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小组合作的初中数学“问题导学”教学研究

2020-05-12 10:35张益芳
安徽教育科研 2020年6期
关键词:问题导学小组合作初中数学

张益芳

摘要: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是目前课程改革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基于小组合作来开展初中数学“问题导学”教学实践,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同时还能够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发展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

关键词:小组合作  初中数学  “问题导学”

引言

“问题导学”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能够有效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主动发现以及主动尝试,是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而小组合作是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帮助、探讨以及交流的一种方式。基于小组合作来展开“问题导学”教学,通过教师的问题引导,能够有效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奠定小组合作基础——通过“问题导学”引导学生自主预习

初中数学教学活动高效展开的前提和基础是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有效的预习,尤其是基于小组合作的“问题导学”教学中,课前预习更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只有对教学内容有了一定了解,教师进行“问题导学”时,小组合作才有可能顺利展开。教师事先为学生布置预习任务,学生初步感知数学教学内容,对知识背景有个大致的了解,这是学生之后实现小组合作与问题解决的前提与基础。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当重点注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如果学生缺乏自学的自觉性,教师还可以将学案从课前转移至课堂上,确保基于小组合作的“问题导学”教学模式能够顺利实施。例如,苏教版初中数学教材《相交线与平行线》一节,教师在教授这部分内容时,可以选择先不直接授课,而是在课堂教学开始前,提出问题让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内容进行预习:“什么是邻补角?什么是对顶角?具有邻补角关系的两个角必须具备哪两个条件?具有对顶角关系的两个角又必须具备哪些条件?”由于学生在学本节内容之前,已经掌握了线段、直线、射线等相关内容,所以在预习时,学生能够根据教师的“问题导学”和已学内容来对本节内容进行推理和自学,继而对相交线与平行线的知识内容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和认知,之后教师再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三个点:其一,小组人数应当科学合理,人数太少难以活跃气氛,而人数太多则容易出现局面混乱的情况,所以小组合作的人数以四人为宜;其二,教师在分配学生时,应当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学习水平相近的学生可以错开分组,同一组内的学生应当注意性别搭配;其三,小组不能够一直固定不变,教师需要定期对小组结构进行调整,从而使班级里的每个学生都有相互接触的可能,进而增加学生交流沟通的空间,提升学生的协助能力。

二、激发学生学习热情——通过问题情境促使教学趣味化

基于小组合作的“问题导学”教学中,问题是整个模式的灵魂与核心,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以及热情有着极大的帮助。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在开展相关课堂教学时,应当积极创设趣味化的问题情境,以创新的形式将其呈现,比如游戏活动、多媒体展示、生活案例等,都可以用来导入问题,这样能够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课程参与度,活跃学生思维,使其求知欲望和探究欲望得以点燃。与此同时,为了提高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成效,教师还需要规范小组内部活动。首先,教师需要制定小组合作准则来对小组合作流程进行制约,小组成员不能够不参与活动,同时也不能够随意而为之;其次,教师应当对小组成员所扮演的角色进行合理分配,即一部分学生进行动手操作,另一部分学生进行成果评测,两者之间不能够一成不变,需要不断地进行轮换;最后,小组合作时,应当确定一个核心的发言人,以此来代表小组其他成员来发言或讲解,核心发言人也应当轮换,使每个人都有发言的机会,从而保证其公平性。在对小组成员进行问题导学时,教师需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来进行讨论和交流,使所有学生都能够畅所欲言。例如,在苏教版初中数学教材《勾股定理》一节教学中,为了能够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教师可以创设趣味化的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来进行解答,比如:“在很久以前,一位南方的商人来到北方城市,他为了赚钱,便想出一个非常好的方法,他设计了这么一道题,‘把一根直尺折成直角,以此拼装成直角边为3和4的直角三角形,那么斜边的长度是多少?如果有人能够回答出这道问题,商人就会把商品免费送给对方;而如果有人回答错误,那么就要付两倍的价钱进行购买。如果是你们,能够将这道题解决吗?”提出问题后,教师再让小组合作探讨,而后让小组代表来表达成员的解题思路及结果,之后挑选思路最为清晰和准确的那一组成员进行肯定与表扬,同时对其他小组加以激励。这种趣味化问题情境设计更能够让学生产生兴趣,并且能够激发学生的讨论欲望,从而凸显小组合作的成效。

三、实现小组以优带差——通过“问题导学”引导学生合作探究

基于小组合作的“问题导学”教学是优化学生问题思考与问题探究的过程,其目的是促进学生的相辅相成、相互学习,从而实现以优带差。所以,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当对学生的差异性给予足够的关注。在进行“问题导学”教学时,应该以教学内容为基础,同时结合学情与教学环境的实际情况来设疑质问,使问题的设计变得更有层次性,进而让不同的学生都能够学到知识。例如,在苏教版初中数学教材《代数式的值》一节教学中,教师首先可以提出如下问题:“已知a=3,a-b=1,那么a2-ab的值是多少?”教师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进行讨论,由于问题的导入起点并不高,几乎所有学生都能够算出该问题的結果。教师让小组代表进行发言,即“已知a=3,将其代入a-b=1中,便能够得出b=2,之后再将a和b的值代入a2-ab,即32-2×3,便能够得出结果”。教师通过询问几个小组之后,如果发现学生的解题思路都相同,便可以继续深入引导:“大家在进行讨论时,难道解题思路都是一样吗?其实还有一种更简单的解题方法大家都没能想出来,大家再思考思考,看哪个小组能够更快地将这种方法研究出来。”学生经过刚才的合作探究,都以为这是顺理成章的最好方法。而教师现在告知学生还存在更简单的方法,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同时还能刺激学生的求胜欲望和求知欲望,使得小组合作的氛围更为热烈。学生受定式思维的影响,一般只会考虑求出a,b的值,之后再代入题目中,因此不易想到其他方法。而这时教师便可以适当给予提示:“大家都知道a2代表什么意思吧?”那些数学水平较高的学生受到点拨,在明白a2=a×a之后,立马就能够得出相关结论,并且开始与小组成员商讨,即“a2=a×a,因此a2-ab可以转化为a×a-a×b,利用分配律来算,a-b便可以作为一个整体值来进行代入,从而不必再求出b的值”。教师通过这几个问题的设置,能够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参与到问题情境中来,通过以优带差,使学生获得自豪感与自信心,从而促进全体学生的综合发展,有利于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

结语

简而言之,基于小组合作的初中数学“问题导学”教学模式是课堂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应当自觉转变教学理念,通过引导学生自主预习、创设趣味性问题情境以及组织学生合作探究等方式来实施“问题导学”教学模式,从而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发展学生的数学学科能力和学科素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曹芹蓉.初中数学导学案教学模式与小组合作学习法的整合策略研究[J].亚太教育,2015(35):136.

[3]杨素玲.探究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5(10):112.

猜你喜欢
问题导学小组合作初中数学
高三化学复习教学中“问题导学案”的有效实施
浅析问题导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问题导学”教学模式下引导学生提问的策略探究
作文评改“五步曲”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论构建英语高效互动课堂的策略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