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深度学习

2020-05-12 01:08史厚勇
安徽教育科研 2020年6期
关键词:深度学习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史厚勇

摘要:教育改革持续深入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应当重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积极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深度学习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针对学习的重难点,主动而深入地进行学习、探索,深入理解知识并提升数学知识运用能力。深度学习符合当前教育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将其应用于小学数学,有助于小学生理解、掌握和运用数学知识,促进其思维的发展和学习习惯的养成,提升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  小学数学  深度学习

近年来,教育成为国家与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各学校越来越重视教育方式的改革,致力于增强学生的能力,培养其核心素养。数学是小学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一门科目,对于学生知识启蒙、思维发展均有重要影响,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引导学生针对数学知识进行深度学习,以培养其自主探究、自主构建、自主学习、积极参与的良好学习习惯。深度学习重视学生获取知识、构建知识库的过程和体验,需要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基于挑战性主题和重难点内容进行探索,全心参与到学习中,体验成功,获得发展。其可引导学生掌握数学核心知识,明确其内在逻辑、联系。将深度学习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对于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发展学生思维、潜力,丰富学生知识具有重要意义。

一、应用探究式学习,培养深度学习习惯

数学核心素养不仅要求学生具备足够的数学知识,更要求其具备良好的自主思维能力、学习习惯、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因此,基于核心素养开展深度学习,应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教师应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经历和体验,积极采取探索式学习方式,引导和辅助学生独立自主地进行深入思考、学习、探索,使其感受数学魅力,从中获取满足感、成就感。探究式学习则能帮助学生真正地亲身体验、经历知识的探索过程,更好地认识和理解数学,而不是机械性地记忆教师灌输的知识,养成自主深度学习、探索的习惯。

例如,学习“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表面积”相关知识时,教师通常采用画分解图的方式进行讲解。但小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弱,部分学生难以将立方体与分解的平面图联系起来,导致其对知识的理解浮于表面,影响学习效果。为此,教师可应用探究式学习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可先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如“长方体共有几个面,面与面之间有哪些异同之处”,然后让学生通过分解、制作长方体的方式进行自主探索。分解长方体时让学生在各个面标上序号,观察分解后形成什么图形,各个面分别处于什么位置,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哪几条线。分解后再让学生将长方体还原,进一步理解和巩固长方体的表面组成,并鼓励学生自行在白纸上画出长方形分解图,并使用剪刀、胶布将其裁剪下来,制作成一个长方体。探究式学习能够使学生快速理解和掌握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方式,也能增强深度学习的趣味性,使学生在探究中获得快乐和成就感,培养学生积极思考、探究、实验的学习精神和习惯。

二、注重教学多样性,转变深度学习方式

小学生由于其年龄特性,对于教学趣味性要求较高,只有丰富多样、新鲜有趣的数学课堂才能充分集中其注意力,提升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在小学数学中开展深度学习时,教师也应注重教学多样性,积极转变教学方法,使深度学习方式更为丰富多样,激起学生的参与热情,真正发挥深度学习的效果。教师在教学中应对同一题目探寻不同的解决方法、解决过程,以培养学生深度学习的意识,提高其对于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同时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综合素养的提升。

例如,在学习“小数的加减法”相关内容时,仅通过讲解和书面解题训练很难激起学生深入学习、探索的热情。为此教师可采取多样性教学,引入游戏,如:在学生胸前贴上1角、5角、1块的卡片,让学生依据教师说出的小数进行抱团。教师说出1.5元时,可由1名1块、1名5角抱团,也可由3名5角抱团。该游戏符合小学生兴趣点,且采用货币单位举例,符合学生生活经验。学生初步掌握1角、5角、1块钱之间的关系后,可快速理解小数加减的知识。教师也可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如创设一个体检的情境,用长尺帮学生量身高,让学生自行辨认数值,并计算与上一次体检相比长高了多少。如某同学上次量身高时为1.42米,今天再量时变为1.51米,用1.51-1.42即可获得长高的数值。创设情境可锻炼学生列出小数计算式并进行计算的能力,也可帮助学生巩固米、厘米、毫米的换算知识,同时还可提高学生使用尺子并辨认长度数值的能力。注重教学的多样性,可使深度学习更有趣和多样,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应用数学知识,提升数学能力。

三、采取问题式教学,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小学生处于启蒙阶段,其自制力不足,尚未形成系统的学习思维和习惯,数学知识基础也较差,导致其很难自行开展深度学习。因此,教师应重视对于学生思维的引导,可采取问题式教学,通过提出生动、适宜的问题,引导学生不断深入地进行学习和探索。随着问题不断深入学习,能提高其解题能力,也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递进思维,拓展其思维广度与深度,对其后期数学知识的学习有重要辅助与铺垫作用。

例如,在学习“分数除法”相关知识时,其核心在于分数的整数除法运算方式,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理解分数除法、掌握计算法则。教师可采取问题式教学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层层递进地提出问题。以分蛋糕为例,提出“将一块蛋糕分给小明和小红,每人可获得多少块蛋糕”时,学生可快速获得12的答案。随后教师可提出“小明想将蛋糕与2名朋友分享,每人可获得多少块蛋糕”,引导学生列出计算式,使其初步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与用法。随着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不断加深,教师可再提出“将45个蛋糕平均分给2个人,应该怎么分”“将23份蛋糕分给6个人,应该怎么分”等问题,逐渐增加难度,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解题过程中应鼓励学生表达自身看法。有的学生可能认为45个蛋糕分给2个人,可采用45×12的算式进行计算;也有的学生认为可以将分子4÷2,分母保持不变,获得25的结果。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引导、鼓励、评价,使其主动地探索并理解分数除法的原理、方法、计算式等,掌握其中的规律,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四、重视实践性教学,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实践动手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深度学习中,教师也应重视学生的实践性教学。而小学数学知识通常是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生有大量的实践机会。为培养学生的深度学习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教师应充分利用实践教学机会和资源,给予学生自行思考、动手操作、实验探索的平台。在实践过程中,学生需理解数学知识,并将知识良好地运用于实践中,借助于实际事物深入理解知识、运用知识,体验学习和探索的乐趣,提高其核心素养。

例如,在学习“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相关知识时,教师可指导学生对教室中、校园中各种事物的面积进行计算。首先让学生采用软尺测量自己的桌面、书本、长方形铅笔盒等事物的面积,并自行选择适宜的面积单位,锻炼学生对于面积的计算能力。随后教师可灵活提出问题,如:“谁能最简单地算出4个课桌的面积呢?”这时有的学生可能会逐一去量、计算,然后使其相加获得最终结果;有的学生可能先计算一个课桌的面积,然后将其乘以4;也有的学生可能将课桌拼在一起,形成一个大的长方形,测量其长、宽后获得面积。实践性教学能够有效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且在教师的指导下,有助于提高学生生活技能,活跃学生思维,使其能够灵活地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中,灵活进行探索、解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而言之,深度學习符合当前对于培养小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深度学习,应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究、思考、解题过程,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培养其良好的深度学习习惯。同时,也应重视学习过程中的趣味性与实践性,增强学生进行深度学习的兴趣,使其在实践中感受学习的快乐,发展自身综合能力和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程明喜.小学数学“深度学习”教学策略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2019,28(04):66-70.

[2]吴春丽.对核心素养发展下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的思考[J].学周刊,2019(26):71.

[3]朱洪雨.核心素养取向下的小学数学深度教学策略[J].现代教育,2019(05):58-60.

猜你喜欢
深度学习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大数据技术在反恐怖主义中的应用展望
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岩石图像处理的可行性研究
基于深度卷积网络的人脸年龄分析算法与实现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