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成功研制“新冠病毒核酸标准物质”

2020-05-12 12:01本刊通讯员
上海计量测试 2020年2期
关键词:量值核酸试剂盒

2020年3月19日,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研制的“新冠病毒体外转录RNA标准物质”被批准为国家标准物质,能有效评价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的准确性。这是首个由地方研制成功并获国家批准的新冠病毒体外转录RNA标准物质,可供国内外核酸试剂盒生产企业和研发机构使用,研制及审批时间从一年以上缩短至两个月。

病毒核酸检测作为确诊和排除是否感染新冠病毒的依据,目前市场上各家生物医药企业研发出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已经超过100种。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的核酸检测技术和产品,必将为国内外疫情的控制提供持续支持。

由于缺乏新冠病毒RNA标准物质,无法对检测方法进行量值传递和对试剂盒检测结果的准确度进行评价,优质的国产试剂盒竞争力也无法得到证明,为此,急需研制RNA标准物质,来评价这些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的质量和准确度,为试剂盒检测结果的判定提供准绳。

RNA标准物质研究绝非易事,因为RNA分子保存稳定性差,缺乏可靠、准确的RNA绝对定量方法。然而,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迎难而上,迅速落实科研经费,组织优秀科研骨干力量组建专项科研团队,依托在生物计量技术领域的长期积累,在上海交通大学樊春海院士等分析领域著名科学家团队的深度参与和支持下,通过深入研究高准确度RNA数字PCR绝对定量方法,经过40多天日以继夜的反复试验和改进,成功研制出了2种“新型冠状病毒体外转录RNA标准物质”。有了量值准确可靠的新冠病毒标准物质,就可以对试剂盒的各项指标进行评价,为新冠病毒试剂盒提供量值传递和质量控制依据,帮助检测实验室对结果进行确认,从而进一步降低“假阴性”的出现概率。该项目受到上海市科委的高度重视和强力支撑,被列入新冠病毒应急专项支撑计划。

原本一项国家标准物质从立项研究到通过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审批获证,一般需要一年半到两年的时间。为了尽快投入生产,助力防疫抗疫,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立即成立专项工作小组主动协调相关部门,主动服务科研成果转化应用。研制工作完成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第一时间开通了绿色审批通道创新评审形式,全国标准物质管理委员会第一时间组织专家进行网上答辩。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和上海市临检中心为本项目研究完成了关键的定值验证工作,最终仅在短短二个月内就完成从启动研发到被特批为国家标准物质的全过程。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表示,国家标准物质审批涉及严格的行政审批和技术论证,面对疫情紧迫要求,在严控定值准确度、量值溯源性等核心技术指标的同时,缩减审批环节,提速技术论证过程。

该标准物质目前生产量根据需要可达到1 000套/天,可稳定传递到全国范围的生产企业和检测实验室,为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提供计量支持。目前该标准物质免费提供给用户,包括输出支援韩国、意大利等国的便携式快速检测技术(中国科学院院士谭蔚泓牵头的科技部应急专项)均采用了本次研制的RNA标准物质。在全球疫情不断蔓延的形势下,此次获批的标准物质也可以根据需求支援国际疫情防控,为中国高水平分析方法研发应用及其国际援助行动提供精准计量支撑。

此次应急标准物质研制的成功,得益于上海及长三角地区丰富的病毒核酸检测技术资源,之江生物、捷诺生物、上海小海龟、天筛(上海)等试剂盒和仪器生产企业共同参与标物定值研究,他们也是后续标物应用的直接受益者,提升了各级应用实验室病毒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和一致性。

“新冠病毒体外转录RNA标准物质”就如同一把“生物标准尺子”,新冠病毒体外转录RNA标准物质获得应急批准,满足了新冠病毒PCR检测的量值溯源需求,提高核酸检测的准确度和均一性,实现对疫情核酸检测需求从“有没有”到“好不好”到“准不准”的提升,也显示了上海计量领域科研攻关和质量基础保障的实力。

(本刊通讯员)

猜你喜欢
量值核酸试剂盒
全员核酸
核酸检测点上,有最可爱的平江人
6种非洲猪瘟荧光PCR试剂盒对比试验
第一次做核酸检测
农药残留快速检测试剂盒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4种非洲猪瘟核酸检测试剂盒性能比较分析
两种小反刍兽疫病毒检测试剂盒的比较分析
基于QAR数据的碳当量值适航符合性验证方法
核酸检测
论量值传递在企业计量管理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