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的运用

2020-05-12 01:08韩霜
安徽教育科研 2020年6期
关键词:教学研究大数据小学语文

韩霜

摘要:“大数据”正在慢慢地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当然它给语文教学带来的变化也是巨大的,它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也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本文通过介绍大数据的概念,并结合语文教学实际,阐述了大数据对语文课堂教学的帮助,以及在日常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该如何运用好大数据,提高教学效率,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关键词:大数据  小学语文  教学研究

引言

“大数据”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的广泛,如导航软件分析堵车情况,就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可以说大数据的影响渗透在我们日常的衣食住行中,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大数据的影响也是非常巨大的。那么,大数据有什么特点呢?

《大数据时代》中这样概况大数据的5V特点:Volume(大量)、Velocity(高速)、Variety(多样)、Value(价值)、Veracity(真实性)。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该思考如何让大数据给我们语文教学带来更高的效率呢?如何打造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呢?如何打造更具有吸引力的小学语文课堂呢?

一、大数据下,运用形式多样的教学形式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老师比较头疼的,老的教学模式是老师讲解,同学们写,然后分享个别同学的作文。这样的做法,效率非常低,一节课读几篇文章就结束了,同学们也兴趣不高。

但是大数据下的语文教学就能够有效地解决此类问题。比如我之前执教的《童话新编》作文教学,通过翻转课堂有效地提高了作文教学的效率。首先,在课前通过智慧课堂和同学们分享几个童话故事,通过对比总结和归纳,让孩子们轻而易举地得出童话的特点。然后在课堂上引导孩子积极讨论,积极发言,并抓住课堂生成加以指导,讨论自己最喜欢的童话人物的形象,并将自己心中的童话人物的形象画下来,让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然后大家分享自己新编童话的故事梗概,每位同学两三句话,同学们的积极性很高。接着,趁热打铁,将自己所编的童话形成文字。最后通过智慧课堂分享作文,大家一边看一边听,老师在同学们朗读的过程中也可以在大屏幕上实时地给同学们纠正错别字,明确作文的正确格式,也让学生们评一评哪篇作写得好,好在哪里,写得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我们又该如何修改。

在平时的学习反馈中,大数据也给小学语文教学提供了非常便捷的服务。比如在学习结束后,我在课堂上通过智慧课堂给孩子布置听写任务,当孩子们都利用平板电脑听写结束提交,教师就可以非常快速地知晓每位孩子掌握不牢固的生字是哪个,全班学生容易出错的生字是哪个。这样我们有针对性地讲解孩子们不易掌握的生字,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当然不仅仅是听写,在小学语文学习的各个板块,大数据都可以给我们及时地提供孩子们学习的反馈。我们适时地抓住教育契机,反复讲解,孩子们的成绩自然能够快速提高。

大数据的广泛运用,丰富了语文教学的形式,提高了语文教学的效率,让学生从被动接收者变成了主动参与者,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二、大数据下,同学们可以获得海量的语文资源

大数据信息丰富,会给我们提供非常多并且非常有价值的学习内容,比如课文的课外延伸内容或者课文的配图等。

我在教授叶圣陶先生《荷花》一文时,就深感海量语文资源的优越性。我相信同学们都见过荷花,但是同学们有没有仔细观察过荷花呢?同学们在欣赏荷花的时候能不能将荷花的各种形态和课文中的一些词句结合起来分析品味呢?如课文中的“挨挨挤挤”,我们就可以通过一张长势茂盛,一片片荷叶你挨着我,我挤着你的图片帮助同学们理解这个词语。关于课文中荷花的“冒”这个词,就可以通过一段小视频让同学们体会荷花开花之快。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要“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要特别注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要将课文中的情感读出来,让生活阅历浅的同学能够感同身受。比如在朗读《拉萨的天空》一文时,可以播放关于拉萨天空的视频,让同学们看着那湛蓝如蓝宝石的拉萨天空,配着轻音乐,孩子们不知不觉就被老师“带”到了拉萨那片热土上,这样对于课文的理解就深入了,对感情的朗讀训练也会水到渠成。

再比如,在学习《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就利用智慧课堂,当场搜索火星的有关资料。当这些直观的视频和图片呈现在孩子们面前的时候,他们表现出极大的兴趣,通过视频资料直观地了解了火星的环境……让原本难懂的知识简单化、直观化。在学习《神奇的克隆》这篇文章时,刚开始,很多同学对“克隆”这个词并不理解,这个时候利用智慧课堂搜索,当场向他们展示了关于克隆羊“多莉”的诞生过程的图片,让孩子们更直观地了解了“克隆”是什么,多莉是怎么来的,这个实验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引导同学们利用智慧课堂积极搜索并思考:你还了解哪些“可以造福人类”的克隆技术?孩子们积极性很高,课堂气氛活跃,在轻松的环境中解决了复杂的问题。

利用大数据,让孩子们更直观地学习,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也让难懂的知识更方便孩子们理解。

三、利用大数据可以充分拓展语文教学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所以,一篇课文学习完后,学生肯定是感到意犹未尽的,这个时候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向他们推荐相关的课外读物,使学生的学习向课外、课后延伸,并及时地进行反馈、交流。这样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开发课程资源,促进课内外学习和运用的结合,调动学生学习运用语文的积极性,并不断扩大语文学习的视野。小学语文课本选取了叶圣陶的《荷花》,其语言优美,用词准确,文笔清新雅丽,有强烈的抒情色彩。叶圣陶还写过《苏州园林》《记金华的双龙洞》,我们可以通过多种类型课文的比较阅读,让同学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作者,感受作者文字的隽永美好。

比如在学习黄奕波的《游天都峰》这篇文章的时候,同学们都被这高耸入云、险峻陡峭的天都峰吸引了,但是孩子们大多并没有游历过天都峰。这个时候教师除了可以向孩子们展示直观的图片和视频外,还可以向孩子们展示其他作家写的关于黄山的文章,也可以给孩子们读一读关于黄山的古诗,丰富孩子们的课外阅读量,让语文课更加充满语文味。当时我给孩子们就补充了季羡林的《登黄山记》和徐迟的《黄山记》,通过这两篇文章的阅读,孩子们对黄山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对黄山形成了自己感性的认识。

总结

大数据正在慢慢地改变我们的生活,给语文教学带来的改革也是巨大的,为教师和学生都提供了全新的学习平台。在学习中,只有积极主动地学习,才能更好更快地接受所学习的知识。而大数据的出现将学生从被动接受者变成了主动参与者,让老师从讲授者变成了活动组织者。角色的改变,让语文教学更加的鲜活生动而有吸引力!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教学研究大数据小学语文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生物学概念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复习课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
儿童观察画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