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前、课中、课后“三步”优化 实施精准教学

2020-05-15 10:00桂志强
魅力中国 2020年9期
关键词:平行四边形精准数学

桂志强

(嘉兴市秀洲区洪合镇中学,浙江 嘉兴 314000)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以及大数据盛行,各地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出了“精准教学”的主张。为了更好的适应“精准教学”,教师的角色也在从关注“怎么教”走向关注“怎么学”,即教师怎样在课前、课中、课后围绕学生的学而展开,笔者以传统课堂教学为阵地进行了多年的教学实践与研究,发现要实施精准教学,就必须在课前聚焦真实学情,走向精准备课,课中要注重学为中心,精准组织教学,课后要落实以生为本,实施精准辅导。

一、课前聚焦真实学情,走向精准备课

数学教学理念要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的同时更加注重能力的培养。所以教师需要在课前对教材的精髓进行全面深刻地把握,同时更要把握学生的特点,做到以生为本,以教材为纲,根据教材呈现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确定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做到精准备课。

(一)依托预学数据,精准确定教学目标

所谓精准确定教学目标是指制定的教学目标既要符合课标的要求,又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既不能低标准的又不能高不可攀的。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 数据分析正影响着传统教学。一方面教师借助课前学生预学数据分析的方法和手段, 教师能够预知学生的整体学习需求,并预测教学重点、难点,从而制定更精准的教学目标为学生的课堂学习提供有效的帮助。

[案例1]七年级上第一章有理数的乘法(2)课前前测题

数据分析:通过对全班46人进行预学前测,(1)小题正确率为78.2%;(2)小题正确率为65.2%;(3)小题正确率为23.9% ,从预学数据可以精准看出学生对有理数的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理解还是比较准确,但对有理数的分配律由于符号的问题,大多数学生掌握的还是不够好,由些本节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就确定为会运用有理数的分配律进行简化运算,从而实现教学目标的精准化。

(二)前置“微课导学”,制定精准教学方案

“微课导学”是在现代教学理论引领和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按照课标要求,以“微课”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载体。课前引导学生在家观看微课,学习新知识,使班级学生接近同一学习起点,教师通过软件查看学生的答题情况,统计分析其错误原因,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案。

二、课中注重学为中心,精准组织教学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教师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的“学”服务。何时需要设问,何时要进行追问,如何追问等等,这些都是精准组织教学中我们必须深思的问题。

(一)创设有效情境,精准高效导课

良好的问题情境导入是展示教师教学艺术的“导火索”,是教师对整个教学过程考虑,周密安排的集中体现,创设高效精炼、有趣、真实的问题情境,常常具有“先声夺人”的效果。好的情境不仅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而且能为提高整堂课的教学效率创造条件。教师创设有效情境,精准提问,引导学生有效而快速地进入学习状态。

[案例2]《平行四边形》引入片断

在“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教学环节中,首先利用幻灯片示一组生活中非常熟悉的静止的图片。

教师:这些图片中有你们熟悉的图形吗?

生: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圆、梯形。

教师:好的,这里又有哪些熟悉的图形呢?(动态出示图片---伸缩晾衣架)

生: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

教师:生活中,无论是静止的图片还是运动的物体,经常蕴含大量的几何图形,下面我们就来研究平行四边形。椐小学知识,你能谈谈对平行四边形的认识?

生1: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

生2: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面积等于底乘高

生3:平行四边形的上下两条边可以通过平移得到。

教师:初中阶段对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和小学一样,即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但初中阶段认识平行四边形要将图形、文字和符号结合起来。

(二)组织探究活动,精确干预指导

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数学活动经验需要在“探究”的过程中积淀,在数学活动过程中逐步积累的,是学生不断经历,体验各种数学活动过程的结果。而当学生在自主探究问题时,往往会出现不同层次的思维困惑。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困惑,并选择适当的时机进行精准干预,提供必要的、明确的思维引导,为思维困惑的学生指明思考问题的方向,起到精准点拨的正面干预效果。

