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教学法在小学体育中的应用分析

2020-05-18 11:07王海霞
家长·中 2020年3期
关键词:分层教学法小学体育应用策略

王海霞

摘要:在素质教育大环境下,小学体育教学开始得到重视。小学体育教师作为教学工作的主体,应该立足学生的发展需求、身心特点,提高体育教学效率。分层教学模式是一种深受师生认可的教学方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引入此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体育热情,促进学生的体育发展。作者将结合工作经验,探索小学体育教学中关于分层教学法的应用情况。

关键词:小学体育;分层教学法;应用策略

本文立足小学体育教学的发展现状,具体围绕运用要求、运用策略两个维度探索小学体育教学如何引入分层式教学。本文的研究对广大一线教师,特别是体育教师实施分层教学、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何为分层教学法

毋庸置疑,个体客观存在差异性。这是因为个体从小生活的环境、家庭环境,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及遗传等方面均不相同。这些差异性是导致个体的能力倾向、学习效率、学习方法呈现出不同特点的主要原因。为了促进学生均衡发展,我们倡导教师采取差异化的教学策略。分层教学法,是一种针对学生特殊性展开的理论教学方式。

实践教学中,教师需结合个体的差异开发资源,融入先进的教育观念,扩宽发展空间,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保驾护航。分层式教学法,能够让学生获取各种尝试,从中获得体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小学体育教学现状

当下,不少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忽视了个体学生的身体素质,学习能力各方面的差异性。同样的教学项目,对于那些体质差、运动细胞不发达的学生而言,极有可能出现没有能力完成体育锻炼项目、在运动中受到伤害等问题。久而久之,他们也会失去学习兴趣。而对于身体素质较好的学生而言,教学难度过低,也会弱化体育学习的价值,不利于学生增强体魄。

三、小学体育分层教学的基本要求

分层教学法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这是确保小学体育教学效率的关键。此种教学模式下,学生是整个课堂活动的实施者,而教师则主要扮演引导者的角色。教师可结合体育教学要求、训练内容以及学生对体育学习的期盼程度、身体素质等要素,科学地采取分层教学法。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前,需要全面评析学生的运动特点、性格特点,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并规范性地开展分层教学。

四、小学体育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的策略

(一)学生能力分层

首先,教师应该明确分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即明确分层对象,做好能力分层,这是实施分层教学的重要举措。在实践教学工作中,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以个体学生的身体素质为依托,在充分考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的基础上,展开能力分层。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始终秉承尊重学生的态度,尤其是要以学生的实际能力、个体能力需求为切入点,确保分层的合理性、科学性。首先,教师应该向学生说明各层级对学生能力状况、身体素质的要求。通过此种方式,让学生结合实际情况自主选择适宜的层次。在此基础上,教师根据学生的进步以及日常表现,针对性、动态地调整,促进学生提升,实现超越性发展。教师应充分考虑体育学习表现、能力表现,有针对性地分级,具体可分为四个层次:首先,针对身体素质差、对体育运动没有多大热情的学生,建议以培养兴趣为主,避免对此类学生提出过于苛刻的要求,只需要学生完成基本教学目标即可;其次,针对那些身体素质差但是非常喜欢体育课的学生,则建议以增加身体素质锻炼为主;第三,针对身体素质良好,符合小学体育教学要求的学生,则以树立体育意识,终身锻炼意识为主;第四,针对那些身体素质良好,且在某些体育项目上表现出特长或者天赋的学生,则应该立足实际,重视学生体育特长的挖掘与培养。

(二)教学目标分层

分层教学法要求教师以学生个体身体素质为依据,围绕体育教学目标,确保所有学生都能够得到相应的提高。男、女生存在先天、个别差异,大部分男生的活动量较大。学生掌握体育运动的能力不同,主要与他们的先天特点的差异有关。比如部分学生每天都积极参与各种体育运动,如跳高、跑步等。而部分完全不参加体育运动。对此,教师应该充分意识到个体客观存在差异性。在制定教学目标分层时,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制定合理的教學计划,采取科学的分层教学模式,有序开展体育教学活动。同时为了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充分发挥潜能,有所进步,建议教师制定差异化评分标准。比如跑步学习时,教师可先向学生讲解跑步的要义、传授增加跑步力量、控制呼吸的方法以及跑步的技巧等。在此基础上,充分结合学生个体差异化特点,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参与跑步活动。此外,还可将班级的学生分成男、女生组,对比在路程、时间一样的情况下,哪个组学生需要的时间较短或者跑的距离较远。通过这些提高学生的跑步比赛意识与积极性,有助于鞭策学生充分结合自我体质,全身心地投入跑步运动项目之中。学生完成体育项目后,教师应该适时针对性地提示与指导,确保学生都能够充分掌握技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也要充分结合学生的个体差异性,通过分层教学法,提高教学效率。

(三)教学评价分层

身体机能是决定小学生体育水平的重要因素,小学生也需要长时间的锻炼与强化,才能逐步提高身体素质。建议教师在开展分层教学时合理评价学生的运动行为,并以教学目标为导向制定评价标准。日常教学工作中如发现小学生出现动作失误,应第一时间指出并纠正,示范标准的、正确的动作,以优化教学效果。首先.引导学生端正态度,从心理上意识到参与体育活动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并鞭策学生精准地完成教师所要求的训练任务。其次,掌握基础运动知识,结合教学目标、教学要求,通过体育锻炼掌握基本活动技能。最后,指导学生以正确的姿势进行体育运动,充分挖掘学生的运动潜能、身体素质,形成健康的运动习惯,掌握一定的营养知识、健康知识。重视学生自信心的培育,小学体育教师应该正确评价学生的表现,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体育运动是一件很快乐的事。

五、结语

通过本篇研究,我们了解到在小学体育教育教学中引入分层教学法具有重要的作用,特别是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建议广大小学体育教师积极提高自我分层教学理论知识,夯实实践经验,科学制定教学方法,有针对性地开展体育教学。特别是应结合学生个体学习能力、体质等方面的差异,合理制定体育教学目标,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得到发展,提高运动水平与身体素质,为学生全面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参考文献:

[1]王小南.分层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考试周刊,2017 (35).

[2]周海涵.分层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探索[J].时代教育,2018 (14).

[3]樊腾飞.浅议分层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5).

(责编侯芳)

猜你喜欢
分层教学法小学体育应用策略
分层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实践
初中英语教学中分层教学法的应用探讨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技校制冷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探析
快乐体育教学策略探讨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