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芎-天麻配伍对川芎中2 种成分在大鼠脑内药动学的影响

2020-05-12 13:37米雅慧郭思宇刘明平韦品清柯国韩
中成药 2020年2期
关键词:药动学川芎嗪灌流

米雅慧,郭思宇,刘明平,韦品清,程 欢,柯国韩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偏头痛是一种搏动性中度或重度原发性头痛,通常单侧发生[1],影响至少15%的一般人群[2],中医药治疗该疾病时表现出良好的疗效。天麻丸收载于《御药院方》,由川芎、天麻2 味药材组成,主治首风旋晕弦急、偏正头疼、外合阳气、风寒相搏、胃膈痰饮、身体拘倦[3],方中川芎及其主要化合物具有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改善微循环、抗血小板聚集、镇静、神经保护等作用[4-5],而天麻功效镇痛、镇静、抗氧化等[6]。川芎嗪、阿魏酸是前者代表性活性成分,而天麻素、天麻苷元是后者主要有效成分,两者配伍是治疗偏头痛的常用药对[7]。课题组前期进行了川芎-天麻不同配比对血瘀型偏头痛大鼠的药效学分析及体内药动学研究,本实验在此基础上,探讨其对川芎中川芎嗪、阿魏酸在血瘀偏头痛大鼠脑内药动学影响,以期揭示古方配伍的科学内涵。

1 材料

微透析系统,配置MD-1001 推进器、MD-1000单注射泵控制器、MDN-0100 气密性注射器(1 mL)、MF-5164 连接管、MD-1002 三注射器支架、MD-2310 脉管探针、MD-1510 接头(美国BASI 公司);Surveyor 超高效液相色谱仪,配置Xcalibur 2.0 工作站、TSQ QUANTUM AC-CESS 三级四极杆质谱仪(美国Thermo Fisher 公司);Kinetex C18色谱柱(100 mm×2.1 mm,2.6 μm);XR205SM-DR 型分析天平(瑞士Precisa 公司)。

盐酸川芎嗪、阿魏酸(批号110817-201006、110773-201313)对照品购自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川芎嗪、阿魏酸(批号150615,质量分数88%、85%)及天麻苷元、天麻素(批号150515,质量分数86%、89%)对照品均购自成都克洛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乙腈、甲醇均为色谱纯,分别购自美国CNW 公司、德国Merck 公司;甲酸为分析纯,购自美国Sigma 公司。SPF 级雄性SD 大鼠18 只,体质量(200±20)g,由广州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动物生产许可证号SCXK(粤)2013-0020。

2 方法

2.1 对照品、内标溶液制备 精密称取对照品川芎嗪3 mg、阿魏酸2 mg,分别加入格林氏液、人工脑脊液,定容至100 mL,作为母液,再分别精密称取两者3、2 mg,置于100 mL 量瓶中,超纯水定容至刻度,得对照品溶液。精密吸取新诺明1 mL,加入林格氏液和人工脑脊液,定容至100 mL,得内标溶液。

2.2 川芎嗪、阿魏酸含有量测定

2.2.1 质谱条件 喷雾电压,正离子模式4 500 V,负离子模式-4 500 V;大气压电喷雾离子源,温度450 ℃;正离子检测电压46 eV,负离子检测电压32 eV;川芎嗪正离子模式检测,m/z137.1~80.05;阿魏酸负 离子模 式检测,m/z193.1~134.2。质谱图见图1。

图1 各成分二级质谱图Fig.1 Secondary mass spectrograms of various constituents

2.2.2 色谱条件 Kinetex C18色谱柱(100 mm×2.1 mm,2.6 μm);流动相乙腈(A)-0.005% 甲酸(B),梯度洗脱(0~5 min,20% A,80% B;5~10 min,20%~90% A,80%~10% B;5.1~10 min,20%A,80% B);体积流量0.3 mL/min;柱温25 ℃;进样量2 μL;托盘温度4 ℃。

