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归纳法的中国体育国际话语权理论建构研究

2020-05-07 00:51张晓义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话语权话语建构

张晓义

(北京体育大学 人文学院,北京 100084)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迅速,成果显著。但是,一方面,西方在全球内以话语体系、理论范式为载体推销其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并形成话语垄断与话语霸权,用西方的标准来评判或歪曲文化弱势国家的价值观念,试图对发展中国家进行西化和分化,而一些知识分子却对此“不明就里”“食洋不化”,套用西方话语体系来解释或分析中国问题,严重阻碍了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另一方面,我国特色话语体系本身发展不完备,在国际社会中的声音较小,在与西方进行交流的过程中处于劣势地位,话语体系的理论建设落后于中国实践的发展。作为中国特色话语体系组成部分的中国体育话语,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一是西方体育以其话语霸权和话语垄断对中国体育进行歪曲和污蔑,对中国体育的国际形象造成不良影响,导致我们在国际体育组织和大型国际赛会上遭遇不公待遇时失语,在制定体育规则时失语,在国际体育学术界失语;二是中国体育国际话语理论没有建立,在研究中国体育话语时难免犯削“中国之足”适“西方之履”的错误。因此,建构中国体育国际话语权理论迫在眉睫。基于此,本文在界定理论建构涵义的基础上,以归纳法为主要方法,对中国体育国际话语权理论进行建构,以期为中国体育国际话语权理论的丰富和实践的发展提供帮助。

1 理论建构释义

不同学者、不同学科、不同领域对理论建构的理解有所不同。管理学认为“理论建构就是发现或操控一些抽象的概念和具体特定的概念,以及这些概念之间的认知加工从而形成一个整体化的解释。”[1]“理论构建( theory construction或 theory building)就是根据经验材料和已有文献,有步骤地形成、设计或构造出一个理论,系统地、合乎逻辑地说明两个或两个以上命题之间的关系的过程。理论建构是从观察开始到经验概括再到形成理论的过程。从观察到经验概括使用的方法是‘量度、测定与分析的方法’,从经验概括上升为理论使用的方法是‘形成概念建立命题、理论的方法’。”[2]虽对理论建构的界定有所不同,但一致的观点是:理论建构是从观察到概括、从概括到理论的过程。概括是对所观察到的现象的特征进行总结,或是对各变量之间关系的一种说明。而对总结的特征或说明进一步抽象并系统性阐述或进一步总结规律,便是理论的构建;理论建构要遵循逻辑归纳法。依据理论建构的内在要求,本研究以中国体育代表团参加的近两届夏季奥运会和一届冬季奥会所遭遇的不公待遇现象为观察对象,对现象背后的原因进行经验概括,即缺少体育国际话语权,进而在确定话语权基本涵义的基础上确定国际话语权与体育国际话语权的概念;确定体育国际话语权的基本涵义并对其下定义的基础上,确定自变量、因变量和干预变量,并就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陈述,从而完成体育国际话语权的理论建构。

2 中国体育国际话语权理论建构

2.1 中国体育国际话语权理论建构方法

“理论建构的整个过程必须遵循归纳法。”[2]在科学研究中,归纳是一种重要的推理形式,是从客观事实或现象中概括出一般理论或原理的重要方法,其中最常用的是科学归纳法,即“综合若干个具有内在联系的个别事实的共同特点,得出一般原理和结论”[3]。科学归纳法可分为求同法、求异法、求同求异法、共变法、剩余法。本文采用求同法。“求同法的特点是异中求同。运用时要注意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和条件下找出与被研究现象有必然联系的唯一共同情况,从而确定被研究对象的原因。”[4]本研究以中国体育代表团参加的近3届奥运会即两届夏季奥运会和一届冬奥会所遭遇的不公待遇现象为观察对象,对现象背后的原因进行经验概括进而进行理论建构。

2.2 中国体育国际话语权的理论层次

无论是国际政治学、外交学还是社会学,从涵盖的范围来看,都可分为宏观理论、中观理论和微观理论3个层次。宏观理论是指不考虑具体事件中的细节区别,用抽象和概括的方法解释广泛的现象;中观理论是指尽可能用更少的变量解释有限的现象;“微观理论专指那些以对特殊的、个别的事物或现象进行说明的理论。”[5]从这种意义上讲,我们建构的中国体育国际话语权理论属微观理论。

