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新品种(系)在广西防城港蔗区的品比试验总结

2020-05-19 07:27李佳慧欧克玮谭秦亮周全光朱鹏锦卢业飞庞新华
种子 2020年1期
关键词:蔗糖甘蔗品种

李佳慧, 欧克玮, 谭秦亮, 周全光, 程 琴, 吕 平,朱鹏锦, 卢业飞, 庞新华

(广西壮族自治区亚热带作物研究所, 南宁 530004)

甘蔗是世界上重要的糖料作物和能源作物,广西作为我国最大的甘蔗生产基地和产糖中心,甘蔗产业发展对广西地方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广西蔗区以新台糖22号和桂糖系列为主导,生产上存在品种单一、病虫害日趋严重、蔗农种植甘蔗的积极性降低,甘蔗种植面积逐年减少等问题,严重影响了甘蔗产业的可持续发展[1-2]。甘蔗品种是蔗糖产业发展的基础,优良的甘蔗品种不仅单产高、糖分高,而且获得经济效益也高[3]。因此选育高产高糖、宿根性好抗逆性强,适应性广,适合机械化生产的新品种对促进我国甘蔗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4]。广大科技工作者和育种机构为选育甘蔗新品种做了大量的工作,也选育出了一系列综合表现较好的甘蔗新品种,如桂糖42号[4]、柳城05-136[5]、福农39号[6]、桂糖26号[7]、粤糖00-236[8]、桂糖21号[9]、桂糖32号[10]、桂糖29号[11]等,丰富了我国甘蔗种质资源,促进了我国甘蔗产业的健康发展。由于甘蔗新品种因气候、地域条件的不同,具有区域性、时限性、适应性和变异性的特点,因此一些新品种很难在大范围内推广与应用。甘蔗品种区域试验是对新品种的丰产性、抗逆性、稳定性、适应性进一步研究、鉴定的重要手段,已有很多学者在不同甘蔗主产区开展了甘蔗新品种(系)区域试验[12-15]。本研究在广西防城港市国有昌菱农场开展9个甘蔗新品种(系)的比较试验,从其农艺性状、经济性状、病虫害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对各个新品种(系)进行全方面的比较试验。以期筛选出丰产性好、蔗糖分高、宿根性好、生态适应性广、抗逆性好的甘蔗新品种,加快甘蔗品种更新换代步伐,同时为甘蔗新品种的进一步示范、审定和推广提供重要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表1 参试甘蔗品种(系)主要农艺性状及抗病性表现

注: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不同大写字母代表极显著差异(p<0.01);除出苗率、宿根发株率及分蘖率外,其他数值均为新宿平均值。下同。

材料来自广西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四川省凉山州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参试品种(系)有:新台糖22号、桂糖42号、桂糖46号、桂柳05-136、凉蔗03-81、凉蔗03-23、凉蔗03-83、桂热1号、桂热2号,以新台糖22号作为对照品种;桂热1号、桂热2号为广西亚热带作物研究所自育品种。

1.2 试验设计与管理

试验地点在广西防城港国有昌菱农场甘蔗基地(22°07′N 107°50′E),土质为粘性土壤,土地平坦,中等肥力,灌排水良好,前茬为甘蔗;耕地和整地方式:一犁两耙。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每个品种种植3个小区,每小区3行,行长10 m,行宽1.2 m,小区面积36 m2,密度为每米12.8芽。2016年3月23日进行新植蔗种植,新植蔗于2017年2月 20日收获,宿根蔗于2018年1月24日收获。新植蔗下种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药液浸种5 min消毒,基肥施肥量为生物肥750 kg·hm-2,试验栽种后采用地膜覆盖,出苗结束后揭膜;6月3日进行大培土,施肥量为每公顷施用复混肥1 500 kg、尿素375 kg、钾肥300 kg。宿根蔗甘蔗砍收后10 d进行破垄松蔸盖膜,6月2日大培土,施肥量为每公顷施用复混肥2 500 kg、尿素375 kg、钾肥300 kg,其他各项田间管理按当地大田栽培管理。

