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语法视角下美剧《致命女人》海报的语篇意义构建

2020-05-07 06:45蒋明霞江苏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212000
大众文艺 2020年9期
关键词:情态矢量参与者

蒋明霞 (江苏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212000)

一、引言

2019年热播美剧《致命女人》结合了当下的热点话题--女权,叙述了处于不同时期但在某种程度上遭受相似人生经历的三位女主人公的故事。而影片的宣传海报设计也别具一格--鲜艳大胆的用色、夸张的场景布置和独特的构图。

Halliday提出的系统功能语法由三大元功能思想所构成--概念功能、人际功能、语篇功能。Kress&Van Leeuwen(以下简称K& V)基于Halliday提出的系统功能语法,进一步延伸提出了视觉语法理论--包括再现意义、互动意义、构图意义三个部分。他们指出,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符号,图像也可以像语言一样描绘客观世界1。再现意义能够对人物、地点、时间、事件等客观事物作出具体的描述;互动意义指处理互动者与评价取向之间的社会关系,参与者之间相互利用、相互交流2;构图意义指图像的背景与中心元素之间的关系所体现出的构图价值和强调作用。

本文从视觉语法视角出发,探索《致命女人》海报中的语篇意义构建。

二、《致命女人》剧情及其海报简介

《致命女人》叙述在帕萨迪纳同一幢别墅中不同时期发生在三位女主人公身上的故事,她们分别是1950年代的Beth,1984年的Simone以及2019年的Taylor。她们都基于某人的“死”而获得“重生”,因此致死的原因和方式成为这部剧的重点内容。

图1 美剧《致命女人》海报

《致命女人》海报由图像和文字呈上下分布构成。图像部分由人物(从左到右依次为Beth、Simone、Taylor)及其所在背景构成三个独立的场景。文字部分由短句“WHY WOMEN KILL”构成。

该海报文字言简意赅、通俗易懂,由短句“WHY WOMEN KILL”构成,观众一眼便可识别它为该剧的名称。“WOMEN”和匕首构成的字母“I”同时使用红色,暗示“女人危险”,此时观看者可能产生“为什么女人危险”的疑问。由此可见,“WHY WOMEN KILL”是从观众心理角度出发,得出十分切题的名称。

该海报中的图像信息更加吸引观众。以下将从视觉语法视角出发,探究《致命女人》的海报图像中所体现出来的再现意义、互动意义以及构图意义。

三、《致命女人》海报的图像意义解读

(一)再现意义

在视觉语法概念中,K&V将图像的再现意义是由叙事再现与概念再现两个部分构成的。而叙事再现包括了反应、行动、言语和心理过程。行动过程中的矢量由行为者及其动作指向构成;在反应过程中,矢量由参与者的目光方向构成3。图像有矢量为叙事图像,反之则为概念图像。《致命女人》宣传海报中的Beth、Simone、Taylor及其动作和目光投向构成海报中的矢量,属于叙事图像。以下从叙事图像中的行动过程和反应过程的角度分析该海报中的矢量信息。

1.行动过程

动作者(actor)是发出矢量的那个参与者,或者动作者本身也可以构成矢量4。该海报中人物是动作的发出者,她们及其动作都构成矢量,由此可得出三组矢量。第一组:动作者矢量。Beth、Simone、Taylor是动作的发出者,三人占据海报的尺寸大致相等,从此处可见,三位主人公在剧中角色分配的“平等”。第二组:动作矢量。Beth站在厨房的烤箱旁边,手拿烤盘;Simone坐在沙发上,左手上端着酒杯;Taylor在涂口红。这些动作依次反映其人物在剧中的身份:家庭主妇、社会名媛、职场精英。第三组:动作矢量。Beth手托手枪,Simone右手持毒药瓶往另一只酒杯里倒毒药,Taylor对着刀涂口红。

