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发展型资助视域下精准资助体系的构建
——以集美大学为例

2020-05-13 12:43童建福黄珊珊戴贵芬
关键词:资助困难精准

吴 薇,童建福,黄珊珊,戴贵芬

(集美大学,福建 厦门 36102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保障贫困地区办学经费,健全家庭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健全学生资助制度”。学生资助工作是一项重要的保民生、暖民心工程,事关脱贫攻坚,事关社会公平。做好高校资助工作是阻隔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举措,这就为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为全面深入地掌握学校精准资助工作开展情况,梳理工作思路,查找存在问题,寻求解决对策,对加强和改进精准资助工作提供决策帮助,集美大学组成课题组,精心设计调研方案。调研小组开展师生座谈会,走访学院和学生宿舍,深度访谈经济特别困难学生党员,电话访谈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获得者,认真听取基层师生对提高精准资助工作的建议。调研小组通过易班平台发布问卷调查,面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以下简称:困难生)问卷共回收515份,大一到大四的比例分别为:0.78%、56.5%、25.63%、17.09%;面向家庭经济非困难学生(以下简称:非困难生)问卷回收142份,大一到大四的比例分别为:0.7%、40.58%、51.41%、7.04%。

一 集美大学资助工作基本情况

近年来,集美大学学生奖助体系不断健全,奖助规模不断扩大,奖助金额不断增加。2018年,各级政府、学校及社会设立的各类奖、助学金共30余项,资金约5 125万元。资助体系中,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等政府专项资助项目8项,资金约2 635万元;学校资助项目5项,资金约1 100万元;社会资助13项,资金约200万元。国家助学金、特区困难专项补助、特殊困难补助、社会助学金等无偿普惠性资助资金总额约2 310万元,年资助人数5 900余人,资助面100%,在校困难生人均资助水平3 881元/年,平均受助幅度在3 000元/年—6 000元/年。2015年以来,学校依规逐年提高勤工助学酬金,增设绿色通道入学学生生活补助、建档立卡等政策兜底对象生活补助等资助项目,资助规模以年均约26%增幅增长。学校已建立起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安心在校就读、政策兜底对象重点资助全覆盖、突发灾患帮扶应助尽助的保障型资助体系。(调查及资助情况见图1、图2、图3、图4)

图1 2018年集美大学特别困难学生生源地分布图

2018—2019学年,通过量化指标体系认定,学校本科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5 952人,其中,特别困难学生1 293人,占5%,一般经济困难学生4 659人,占23.84%。研究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128人,占9.8%。特别困难学生的困难类型为建档立卡、低保等政策兜底对象,孤儿、伤残或自身患重大疾病;一般经济困难学生困难类型主要为父母一方或双方失业,并缺少经济来源,家庭成员子女多,且有2人以上(含2人)正在接受非义务教育或家庭主要成员中有残疾或疾病而丧失劳动者。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主要分布在福建、贵州、河南、广西、安徽、江西、云南、新疆、山西、四川等省、自治区人口较为分散或经济较为落后的村镇、社区。

图2 2018年集美大学一般困难学生生源地分布图

图3 2018年集美大学各年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分布情况

调查中,96.31%的困难生和97.19%的非困难学生认为资助工作信息公开,透明;困难生对资助工作满意率评价中,基本满意以上者达99.42%。

图4 2018年集美大学各学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分布情况

二 精准资助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识别不够精细

采用福建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研发的“福建助学”app,将家庭经济困难状况进行量化测评,从学校层面统一特别困难和困难学生的认定标准,避免了不同学院不同标准的宽泛认定。但在实际的认定工作中,尚有个别认定标准不够精准的现象,造成贫困生应助未助、应助少助的现象,甚至存在个别“假性贫困”现象。主要原因有:目前认定参考标准仅为贫困证明和民主评议,缺乏校园卡消费情况等辅助性的参考信息;有些生源地民政部门开具的贫困证明较为随意,增加了认定工作难度,在访谈中,师生集中反映了较多建档立卡、低保等学生本人对家庭持卡不知情,或已脱贫,但仍享有无需民主评议、可以直接享受重点资助的扶贫优惠政策;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生源地开具的经济困难证明不具有横向可比性,导致认定存在误差的可能性。在此次问卷调查中,98.45%的困难生和97.89%的非困难生认为“认定结果合理或基本合理”,但仍有2.11%的非困难生认为“大多数学生不符合认定标准”;也仍有1.55%的困难生认为“认定结果不合理,被认定为特困生的学生没有我困难”,虽然这个比例很小,也存在主观判断,但说明在实际的困难生认定工作中还存在识别不精准的情况。

