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多层面评价古诗词的思想内容

2020-05-12 02:12葛勇
考试周刊 2020年33期
关键词:思想内容古诗词

摘 要: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是江苏高考古代诗文阅读中的重要考点,但如何评价众说纷纭。如果能够引导学生综合语言文字、文学技法、文化背景等多个层面来进行思考,或许可以更好地指导他们快速而准确地进行鉴赏和答题。

关键词:古诗词;思想内容;多层面评价

一、 从一首偈语诗谈起

2020年初,一句唐代的偈语诗“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引发了人们的关注与热议,那么,这句诗的思想内容究竟包括了哪些?为什么这首诗会产生如此巨大的感召力?

首先从字面上来理解,“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就是“虽然山川有界,国度不同,但看到的风月、所处的天空却是一样的”;如果从表达的效果理解,还可以读到日本友人“感同身受,共度时艰的祈愿”;而当了解到这句诗产生的时代背景,置身于盛唐中日文化交流的语境中时,还能体会到“文化交融,相互理解与支持”的“命运共同体”的文化内涵。从文字、文学、文化这三个层面展开,具体分析每一层面的内容,就可以较好地理解并评价这句古诗的思想内涵了。

江苏高考的古诗文阅读,考查材料是以唐宋詩词为主,如果也沿着这样的思维路径,去多层面理解高考中古代诗词的思想内容,或许就能更好地感受唐宋诗人们的山川与风月,更快速准确地把握答题内容了。

二、 结合高考真题分析

首先来分析辛弃疾的《八声甘州》,这首词是2016年的江苏高考题,也是2019年江苏卷《考试说明》中的五道样题之一。

八声甘州

夜读《李广传》,不能寐。因念晁楚老、杨民瞻①约同居山间,戏用李广事,赋以寄之。

故将军饮罢夜归来,长亭解雕鞍。恨灞陵醉尉,匆匆未识,桃李无言。射虎山横一骑,裂石响惊弦。落魄封侯事,岁晚田间。

谁向桑麻杜曲,要短衣匹马,移住南山?看风流慷慨,谈笑过残年②。汉开边、功名万里,甚当时、健者也曾闲。纱窗外、斜风细雨,一阵轻寒。

【注】 ①杨民瞻,辛弃疾的友人。②杜甫《曲江三章》其三:“自断此生休问天,杜曲幸有桑麻田,故将移住南山边。短衣匹马随李广,看射猛虎终残年。”此处化为杜诗。

下阕寄寓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

词的下阕一共四个句子。根据注解②,前两句是化用杜甫的诗句,从字面上来看,“谁”对应的是词前序言中的两位好友晁楚老、杨民瞻,桑麻、南山等意象与隐居生活有关,对应的是序言中相约同居山间;风流慷概,是对李广英雄事迹的追忆,“看”和“谈笑”是对友人隐居山间的生活态度的一种赞美。第三句,从字面来看,前半句讲“汉开边、功名万里”,是对汉代英雄尤其是李广建立功业的赞美,后半句“健者也曾闲”中的“闲”字很突出,这个闲不单纯是悠闲,而是与建立功业相对立的无事可做。联想到辛弃疾的生活经历,联系到他一心渴望恢复中原,却始终壮志难酬的爱国情怀,可以推断,“也曾闲”既是对李广遭遇的不满与同情,更是对自己才华无法施展的悲愤,而造成李广悲剧和自己遭遇的原因是当权者的不识人才、不任用人才,因此表达的还有一种含蓄的压抑的不满。而这种思想在辛弃疾的作品中很常见,善用典故,沉郁悲壮,是他一贯的风格,《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就是非常典型的代表。下阙的最后一句“纱窗外、斜风细雨,一阵轻寒”,是景物描写,刻画的是寒冷的外在环境,折射的是诗人内心的悲凉,正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而且还说“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而辛弃疾辛“幼安之佳处,在有性情,有境界”这就是诗人特有的艺术风格和审美习惯,也为更好地理解词作提供了佐证。

因此,可以结合这样的分析,得到最终的答案。而通过赏析词作、梳理答案的过程,会发现组成答案的内容,是基于文字表面的解读,又结合诗人文学表达的鉴赏,还兼顾了诗人艺术风格、创作背景等要素分析而综合形成的。

三、 归纳与总结

在这里,就可以积累一些答题经验与答案技巧了,那就是评价古诗词的思想内容,可以抓住以下这三个层面。

一是语言文字的层面,也就是审读词句的表层含义,“就诗论诗”,不急于拔高或者归类,不直接使用套话,而是从诗词的字面义着手,抓情感关键词和相关描写。

二是文学技法的层面,诗人在诗词创作中运用了一些表达技巧,也需要选取一定的典型意象,进而创设自己的意境,因而从诗人的创作实际出发,了解其写作特色和艺术风格,这将有助于理解诗词的深层次思想内容。

三是文化层面,这个宽泛的概念,在《考试说明》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高考命题的指导思想之一,在诗词鉴赏环节,如果能借助对诗词产生的时代特征的了解,熟悉时代特有的审美心理,并且较好地联系传统文化类型的美学风格,那么就可以更全面、更深刻地触及诗词所蕴含的思想内容。