2.反应过程

当矢量仅仅是由目光--即一个或多个图中的参与者的眼光的方向构成时,该过程就叫做反应过程5。Beth的目光看向左上角,与右下角手持托盘动作构成对角线;Simone的目光看向右上角,与左下角手持毒药的动作构成对角线;Taylor的目光看向刀中映出的自己,从目光投向到目标物的过程构成完整的矢量。Beth与Simone的目光看向画框以外,图中无二者的目标物,由此可见,她们未与所处环境相融,而是生活在自己的内心世界里;Taylor的目标物是自己,她注重环境对自己的影响,敢于行动。

以上矢量相互之间的协调与矛盾共同构成本剧的“疑点”,她们要杀谁?为什么要杀人?海报以一种悬疑的方式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

(二)互动意义

互动意义包含四个方面:接触、社会距离、视点以及情态。

1.接触

韩礼德利用“索取”和“提供”来区分不同种类的言语行为6。K&V将韩礼德的“索取”与“提供”应用于其视觉语法中的“接触”概念,将图像分为“索取类”与“接触类”。“索取类”图像指图像的受众与参与者之间存在眼神的接触,通过这种接触二者可以建立想象中的关系;“提供类”图像指受众与参与者之间不存在眼神接触,二者不能够建立想象中关系,而只起到提供信息的作用。在该海报中,主人公目光看向画面外或集中于“镜中”的自己,与观看者不存在眼神接触。因此,《致命女人》的海报属于“提供类”图像,符合海报为观众“提供”信息,进行宣传的作用。海报设计者使参与者与观看者无眼神接触,表明二者的明确界限,希望观众可以站在“上帝视角”以便整体把握人物形象与剧情走向。

2.社会距离

所谓社会距离,指的是观看者在图像中所能观察到的参与者被呈现出来的“画面尺寸”。社会近距离看得见整个人;社会远距离指观看者能够看见整个人及其周围的空间环绕;公共距离至少有4-5个人的距离7。Beth、Simone和Taylor都以几乎整个人的形象出现在海报中,由此与观看者形成社会远距离。基于这样的“社会远距离”,观看者能够通过观察人物形象以及其周围的环境,全面地了解人物及故事发生的背景,有助于观看者对剧情的了解并依此作出客观地评价。

3.视点

视点包括了水平视角以及垂直视角。其中,水平视角是由正面及斜面描绘构成。在正面描绘中,观看者能够体会到置身其中的带入质感;而斜面描绘中观看者是旁观者的角度。垂直视角可用以识别观众与参与者之间的等级关系,它包括:俯视:观看者占有优势;平视:二者平等;仰视:参与者占有优势。本海报由水平与垂直视角相结合。从水平视角分析,海报中参与者是斜面描绘,观看者处于旁观者视角,能够全面地了解剧情。从垂直视角分析,图像取点属于仰视,表现出参与者的优势地位,从侧面烘托出剧中主人公通过智慧和“武器”所取得的优势地位。

4.情态

情态可以被定义为对图像的“现实主义”的再现,以感官的编码倾向为出发点,基于色彩的饱和程度8。根据图像颜色的饱和程度可将情态分为三类--高情态:饱和度高,中情态:饱和度不太高,低情态:只采用黑色与白色。《致命女人》海报的人物着装以及背景布置用色饱和度极高,因此,该图像归类于高情态图像。服装设计能够对影视人物形象进行塑造,可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9。图像中人物着装的颜色最为惹眼,图中Beth身穿粉色连衣裙,粉色象征着甜美、天真。Beth在剧中以照顾丈夫为天职,对他百依百顺。Simone穿着蓝色的礼服。蓝色代表沉稳,喜好蓝色的人看重人际关系。Simone为人心直口快,致使自己陷入人际关系危机。Taylor身穿金黄色皮衣短裙。黄色代表性格明朗,象征金钱,Taylor与无业丈夫的生活因为金钱和感情纠葛而陷入危机。

