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清音传承方式的演变与新模式探索

2020-05-06 09:09曾恋
艺术评鉴 2020年6期
关键词:清音传承人新模式

曾恋

摘要:本文分析了清音传承方式的演变过程,归纳当前清音传承发展面临的主要困难,在此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过去清音的艺术家们一直遵循着家族传承和师徒传承的方式,而现代学校教育和社会办学对清音传承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清音渐渐失去了生存和发展的土壤,加强对清音传承的保护迫在眉睫。而清音要想得到传承和发展,就应当兼采多种音乐表现形式,不断繁荣清音曲目创作,并实现表演方式的创新。

关键词:清音  传承方式  传承人  新模式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0)06-0035-02

清音是四川曲艺的重要代表性曲种,属于融口头文学、音乐、表演于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这一传统艺术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见证了四川地区不同时代社会文化的变迁,与社会大众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可谓是四川民众精神、乡愁和情感的重要载体之一,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四川的传统文化、风土习俗,找寻川人的历史文化根源。新中国成立后,四川清音艺术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其传播传承方式亦发生了诸多改变;但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经济社会环境、文化生活的巨大变化,清音的传承发展面临着许多不利的局面。本文分析了清音传承方式的演变过程,总结了当前清音传承发展面临的主要困难,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发展建议。

一、四川清音传承方式的演变

(一)传统传承方式

曲艺作为中华优秀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流传千年必有其自身的传承发展规律。传统的曲艺艺术以家族和师徒传承为主,由明末清初的四川地方民间小调和扬州清曲融合发展而来的四川清音作为曲艺大家庭的一员,自然概莫能外。

1.家族传承

传统上,家族传承是四川清音最主要也是最常见的传承方式。特别是在旧社会,艺人往往生存于社会底层,不仅地位低下,而且经济状况恶劣、生活贫苦。在这种情况下,四川清音缺乏稳定的传承机制,艺人难以通过稳定的商业演出获得固定收入,因此他们不得不通过家族传承的方式将清音艺术代代相传。[1]如果家中有长辈从事清音艺术表演,家族中的年轻一代通常就会被培养成自然接班人。他们学习了上一代的表演技巧和风格,靠清音表演谋生,赚取微薄的收入。

2.师徒传承

清音艺术家在四川各地区演出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非亲缘关系的人上门求教。艺人们尤喜歡那些有灵气、渴望学习、嗓音条件好的孩子,在正式收徒后,向他们传授自己的清音表演技能。而口传心授是师徒传承的最主要途径。学徒期间,大部分的徒弟都是通过模仿师傅的表演来学习的,可以说徒弟的表演在初期就是师父的复刻版。徒弟出师后,在不断的创演中丰富自己的阅历及表演经验,出众的艺人会结合自身的特点逐渐形成自己的表演流派,并不断丰富清音的演唱方式。

(二)现代传承方式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党和国家对传统文化的日益重视,民间艺术家的社会地位得到提高,他们一方面不断提升自身的学养和文化素质,将自己一身的功夫进行总结,另一方面也逐渐走进教学的殿堂向青年学子们教授传统艺术,这不仅促进了包括曲艺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论研究与质量提升,也为传统艺术开辟了现代的传承方式。

1.学校教育

在党和政府对民间传统文化艺术的大力支持下,清音艺术实现了以学校教育和专业院团培训班的方式进行的传承,这种方式更加系统、规范、专业,有效促进了清音艺术的提升与高质量传承。成都市文化局也在成都戏剧学校设立了曲艺专修班,对年轻的文艺工作者进行清音培训。经过长期、系统的专业化教育,新一代的清音表演者已经成长起来,创造出不少符合新时代特色、人们审美需求的优美曲目、表演形式以及演唱方法。

2.社会办学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不断深化的认知,人们对培养青少年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需求,一些民间艺术教育机构从中看到了发展契机。它们开始通过开办商业性的清音培训班、艺术教习班等方式参与到清音艺术的传承传播工作中,客观上创造了一种既不同于学校教育又有别于师徒传承的新传承方式——兴趣培养或文化素质培育。由于四川清音是四川曲艺的代表性曲种,国内其他地方的艺术培训机构也有将其纳入培训范围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四川清音的传播地区范围,并通过专业教学或业余的兴趣教育将大众带入到了清音的艺术殿堂中,为清音的传播发展培育了一定的观众群体,也让清音艺术更加走近基层群众,使清音的传承更加普及化、大众化。

