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检验光谱实验室4M1E危险源辨识及LEC风险评价和防控措施

2020-05-09 10:13张榴萍程立立周洲张成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20年2期
关键词:风险评价防控措施

张榴萍 程立立 周洲 张成

[摘要]本文从人、机、料、法、环五个方面对食品检验光谱实验室进行危险源辨识,并采用LEC风险评价方法对各类危险源的危险程度进行分析,同时拟定了相应的防控措施。

[关键词]光谱实验室;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防控措施

中图分类号:TE68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65/j.gste.cn431252ts.202002

食品检验光谱实验室一般配备有ICP-MS、ICP-OES、原子吸收仪、原子荧光仪、能量散射X荧光光谱仪等大型精密仪器和附属设备如微波消解仪、高压气瓶等,危险源较多,存在火灾爆炸、高温烫伤、中毒、触电等危害,且部分危害有交互作用。为预防危害确保光谱实验室安全,本文从人、机、料、法、环五个方面进行危险源分析并提出控制措施。

1 危险源辨识

1.1 人——人的不安全管控

有一美国人曾经调查了75 000件工伤事故,发现其中有98%是可以预防的,而在这些可预防事故中,因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占89.8%[1]。

光谱实验室检测对检测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并且对任何进入实验室人员都需要进行管控,以防发生安全事故。(1)实验室检测人员不仅需要掌握相应的专业知识,还需要掌握对实验室危险源识别以及防控的能力。正式上岗前需要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培訓(公司、部门和岗位)[2],系统地学习基础安全常识及专业安全知识,培训结束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3]。(2)辅助人员作为实验室成员之一,在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相关协助工作时同样需要接受安全教育,部门安全负责人员应定期对其进行各类安全培训。(3)实习人员进入实验区域前同样需要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培训,分配到岗位后,岗位责任人应当对其所有的实验操作进行现场监督,以防操作不当发生意外。(4)设施设备检修维修人员和物料配送人员进入实验室时必须安排专人进行对接指引,在此之前需将实验室安全事项进行书面告知并确认签字,进入实验室后所有行为都应受控。(5)参观人员进入实验区域前,必须由相关工作人员对其进行实验室安全注意事项告知,参观期间应安排一定数量的工作人员进行现场维护指引,确保参观人员行为在可控范围内。

1.2 机——设施设备危险源

实验室仪器越来越智能化,在仪器出现故障时能够自控停机,防护措施非常完善,然而由于所有的设备设施在运行或者不运行的时候都涉及机械能、热能、电能或者势能等能量形式,因此仍然存在一定的危险性,见表1。

1.3 料——物的不安全状态

实验室应对检测过程中涉及的物资物料,包括检测样品、试剂、气体等进行安全控制,识别这些物品可能对检测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产生的危害,并控制这些危险因素,见表2。

1.4 法——流程、管理制度

科学规范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是实验室正常、高效运转的有力保障,实验室需要构建一整套安全可行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主要分为日常安全管理和人员安全操作两方面。

实验室日常安全管理制度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制度[4-5]:《岗位安全责任制度》《用水、用电、用气管理制度》《药品、药剂管理制度》《易制毒、易制爆试剂管理制度》《仪器设备管理制度》《职业健康管理制度》《防火、防汛管理制度》《消防管理制度》《实验室应急管理预案》等。

人员安全操作管理制度用于约束检测人员实验操作过程中的规范性,主要包括《作业指导书》《仪器操作规程》《仪器使用记录》《仪器维护记录》《人员监督记录》等。让每个实验人员都主动参与到安全管理中,签订安全责任书,强化安全责任制落实[6]。

1.5 环——场所能量源

不良的环境条件是诱发事故的不可忽视的因素,它可能导致实验设备、设施故障,实验人员出现误操作,进而形成危险源,见表3。

2 风险评价方法

风险评价是以保障系统安全为目的,按照科学的程序和方法对危险源导致的风险进行评估、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加以考虑,并对风险是否可接受予以确定的过程[7-9]。风险评价方法有风险矩阵分析法(LS)、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危险程度分析法(MES)、数值评分法以及混合型法等,其中LEC法在实验室应用较为广泛[10-11]。此法对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likelihood)、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E(exposure)和发生事故的后果C(consequence)分别确定不同的分值,并以危险性D(danger)表示三个因素乘积大小,即D=L×E×C,D值越大,说明危险性越高,见表4。