1.3 调查项目与方法

生长期:在甘蔗生长前期调查出苗率、分蘖率、宿根发株率、枯心苗率及黑穗病等病虫害的发生情况;10月到翌年2月测量甘蔗田间锤度,11月到翌年2月送样检测蔗糖分。

收获期:在砍收时调查有效茎、株高、茎径、田间锤度、测量小区产量,计算单茎重、理论产量和理论产糖量。

调查方法:调查时对每个品种的3个重复小区分别采样,每一重复小区中间区域取样,每月均在同一位置抽取样品。出苗率从甘蔗出苗约15%开始,每15 d调查1次,用最终出苗数除以播种芽数计算出苗率;分蘖率从主苗发生分蘖开始,调查的分蘖总数包括主苗数和分蘖苗数;宿根发株率为最终发株数与新植有效茎数的百分比;测量株高时从地面开始量至燕尾喇叭口处;生长速度为下个月株高减去前月株高;田间锤度用手持糖度计测定每条甘蔗的中下部;有效茎数调查高于120 cm的植株数;各品种各小区按原料蔗标准砍收,分别称重,加上样本重量计算每公顷产量;含糖量用产量乘以平均蔗糖分计算。

甘蔗品质性状分析:在每小区各个品系中不同地点采10条无病虫害,有代表性按原料蔗标准砍伐,送至广西农垦集团昌菱制糖有限公司化验部(新植蔗)和广西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检测技术研究部检测(宿根蔗)。

1.4 统计分析

用Microsoft Excel 2007软件整理分析试验数据,用SPSS 19.0软件进行方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各供试品种(系)的主要农艺性状及抗病性表现

如表1所示,各参试品种(系)出苗率在68.89%~58.89%之间,最高的是凉蔗03-81,其次是对照新台糖22号、桂糖46号,最低的是凉蔗03-23和桂糖42;各参试品种(系)的分蘖率在90.05%~150.75%,最高的是凉蔗03-83,比对照高的还有桂热2号、凉蔗03-23,最低的是桂糖42号和柳城05-136;宿根发株率的变幅为100%~143%,其中比对照高的有6个品种(系),最高的是桂糖42,其次是柳城05-136,最低的是凉蔗03-23和桂热2号。各个供试品种(系)的株高变幅在322~281 cm之间,最高的是新台糖22号高达322 cm,排名前三的是新台糖22号、桂糖42、柳城05-136;各个品种(系)的茎径差别不大,其中比对照高的有5个品种(系),最高的是桂糖42号和凉蔗03-23,最低的是桂热1号;单茎重的变幅在1.36~1.80 kg之间,单茎重最重的是桂热2号,其次为凉蔗03-83、凉蔗03-23、凉蔗03-81、桂糖46号,最低的是桂热1号;各个品种(系)有效茎数每公顷在57 435~99 308条之间,其中桂热2号的有效茎数最多,桂糖42号的有效茎数最少。

表2 参试甘蔗品种(系)各个月份的田间锤度

表3 参试甘蔗品种(系)的蔗糖分及纤维分含量

如表1所示,供试品种(系)的苗期枯心苗率在2.51%~6.27%之间,比对照高的有桂糖42号及凉蔗03-23,其余品系均比对照低;各个品种(系)的黑穗病率变幅为0.45%~2.75%,其中对照新台糖22最高(2.75%),最低的是桂热2号(0.45%)及桂热1号(0.5%);各个品系的甘蔗梢腐病率变幅为1.5%~3.25%,最高的是凉蔗03-23,其次是新台糖22号,最低的是凉蔗03-83及桂糖42号。

2.2 各供试品种(系)的田间锤度(新宿平均)

从10月份初到翌年2月份调查各个品种(系)的田间锤度,结果如表2所示:各个供试甘蔗品种(系)的平均田间锤度在17.36%~21.70%之间,平均田间锤度最高的是桂柳05-136(达21.70%),其次是桂糖42号,平均田间锤度为21.07%,桂热2号的平均田间锤度跟新台糖22号相同,均为20.34%;平均田间锤度最低的是凉蔗03-81和凉蔗03-83,分别为17.36%和17.68%。10月份田间锤度最高的是桂糖42号,其次是桂柳05-136,新台糖22号,最低的是凉蔗03-81;11月份最高的是桂柳05-136,比对照新台糖22号高的还有桂糖42号,田桂热2号的锤度和对照相同,最低的是凉蔗03-81;12月份、1月份和2月份最高的均是桂柳05-136,12月比对照较高的有桂柳05-136、桂糖42号,而桂热2号、桂糖46号略低于对照,最低的是凉蔗03-83;1月份比对照高的有桂柳05-136、桂糖42号、桂糖46号、桂热2号,最低的是凉蔗03-81;2月份比对照高的有桂柳05-136、桂热2号、桂糖42号,最低的是凉蔗03-81。

2.3 各供试品种(系)的蔗糖分及纤维分(新宿平均)

