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解脱微导管结合增压技术栓塞脑动静脉畸形

2020-05-16 03:07盖延廷檀书斌彭方强刘旻谛叶宇阳宋冬雷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20年4期
关键词:栓塞畸形脑出血

王 威,盖延廷,檀书斌,彭方强,孙 伟,刘旻谛,叶宇阳,宋冬雷

脑动静脉畸形(brain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s,bAVM)自然发病率约为1/10 万,发病高峰年龄为20~39 岁[1]。最常见临床症状为脑出血,全球bAVM 患者年出血发生率为2%~4%[2],再发出血率达50%。如何提高bAVM 治愈率一直是临床医师关注的问题。本文前瞻性研究采用介入栓塞技术治疗133 例bAVM 患者,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治疗对象

2016 年1 月至2018 年12 月冬雷脑科医生集团上海浦南医院临床基地采用Onyx 胶栓塞治疗bAVM 患者133 例。其中男85 例,女48 例;年龄为12~65 岁,平均32 岁;Spetzler-Martin 分级Ⅰ级10 例,Ⅱ级54 例,Ⅲ级49 例,Ⅳ级18 例,Ⅴ级2 例;幕上病灶113 例,幕下病灶20 例;首发临床表现为脑出血50 例,癫痫19 例,头痛59 例,颅内杂音2 例,体检MRI 发现3 例。入选标准:10 岁≤年龄≤70岁,须经DSA 证实bAVM,治疗前Glasgow 昏迷量表(GCS)评分为15 分,排除严重心肺等脏器功能障碍。根据Apollo 微导管2018 年3 月进入中国市场时间,将患者分为A 组(n=70,2016 年1 月至2018年2 月,结合非解脱微导管)、B 组(n=63,2018 年3月至12 月,结合Apollo 可解脱微导管)。两组间患者年龄、畸形团大小、分级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B 组30 例结合近端血流阻断增压技术(pressure cooker technology,PCT)栓塞患者的入选标准:供血动脉末端直径≥1.2 mm(Apollo 和Echelon 微导管头端直径相加为1.056 mm)。

表1 两组bAVM 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n(%)

1.2 血管内栓塞方法

手术均采取经动脉入路,常规气管插管,全身麻醉,Seldinger 技术穿刺股动脉并置入6 F 导管鞘,25 例患者术中同时穿刺对侧股动脉,置入5 F 导管鞘。全脑血管造影后,根据畸形血管团构筑情况,制定相应血管内治疗策略,主要包括单纯Onyx胶(美国MTI 公司)或联合应用Glubran 胶(NBCA-MS,意大利GEM 公司)和弹簧圈等栓塞治疗。选用微导管为1.5 F Marathon 和1.7 F Echelon 10 非解脱微导管(美国MTI 公司),或1.5 F Apollo 可解脱微导管(美国MTI 公司)。对B 组中30 例患者采用PCT 技术[3]:将Apollo 可解脱微导管置于畸形团供血动脉远端,置入另一非解脱微导管(如Echelon 10),并将其头端置于Apollo 导管头端和解脱点之间;先通过Echelon 10 导管放置相应血管直径弹簧圈1~2 枚,弹簧圈内注入50%Glubran 胶0.1 mL(注意胶不可返流至Apollo 导管解脱点),随后立即拔除Echelon 10 导管,此时血流完全被阻断;再通过Apollo 导管持续注射Onyx 胶,栓塞后在Apollo 解脱点拔除微导管。对于单支、粗大供血动脉且畸形团比较局限的bAVM 病灶,一般争取治愈性栓塞;对弥散病灶,若有明显高危出血因素(高流量动静脉瘘、畸形团内动脉瘤等),予以靶点栓塞和分次栓塞,后续治疗则以减少病灶体积为目的。

1.3 术后处理

术后除常规适当补液、激素及对症治疗外,对于治愈性栓塞和Spetzler-Martin 分级Ⅳ~Ⅴ级患者均予以心电监护,并控制性降低血压6~12 h(术前平均动脉压基础上降低20%)。

2 结果

133 例患者总体栓塞治愈率为33.8%(45/133)(图1);A 组栓塞率为25.7%(18/70),B 组为49.2%(31/63),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B 组中PCT 技 术 组 栓 塞 率 为66.7%(20/30),非PCT技术组为33.3%(1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每例患者栓塞血管支数为1~2 支,注胶量为0.5~7 mL,平均3 mL。28 例(21.1%)患者接受再次或多次栓塞治疗。SPSS 13.0 统计分析软件对计数资料进行卡方检验显示,A︰B 组χ2值为7.864 (P=0.007),PCT 技术组︰非PCT 技术组χ2值为6.986 (P=0.012)。

图1 介入栓塞技术治疗bAVM 患者影像

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A 组为5.7%(术中微导管粘管1 例,术中微导管穿破畸形团出血1 例,术后静脉瘀滞脑出血1 例,术后灌注压突破致广泛脑出血死亡1 例),B 组为4.8%(术后静脉瘀滞出血3 例,其中1 例行外科手术)(P>0.05),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5.3%,无新发神经功能障碍。对132 例患者随访3~26 个月(平均8 个月),血管畸形再发出血3 例,其中1 例死亡,完全栓塞患者无一例复发或再生血管畸形。131 例患者中改良Rankin 量表(mRS)评分0~1 分106 例,2 分25 例。

