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模式下施工企业标前经营管理思路探讨

2020-05-18 09:10胡琛
价值工程 2020年11期
关键词:管理思路PPP模式施工企业

胡琛

摘要:在我国传统的建筑行业发展过程中主要采用工程承包模式, PPP模式作为当前兴起的新型模式应用还不成熟,尚处于发展初期,对于建筑施工企业的转型发展有一定影响。下文主要对PPP模式下施工企业的标前经营管理思路进行详述,有利于为施工企业参与PPP模式提供一定参考。

Abstract: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e traditional construction industry in China, the project contracting mode is mainly adopted. PPP mode, as a new mode emerging at present, is still in the early stage of development, which has a certain impact on the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The following is a detailed description of the pre-bid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ideas of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under PPP mode, which is conducive to providing some reference for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to participate in PPP mode.

关键词:PPP模式;施工企业;标前经营;管理思路

Key words: PPP mode;construction enterprise;pre-bid operation;management ideas

中图分类号:F2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20)11-0011-02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PPP模式在工程项目的推广与应用,各个施工企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如果依旧将施工承包作为其发展的重要途径,企业不仅难以维持其正常的发展,还会丧失竞争主动权,逐步被市场所淘汰。因此,在PPP模式的推广与应用中,各个施工企业要转变传统的竞争理念与发展观念,注重自身综合实力的增强,尽可能的将企业内部资源的作用发挥到极致,以便赢得更大的发展机遇。

1  PPP模式概念

PPP模式大多应用于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中,政府和社会资本之间为了给社会公众提供更好的公共基础服务所采取的新型合作模式(如图1),在此过程中,政府会以特许经营权方式将其部分职责转移给社会资本。而PPP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领域的应用相对较多,其在应用中可以有效地发挥政府以及社会资本的优点,实现了整合与合作,为人们提供了更为优质、高效的服务。

2  施工企业参与PPP项目的特点

2.1 参与项目的主体地位不同

在我国传统的工程建设领域,工程承包模式是主要方式,施工企业即使获得工程承包权,也是在政府主导下的施工行为,与政府之间属于承包商与发包商的关系,政府对整个工程项目具有绝对的控制权与主导权。而采取PPP模式时,政府与施工单位之间属于合作关系,双方共同出资、建设与运营管理,实现了收益共享与风险共担,施工企业对项目具有一定的控制与决策权利[1]。

2.2 承担项目的设计内容不同

传统的总承包模式下,政府是项目的参与主体,其承担着项目立项、设计、招标实施过程,而施工企业仅仅进行的项目施工,承担着施工任务。PPP模式下的政府与施工企业之间是一种合作关系,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二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收益共享、风险共担是PPP模式的主要特征,PPP模式下政府参与的是项目可行性研究分析、设计与概算编制,而工程图纸是由政府与施工单位来完成的,施工单位参与了设计环节。施工企业与工程设计单位之间存在着协调与配合关系,设计单位会充分考虑施工企业的设计意愿,不断进行设计的优化[2]。

3  施工企业采用PPP模式的必要性

3.1 能够缓解政府财政负担

PPP模式的引入,使得社会资本能够更好的参与至项目建设中,与政府之间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因此,PPP模式的应用大大改善了政府的财政吃紧状况,对于优化与整合社会资本与政府的资源有着较大帮助,保障基础建设项目的有效进行。

3.2 提升资源的利用率和服务水平

PPP模式下,社会资本的參与性,改善了传统的工程承包模式,实现了资源的有效利用,为人们提供了更为优质的服务,社会资本能够在参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中,取得更大的收益,建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3.3 有利于项目管理

PPP模式作为新型项目模式,其出现是市场经济发展的结果,具有市场化特征。在项目建设中,应用PPP模式,实现了管理的科学化、系统化,提高了项目管理水平,解决了传统项目管理模式下的各种问题[3]。

4  PPP模式下项目标前经营管理思路的应用优势

4.1 加快了施工企业创新变革的步伐

在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上,如果采用PPP模式,施工企业则是重要参与者,其在项目实施期间,要最大程度上提高其利润水平,必须要不断在工程实践中加以探索与创新,从项目的投资、设计、施工与运营等全过程加以创新,不断解决工程实践中出现的各种风险,这种探索与创新加快推进了施工企业的转型发展,使得施工企业的发展更符合行业发展的要求,推动了施工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4.2 打造磨合出一支专业高效的工作团队

PPP模式下的标前经营管理思路下,施工企业与政府要建立完善的标前经营管理体系,使得在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双方能够严格按照该体系的要求来落实双方的责任,有效保障了工作流程的科学性。而PPP模式下标前经营管理思路属于新型理念,其在实施过程中,对于相关人员的专业素质有着极高的要求,施工企业与政府为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应加强人才引进与人才培训。