2.3 中国体育国际话语权理论的建构

2.3.1 现象观察

“理论建构起始于对经验现象的观察,这种观察既可以是定量的,也可以是定性的。”[6]我们采用定性研究方法,对中国体育代表团参加的近3届奥运会的不公遭遇进行观察,运用求同法找出共性。

2.3.1.1 中国体育代表团的不公遭遇:2012年伦敦奥运会 1)判罚不公。①中国女子场地自行车事件。2012年8月2日凌晨,在场地自行车团体竞速赛中,郭爽、宫金杰以32秒69的成绩战胜德国队,却被裁判判罚提前接力犯规,丢金屈银。中国自行车队对此判罚提出异议,并向国际自盟和国际奥委会提出申诉,却因申诉程序不全和民主诉求渠道不畅等并未改变比赛结果。英国男子承认在之前的比赛中通过“假摔”获得重新比赛的机会,明显违规裁判却视而不见。中国女子自行车队被判罚事件有明显的项目偏见,是中国代表团遭遇的不公平事件之一。②中国女子羽毛球双打事件。2012年8月1日凌晨,在羽毛球女双小组赛最后一轮中,中国选手于洋、王晓理为避免与本国另一组选手提早相遇,故意输球给韩国选手,双方消极比赛被国际羽联取消伦敦奥运会的参赛资格。消极比赛在之前的奥运会中出现过,但并未作出惩罚,这是首次对中国选手在内的4组选手进行判罚,存在明显的针对嫌疑。③体操男子吊环比赛。2012年8月6日,在体操男子吊环决赛中,中国选手陈一冰第一位出场,以完美的高难度动作取得15.800分,却以0.1分之差败给最后出场的巴西选手扎内蒂,屈居第二。从动作衔接和完成质量来看,巴西选手的动作失误和落地不稳等问题,与陈一冰形成对比,成为质疑裁判不公的典型事例。④乒乓球女子单打事件。2012年8月1日晚,在乒乓球女子单打决赛上,中国选手丁宁对战本国选手李晓霞。意大利裁判班格丽认为丁宁抛球不够垂直导致发球高度不够,判其发球违例,又因弯腰4次被认为故意拖延比赛时间和中断比赛给出两张黄牌罚掉一分。“一边倒”的发球违例导致丁宁恐惧发球,最终以1:4的成绩获得亚军。

2)请求不受理。2012年8月4日晚,在羽毛球女子单打铜牌争夺赛中,中国选手汪鑫对战印度选手内维尔。在第一局20:16时,汪鑫示意裁判场地有汗水需要擦地,裁判拒绝其请求,致使其在20:18时左膝受伤,虽然经过简单处理后以21:18的成绩在第一局中胜出,但在第二局中左膝伤势加重,只好中断比赛被推出赛场,经诊断,汪鑫前十字交叉韧带断裂,未能继续参加比赛,最终擦肩季军。

3)名誉受损。①叶诗文事件。2012年7月28日,中国选手叶诗文在女子400米个人混合泳中以4分28秒43的成绩夺冠,并打破世界纪录。2012年8月1日,叶诗文又在女子200米个人混合泳中以2分7秒57的成绩取得本届奥运会的第二枚金牌,打破奥运会记录。英国BBC电视台在报道叶诗文两次夺冠时暗示其有服用违禁药物的嫌疑。即使在之后的尿检中并未检查出任何违禁药物,但质疑声依旧存在,更可笑的是,甚至怀疑叶诗文取得的成绩与其父之前服用过兴奋剂有关,这类推理和猜测不仅是对运动员成绩的不尊重,更是对人格和名誉的诋毁和践踏。②升旗事件。2012年7月30日,男子200米自由泳决赛,中国选手孙杨同韩国选手朴泰恒以1分44秒93的成绩并列第二,但在升旗环节,中国国旗却被挂在韩国国旗下面。7月31日,在柔道男子66公斤比赛中,日韩选手并列第三,但在颁奖仪式上,日韩两国国旗却并列升起。前后对比以及奥委会作出的官方解释,伦敦奥运会不但在挑战奥运会的规则,而且是对中国的侮辱和挑衅。