通过以上分析可看出高情态图像能够吸引观众注意的同时,也能够反映出人物的性格,由此产生产生语境化效果。

(三)构图意义

K&V提出图像的构图意义,它包括三个元素:信息值、显著度和取景10。

1.信息值

信息值是由元素在图像中所摆放的位置而形成的:上--下:理想信息--真实信息,左--右:已知信息--新信息,边缘--中心:辅助信息--核心信息。Beth所在图像中,人物位于中心位置,是核心信息,烤箱、托盘、手枪位于画面边缘,是辅助信息。Simone所在图像中,人物居中,是核心信息,酒杯、毒药、沙发都位于画面边缘,是辅助信息。Taylor所在图像中,人物居中,属于核心信息,刀和口红都是辅助信息。海报下部分正中的红色匕首为核心信息。红色代表鲜血,匕首代表杀戮,它与人物手中的“枪”“毒药”“刀”相呼应,构成海报的核心“疑点”。

2.取景

分割线是判断图像有无取景的关键因素,有分割线则有取景,无分割线则无取景。本海报图画部分中,三位主人公虽并列一排,但是又被明显的切割线分开,各自取景。由此可见,这三位女主人公的故事是独立存在的。从此处可引发观众好奇--这三个女人之间有什么关系?从而吸引读者的注意。

3.显著度

显著性指的是元素吸引观看者注意力的不同程度,可通过相对尺寸、色调值的对比(或色彩)、鲜明度的不同等来实现11。该海报上部分人物服装颜色尤其吸睛,且面部表情清晰,凸显度极高。下部分的红色匕首在白色背景的映衬之下分外醒目。由此引发观众对海报中具有高凸显度的“武器”与人物之间关系的无限遐想,从而激发观众的观赏兴趣。

四、结语

文章基于视觉语法分析《致命女人》宣传海报可以看出:

其一,电影的题材可利用图像凸显。海报中具有高凸显度的武器与其所在背景形成强烈反差,构成海报的“疑点”。枪、毒药、刀共同反映该剧的主题--KILL。是一部结合了情感叙述与悬疑推理的影视剧作。其二,海报蕴藏隐含信息。海报中隐含的人物形象和性格,可依靠视觉语法分析,从服装的颜色以及边缘辅助信息等进行全方位解读。Beth:烤箱暗示家庭主妇,Simone:香槟暗示上流社会名媛,Taylor:精心打扮注重个人感受的职业女性。其三,海报设计结合当下热点话题更能吸引观众。女权一直是时代解放过程中讨论热度居高不下的话题之一。本海报结合不同职业的女性,在不同环境中成长进行形象塑造。她们采用果敢、坚毅的态度成功解决自身遇到的困难,鼓励女性追求自我、甩掉“标签”,树立新的自我认知观念。

注释:

1.Halliday, M.A.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1995.

2.张茹.《觉醒》电影语篇的多模态话语研究[J].视听,2018(02):80-81.

3.贺赛波.多模态文体学视域下译本图像研究——以女性成长小说《大地的女儿》中译本为例[J].外语研究,2015,32(05):84-88.

4.李战子.多模式话语的社会符号学分析[J].外语研究,2003(05):1-8+80.

5.李战子.多模式话语的社会符号学分析[J].外语研究,2003(05):1-8+80.

6.李战子.多模式话语的社会符号学分析[J].外语研究,2003(05):1-8+80.

7.Kress, G. & van Leeuween,T.V.Reading Images[M].Bur-wood:Brown Prior Anderson, 1996.

8.李战子.多模式话语的社会符号学分析[J].外语研究,2003(05):1-8+80.

9.张弢.关于服装设计对影视人物性格与影视精神作用的思考[J].戏剧之家,2019(20):120.

10.Kress G,Van Leeuwen.Reading Images:The Grammar of Visual Design[M].London:Routledge,2006:186-197.

11.李战子.多模式话语的社会符号学分析[J].外语研究,2003(05):1-8+80.

猜你喜欢
情态矢量参与者
一种矢量信息重构的最优双矢量定姿算法
休闲跑步参与者心理和行为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门限秘密分享中高效添加新参与者方案
一种适用于高轨空间的GNSS矢量跟踪方案设计
矢量三角形法的应用
表示“推测”的情态动词
当心,说谎会上瘾!
三角形法则在动态平衡问题中的应用
街头高尔夫
情态动词专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