(二)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帮扶资源分配不够合理

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设立的奖学金和助学金项目比较多,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够深入了解资助政策、不熟悉资助申请条件和流程,获取相关信息的能力较弱,申请奖助学金较为盲目。由于各项奖学金和助学金的评选时间不同,辅导员掌握信息不全或不准确,或者资助方对资助对象所要求的条件相似(如要求成绩优良、来自偏远山区等),故纵观各项奖助学金评审过程中客观存在“重复资助”或“缺漏”现象,有的贫困生一个人同时获得多项资助,而有的贫困生获得的资助很少。97.18%的非困难生认为“大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同学得到了资助”,2.82%的非困难生认为“还有个别家庭经济困难同学没有得到任何资助”;88.73%的非困难生认为“学院的政工干部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资助名额分配等工作中从没有优亲厚友的现象”,9.86%的非困难生认为“偶尔存在优亲厚友的现象”,1.41%的非困难生认为“经常存在优亲厚友的现象”。在深度访谈和随机电话访谈中,调研组重点就优亲厚友现象进行了了解,主要原因在于有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获得了各种资助之后并非用于改善其在校生活条件,而是将资助金转回家补贴家用,在后续的资助中,有可能还会出现班级同学看到其生活艰苦,再次给予该生照顾帮扶的现象。有些经济困难学生性格较为开朗乐观,师生对其了解较为深入,关注度较多,性格内向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善言辞,师生与其交流甚少,容易造成在民主评议的过程中资源分配倾向于善于沟通、人缘较好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三)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管理过程不够规范

资助政策宣传力度不够深入。当前,学校对于大学生资助政策主要通过易班网、学院主页、校园公示栏、辅导员介绍、微信推送、资助手册、 政策宣讲等宣传载体进行宣传,宣传力度虽大,仍有不到位情况;宣传范围虽广,尚有不深入现象。从问卷调查的数据来看:79.81%的困难生认为学院宣传充分,畅通到位,可随时咨询;18.25 %的困难生认为“所在学院对资助工作的信息传达一般,只知道重要信息”,1.94%的困难生认为“所在学院对资助工作的信息传达不到位,很多信息大家都不清楚”,可见,近1/5的同学认为学校资助政策的宣传力度还不够深入,这在某种程度上会影响精准资助的深度和广度。

资助数据化应用水平不高。当前学校资助信息化水平较低,教学管理、教育管理、后勤服务等各系统数据屏障尚未打破,暂未集成学生助学金申请、审批、个体受助情况统计等功能,这不仅影响了贫困生认定工作的精准化,也影响了学校对于资助项目或帮扶举措向某个学生投放与否,精准与否作出准确的判断和监督。

精准资助工作流程不够科学。为确保公平、公正、公开,防范风险漏洞,奖助学金的评定发放流程严格按照学生申请、班级评议、学院审核、学院公示、学校汇总、学校公示、签领发放的程序,在管理制度设计严密的同时,管理程序较为繁琐,也造成了奖助学金发放的滞后。在问卷留言中,约20余名学生反映奖助学金发放到位较慢,工作环节多,周期长的问题。调研组走访中,学院反映对于临时困难补助审核使用权应下放到基层,采取随用随补的方式资助,确保家庭经济困难状况能迅速得到缓解。

学生资助理论研究不够系统。目前集美大学对于资助育人工作的经验尚在摸索中,项目化运行体系尚未形成,资助育人有关理论研究成果数量不多,较少有优质的资助育人精品项目,这与当前资助育人工作要求存在巨大差距。