四、 运用与梳理

在这里,可以继续通过2017年的江苏高考题,来进一步了解这种多层面评价的具体操作过程,梳理这种在答题中直接有效的方法。

秋 兴

陆 游

白发萧萧欲满头,归来三见故山秋。

醉凭高阁乾坤迮①,病入中年日月遒。

百战铁衣空许国,五更画角只生愁。

明朝烟雨桐江岸,且占丹枫系钓舟。

【注】 ①迮:狭窄。

根据中间两联,概况作者“愁”的原因。

参照多层面评价的方法,先找到题目中的范围——“中间两联”,了解其字面的内容。颔联中,诗人发愁的原因,从字面来看,后半句比较容易理解,一是病,二是日月遒,前者组合成短语很容易,多病,加上时间是中年,不是年老多病,而是中年多病;后者遒字是理解的难点,遒的本义,在《说文解字》里是迫的意思,就是迫近,日月泛指时光,时光常见的搭配时光易逝,“日月穿梭催人老”,日月催促,时光迫近,联系到陆游的人生经历,可以感受到陆游在日月流逝中,渴望建功立业却功业无成,渴望恢复中原却恢复无望的内心迫切与煎熬,这里已经开始结合文化背景了。那么上半句究竟如何理解呢?注解给了提示,它停留在字面的解释上,乾坤迮,是乾坤狭窄,天地狭窄,可乾坤天地怎么会狭窄呢?显然,这里诗人从外在的景物空间写向了内心的情感空间,外在的狭窄实际上就是内心的憋闷,是什么让他内心压抑郁闷呢?把这一联结合起来,那就是渴望建功立业却功业无成,渴望恢复中原却恢复无望,壮志难酬,才华得不到施展,只能醉凭高阁。这些听起来好像是套话,其实不然,这种思想内容其实是很多南宋诗人词人们的共同心声。在那个国土沦丧、却苟且偏安的时代,就是这样容易让人压抑郁闷,就是让那么多的有志之士怀才不遇、壮志难酬。这就是文化层面的意义。

颈联中,铁衣、画角都是反映战争的典型意象,比较容易把握;这一联理解的主要难点是“空许国”与“只生愁”,一个“空”字,把百战铁衣的战争频仍渲染得极为悲壮,打了那么多的仗,依然没有能够实现收复中原、直捣黄龙的目标;一个“只”字,把战争的残酷衬托得格外鲜明,五更天的角声里不是号角激昂,更多的是催生无尽的愁绪。战争频仍但国家依旧破碎就是诗人愁的主要原因了。

很多时候,参考答案中那些看似远离诗歌、超出答题能力的内容,其实就可以利用多层面的理解分析出来。

五、 审视与完善

当然,在评价思想内容的过程中,还需要进一步明确:

文字的層面始终是理解诗歌的基础层面,是读好诗歌读懂诗歌的立足点,也是答对所问的主体内容,因此要抓住诗句中的情感关键词,它是明确点出诗人思想内容的切入点,而诗句中的其他辅助性词语,则能帮助发现诗人情感的丰富性和变化性。

而文学的层面是发展层面,是鉴赏诗歌的突破点,分析文学技法的过程也就是梳理剖析、得出答案的过程。古诗词总是要抒发情感、表达思想的,“诗言志”“词缘情”的传统和“一切景语皆情语”的表达技巧,都是更好地理解古诗词,更准确地评价其思想内容的突破口。

文化的层面其实是巩固的层面,它能帮助完善答案,使之更加准确、更加全面,更符合标准答案构成的要求,是文字和文学层面理解的补充,是将时代特征的共性与诗人创作的个性相结合的思考,是兼顾大我(国家民族)和小我(个体生命)的审美追求。

特别强调的是,这三者是互为补充、有机结合的,不是拆分成三点答案,而是每一点答案都可以也都应该从这三个层面来考虑,让它更准确、更全面。这也是江苏高考考查的能力要求之一。

六、 探讨与反思

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教育部明确了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从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培养学生的能力与品质。这个指导思想落实到高考命题和阅卷中,就是要考查与评价学生在能力素养上的水平。

在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这个考点上,选取能够代表中国古代诗词文化最高水平的唐宋诗词,探讨诗人在其中的思想情感是具有很强的文化指向性的;而诗词用语的含蓄精练、手法的细腻精妙,又能引导学生重视语言的建构,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独特美感,对于他们的语言运用和审美创造都有启示作用。因此,研究这个题型的设计方向和答题策略,也能部分达成语文学科的课程目标。

在具体答题策略的研究过程中,从多层面来评价诗词的思想内容,是符合命题特征和答题要求的。但各自层面所蕴含的内容、层面自身的划分、层面与层次的界定区分等等,都是较为困难的问题,还需要在教学实践和答题实践中继续深化与完善。而由考题引发的思考不仅需要回溯到课堂教学的具体操作层面,还要结合教学理论和鉴赏理论,进行系统化的探究与整理,这也给后续的研究提供了参考与方向。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王宁,巢宗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3]江苏省教育考试院.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说明[M].南京: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8.

[4]栾世堂.如何从不同层面解读古诗词[J].文学教育,2014(4).

[5]范华仙.诗词教学中的文化文学知识渗透[J].江西教育,2015(6).

[6]刘嫦.古诗词教学的三重境界[J].小学教学参考:语文,2019(1).

[7]王国维.人间词话[M].北京:中华书局,2009:3,29,45.

作者简介:

葛勇,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曲塘中学。

猜你喜欢
思想内容古诗词
踏青古诗词
我爱古诗词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同携手,走进古诗词
浅论李安电影中民族文化的表现
简论谢灵运与柳宗元山水诗思想内容之异同
创新是艺术的长青树
古诗词中的新年
课外阅读走出“零散”困境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