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宣城市2018年院前急救患者疾病分析

2020-05-15 03:19
安徽医专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宣城市时间段中毒

吴 兵

医学救援既要关注灾害事故的救援,也要关注日常医疗领域的需求[1]。为应对新时期疾病分类变化、老龄化加快等新形势、新挑战,本文对宣城市2018 年28643 例院前急救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了解该市院前急救疾病分类及流行病学特点,指导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急诊科室建设和人才队伍培养,优化急救医疗资源配置,不断提升该市院前急救工作水平。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 年1 月-12 月宣城市医疗急救中心安克指挥调度系统的任务流水统计表、病例流水表导出Excel数据表格,排除病家退车、病人离去、拒绝治疗、资料空白等患者病例,共纳入28643 例。

1.2 分类方法 对所有有效病例,参考国际通用的第10 次修订本《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简称ICD-10)进行分类,分为传染病、肿瘤、血液系统及造血器官疾病和某些涉及免疫机制的疾病、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精神和行为障碍、神经系统疾病、眼和附器疾病、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皮肤和皮下组织疾病、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妊娠、分娩和产褥期疾病、起源于围生期的某些情况、症状、体征和临床与实验室异常所见、损伤创伤、中毒等18 类。性别分为男、女两组。年龄分为60 岁以上(老年)、45~59 岁(中年)、18~44 岁(青年)、7~17 岁(少年)、0~6 岁(婴幼儿)5 组。

1.3 研究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以疾病分类、性别、年龄组、呼救时段及月份为研究指标,分析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学特征。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患者疾病分类构成 院前急救患者疾病分类中,除症状、体征和临床与实验室异常所见(26.55%)外,前6 位分别为损伤、创伤(49.27%)及中毒(6.36%)、神经系统疾病(5.71%)、循环系统疾病(4.73%)、呼吸系统疾病(1.76%)、消化系统疾病(1.43%),共占69.26%。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院前急救患者疾病分类构成

2.2 不同性别患者疾病分类构成 院前急救患者中,男性17468例(61.0%),女性11175(39.0%),男女比为1.56:1。其中,中毒男女比为2.59:1,呼吸系统疾病男女比为2.01:1,消化系统疾病男女比为1.93:1。中毒、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相比其他疾病,男性患者远高于女性患者。见表2。

表2 院前急救患者性别构成 例(%)

2.3 不同年龄组患者疾病分类构成 院前急救患者中,60 岁以上的老年患者12329 例(43.0%),45~59 岁的中年患者10702 例(37.4%),两者合计共占80.4%。损伤、创伤及中毒以45~59 岁的中年患者最多,神经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主要集中在60 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各年龄组在各类疾病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32.329,P<0.01)。见表3。

表3 院前急救患者年龄组构成 例(%)

2.4 院前急救患者时间段分布 院前急救患者中,呼救的前3 个高峰时间段依次为8 点1952 例、9 点1806 例、17 点1802 例,3 个低谷时间段依次为凌晨2 点406 例、3 点387 例、4 点397 例。见图1。

图1 院前急救患者时间段分布

2.5 院前急救患者月份分布 院前急救患者中,1 月份2609 例,占比最大,6 月份2271 例,占比最小。其余月份患者数量波动较小。见图2。

图2 院前急救患者月份分布

3 讨 论

3.1 患者疾病分类构成情况分析 宣城市2018年院前急救疾病分类,前6 位疾病为损伤创伤、中毒、神经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与广州市[2]、呼和浩特市[3]、银川市西夏区[4]院前急救疾病分类相比较,除中毒外,其余5 类疾病一致。与福州、广州等8 个城市2010 年院前急救疾病分类[5]相比较,损伤创伤、神经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顺序一致。①院前急救疾病分类以损伤创伤为主,结合时间段分布情况来看,主要集中在我市上下班交通拥堵高峰期。对比上海奉贤区[6]、呼和浩特市等地研究结果,交通事故导致的损伤创伤也应作为我市院前急救重点关注疾病。院前急救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7]。因此,应加强院前急救人员相关培训,优先增加高峰期的车辆和医护人员,建议采用集束化护理管理[8],稳定患者伤情。②中毒、神经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居我市院前急救疾病分类2、3、4 位。我市中毒患者以酒精中毒、农药中毒为主,这与市民饮酒习惯、全市以农业为主等因素有关,在加强医护人员培训的同时,还需要我市卫生健康、农业农村等部门进一步加强健康教育和农药相关知识普及,关注农村人口心理健康,减少农药自杀事件发生。针对神经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基层医疗机构应加强对患者的随访与高危人群的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家属急救能力。

3.2 不同性别患者疾病分类构成情况分析 宣城市2018 年院前急救患者男女比为1.56:1,与广州市[2]、银川市西夏区[4]相似,高于呼和浩特市[3]、上海奉贤区[6]、重庆市南川区[9]。其中,中毒、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男性患者远高于女性患者,提示我市男性在饮酒、吸烟及饮食等方面不良生活习惯严重影响了身体健康,应进一步加强健康促进县区建设,提升全市控烟工作力度,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3.3 院前急救患者年龄构成情况分析 宣城市2018 年院前急救患者45 岁以上中年和老年人占80%以上。①损伤、创伤及中毒以45~59 岁中年患者最多,可能与中年人交通出行习惯、饮酒习惯有关,该人群经济实力较强,汽车出行比例较高,同时工作中过量饮酒概率较大。②神经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集中在60 岁以上老年患者,符合人体自然规律,老年人身体机能和抵抗力下降导致极易发生中风、心脏病、心梗、肺炎等各类疾病。研究显示93.5%的老年人期望通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急救培训获得相关知识[10]。因此,针对老年人应开展健康知识社区培训,介绍上述疾病紧急应对措施和日常注意事项,较好地满足老年人相关需求,从而提升院前急救效果。

综上所述,通过对宣城市2018 年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学分析,了解了院前急救患者疾病分类、性别和年龄组构成以及呼救时间段分布,可为该市各急救站点及急救网络医院提供建设规划建议,为优化院前急救人员、车辆、设备等资源配置提供相关依据,进一步优化院前急救工作流程,针对医护人员进行重点培训,加强群众健康教育宣传力度,不断提高院前急救工作水平,满足群众对医疗急救的需求。

猜你喜欢
宣城市时间段中毒
生如夏花之绚烂
夏天晒太阳防病要注意时间段
中毒
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司法局五星司法所
爸爸中毒了
发朋友圈没人看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天哪!我中毒了!
“三天后”是啥时候?
《西游记》中毒记
八旬独臂老人关工路上圆了“入党梦”——记宣城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张世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