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打开孩子阅读之门

2020-05-12 01:08李丽娟
安徽教育科研 2020年6期
关键词:习惯培养

李丽娟

摘要:良好的阅读习惯是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是关键。教师应把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重点工作应放在两个方面:营造书香氛围,培养阅读方法,努力让学生走进书本、亲近书本,享受读书带来的乐趣,从“我想读”到达“我会读”的境界。

关键词:“自育自学”  阅读乐趣  习惯培养

何炳章先生在《从教育原点出发》一书中指出,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策略是“化整为零,积少成多,天天坚持,养成习惯”。如何让孩子爱上阅读?美国著名教育家吉姆·特利李斯深有感触地说:“我们过去重视孩子如何阅读,而忘记了引导他们如何自觉自愿地去阅读。”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喜欢阅读呢?感受阅读的乐趣是关键。因此,我做了以下尝试。

一、开启孩子阅读的“氛围门”

1.营造家庭阅读环境

让孩子爱上阅读,最重要的是激发他读书的兴趣。莎士比亚曾经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让孩子周围充满书香,家庭读书环境必不可少。因此我倡导“每生每天在家阅读”,让家长在家庭里营造读书氛围,支持孩子读书,并尽量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家长每月至少能陪孩子去1~2次书店,阅览并共同挑选1~2本新书,当好孩子选书的参谋,陪同孩子一起阅读;孩子读书后,与孩子交流相关内容,培养孩子的理解、表达能力,增强孩子的读书欲望,培养孩子阅读的自信心,鼓励会让孩子变被动为主动。我还鼓励家长开展家庭读书交流会,共同探讨书本中的一个话题,让家庭生活因为有了“亲子共读”而洋溢温馨。孩子的读书路上有了家长的用心陪伴,孩子的读书劲头更足了。

2.创设班级阅读环境

(1)扩大班级图书角规模,让学生有书可读

为了扩大班级图书角规模,开学伊始,班级内便制定出一个制度,每学期每人至少捐一本书。另外,班级每月可以从图书馆借一百本书。渐渐地,班级图书角的规模较以前大了很多。为了激发学生读书兴趣,我给班级图书角起名叫“悦读吧”,并在书架旁贴了一句话:“瞧,一本书正等着你找到它”,让学生觉得从图书角中选择一本书读就像做捉迷藏游戏一样有趣。“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个高尚的人谈话。”每一本书都渴望被你读到,让你关注它。班上还推选了五名热心学生当图书管理员,轮流值日,负责每天的借书和还书以及整理图书工作,有的图书管理员还会在同学还书时,跟借书的同学探讨书中的问题,检查同学的阅读情况。

(2)利用午读时光,让学生有时间阅读

要保证阅读时间,为学生课外阅读提供空间和时间。我校十分重视学生的阅读,每天午餐后有15分钟的午读时间,这让学生有时间阅读。在这个时间段,我和学生在班级里共同读书,学生沉浸于书海,细细品读经典名著,悄无声息地与名家大师进行心与心的交流,那种惬意快乐,那份舒坦是无与伦比的。一旦学生养成读书习惯,这种习惯必定伴随他的一生,给予他终生受用的精神财富,因此,我班学生养成了利用零碎时间阅读的习惯,养成了随时翻阅书籍的习惯,坚持每天挤一点时间,读一篇或半篇文章。

(3)制定读书计划,让学生读书有劲

小学生做事最容易“三分钟热度”。激发阅读的兴趣容易,保持读书的恒心却难。每天硬性规定课外阅读量的标准就是一个好办法,对不自觉的学生可以“定书、定时、定量、定检”,以保证落实。我们通过每周的交流、读书的评价,推动学生挤出时间读书,每周持续读书,逐渐养成每天读书的良好习惯。为此,我们启动了“亲子为爱阅读21天家庭图书馆计划”。我们的活动口号是:“共享好书,每天阅读,三周坚持,终身受益。”活动形式是:坚持每天阅读后记录阅读足迹,可以自己制作一份阅读储蓄卡,记录你每天阅读的书名、读书内容及感受。我在班级开设了“读书加油站”栏目,贴出每月评选的3名“阅读之星”照片,并公布该同学所读书目,方便同学效仿学习。