3 控制措施

在对危险源进行风险控制时,应根据控制措施的有效性选择最佳的方法消除或降低危险性。控制措施方案选择顺序如下[12]:(1)清除,即彻底清除危险源;(2)替代,采用危险源替代物或替代方法;(3)隔离,对危险源进行隔离处理;(4)控制,采用工程措施抑制或控制危险源的危险性;(5)减免,采用安全行为最小化接触危险源;(6)防护,采用防护措施进行个体保护。光谱实验室各类危险源分析及控制措施见表5。

4 结 论

很显然,根据各危险源的危险性评分可以得出,在光谱实验室中危险性排前三的设备设施源分别是火焰模式原子吸收光谱仪(36分)、可燃气体气瓶(30分)和超高压微波消解仪(24分),危险性排前三的作业活动分别为压力罐消解(30分)、微波消解(24分)和湿法消解(16.5分)。从安全性角度考虑,实验室在选择检测方法时应优先选用风险较低的检测方法或工作流程。因此,在实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原子吸收光谱仪应尽量采用石墨炉模式,压力罐消解法则采用其他样品消解方式。然而,微波消解法由于其独特的优势,在实验室中应用广泛,因此在光谱实验室中需对超高压微波消解仪及其操作产生的危险源进行重点关注。

参考文献

[1] 耿俊明,刘照同,马涛,等.加强危险源控制 提高实验室安全水平[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32(4):234-236.

[2] 关旸,王林燕,陈亮,等.实验室危险因素评估及安全准入管理探索[J].實验技术与管理,2017,34(5):263-265.

[3] 叶剑新,莎日娜,骆轶姝,等.全面质量管理在高校实验室气体钢瓶安全管理的应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9,38(8): 266-268.

[4] 李志华,吴阿清,陈涛,等.应用本质安全原理 加强化学类实验室安全预防管理[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5):283-286.

[5] 马寿粉.农产品检测检验机构实验室危险化学品规范化管理[J].现代农业科技,2017(20):244-245.

[6] 侯晓霞,王春燕,郁清,等.化学重点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研究与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9,38(3):269-272.

[7] 冷婵,王中梅,于磊,等.血站核酸检测实验室风险识别、评估及控制方法探讨[J].中国输血杂志,2011,24(7): 547-550.

[8] 张黎.高校建筑模型实验室的安全风险评估[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2(5):239-241.

[9] 黄君子.实验室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其应用探讨[J].石化技术,2019,26(6):304-305.

[10] 李祥春,刘嵘,崔哲.安全工程专业实验室风险定量分析[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9,38(2):272-277.

[11] 高惠玲,董鹏,董玲玉,等.基于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的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8,35(8):4-9.

[12] GB/T 27476.1-2014,检测实验室安全 第1部分:总则[S].

4M1E Hazard Identification and LEC Risk Assessment and Preventive and Control Measures of Food Inspection Spectral Laboratory

Zhang Liuping,Cheng Lili,Zhou Zhou,Zhang Cheng

(Sinograin Zhenjiang Grains & Oils Quality Testing Center Co.,Ltd.,Zhenjiang,Jiangsu 212006)

Abstract:Hazard identification of food inspection spectral laboratory from five aspects: man, machine, material, method and environment. Then analyze the risk degree of various hazards by the LEC risk assessment method, and draw up the corresponding preventive and control measures.

Key Words:spectral laboratory,hazard identification,risk assessment,preventive and control measures

猜你喜欢
风险评价防控措施
智能电网风险评价研究
黔西北某炼锌渣堆场周边土壤及农产品重金属污染研究
基于数学建模的高校财务风险及其预警研究
连江县松材线虫病防控措施探讨
青少年心理问题的成因与防控措施
系列犯罪的地域化问题研究
预付账款的管理及风险防控措施探究
风险评价和风险降低在电梯检验中的应用研究
BOT项目前期风险评价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