2.3.1.2 中国体育代表团的不公遭遇:2016年里约奥运会[7]1)名誉受辱。在本届奥运会上,里约奥组委分别在女子10米气步枪、10米气手枪的颁奖仪式上将中国国旗图案搞错,在中国体育代表团提出交涉后,仍在此之后的中国女排颁奖仪式上升错中国国旗。2)判罚不公。本届奥运会上发生了3次对中国运动员判罚不公的事件。2016年8月6日,中国女子重剑运动员孙一文在战胜意大利选手后且裁判宣布比赛结束后遭到偷袭,但裁判意外判罚意大利选手获胜;7日,中国女子沙滩排球队对阵瑞士队,在明显击败对手的情况下被判重赛;8日,中国男子拳击运动员吕斌在明显优势的情况下被判失败而未能晋级,吕斌在其微博上写下“裁判偷走了我的梦想”。3)申诉驳回。在本届奥运会上,中国队女子获得4×100米跑预赛第八并获得决赛资格;美国队预赛中交接棒失误,但美国队以巴西队犯规导致其失误并提出申诉单独重赛,获得国际田联同意;中国队随即提出申诉但被驳回。重赛后的成绩优于中国队,中国队无缘决赛并申诉,但再次被驳回。

2.3.1.3 中国体育代表团的不公遭遇:2018年平昌冬奥会 1)判罚不公。2018年2月13日,在短道速滑男子1000米预赛上,中国选手任子威在第四组中取得小组第二的成绩,却被裁判判出弯犯规,将其淘汰;韩天宇在第六组中取得小组第一的成绩,也被罚犯规,取消晋级资格;中国选手武大靖也被判罚犯规。同日,在女子500米半决赛上,中国选手范可新在第一组中因与俄罗斯选手发生碰撞被判犯规,成绩取消;曲春雨在第二组中因被加拿大选手撞出赛道,却也被判触碰犯规。2)申诉被拒。2018年2月20日,在女子短道速滑3000米决赛上,韩国队和加拿大队在交接时发生碰撞,导致双方交接出现问题,比赛成绩加拿大队第一、中国队第二、韩国队第三。裁判却判罚加拿大和中国违规,取消成绩,韩国队坐享第一。赛后中国队向国际滑联和国际奥委会提出申诉,却被以“超过申诉时间”为由拒绝。

从中国体育代表团参加的近3届奥运会来看,共性如下:1)近3届奥运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均遭遇不公待遇:判罚不公、名誉受损;2)针对裁判不公判罚,中国体育代表团申诉或被拒或无果或被驳回。

2.3.2 经验概括

“所谓经验概括,指的是对现象反复出现的规律或特征的总结,或者是对变量之间反复出现的某种相互关系的一种说明。它是对一种由经验数据证实了的变量特征或者变量间关系的一般性阐述。”[6]就中国体育代表团参加的近3届奥运会的共性来看,可作如下概括(命题):中国体育代表团在近3届奥运会中均遭受不公待遇即判罚不公、名誉受损、申诉被拒、申诉驳回,之所以存在这种现象,是因为中国在国际体育中地位不高、权力不大。

2.3.3 建构理论

“由经验概括到理论也就是运用创造性的想象和思维的抽象。”[8]它包括4个步骤,分别是建立解释项的概念、建立被解释项的概念、建立解释项与被解释项相联系的命题、建立多个命题。下面按照4个步骤进行中国体育国际话语权的理论建构。

2.3.3.1 建立解释项概念 从经验观察到经验概括中我们可归纳如下命题:决定一个主权国家在国际体育中地位和权力(因变量)的因素应包括国际体育组织任职(自变量)、体育国际传播力(自变量)、体育话语体系(自变量)、体育外交能力(自变量)。1)国际体育组织任职。主要包括参与国际体育组织的数量、在国际体育组织任职的人数、在国际体育组织中的职位。参与数量越多、任职人数越多、职位越高且综合能力越强,那么权力就越大。2)体育话语体系。体育话语体系是对主权国家体育思想与体育价值观念一整套的陈述方式。体育话语体系的逻辑性、系统性、认同性与主权国家在国际体育中的权力呈正相关。3)体育国际传播力。国际传播力是“国际传播主体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向国际受众进行的跨越国境的信息传播与交流能力”[9]。国际传播能力是主权国家舆论引导能力、议程设置能力形成的前提。在国际体育中,主权国家的体育国际传播力越强,其权力越大。4)体育外交能力。体育外交能力是指主权国家在国际体育中维护和拓展本国体育利益的能力或以体育为主要手段进行外交活动以维护和拓展国家利益的能力。提高体育外交能力要建立体育外交机构、制定完备的体育外交政策、培养体育外交人才,组织机构和人员具有相当的体育外交战略筹划能力、体育外交决策能力、体育外交协调能力。体育外交能力的大小影响主权国家在国际体育中的地位与权力。

