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疗小组在肿瘤化疗患者PICC置管后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2020-05-07 02:24许晓娟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97期
关键词:置管导管静脉

许晓娟

(如东县中医院外科,江苏 南通 226400)

PICC置管全称为外周深静脉置管,其优势在于避免患者反复穿刺,对患者血管予以保护,适用于需长时间静脉补液或外周血管穿刺不佳病患。但是PICC置管需要护理人员具有较强的技术能力,一旦护理不当,容易诱发静脉炎、导管阻塞等[1]。因此,PICC置管护理工作至关重要。成立静疗小组的目的在于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护理人员能力,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本文以2017.9-2020.9我院收治100例肿瘤病患为例,简述静疗小组护理干预的过程与效果,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9月-2020年9月于我院接受化疗治疗的肿瘤病患100例观察分析,以随机数表法分组,对照组50例患者包括男患33例,女患17例,年龄范围45岁-82岁,平均年龄(59.6±1.3)岁,其中10例患者确诊为胃癌,30例患者确诊为乳腺癌,10例患者为肠癌。观察组50例患者包括男患32例,女患18例,年龄范围44岁-83岁,平均年龄(59.7±1.4)岁,其中11例患者确诊为胃癌,29例患者确诊为乳腺癌,10例患者为肠癌。两组患者资料信息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包括观察患者穿刺点情况,做好并发症处理等。

观察组行静疗小组护理干预,过程为:

1.2.1 建立静疗小组

在科室内选择临床工作经验在5年及以上的护理人员建立静疗小组,要求小组内成员均取得PICC操作资格证书,且临床穿刺操作技术熟练。由护士长担任组长,并根据小组内人员情况和科室内患者实际需求,制定相关培训方案,设定考核内容和监督标准

1.2.2 开展小组培训

采取定时集中授课的方式,培训方法包括专家理论知识讲座、视频示范、模拟操作演示等,具体内容应围绕PICC临床应用价值、使用范围、禁忌症、穿刺操作要点、基本流程、并发症类型、并发症处理措施等。要求实际培训时必须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适当增加模拟操作在培训课时中的比例。同时建立完善的考核机制,应采取理论考核联合操作考核的方式,其中理论考核以书面笔试的方式;操作考核则可选择组织操作竞赛的方式开展,从而更加客观地评价护理人员接受培训的整体效果。最终考核结果应与个人绩效挂钩,提升护理人员学习的积极性,针对考核成绩优异者应给予物质奖励;考核成绩不合格者需进一步实施单独培训,对认知错误给予纠正。

1.2.3 实际护理操作

①导管选择。PICC操作前应严格筛选导管规格,需遵照“两小原则”,即管径小、刺激小。在置管前需对相应位置血管直径进行评估,确保导管规格能够符合血管实际情况,降低置管过程中外壁对血管内膜造成的损伤。且在选择穿刺血管时允许挑选直径较粗、体表清晰度较高的血管,即在表面观察下血管充盈度较高者。②置管操作。在置管时需指导患者取半卧位,可适当调节床头高度,也可在患者背部放置被褥或软垫等辅助固定。确定穿刺点后应对周围皮肤实施消毒处理。置管时需保证穿刺的一次成功率,推管时要动作轻柔,利用管路本身材料的弹性和可塑性加快置管速度。③置管后护理。在PICC完成后需定时对敷贴、肝素帽等进行更换,且输液时应严格控制滴注速度。嘱咐患者尽量不要用手触碰穿刺点和敷料表面,预防接触性感染症状。如发生静脉炎症,则需指导患者做抓握拳动作,每次30次,每天4次,同时涂以喜辽妥软膏,每日3次。另外还需定时更换输液器,对导管进行冲洗,每次冲洗时均需使用适温生理盐水,冲洗完毕后采取正压封管方式,并更换肝素帽。④导管管理。日常需将导管固定在患者不常用侧,并叮嘱其避免在体位更换压迫导管。护理人员还需定时检查导管的通畅性,一旦发生阻塞情况,应使用预制尿激酶溶液给予溶栓干预,但要严格控制给药剂量,以免影响凝血功能,导致穿刺点渗血。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概率,同时以问卷形式调查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情况,问卷总分为100分,得分超过60分表示满意,得分不足60分为不满意。

1.4 统计学分析

经SPSS 26.0完成统计学处理,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差异性。

2 结 果

2.1 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患者出现并发症总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2.2 满意度调查对比

观察组50例患者经调查,48例患者表示对护理服务满意,总满意率为96.00%,对照组50例患者经调查,39例患者表示护理服务满意,总满意率为78.00%,组间对比结果存在统计学意义(x2=5.659,P<0.05)。

3 讨 论

PICC不仅临床操作简便,也可避免常规静脉给药过程中反复穿刺对患者血管内膜、心理等造成的刺激[2]。加之置管后留置时间相对较长,因而可降低药物对血管内膜造成的影响。该治疗方式可针对于外周静脉穿刺困难,但需接受长期补液或静脉给药治疗的患者群体,其中肿瘤外科、血液科、放化疗科室等患者均可应用[3]。但实际情况下,由于患者数量相对较多,导致输液工作量增大,而护理人员队伍有限,使得PICC的操作规范性大幅下降,继而引发穿刺一次性成功率偏低,静脉炎、导管阻塞等并发症几率随之提升,不仅无法改善临床治疗效果,还会增加患者的病痛和医疗费用,甚至可能诱发严重并发症。

采取建立静疗小组的方式,可将各科室内PICC临床操作技术娴熟、输液理论扎实的护理人员队伍进行重新构建,再开展集中培训的方式,提升和巩固其自身技术,并对各类发生率较高的并发症予以重点指导,使其可熟练掌握相应处理手段[4]。实际工作中静疗小组负责为患者实施PICC,继而提升穿刺成功率,降低早期对患者的刺激。后续阶段还可监督普通护理人员对导管的保养和看护工作,指导正确的操作方法,以使人力资源得到最优化布置[5]。同时静疗小组内还可通过竞赛和培训的方式不断提升自身素质,以物质奖励等手段提高护理人员学习的积极性,使静疗小组不断得到扩充,满足更多PICC患者的实际需求。

猜你喜欢
置管导管静脉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complicated by rhabdomyolysis: A clinical analysis of 11 cases
急性胰腺假性囊肿的外科治疗
介绍1种PICC导管带管沐浴的方法
高压氧治疗过程中深静脉置管非计划拔管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两种深静脉置管方法在普外科静脉治疗中的应用比较
静脉留置针配合可来福接头封管方法的探讨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静脉导管缺如2例
积极有效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置管中的应用效果
B超引导定位法和体表定位法在肿瘤患者股静脉置管中的效果比较
活血化瘀法治疗颈内静脉置管致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