二、四川清音传承面临的困境

(一)市场需求发生变化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不少民间传统艺术形式正面临社会文化多元化带来的巨大挑战,受众群体欣赏习惯、审美口味的变化使得民间传统艺术市场需求萎缩、演出组织生存堪忧等情况,导致传统艺术遭遇有失传承的风险。在市场的冲击下,四川清音等传统艺术表演处于竞争的相对弱势地位,亦存在逐渐被其他现代艺术表演形式取代的危险。从传承和普及的现状来看,四川清音在四川省内的影响力虽然依然存在,但不应忽视的是,它的影响力处于逐渐下降的趋势,往往只是作为传统民间文化或非物质遗产的象征之一,多是在节假日的庆祝活动和表演中作为保留节目登台献艺。

(二)传承人面临生存压力

目前,因演出市场的冷清、消费水平日益高涨,尤其是受近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影响,全国演出市场全面停业,让一些清音艺人尤其是民间艺人不得不放弃传承多代的表演技能,转而另谋出路。应当看到的是,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清音并没有成为大部分艺人的事业追求,而仅仅是他们的谋生技能。艺人坚守岗位、传承清音艺术固然让人感动,但如果没有了生活的基本保障,无论是创作者还是表演者事实上都无法集中精力在自己的工作上。[2]

(三)受众和传播阵地的丢失

过去,四川清音一般都是由街头艺人在四川地区的街头流动或在茶馆、书馆、饭店中驻场表演,曲调优美俏皮,深受大众的喜爱;而现代,曾几何时清音类似现代流行歌曲的受欢迎状况已然不再。

三、四川清音表演的新模式

作为牌子曲类的曲艺形式,四川清音曲调丰富、唱腔优美,流传至今有8个大调、100多支小调,200多支唱段。其中大调以唱叙故事传说为主,小调多以抒情为主。如何让古老的清音吸引现代的观众,让大家从中感受到传统艺术的独特魅力是清音从艺工作者必须思考的课题。

(一)兼采多种音乐表现形式

清音的唱腔和表演形式已非常成熟,未来需要在保留根本和充分借鉴众多前辈、大家创演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发展。例如,清音表演艺术家孟庆华就曾把传统清音曲目《布谷鸟儿咕咕叫》改编成器乐表演的形式,产生了较大影响。为了实现清音的现代传承和发展,应当不断吸收和借鉴其他曲艺表演的形式、现代民歌民谣的演唱方式,不断丰富充实并发展清音自身的当代表达。如果我们不断地将不同的音乐艺术门类进行改变,融入新的音乐素材,创作出新的唱腔,就能够呈现出不同于传统清音的音乐风格和音响形式[3]。

(二)繁荣清音曲目創作

作为牌子曲类的曲种,清音的创作表演不应被束缚在传统曲目和“装曲牌”曲词的变化上,而应在创新性转化上下功夫。要在曲牌和保留传统配器的基础上,逐渐融入符合当代受众欣赏和审美需求的音乐符号,在内容创作上更要紧贴时代、紧贴社会、紧贴大众,用当代观众和听众最熟悉语言讲述当代的故事。

(三)创新演唱方式

清音的发展从来没有离开过演唱方式的创新,扬州清曲、苏州弹词、京韵大鼓等曲种都在清音的发展过程中扮演过重要的角色。近年来,以“哈哈腔”为代表的清音唱腔得到很好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传统唱法与西方声乐发声方法的结合上。美声唱法、发声位置、发声控制、用气、共鸣等技巧在清音演唱中得到借鉴和适当运用,不但有效解决了清音存在的音域广度宽及持久性问题,而且还展现出了清音艺术的包容性,有效提高了清音的音律效果。未来,更要在演唱方式上吸收借鉴各类音乐艺术的优长,不断丰富清音的演唱方式,提升演唱效果。

四、结语

清音作为四川地区的重要曲种,已经历了三百多年的发展。清音的艺术家们一直遵循着“口传心授”的传承方式,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并没有完全失去生存、传承和发展的土壤。

参考文献:

[1]李琴.政府主导下的四川清音传承活动浅析[J].北方音乐,2013,(08).

[2]邓敏,杨小维.四川清音传承模式探索——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角[J].北方音乐,2019,(01).

猜你喜欢
清音传承人新模式
南风清音——南方风景青年油画五周年作品展作品选登
梅魂
寒溪
雨后山中漫步
阜蒙县蒙古包文化的法律保护
“非遗”的生命力在于“接地气”
礼仪文化引领下的高校女生教育新模式探究
浅论“非遗”技艺传承中的现场培训
藤县牛歌戏的传承及生存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