2.2.3 专属性考察 将空白透析液、对照品溶液、给药后平衡0.5 h 透析液在“2.2.1”和“2.2.2”项条件下进样测定,结果见图2。由此可知,空白透析液基线平稳,对照品溶液、透析液中阿魏酸峰形良好,与内标互不干扰;脑组织透析液中川芎嗪、阿魏酸保留时间分别为1.67、2.03 min,表明该方法专属性良好。

图2 各成分UPLC 色谱图Fig.2 UPLC chromatograms of various constituents

2.2.4 线性关系考察 精密称取对照品盐酸川芎嗪6.06 mg(相当于川芎嗪5.08 mg)、阿魏酸4.11 mg,人工脑脊液定容于100 mL 量瓶中,将其倍比稀释后得到阿魏酸质量浓度分别为1 052.16、526.08、263.04、131.52、65.76、32.88、16.44、8.22、4.11、2.05 ng/mL,川芎嗪 质量浓 度分别 为1 300.48、650.24、325.12、162.56、81.28、40.64、20.32、10.16、5.08、2.54 ng/mL,作为对照品溶液,在“2.2.1”和“2.2.2”项条件下进样测定。以峰面积为纵坐标(Y),溶液质量浓度为横坐标(X)进行回归,得方程分别为川芎嗪Y=0.005 957X+0.038 16(R2=0.998 9),线性范围3.21~1 444.5 ng/mL;阿魏酸Y=0.004 25X+0.021 86(R2=0.999 5),线性范围5.47~2 461.5 ng/mL。表明各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2.2.5 精密度试验 配制低、中、高质量浓度对照品溶液,在“2.2.1”和“2.2.2”项条件下进样测定6 次,测得川芎嗪日间精密度RSD 分别为1.93%、2.65%、2.94%,日内精密度RSD 分别为3.67%、2.17%、3.06%;阿魏酸前者RSD 分别为2.94%、3.42%、1.73%,后者RSD 分别为3.69%、2.81%、3.14%,表明该方法精密度良好。

2.2.6 稳定性试验 配置低、中、高质量浓度对照品溶液,在“2.2.1”和“2.2.2”项条件下进样测定6 次,测得川芎嗪峰面积RSD 分别为4.32%、2.08%、2.75%,阿魏酸分别为2.78%、4.01%、3.62%。另外,样品在25 ℃(室温)、-80 ℃下保存30 d 及-80~25 ℃循环冻融条件下,川芎嗪峰面积RSD 分别为4.97%、2.54%、2.13%;3.06%、2.45%、2.67%;2.33%、2.21%、2.34%,而阿魏酸分别为2.12%、3.32%、2.64%;2.82%、3.49%、2.45%;2.55%、2.41%、1.98%,表明样品稳定性良好。

2.2.7 加样回收率试验 分别取川芎嗪(5.08 ng/mL)、阿魏 酸(4.11 ng/mL)对照品溶液 100、40、10 μL,加到空白人工脑脊液中,使其总体积为200 μL,在“2.2.1”和“2.2.2”项条件下进样测定,测得川芎嗪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82%、101.64%、99.15%,RSD 分别为2.42%、3.12%、2.98%;阿魏酸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1.21%、99.32%、100.52%,RSD 分别为2.42%、2.56%、3.31%。

2.2.8 体积流量对相对损失率的影响 空白、含药人工脑脊液及林格氏液在25 ℃下以不同体积流量灌流,探针置于其中,平衡后各收集6 份样品,UPLC-MS/MS 法测定接收样品质量浓度C透析和含药人工脑脊液中药物质量浓度C灌流,计算相对损失率,公式为相对损失率=[(C灌流-C透析)/C灌流]×100%。结果,人工脑脊液中川芎嗪、阿魏酸相对损失率 分别为 40.11%、36.50%、30.73%、28.99%、27.07%;39.58%、36.00%、33.19%、32.02%、29.52%,而林格氏液中两者相对损失率分别为41.02%、37.37%、32.85%、28.44%、24.91%;40.02%、37.57%、33.93%、30.28%、28.41%。