从国际体育组织任职、体育国际传播能力、体育话语体系、体育外交能力4个方面各自包括的内容和要素来看,可以抽象出其共性,即它们都是主权国家体育国际影响力的组成要素,据此,我们所确定的解释项概念为体育国际影响力。“国际影响力是国家运用自己国家实力去影响他国的意志和行动的能力。”[10]据此,我们将体育国际影响力界定为“主权国家运用国家实力影响国际体育的意志或行动的能力”。

2.3.3.2 建立被解释项概念 “体育国际话语权”是早已被学界提出和论证过的概念,是一个真命题。下面就其涵义进行界定。确定体育国际话语权涵义的前提是确定话语权和国际话语权的涵义,在话语权和国际话语权[7]的涵义进行界定基础上确定体育国际话语权的涵义。从话语权内涵而言,国际话语权是指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话语权利和话语权力。据此,体育国际话语权是指主权国家在国际体育中的话语权利和话语权力。具体包括在国际体育组织或赛事中的参与权、知情权、规制权、评判权、决策权。具体命题如下:1)国际体育参与权。国际体育参与权是指参与国际社会或国际体育组织并获得成员资格与相应权益的权利和权力。2)国际体育知情权。国际体育知情权是指国际体育成员享有知悉、获取国际体育组织各种信息的自由权利和权力。3)国际体育评判权。国际体育评判权是指按照国际体育组织的规章制度和赛事的规章制度对赛事、申诉或仲裁的是非曲直、真假正误等主张或结果判定的权利和权力。4)国际体育规制权。国际体育规制权是指国际体育成员对国际体育组织规章制度的制订与修改的权利、对赛事项目竞赛规则制订与修改的权利和权力。5)国际体育决策权。国际体育决策权是指对国际体育组织所辖活动的选择、支配权利和权力。

2.3.3.3 建立理论命题 在原有的经验概括的基础上,建立解释项与被解释项相联系的命题。解释项与被解释项形成的理论命题是:体育国际影响力的大小与体育国际话语权的强弱存在因果关系,即国际体育组织任职与体育国际话语权存在因果关系;体育话语体系与体育国际话语权存在因果关系;体育国际传播力与体育国际话语权存在因果关系;体育外交能力与体育国际话语权存在因果关系。

体育国际影响力影响的对象主要包括国际体育组织及所辖赛会、国际体育组织中的个体行为。国际体育组织主要包括国际奥委会及所辖组织、国际单项联合会、洲际体育组织;个体是指以上国际体育组织及所辖赛会的官员、委员及裁判员。体育国际影响力影响对象的行为包括:比赛地点与比赛项目的确定、比赛结果及仲裁或申诉结果的判定、国际体育组织章程和项目规则的制订与修订、国际体育组织决策方式的确定。体育国际影响力与体育国际话语权各变量见表1。

表1 体育国际影响力与体育国际话语权变量Table 1 Variables of sports international influence and sports international discourse power

2.3.3.4 建构理论 理论命题中确定了体育国际影响力的大小与体育国际话语权的强弱存在因果关系;从经验观察、经验概括和理论命题中可以得出如下命题:体育国际影响力与参与权呈正相关;体育国际影响力与知情权呈正相关;体育国际影响力与决策权呈正相关;体育国际影响力与规制权呈正相关;体育国际影响力与评判权呈正相关。据此,可以建构出中国体育国际话语权理论:体育国际影响力的大小与体育国际话语权的强弱呈正相关,至此,中国体育国际话语权理论建构的任务便完成了。其理论逻辑见图1。由图1可见,要提升或增强中国体育国际话语权,必须增强中国体育国际影响力,即在参与国际体育组织的基础上力争进入决策层,需构建中国体育国际话语权体系,增强中国体育国际传播力,加强中国体育外交能力。