(4)開展各种读书活动,让学生读书可用

学生课外阅读的动力就是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喜爱阅读的人总会手捧书卷爱不释手。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可以通过家长会、家校联系影响家长对课外阅读的认识,可以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主观能动性,在活动中催生学生持久的阅读兴趣。我班定期开展“我读书我快乐”读书汇报会、“我是故事大王”故事会、“经典诵读”诗歌朗诵会、“我行我秀” 表演会、“我真棒”优秀读书笔记评比展览等活动。学校层面上还开展了“读书节”的大型活动。这样既可以对读书的效果进行检测,同时也给同学们自我展示的机会,调动家长参与阅读的热情,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要创设各种实践运用活动,引导学生把阅读收获化为自己的实际需要,从而使读书成为学生的日常必需与成长的精神食粮。

三、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门”

1.名人名言,读书“乐无限”

收集名人名言,让孩子们体会读书使人快乐、读书使人聪明。在我班,名人名言随处可见,在教室前方黑板还开辟了“名人名言”栏目,每周更换。每天利用课前小预备的时间由班委带学生朗读,加深记忆。老师的引导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为了在班级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我在日常教学中常常抓住一些契机,讲名人爱读书的小故事,给学生讲读书的好处。在班级日常教学中的这种不遗余力的宣讲和鼓励,使得班上一部分学生很快爱上了读书。

2.图书漂流,读书“催化剂”

为了让孩子们有更充足的书可读,我想到了“图书漂流”。我们“图书漂流”的口号是:“图书漂流,一个分享快乐、放大快乐的读书游戏。”通过“图书漂流”活动,我吃惊地发现:“书非借不能读也。”到我这里借书的同学,读书速度都很快,远远超过那些拥有整套书在家里慢慢看的同学。于是,我在班级里大规模开展“换书读”的活动,鼓励学生们互相换书来读,最大化地利用班级里的图书资源。“图书漂流”活动是学生读书的“催化剂”,学生在这一活动中找到了打开“阅读之门”的钥匙,推开阅读这张神奇的门,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3.诵读积累,读书“润无声”

每天早晨,我会先精心选择一篇美文,大声朗读给孩子们听,接着,孩子们便打开《日有所诵》和《中华经典诵读》,大声读上几篇美文,一些名篇我还会让学生熟读、背诵。我一直认为阅读经典是非常必要的,这两本书非常适合小学生阅读。每天“在家阅读检查记录”,每周固定时间,各小组进行“在家阅读记录检查”,保障这项工作的扎实推进。诵读积累,贵在平时,“润物细无声”,经典诵读内涵深刻,韵味无穷,影响深远。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让孩子发自内心地喜欢读书,对阅读产生兴趣,懂得通过各种方式从书中汲取有价值的营养,这才是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真正打开方式。我深知阅读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它需要一段时间的训练。但只要有计划、有目的进行培养,让孩子读好书、好读书,在书中找到阅读的乐趣,找到阅读的“钥匙”,我深信,有了好的开端,一定会带来喜人的果实。让我们努力把人类精神上的食粮——书,带给我们的学生们。

参考文献:

[1]何炳章.从教育原点出发[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2011.

[2]吉姆.崔利斯.朗读手册[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10.

猜你喜欢
习惯培养
农村幼儿日常行为习惯的培养
关于对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几点策略
在常规教育中培养幼儿好习惯
给学生插上腾飞的翅膀
低年级学生有效倾听习惯培养寻绎
刍议农村学生英语学习习惯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习惯
第一学段语文学习习惯培养的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