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旅行太浦河 践行地理实践力

2020-05-10 18:36谢元丽
关键词:嘉善吴江太湖

谢元丽

摘要:通过研学太浦河的建设及其取得的综合效益,学会客观地认识自然、评价自然,因地制宜地改造自然,培养综合思维,践行地理实践力,树立正确的人地协调观。

关键词:研学旅行;地理实践力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23-065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地理实践力是指人们在考察、实验、调查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行动能力和品质[1]。该标准鼓励开展地理观察、地理观测、地理实验、野外考察、走访调研等地理实践学习活动,在地理实践中认识地理环境,理解运用地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由教育部等11个部委下发的《关于推进中小学研学旅行的意见》中,研学旅行是践行地理实践力的有效方法。为此,研学旅行受到了追捧。对高中生来说,知识储备很丰富,但探究实践能力不足,苦于学习任务重,时间紧,远距离的研学很难推进,乡土地理距离近有利于研学旅行的推进。

一、组织太浦河的主题研学活动

笔者所在学校位于苏州市吴江区东太湖湿地公园附近,太湖平原的南部。太湖流域自古以来就有“鱼米之乡”的美誉,因水而盛,因水患而烦恼,为了减少太湖水患,应运而生了一个伟大的工程,一条伟大的河流——太浦河(如下图)。这条伟大的河流为太湖流域以及上海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为了加强学生对太浦河综合效益的理解认知,在班级开展了探究“太浦河的综合效益”主题研学活动。具体情况安排如下:第一步,结合研学地点,确定探究主题;第二步,学生介绍太浦河的历史,提升探究热情;第三步,设计探究活动,培养实践意识,提升实践能力:为什么挖太浦河?不挖不行吗?怎么完成这么大的工程量?线路的选址?改工程取得了哪些效益?未来其还会发挥哪些作用?等等;第四步,研学实践,拓展延伸,形成核心素养:学生分组进行研学活动并汇报展示成果及心得体会,不拘泥于形式和内容上的统一,只要言之有物,言之有理。

二、探秘太浦河的前世——防洪排涝

太湖流域的自然災害以洪涝、台风灾害为主,强降水和上游来水导致太湖水位急剧上涨而天然的泄水河道不能顺畅排出太湖,而涝灾多。在《太湖志》记载中,1931年太湖流域耕田受灾面积约600万亩;1954年,80%圩区破圩,受灾耕田约800万亩。1949年大水,太湖南北圩田全部沉没,仅吴江淹死有名姓者371人。灾难逼迫人们必须因地制宜地改造自然,太湖急需一条排泄专道,太浦河就这样应运而生。

太浦河沟通了太湖和黄浦江,把太湖洪水兼排杭嘉湖部分涝水通过黄浦江排泄到大海,承泄了太湖流域40%的洪涝水量,也是流域向下游地区供水的骨干河道。宽200多米,长57.2公里,吴江境内40.37公里,嘉善境内1.53公里,青浦境内15.24公里,经江、浙、沪3省市15个乡镇。

三、寻宝太浦河的今生——综合效益

一条神奇的太浦河,连着吴江(江苏),嘉善(浙江),青浦(上海)两省一市,本身就孕育着强大的综合效益。前人开河后人受益,太湖流域在1995年、1996年、1998年、2016年半个世纪的四次大洪水灾害中,太浦河已发挥减灾效益104亿元。在1999年的大洪灾中,通过太浦河排泄洪水28.73亿立方米,在2016年洪灾中,太浦河流域灾害直接经济损失只占太湖流域GDP的0.12%,防汛减灾成效显著。

太浦河在防灾减灾中取得了巨大效益的同时,在航运、供水和生态、旅游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取得了丰硕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航运方面,太浦河是沟通太湖水系和黄浦江(长江水系)的重要通道,可通航60—80吨级的船只,航运繁忙;在供水方面,是青浦和嘉善的重要水源地;在生态方面,美丽的太浦河促进青吴嘉三地生态共同发展;在旅游方面,有庙港、黎里、嘉善、金泽等15个古镇,还有震泽的慈云塔、黎里柳亚子故居、著名的江村、费孝通纪念馆、芦墟吴歌文化、湿地公园、赏花长廊、民宿等多种旅游资源。

四、展望太浦河的未来——一体化示范区

太浦河为青吴嘉三地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但其不可避免的也深深地打上了区域的烙印,水污染严重。太浦河TP、TN超标较为严重,河段处于中等以上污染程度,富营养化现象严重。主要污染物来源于河道沿岸的工业和城镇生活的污水及废弃物,航运和湖荡支流带入的污染物。防治污染刻不容缓,青吴嘉三地联合起来,先加强流域内陆上环境的综合治理,生活垃圾的分类回收,严格控制周边污染物排放;再加强河流沿岸工业企业的治污监管,“腾退拆迁”河边“散乱污”企业2000多家;最后恢复岸边植被隔离带,保护及重建水生植物群落。在治理中三地创造性地提出“联合河长制”,定期联合巡河,加强了监管,改善了太浦河的水生态环境。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太浦河生态环境的改善,为三地,小三角青吴嘉,大三角沪苏浙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而且,共建太浦河的统一思想、艰苦奋斗的时代精神和大河文化,以及“联合河长制”团结治水、联合巡河,都会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力量,得以发挥共商共建共管共享共赢的示范引领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作者单位:吴江中学,江苏 苏州215000)

猜你喜欢
嘉善吴江太湖
嘉善:江南明眸善睐的眼睛
奋斗的“新生代农民工”
美丽的地方
太湖边的橘子
赞家乡
赞东太湖
太湖“开渔”迎丰收
娘做的面
娘做的面
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