2.2.9 质量浓度对相对损失率的影响 将探针分别置于川芎嗪/阿魏酸质量浓度30/80、140/300、460/800、1 000/1 800 ng/mL 的含药、空白人工脑脊液和林格氏液中,25 ℃下以1.5 μL/min 体积流量灌流探针,平衡后各收集6 份样品,按“2.2.8”项下方法计算相对损失率。结果,人工脑脊液中川芎嗪和阿魏酸相对损失率分别为 36.54%、41.90%、37.92%、40.38% 和38.63%、36.73%、38.92%、34.50%,而林格氏液中两者相对损失率分别 为37.74%、38.42%、40.86%、42.27% 和41.06%、39.42%、38.93%、32.19%。

2.2.10 温度对相对损失率的影响 脑探针分别置于25、30、35、40 ℃下,将140、460 ng/mL 川芎嗪、阿魏酸含药、空白人工脑脊液和林格氏液以1.5 μL/min 体积流量灌流探针,平衡后各收集6份样品,按“2.2.8”项下方法计算相对损失率。结果,在不同温度下,人工脑脊液中川芎嗪和阿魏酸相对损失率分别为33.91%、33.46%、35.77%、39.28% 和32.31%、34.68%、36.85%、40.08%,而林格氏液中两者相对损失率分别为31.30%、36.20%、37.76%、41.58% 和27.31%、34.68%、36.85%、40.08%。

2.3 药动学研究

2.3.1 模型制备 大鼠随机分为川芎组、川芎-天麻(1∶0.25)组、川芎-天麻(1∶1)组,皮下注射0.8 mL/kg 盐酸肾上腺素,2 h 后置于0 ℃冰水中冷刺激5 min,2 h 后再注射盐酸肾上腺素,复制血瘀型偏头痛大鼠模型,然后禁食不禁水;另取大鼠,皮下注射硝酸甘油以复制偏头痛模型。

2.3.2 模型评估 大鼠从冰水中取出后,其表现为蜷缩少动,爪、尾部出现紫暗淤血,耳色暗红,喜扎堆、静处,呼吸减弱,被毛无光泽,畏寒喜暖等。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检测发现其灌注量较正常大鼠显著降低,见图3;大鼠注射硝酸甘油后30 min,出现前肢频繁挠头、焦躁不安、爬笼次数增多的症状,表明模型复制成功[8]。

图3 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检测大鼠结果Fig.3 Results of laser Doppler flowmeter detection of rats

2.3.3 探针植入 大鼠腹腔注射 20%(0.8 mL/100 g)乌拉坦麻醉,俯卧位固定于脑立体定位仪中,剔除头部被毛,分离大鼠头皮和脑外膜,暴露头骨,将脑探针固定于坐标AP+0.2 mm、MR +3.5 mm(人字交叉点为坐标中心)处,植入脑组织探针后,空白人工脑脊液以1.5 μL/min 体积流量灌流平衡[9-10]。

2.3.4 给药 将“2.3.1”项下各组大鼠分别灌胃给予川芎嗪5.25 mg/kg、阿魏酸63.75 mg/kg;川芎嗪5.25 mg/kg、阿魏酸63.75 mg/kg、天麻素183 mg/kg+天麻苷元24 mg/kg;川芎嗪5.25 mg/kg、阿魏酸63.75 mg/kg、天麻素45.75 mg/kg +天麻苷 元6 mg/kg,2 min 后开始接收样品以排除空白人工脑脊液的干扰。在预定时间点(川芎嗪5、10、20、40、60、…、480 min,阿魏酸5、10、20、40、…、240 min)接受透析液,-70 ℃冰箱中保存,UPLC-MS/MS 法测定川芎嗪、阿魏酸含有量。

