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核心素养中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与提升探究

2020-05-10 18:36叶萍
关键词:科学探究高中生物核心素养

叶萍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在开展高中生物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生物核心素养中的科学探究能力,让学生养成基本的科学认知,加强对自然规律的理解,并具备将生物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的能力,本文将主要探讨高中生物核心素养中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路径。

关键词: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科学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23-102

核心素养是高中生物教学的新的理念,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的过程中,也要能够帮助学生形成理性思维、社会责任感以及生命观念,帮助学生实现个体能力的全面发展。基于核心素养的视角开展高中生物教学,有利于整体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提升,作为高中生物核心素养中的重要组成模块,科学探究能力能够帮助个体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以科学思维和科学态度面对生活和学习中所出现的问题。

一、高中生物核心素养中的科学探究能力

核心素养从概念上看,指的是学生要具备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需要所必须具备的品格以及相关能力,核心素养是一种素质体现,在个体的整个成长过程中,教师作为重要的引导者,要在开展知识教育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养成适应社会的能力以及品格,促进学生得到知识、价值观、道德品格等多方面的综合发展。科学探究作为生物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生物学习的过程中形成的,具備科学探究能力的个体能够主动地发现生活中所出现的生物问题,并对已经存在的生物学现象进行观察、剖析以及总结[1]。在整个探究过程中,科学探究能力能够发挥出主导作用,也是引导个体学好生物、善于运用生物学知识的能力基础。

二、高中生物核心素养下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策略

1.创设问题情境,培养探究意识。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时,教师需要先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认识到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性所在,激发个体的探究动力以及欲望。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为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具体情境,带动学生进行思考。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抛出问题,让学生之间进行探讨以及分析,学生探究的过程实际上也是思维形成的过程,对于问题情境的创设,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以及课本内容,向学生抛出一些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是一个系列、层层递进式的,逐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也可以是开放性的问题,问题情境的构建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自我学习的习惯,达到体验思维乐趣的目的。

2.改变教学模式,重视探究能力培养。

开展高中生物教学的目的不仅在于提高学生的成绩,而是要让学生学会知识,养成自主学习以及创造性学习的习惯。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规律总结,通过自我探究完成学习,教给学生生物学习的相关方法,激发探究学习的乐趣[2]。例如,当教师在组织学生共同观察叶绿体时,可以先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并提出在观察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让学生进行预分析,这样学生在实际生物实验的过程中就能够带着问题去观察和解答。当学生遇到观察过程中的各种情况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在小组范围内进行讨论,找到可能的答案,然后再由教师引导帮助实验达成。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要将一些科学分析的方法,如综合、判断、推理、收集证据等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转变学习态度,从原本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除此之外,教学方法的改变也包括使用角色扮演法、互动游戏教学法等等,这些更为灵活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激活课堂,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3.拓展实验教学,培养探究能力。

高中生物的很多知识都建立在实验基础之上,教师在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过程中,也可以将实验作为平台,让学生之间通过合作交流、创新、探究,完成学习任务。生物实验同时也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学生手脑联动的过程中,对知识的认知也会更加深刻,所以教师要能够通过实验教学,让学生得到探究能力的提升以及改善[3]。依托实验进行教学时,教师也要充分地挖掘和拓展课本中的内容,根据实验原理、材料、步骤、结论等,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可发挥空间,让学生得到核心素养的全面塑造。

4.创新作业形式,延伸探究空间。

高中生物学习过程中,作业也是重要的模块,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学生选择一些形式更加灵活的作业布置方式[4]。例如,在教学完“质膜的结构模型”这一部分内容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下制作简单的质膜流动模型,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理解质膜的实际结构,这种作业布置的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能够激发探究欲望,让学生在心理上更接纳生物学习,发现生物学习的乐趣。除此之外,生物知识涉及的内容较为庞杂,教师也可以将阅读课外材料作为布置生物作业的方法,让学生搜集一些与生物学相关的信息以及资料,帮助学生构建生物认知体系,对知识进行系统化的整理,开拓科学探究的空间,成为知识与能力并重的新型人才。

综上所述,在开展高中生物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认识到核心素养教育的重要性,通过对核心素养中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形成知识教育和能力教育之间的联动,以创设情境、改进教学方法、拓展实验教学、创新作业形式的手段,让学生能够得到综合素养的全面塑造,发现生物学习的乐趣所在,走出应试教育的束缚,通过生物学习打开视野、发展能力,得到科学探究能力的系统化培养与提升。

参考文献:

[1]张先琴.提高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生物学科核心素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v.15(3).

[2]尹涛,张佳艺,朱伟华,等.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途径[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37(5).

[3]刘千秋.高中生物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与评价研究[J].赢未来,2018(17).

[4]何丽珍.翻转课堂下高中生物核心素养培育实践研究[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9(10).

本文系2018年度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高中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实践研究——以科学探究素养为例》(课题类别:重点课题 课题批准号:YJKG8-045)

(作者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第九中学,宁夏 银川750011)

猜你喜欢
科学探究高中生物核心素养
化学教学中科学探究存在的几个偏差
突围与重构——小学科学课堂中师生交往的真效性实践探究
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措施
分析高中生物的绿色生物实验
高中生物解题教学中应用化学知识的可行性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