图1 体育国际话语权与体育国际影响力的关系Figure 1 Relationship between sports international discourse power and sports international influence

2.4 中国体育国际话语权理论的干预变量

除了中国体育国际影响力是因变量之外,中国的硬实力、软实力、中国体育硬实力的水平也是影响中国体育国际话语权的干预变量。

1)硬实力。“硬实力是指一个国家的国土资源、经济总量、军事力量等现实物质力量及其对外强制他国的能力。”[11]“一个国家的物质性权力,……是其国际话语权力一项重要的变量。……全球的资源分配不均的现象决定了强国在国际关系中拥有较多的话语权力。”[12]硬实力强的主权国家其国际话语权未必强,但硬实力弱的国家其话语权较弱,又因为国家硬实力并不直接对增强体育国际话语权起推动作用,因此硬实力是体育国际话语权增强或提升的干预变量中的加强变量。2)软实力。“国家软实力主要来自3个方面:文化(在其能发挥魅力的地方)、政治价值观(无论在国内外都能付诸实践)、外交政策(当其被视为合法,并具有道德权威时)。”[13]国际话语权是国家软实力的一部分,因此当一主权国家软实力较强时其国际话语权较强。但国家软实力并不直接对增强体育国际话语权起推动作用,因此是体育国际话语权增强或提升的加强变量。3)中国体育硬实力。黄莉教授[14]按照国际关系理论的“综合国力”公式经类比推导出体育硬实力=大众体育实力+竞技体育实力+体育科教实力+体育产业实力的公式。一国的体育硬实力虽不能为体育国际话语权增强提供直接的动力,但提供了增强国际话语权的物质基础,因此是体育国际话语权增强或提升的加强变量。综上,我们在应用或检验建构的中国体育国际话语权理论时,应充分考虑干预变量的问题。

3 中国体育国际话语权理论的局限

虽对中国体育国际话语权理论进行了建构,但由于研究方法、研究过程、研究变量本身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建构的中国体育国际话语权理论需要进行检验才能上升到一般原理。1)归纳法本身存在局限。“归纳逻辑的局限在于:①由一些个别事例概括出的一般性结论并非是可靠的,它有可能被其他未观察到的事例所推翻。②由归纳不可能逻辑地推论出一般原理,因为归纳所得结论仅仅是对一些具体的、个别的经验现象的部分概括,它只适合于一定的时间、地点、场合、范围,它仍停留在经验层次。由感性上升到理性,即由观察结论上升到理论命题实际上是认识上的一个‘飞跃’过程,这一过程依靠的是猜测、想象、洞察或思辦,并非是归纳完成的。可以说,归纳逻辑的主要作用是发现经验事实之间的联系,而不是推论出一般原理。”[8]71就建构理论而言,其出发点是从有限的事例中归纳得出的,再加上没有理论检验,因此仍停留在经验的假设阶段和层次,没有形成一般原理。2)对确定的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没有验证。当然,可靠性的验证较为简单,但“社会科学的困难之一,是从来就没有明确的方法用于直接评估有效性”[15]。当然,“在理论发展过程中,完全的取代与颠覆都是很少的,像库恩所说的‘范式’转换和科学的革命只会在极少的情况下发生。更多理论的价值就在于指出并弥补传统理论的不足,为经验研究开拓更为宽泛的视野,为后来的理论提供进一步开拓的桥梁”[16]。

4 结语

中国体育国际话语权不仅是一个学术问题,更是由社会关切、外交关切而要求其成为一个实践问题,也就是说,中国体育国际话语权的理论探讨必须转化为如何在实践中获取话语权。但就中国体育国际话语权现状而言,有关的理论探讨尚未明确,指导实践便失去了行动的纲领和思想,可见,建构中国体育国际话语权理论是当务之急。因此,下一步的研究工作是对建构的中国体育国际话语权理论进行检验,从假设阶段上升到原理层面,并在体育国际话语权的实践中对自变量、因变量、干预变量的可靠性和有效性进行检验,以进一步修正建构的理论。

猜你喜欢
话语权话语建构
论相对独立的刑事涉案财物处置程序之建构
画与理
话语权是一种暴力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漫漫圣诞归家路》中的叙述者与叙述话语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雷人话语
雷人话语
建构游戏玩不够
陈年凡客创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