2.3.5 数据分析 按公式相对损失率=[(C灌注-C透析)/C灌注]×100% 校正体内回收率,体内有效成分实际质量浓度(C实际)=测定值(C测)/相对损失率。通过PKSolver 软件[11]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SPSS 23.0 软件[12]对其进行LSD 检验。

3 结果

3.1 川芎嗪血药浓度-时间曲线、药动学研究 图4、表1 显示,与单味药组比较,配伍组T1/2、MRT0~∞、Cmax、AUC0~∞升 高(P<0.05,P<0.01);与川芎-天麻(1∶1)组比较,川芎-天麻(1∶0.25)组T1/2、MRT0~∞、AUC0~∞升高(P<0.05,P<0.01),Cmax降低(P<0.05)。

3.2 阿魏酸血药浓度-时间曲线、药动学研究 图4、表2 显示,与单味药组比较,配伍组T1/2[川芎-天麻(1∶1)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T0~∞、Cmax、AUC0~∞升高(P<0.05,P<0.01);与川芎-天麻(1∶1)组比较,川芎-天麻(1∶0.25)组T1/2、MRT0~∞、AUC0~∞升高(P<0.01)。

4 讨论

川芎、天麻效应成分川芎嗪、阿魏酸在脑组织中的药动拟合情况根据拟合优度R2、AIC 等指标确定最佳房室模型,发现两者在血液、脑组织中均符合一室模型。根据拟合结果的药动学参数可知,配伍天麻后川芎嗪、阿魏酸Tmax延长,Cmax升高,MRT 减慢,AUC0~∞延长,吸收程度增加;与川芎-天麻(1∶1)组比较,川芎-天麻(1∶0.25)组MRT 进一步减慢,AUC0~∞进一步延长,表明天麻可促进两者透过血脑屏障、到达脑组织来发挥治疗偏头痛的作用,其原因可能为它可使血脑屏障通透性降低,增加两者脑内生物利用度和滞留时间,并延缓了脑内消除速率。

图4 大鼠血浆中各成分血药浓度-时间曲线Fig.4 Blood concentration-time curves for various constituents in rat plasma

表1 大鼠血浆中川芎嗪主要药动学参数()Tab.1 Main pharmacokinetic parameters for tetramethylpyrazine in rat plasma()

表1 大鼠血浆中川芎嗪主要药动学参数()Tab.1 Main pharmacokinetic parameters for tetramethylpyrazine in rat plasma()

注:与川芎单味药比较,∗P<0.05,∗∗P<0.01;与川芎-天麻(1∶1)比较,△P<0.05,△△P<0.01。

表2 大鼠血浆中阿魏酸主要药动学参数()Tab.2 Main pharmacokinetic parameters for ferulic acid in rat plasma()

表2 大鼠血浆中阿魏酸主要药动学参数()Tab.2 Main pharmacokinetic parameters for ferulic acid in rat plasma()

注:与川芎单味药比较,∗P<0.05,∗∗P<0.01;与川芎-天麻(1∶1)比较,△△P<0.01。

同时还发现,川芎-天麻比例1∶0.25 时生物利用度最大,而1∶1 时脑组织Cmax最高,这可能与天麻素可提高血流速度变化指数[13]、加快川芎效应成分透过血脑屏障速度、增加脑组织中川芎嗪和阿魏酸蓄积量有关。

猜你喜欢
药动学川芎嗪灌流
替米考星在不同动物体内的药动学研究进展
微流控芯片细胞灌流培养技术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真实世界中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联合用药复杂网络分析
治疗尿毒症新型血液灌流吸附剂体外实验研究
血液透析仪联合血液灌流器治疗老年维持性透析合并肾性骨病的疗效观察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中丹参素及丹酚酸A在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
川芎嗪联合mTOR抑制剂调控卵巢癌SKOV-3细胞增殖、侵袭迁移的实验研究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银屑病疗效观察
延胡索乙素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的制备及其药动学行为
大黄酸磷脂复合物及其固体分散体的制备和体内药动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