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博物馆

2020-05-11 12:13王晓荣时玉丽
山西教育·管理 2020年4期
关键词:晋商讲解员义务

王晓荣 时玉丽

“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太原晋商博物馆!晋商博物馆建于2008年……”步入太原市迎泽公园,时常会听到这样热情而稚嫩的声音。这是太原市迎泽区东岗小学的“小小义务讲解员”在太原晋商博物馆“打卡上班”时的激情讲解。

迎泽区东岗小学是一所具有70年建校史的全日制公办小学。当一份始于十九大报告的“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时代命题摆在眼前时,这所老牌学校里吹起了阵阵清风,树起了劳动育人的新风尚。学校以培养时代新人为己任,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育人体系。结合学校的“七色文化”,细化了“七色育人目标”。七色之一的“绿色”是最具生机的色彩,这抹“绿”映射的育人目标就是“自然融合”,即劳动教育。学校倡导劳动教育的时间和空间“无边界”,即打破传统的课上说教、校内劳动的常规,联通课上与课下、校内与校外、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的通道,利用所有平台,整合周边优势资源,形成立体、多元的劳动育人网络。

经过前期的实地考察与协调沟通,学校决定借助晋商博物馆这一场馆,将其开辟成为劳动育人基地。在这里,学生可以学习“晋商文化”,感悟“晋商精神”,还可以学习讲解技巧,锻炼沟通能力,更能感悟社会实践的意义、志愿服务的魅力等等。这些小小讲解员是学校分批、分拨选拔出来的校园文化解说员、学校广播站播音员、学校大型活动的主持担当以及自己班级的文化解说员,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但走出校门,当起博物馆义务讲解员还是第一次。不一样的实践活动,不一样的场馆体验,让孩子们对义务讲解员的工作充满了好奇。

为了让他们尽快投入“工作”,也为了给学校打造一支“以大带小,以优带弱”的“传帮带”校园文化代言团队,学校特邀请太原晋商博物馆的专业讲解员为孩子们进行了现场的“岗前培训”:在肢体形态上,掌握知识和语言的双向合作,通过训练举止大方、端庄正气的讲解姿态,使他们能够根据讲解环境、氛围、听众的不同进行不同的讲解。同时,在讲解的过程中,要适时适当加入表情语、手势语、体态语,以配合不同展示区域的晋商文化特点,形成自己的讲解风格。经过短暂的“业务培训”,孩子们便来到自己负责讲解的区域,为游客们开启了“晋商溯源、晋商历史、晋商金融、晋商精神、晋商文化”的义务讲解。

面对陌生的游客,孩子们的讲解从最初的胆怯、紧张、生硬,到最后的主动、放松、自如,他们不厌其烦地一遍遍把“晋商故事”讲给大家听,表现出来的那份自信和专业,令在场的每一位听众频频点头称赞,并报以热烈的掌声。义务讲解员工作很辛苦,孩子們经常一站、一讲就是一个下午,但他们却乐此不疲,他们说,这就是劳动给予的快乐。他们用“尊重劳动”的新风尚讲述着“晋商故事”,让来到太原地标公园———迎泽公园的各地游客,跟随自己的讲解,走近“晋商”,了解山西。

除了“义务讲解员”的活动,利用清明节点,学校还在晋商博物馆开展“踏青、诵读、种植”的劳动育人活动。在晋商博物馆王馆长的带领下,孩子们环会馆一周了解清明节气特点,聆听馆长的实地讲解;认识迎泽公园里的植物,如榆叶梅、连翘、杏花、山楂树、山桃花、北美海棠、白玉兰、丁香花等等。孩子们一边观察植物的生长状态,一边完成手中的记录表。王馆长还为孩子们当场示范种植了樱桃小萝卜,这大大激发了孩子们种植的兴趣与热情。在认识植物、学习种植的过程中,孩子们又情不自禁地背诵起了有关植物的古诗。动情的诵读声中,拓展延伸了课堂之外的知识。回到家里,孩子们更是跃跃欲试,有尝试水培种植的,有尝试土壤种植的。什么土豆芽、萝卜缨、白菜根……都成了大家手中的宝贝,一个个“种植小能手”就此诞生了!东岗小学回迁新校区的第一个植树节,师生们在教学楼两侧的绿化带栽种了22株榆叶梅树苗,而这些新植的树苗被全校22个班级挂牌认领成了“班树”。孩子们精心地培土、浇水、修枝、剪叶,共同守护着“一树花开”。在真实的劳动体验中,每一个孩子更加珍爱校园里的一草一木,更加感恩大自然给予的回馈。“生活即教育”,大抵如此!

晋商博物馆“小小义务讲解员”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对学校而言,是培养孩子崇尚劳动、勤奋奉献的精神,丰富生活体验,提升交流能力,体会劳动最美丽、劳动者最可爱的新举措;对社会而言,是学校结合教书育人的工作特点,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个重要途径,借助孩子们的微力量,传播爱心及文明,构建和谐社会,助力城市发展。不得不说,这是太原市迎泽区东岗小学劳动育人的一次成功实践!

(作者单位:太原市迎泽区东岗小学)

猜你喜欢
晋商讲解员义务
博物馆当讲解员
传承千年商业文明
黄果树瀑布现“天价”特级讲解员
晋商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跟踪导练(一)(4)
“良知”的义务
晋商:弘扬晋商精神
晋商:互联网助推晋商嬗变
古钟
Make Efforts,and You’ll Get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