(四)对大学生资助政策的监督管理机制不够健全

目前,学校关于大学生资助的监督管理机制尚不健全。首先,学生奖助学金评定过程的监督机制不够健全。目前奖助学金的评定,主要由学生处发布评选通知,学院将通知发布给班级,学生申请,辅导员和学院进行审核、挑选,公示名单,公示无异议后上报学校。在这个过程中,虽然有通知和公示环节,但由于监督机制不够健全,还可能出现申请材料弄虚作假、钻评定细则漏掉空子、通知不到位、名单挑选不合理、公示不到位等问题。在问卷调查中:接受问卷调查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有2.33%认为“当前学生资助工作中存在不公开、不透明的情况”,接受调查的家庭经济非困难学生中有2.11%的同学也认为“当前学生资助工作中存在不公开、不透明的情况”。其次,奖助学金发放后资金的使用情况缺乏监督,个别同学会将奖助学金寄回家补贴家用,或用于请客吃饭、选购衣物、购买奢侈品,而不是学习、生活等必须的花费上。资助金发放后缺乏健全的监督机制,会使得资助工作的作用大打折扣。在问卷调查中,28.17 %的学生认为“所在班级的经济困难同学有存在高消费、抽烟酗酒、沉迷网络、旷课等不良行为”。

(五)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发展型帮扶措施不够完善

一方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家庭致贫的主要原因和家庭背景不同,对于资助的需求会有所差别;而同样的困难学生在不同的年级,个体需求也存在差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需要经济资助的同时,更存在着诸如心理援助、学业救助、能力扶助和就业帮助等发展型的现实诉求。另一方面,大多数学院在学生资助工作开展过程中,主要精力都放在了文件转发、组织申报、材料汇总等事务性的工作,也以资金安全发放到位作为资助工作的完结,对困难生的人文关怀不够,也很少针对不同类别或不同时期的经济困难学生个体或群体制定精准的帮扶措施,帮扶过程缺乏动态分析,缺少个性化和精细化措施。长此以往,造成资助工作“供需”不对称,精准度差,不能“急学生所急,想学生所想”,资助容易错过最佳时机,使得资助工作效果大大折扣[5]。同时,社会力量投入扶贫力度较大,但扶智的参与度较低,在多年的社会捐助中,只有3家企业(厦门建霖健康家居股份有限公司、厦门信基置业、携程厦门分公司)为学生提供了解企业文化,熟悉岗位认知的机会。在问卷调查中,有60.97%的困难生认为“除了经济资助外,最希望得到的帮助是勤工助学,引导学生受助且自助”,16.12%的困难生希望“增加心理帮扶和就业帮扶”,7.18%希望“增加人际交往方面的指导”。有3.3%的困难生认为“学校/学院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太关注,工作只是形式上的,并没有落实到位”。

三 对策和建议

(一)对象精准——精准资助的前提

福建助学app在一定程度上通过构建客观的量化指标体系可以更真实、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生活状况,然而这个指标体系尚处于探索阶段,提供给资助工作者的只能是参考答案而并非最终答案。需要广大资助工作者通过实践以及掌握的真实情况去评估反馈,摸索出新的工作规律,优化量化指标体系和评定流程,提高学生资助工作的公平性和效率性。要以落实辅导员谈心制度,住楼制度、家访制度为着力点,密切师生联系,厘清因贫困证明、学生个性等主观原因产生的模糊边界。通过谈心谈话、下宿舍、实地走访等多种方式使辅导员深入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家庭,将定性考察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确保资助对象定位准确。

(二)力度精准——精准资助的关键

资助工作应改变以往“大水漫灌”“平均用力”的资助方式,要根据学生不同阶段、不同类型、不同需求,针对性地设计资助内容,通过“精准滴灌”确保资助力度的精准。可采用保底与封顶相结合的“资助包”形式,夯实保障性资助,完善奖优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每人每年至少获得一项资助,同时对学生获得无偿资助的总金额设置封顶值,通过增设考研奖励金、学习进步奖等奖学项目、拓宽勤工助学途径等措施,鼓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通过学业成就和参与劳动来获得更多经济资助。