3 讨论

Richling 等[4]研究认为,bAVM 治疗方法主要有血管内栓塞治疗、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可单独应用也可联合应用。介入栓塞过去是手术和放射治疗的辅助方法,主要起到靶向性治疗(血流相关性动脉瘤、瘘、静脉瘤样扩张等)和缩小病灶体积的作用[5-6]。随着Onyx 胶进入临床应用,其较好的弥散性使得近年一些学者提出治愈性栓塞的理念[7-8],即以完全栓塞畸形团为目的,使畸形团和引流静脉不再显影。然而即便如此,传统Onyx 胶栓塞治愈率仅为20%~24%,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5.2%~6.8%[9-10]。栓塞治愈率低的原因在于为防止注胶过程中粘管,尽早拔除了微导管。随着近年新材料、新技术发展,栓塞治愈率进一步提高。Apollo可解脱微导管由美国MTI 公司研究开发,并于2013年在欧洲上市。该微导管为0.013 英寸内径、165 cm长,匹配0.01英寸以下微导丝;特点是离头端15 mm或30 mm 处设计有机械化可视解脱点,拉力达到33 g时即可离断。Apollo 可解脱微导管优势在于允许胶体返流接近解脱点,因此可延长注胶时间,提高注胶量,使得bAVM 治愈率达到46%~55%[11-12]。本研究B 组63 例应用Apollo 微导管患者术中均顺利解脱微导管,治愈性栓塞比例达到49.2%(A 组仅为25.7%,P<0.01),与国外文献报道相当。PCT 技术是在可解脱微导管应用基础上改进的一种注胶技术,本中心引进后率先在国内报道[3,13],以后又有学者简化流程,不用弹簧圈直接以Glubran 胶进行阻断也获得良好效果[14]。由于均为个案病例报道,未体现治疗效果统计学差异,本中心在原有实践基础上扩大病例,开展前瞻性治疗效果研究,获得了较理想的效果。

3.1 治愈性栓塞前策略

术前充分评估bAVM 血管构筑、形态学和血流动力学,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是治愈性栓塞前策略。本中心通过两组研究认为,要最大化发挥可解脱微导管的优势、获得较高治愈性栓塞效果,主要取决于以下条件:①最好选择Spetzler-Martin 血管畸形分级Ⅲ级以内、非功能区、终末型供血的致密型畸形团患者;②病灶供血动脉单一、走行平顺,引流静脉位于畸形团外围,较少有动静脉瘘样结构;③对于有Ⅲ级以上多支供血动脉的畸形团,最好予以分次分期栓塞达到治愈,遵循先外围小分支、后中心主干的原则;④可解脱微导管结合PCT 技术可获得事半功倍效果[14-15]。本研究B 组63 例患者中30 例接受PCT 技术显示治愈率高达66.7%,比较同组未采用PCT 技术治疗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且并发症发生率未见显著增加。

3.2 围栓塞手术期出血并发症防治

bAVM 栓塞围术期均可能发生脑出血严重并发症,常见原因包括:①微导管、微导丝操作不当,导致血管破裂(本组发生1 例);②栓塞时推注压力过大,使畸形血管团破裂;③拔管时畸形血管团明显移位,导致血管断裂;④引流静脉急性或慢性闭塞,导致残余畸形团静脉引流不畅而出血(本组发生4 例,即刻手术1 例);⑤栓塞术后正常灌注压突破(NPPB),引发广泛脑出血(本组发生1 例致死亡)。如何预防出血并发症,本中心认为:①微导丝应勿进入畸形团内,否则易致出血;一旦发生出血,迅速用50%Glubran胶封堵出血部位(本组1例获成功封堵)。②若有多支供血动脉,不必强求仅通过1 支供血动脉获得大范围栓塞,以避免栓塞晚期需要很大推力才能使Onyx 胶继续弥散;通过多支路径栓塞更为安全,也减少术中破裂概率。③术中应缓慢推注Onyx胶,以防止向静脉扩散;若出现向静脉弥散立即停止推注,等待20 s 后再继续;若引流静脉不再显影,则必须将畸形团彻底栓塞,同时降低基础血压20%,隔30 min 复查一次类CT,以早期发现出血迹象。④术前预判治愈性栓塞患者最好应用可解脱微导管,以免拔管时造成血管破裂出血,否则予分期栓塞比较安全;幕下病灶一般供血动脉细小、迂曲,一旦注胶时间过长,为防止拔管时撕裂血管可能需要留置(本研究中发生1 例Marathon 微导管留置患者)。⑤对于大型高流量病灶或伴发瘘患者,栓塞治疗后如发现引流静脉流速减慢,宜早期CT 检查排除脑出血,予以维持全身肝素化1 h,同时控制性降压20%,之后皮下注射5 000 U 低分子肝素钙并维持麻醉状态6~12 h,次日再追加1 次,以降低脑出血危险。

本中心通过本组133 例患者研究,认为采用Apollo 可解脱微导管结合PCT 技术可大大提高单纯栓塞治愈率,同时不增加栓塞相关并发症。bAVM栓塞疗效除了与栓塞材料、栓塞技术相关外,还与bAVM 结构复杂性和个体差异性密切相关,尤其是还无法完全掌握bAVM 栓塞术中和术后发生的脑血流动力学改变。有研究报道对单支静脉引流、畸形团直径<2 cm bAVM 采用静脉途径栓塞,可获得90%治愈率,但存在20%以上出血风险[15-16]。因此,安全、高效地彻底栓塞bAVM,还需要更多基础研究和临床探索。

猜你喜欢
栓塞畸形脑出血
平山病合并Chiari畸形1例报道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实时动态四维超声产前诊断胎儿畸形的临床意义
扩大翼点入路改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疗效观察
单纯或支架辅助栓塞治疗前交通微小动脉瘤的疗效和预后比较
48例指蹼畸形的修复治疗体会
纳洛酮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探析
介入栓塞治疗肾上腺转移癌供血动脉的初步探讨
体外膜肺氧合在肺动脉栓塞中的应用
脑出血微创置管吸引术对老年脑出血患者血清IL-6、TNF-α和hs-CRP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