[案例3]八下《正方形中45度角小专题复习课》教学片断

问题1: 已知:正方形ABCD中,∠EAF=45°,点E、F分别在边BC、DC上 ,E'在CD的 延 长 线 上 且请 证 明

在解决问题1之后,教师给出问题2。

问题2:根据问题1,进一步探究,你还能得出哪些结论?学生先独立思考,教师巡视发现还是有部分学生无从下手,无思考方向。此时,教师进行合理引导。

师:可从如下方面考虑,(1)角;(2)线段;(3)图形的面积……

之后,学生纷纷进人精准思考的状态,课堂得以顺利深人进行。

教学解读:该案例中教师在巡视过程中,发现少部分学生探究活动中存在思维困惑,于是教师适时加以干预,为这些学生提供了准确的思考方向,同时也给所有学生渗透一种“思考问题”的意识。教师用“精准点拨”式的干预驱动着学生的“精准思考”。

(三)参与生生讨论,分层精准启导

课堂教学中,学生之间往往存在很大的差异,有些潜力生的思维往往会被一些难题所阻碍,优秀生的思维却往往因“吃不饱”而被限制。对此,教师要善于洞察这类学生的数学思考,设计出不同层次的问题,教师在参与生生互动中适时分层精准启发。

[案例4]《反比例函数图形综合应用》教学片断

如图2,正比例函数y=k1x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相交于A、B两点,其中点A的坐标为

(1)分别写出这两个函数的表达示。

(2)你能求出点B的坐标吗?

(3)在坐标轴上有一点M,且SΔMAB=6,求出点M的坐标。

(请学生分小组交流,推送一个正解的解题过程)

师:平板电脑依次展示各小组的解法,找出几种不同的解法,并请一位同学与大家分享一下解题思路。

生1:我们组是从反比例函数与正比例函数图象的中心对称性上去考虑的,通过图象可以知道,点B为点A关于原点的中心对称点,故B坐标为

师:同学们的思考力很强,能够运用数形结合来解决问题,值得提倡。但我想问问同学们,如果直线不过原点,还能由图形直接得出结论吗?

生2:不行,因为这时直线与双曲线的交点就不再关于原点中心对称了。

师:说的很好,接下来请同学们接续解决第(3)小问。

(思考3分钟后,大部分学生没有思路,教师启导)

师:在已知A,B两点坐标的条件下,由于M点的位置未知,不妨可以用未知数来表达一般情形,然后如何利用SΔMAB=6来解决呢?

学生3:(恍然大悟)可以假设点M的位置如图3所示,设M(a,0),过A、B作OM的高,可得解得从而得到

师:有没有其他不同的点?你能在图形上标出来吗?

学生4:还可以找到另外三个点,如图4中P、Q、N。

(学生思考并动笔计算出各点的坐标)

师:请有兴趣的同学课后继续探讨一下这四个点之间的关系,并思考一下如果顺次联结这四个点会得到什么四边形?

教学解读:案例5在教材编排中只有(1)、(2)两个小问,教师根据学情对它进行挖掘,将问题进行增补延伸,由已知三角形的面积求坐标轴上的点,最后又将结论再次引申,顺次联结所求四个点,得到特殊四边形,让学有余力的同学课后继续探究。如此设计,赋予原例题低起点、高立意的双重功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与发展,精准启导也通过变式设问得以体现。

三、课后落实以生为本,实现精准辅导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尊重学生个性发展”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在同一个班级中客观存在着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一方面,教师根据大数据学生做题情况,把学习能力相近的学生组建学习小组,教师在给每个小组设计辅导题时心尽量做到精准,分层布置辅导作业题,精确分析学生作业中出现问题的具体原因,然后加以点拨、提示和引导,让每个学生都能明白问题的原因所在,进而通过自己的分析、思考、实践,掌握解题策略,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另一方面,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适当布置一些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的课外练习题或综合实践题,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会观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真实情境中的数学问题。这样即加深了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又增加了对数学学习的浓厚兴趣。

总之 ,实现“精准教学”课前聚焦真实学情,走向精准备课是前提;课中注重学为中心,做到精准组织教学是关键;课后落实以生为本,实现精准辅导是保障。

猜你喜欢
平行四边形精准数学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平行四边形的烦恼
精准的打铁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平行四边形”易错题
精准扶贫二首
找图形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特殊平行四边形与图形变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