(三)管理精准——精准资助的重点

做好深度宣传。在做好国家资助政策普遍宣传的同时,要用学生喜闻乐见的话语体系增强宣传的针对性,突出资助项目的功能特色,并对于不同地区、不同年级的学生,宣传的内容要有所侧重,例如,对大一的学生引导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和国家助学金,保障其安心入学;对于大二的学生引导申请国家励志奖学金、勤工助学等竞争性、有偿性的奖助学金,引导其自立自强;对于大四的学生重在宣传服务基层就业奖励金、创业奖励基金等项目,教育其奉献社会。

加快大数据建设。作为连接资助工作与学生个人的重要桥梁,要建立完善学生资助工作管理信息系统,集成学生资助、助学贷款、评奖评优、勤工助学等模块,涵盖资助工作的所有内容,实现资助工作的全部业务线上办公,提升工作效率。学校可以通过各部门的信息数据共享,构建大数据中心,根据实际需要建立包括学生的生源地民政部门信息、教务信息、社会活动情况、一卡通消费情况、手机消费记录、银行卡消费记录等为一体的多维度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认定体系,通过数据累积形成的资料库进行交叉比对、分析研判,做到全面、动态地把握学生的受助情况,让数据“说话”,让信息“带路”,为精准资助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优化顶层设计。可考虑在国家助学金、特区困难补助等资助面广的助学项目中采用学院和学校同步公示,缩短发放流程;也可以将特殊困难补助资金划拨学院,提高应急救助时效性。学校应重点围绕精准资助、资助育人等问题开展专题研究,加大科研扶持力度,在学生工作特色立项和科研立项中,对于资助育人项目给予适度倾斜,培育建设一批“发展型资助的育人示范项目”,推选展示资助育人优秀案例和先进人物,从而为精准资助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四)监管精准——精准资助的保障

建立科学的监管和动态反馈机制是开展精准资助工作的有利保障。在每学年完成在册贫困生的认定工作后,可为在册贫困生建立电子信息档案,对学生的基本信息、困难等级、受助情况、奖励情况、社会工作情况、志愿服务等情况进行实时更新,通过对在册贫困生的数据库进行动态监管,为精准资助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依据。学校可以建立以学校监督投诉为主导,学院、班级为辅助的三级监督体系,在充分尊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人格尊严的前提下,选择适当的方式适时地对资助信息进行公示,同时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和建议,并通过大数据技术完善监督机制,最终保障资助的公平公正和精准资助的有序开展。

(五)培养精准——精准资助的核心

资助不仅是解困,更承担着育人的功能。资助育人工作是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需要学校学生政工干部、专业教师、管理人员甚至朋辈一起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参与,形成浓厚的资助育人校园氛围。例如,可以将理想信念的培育与学校党课相结合,将感恩教育、诚信教育、励志教育与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等“两课”相结合,将创业创新教育与专业课教学相结合等。特别要重视发挥勤工助学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协调、沟通能力和责任意识培养的重要作用,使设岗单位或部门同时承担对学生的指导职责,安排有经验的管理人员对学生能力素质进行指导。此外,也必须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创设平台,使学生能参与创业项目,为学生提供创业资源与创业资金等,不断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学校不仅要给予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充足的物质支持,而且更要重视人文关怀,要准确把握困难学生的心理特点,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增强学生的安全感、幸福感,引导其积极受助。同时,积极鼓励学生投身志愿服务和社会公益活动,培养学生自立自强、知恩感恩、勇于担当的良好品质,形成“解困—育人—成才—回馈”的良性循环,坚决杜绝在问卷中反映出的个别经济困难学生存在高消费、抽烟酗酒、沉迷网络、旷课等不良行为。学院可帮助学生制定符合个人成长需求的“绿色成长方案”,给处于大学不同阶段的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资助帮扶。

猜你喜欢
资助困难精准
困难中遇见团队
困难我不怕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精准的打铁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选择困难症
精准扶贫二首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