5  PPP模式下的施工企业项目标前经营管理

5.1 PPP模式下项目标前经营管理的概念

标前经营管理是从施工企业的角度而言的,施工企业在项目经营管理过程中,不断总结经营管理问题与实践经验,在充分考虑了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与行业标准的前提下,所形成的一套相对完善的经营管理体系,该体系的形成主要是为了提高施工企业的中标概率,为施工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利益[4]。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标前经营管理理念是从项目的最初决策阶段開始的,通过全方位项目信息的掌控,施工企业需要进行全面的项目分析与风险预测,从而制定符合工程施工标准与要求的投标策划、投标报价与施工合同等,以提高施工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5.2 标前经营管理的组织架构顶层设计

5.2.1 构建专业系统高度集约的工作团队

与一般的工程模式相比,PPP模式所涉及的工程各个阶段内容较多,由于PPP模式参与的全过程性,这就要求参与PPP模式标前经营管理的相关人员,必须要具备极高的专业素质,能够充分掌握经营管理的各方面知识。PPP模式下的项目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要求有关的管理人员必须在此过程中,能够充分利用施工企业的区域经营优势,来提高其经营管理能力。标前经营管理要求企业要逐步构建专业系统高度集约的工作团队,能够在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充分实现各个专业与模块的融合,解决经营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专业化团队的建设,能够加强不同专业、部门之间的融合性与交叉性,提高整体的工作效率[5]。

5.2.2 制定标前经营工作流程

由于PPP模式下施工企业的工作任务相对较多,其基本上参与所有工程过程,因此,为最大程度上提高施工企业的整体工作水平,施工企业需要在日常的工作中,将责任矩阵作为主要工作,对整个经营系统内相关人员加以详细的责任划分,使得经营管理系统内的所有人员都能够明确自身的职责权限、工作流程、任务清单,清晰的职责权限划分,能够保障施工企业在PPP项目中各个部门之间可以实现良好的衔接与配合。

5.3 标前经营管理的方案策划

5.3.1 前期工作介入策划

PPP模式下施工企业要提高标前经营管理水平,必须要做好前期的工作规划,工作小组要积极与投资公司、政府部门做好沟通与协调工作,达成初步的项目合作意向。施工企业还需要与金融机构等合作,争取能够早日参与到项目的前提工作中,对融资方案、融资条件与融资成本等加以科学分析,充分与这些部门合作,使得所有的标前项目方案,能够融合多方面的意见,达成合作共识。

5.3.2 提前介入设计策划

PPP模式下施工企业标前经营管理下,施工企业必须要积极参与到工程项目的设计中,保障施工图设计的优化,施工图设计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对工程造价起到直接的作用。施工企业要从投资收益的角度着手,推行限额设计,尽量使得工程设计方案能够以最小的设计成本达到工程的设计要求,从根本上控制工程的总体成本。施工企业要提前介入设计策划工作中,积极与设计部门合作,对设计方案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保障工程设计方案符合经济性与技术性的要求。

5.3.3 编标工作策划

PPP模式下,政府与施工企业实现了风险共担,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同样面临着诸多的风险因素,要最大程度上避免风险的不利影响,施工企业要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做好标书编制的组织规划。首先,要从项目公司与施工企业的角度着手,实现工程投资额、成本与风险的控制。其次,PPP项目模式下,只有当初步设计审核通过以后,才能签订正式的合同文件,但是,初步设计中,投资总额主要是以概算指标、估价形式所计算得来的,施工企业还必须做好相应的细节处理,做好投标报价的综合计算。

6  结束语

近年来,我国基础设施建设领域,PPP模式逐步成为一种应用相对普遍的模式,PPP工程项目逐步增多,施工企业必须要结合工程的具体情况,做好标前经营管理的总体规划与设计,严格执行责任划分任务,保障PPP项目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刘中战,吴作社.PPP模式下公路工程造价管理研究[J].交通世界,2017,430(16):142-143.

[2]戴鸿丽.PPP模式下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思路与方法研究[J].建筑经济,2019(6):43-46.

[3]方增旗,舒宝林.PPP模式下建安企业项目开发思路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7(z1):100-102.

[4]龙瑞,王松亮.PPP模式下施工企业标前经营管理思路探讨[J].铁路工程技术与经济,2019,34(04):33-36,40.

[5]张宏杰.PPP模式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J].现代经济信息,2017(21):163,165.

猜你喜欢
管理思路PPP模式施工企业
金融危机背景下企业员工关系管理思路探索
加强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管理,提高施工企业经济效益
如何做好用电营销管理的思路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