化元素的短语、句子或短文可用作听力、翻译和书写的测试材料。对于阅读理解考试,可引入含有民族文化项目的材料。文化内容也可用于口语测试当中。不过,考试只是评估学生学习的一种方式,通过自由对话、小组合作、课后作业和对学习进度的反思来评估学生的表现也是很重要的。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可能是考核学生文化学习成果较好的方式。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民族文化素养

高职英语教师承担着语言教学和文化传播的双重责任,因此,教师也应该丰富民族文化的知识,提高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活动实现个人的职业发展,如阅读学术期刊、书籍,旁听并记录同事的课程,与其他教师进行研究或交流,参加研讨会和短期课程培训等。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浏览丰富的资源,加入网络讨论小组,参与在线研讨会等。如果条件允许,在国外学习和工作也是提高教师语言能力的良好机会。总之,高职英语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的民族文化素养,与时俱进,努力成为擅长学习、教学、研究和创新的综合型教师。

(五)课内课外相结合,开展英语竞赛和活动

1.课内文化教学。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以下方法。第一,介绍文章的文化背景知识,如习俗、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这有利于学生尽可能地获取文化知识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第二,通过词汇的解释拓宽文化知识。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参考相关的文化资料,并尝试用英语解释具有民族文化内涵的词语、句子,如风雨桥、螺蛳粉、泼水节、绣球等。这种短语是在特定的社会和历史环境中产生和发展的,应鼓励学生利用现有的语言知识来解释它们或要求学生收集相关的资料,在课堂进行讨论,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第三,采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提高教学效果。电影、电视和视频直观而生动,对学生的学习有着很大的影响。教师可根据英语教学的实际需要引入相关内容,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此外,教师可以通过课堂口头陈述或作文写作,培养学生用英语表达民族文化的能力;还可以鼓励学生参加活动,如文化知识竞赛、角色扮演和猜谜游戏等。

2.课外文化教学。由于课时的限制,文化学习不能仅仅通过课堂教学来实现。课外活动是文化学习的延伸。第一,在课外时间举办各种文化教学活动,如向学生推荐或者鼓励学生阅读更多的有关广西民族文化的材料。第二,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影视资源如电影、电视节目、纪录片等,以促进他们的语言学习。第三,鼓励学生与外籍教师和留学生建立人际交往,这有助于学生體验和探索不同的文化知识。教师可为中国和外国留学生的互动和文化交流创造更多的机会。第四,为学生提供各种形式的英语课外活动。例如,举办英语角、英语沙龙、英语讲座和文化节,组织学生展示有关广西民族文化的图片和海报等,或者组织开展唐诗宋词诗朗诵比赛、戏剧比赛、讲故事比赛、文化知识竞赛和英语歌曲比赛等有趣有意义的活动。

调查研究发现,大多数高职教师和学生的民族文化素养不如其语言素养,这表明高职英语教学中的民族文化教学效果有待提升。高职英语教师和学生应该共同努力,提高民族文化意识和素养,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为弘扬广西民族文化作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黄晓娟.文化发展观视野下的广西多民族文化精神构建[J].学术论坛,2016(7)

[2]廖丹璐.高职旅游英语教学的民族文化融入[J].民族论坛,2013(10)

【基金项目】柳州城市职业学院2019年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广西民族文化融入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实践和研究”(2019B19)

【作者简介】刘 娟(1979— ),女,广西柳州人,广西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柳州城市职业学院国际教育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学及英语教学研究;卢珊珊(1987— ),女,壮族,广西柳州人,广西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柳州城市职业学院国际教育学院一级教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学及英语教学研究。

(责编 黎 原)

猜你喜欢
高职英语教学有效途径
高职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互联网时代下的高职英语教学研究
克拉斯沃尔分类法对高职英语教学的启示及其应用
初探交际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英语原声电影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辅助功能分析
浅谈高校廉洁教育的对策
浅析供热客服中心提升服务的有效途径
企业纪检监察部门与时俱进推动效能监察工作的有效途径探究
国际法务会计应用现状研究
新经济形势下加强企业管理的有效途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