如表3所示,各个甘蔗品种(系)的平均蔗糖分变幅为12.84%~16.64%,平均蔗糖分最高的是桂柳05-136,为16.64%,其次为桂糖42号、桂糖46号、新台糖22号,桂热2号的平均蔗糖分为14.58%,稍低于对照新台糖22号(15.00%);平均蔗糖分最低的是凉蔗03-81,仅为12.89%。甘蔗蔗糖分11月份、12月份及1月份较高的均是桂柳05-136,其次是桂糖42号、桂糖46号;2月份最高的是桂柳05-136,其次是桂糖42号、桂热1号;所有月份较低的均是凉蔗03-81,凉蔗03-83,凉蔗03-23。

表4 不同甘蔗品种(系)的主要经济性状

品种(系)蔗茎产量/ (t·hm-2)新植宿根平均比ck±/% 平均蔗糖分/% 平均产糖量/(t·hm-2)比ck±/%桂热2号103.440abA129.240abA116.34041.3814.2816.60834.54柳城05-13682.875abcA91.215deBC87.0455.7816.6414.48217.32凉蔗03-81107.550aA113.910abcAB110.73034.5612.8414.21515.16凉蔗03-2397.845abcA116.430abcAB107.13830.2013.8014.78119.78桂糖46号92.280abcA96.225cdBC94.25314.5415.4814.58618.16凉蔗03-83104.385abA134.130aA119.25844.9213.0915.60826.44桂糖42号80.895bcA72.585eC76.740—15.9112.211—桂热1号94.50abcA108.780bcdAB101.64023.5114.1114.34416.21新台糖22号74.925cA89.655deBC82.290—15.0012.344—

各个供试甘蔗品种(系)的平均纤维分在9.60%~11.40%之间,平均纤维分最低的是桂柳05-0136,为9.6%,平均纤维分最高的是桂糖42号,为11.40%,桂热2号的平均纤维分为11.00%,略高于新台糖22号10.28%。11月份各个品种(系)差别不大,较高的有桂糖42号、桂热2号、桂热1号,较低有的为桂柳05-136;12月份较高的是凉蔗03-23、凉蔗03-81、桂热2号,较低的有桂柳05-136、凉蔗03-83、桂糖46号;1月份较高的是桂糖42号,桂热2号,较低的是新台糖22号,桂柳05-136;2月份较高的有凉蔗03-81、桂热1号、桂糖42号,较低的是桂柳05-136、桂糖46号。

2.4 各供试品种(系)的主要经济性状

如表4所示,平均蔗茎产量除了桂糖42号外其余品种(系)均比对照高,其中最高的是凉蔗03-83,平均蔗茎产量为119.258 t·hm-2,比对照增加44.92%,桂热2号平均蔗茎产量116.34 t·hm-2,比对照增加41.38%,平均蔗茎产量最低的是桂糖42号为76.74 t·hm-2。平均产糖量最高的是桂热2号(16.608 t·hm-2),比对照增加47.54%,其次为凉蔗03-83(15.608 t·hm-2)、凉蔗03-23(14.785 t·hm-2)、桂糖46号(14.586 t·hm-2)、最低的是桂糖42号(12.211 t·hm-2),低于对照新台糖22号(12.344 t·hm-2)。在本次试验中凉蔗03-83的平均蔗茎产量虽然最高,但其平均蔗糖分偏低,仅为13.09%;桂糖42号虽然平均蔗糖分较高,但其平均蔗茎产量和平均产糖量在9个新品种(系)中均是最低。

3 结论与讨论

甘蔗产业对振兴广西经济,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带动农村农民脱贫致富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16]。不同甘蔗品种其农艺性状表现往往因气候、土壤、生态和栽培水平的差异而变化,甘蔗的产量、品质性状易受环境影响。本次广西防城港蔗区甘蔗新品种(系)评比试验中,桂热2号分蘖率,单茎重、有效茎数、蔗茎产量、产糖量均高于对照,平均田间锤度与对照相当,平均蔗糖分略低于对照,平均蔗茎产量比对照高41.38%,平均产糖量比对照高34.54%,枯心苗率、黑穗病率及梢腐病率均比对照低;桂柳05-136的宿根发株率、有效茎数、蔗糖分、蔗茎产量、产糖量均高于对照,黑穗病率及梢腐病率较低,田间锤度和平均蔗糖分明显优于其他品种,其平均蔗茎产量比对照高5.78%,平均产糖量比对照高17.32%;桂糖46号的茎径、单茎重、有效茎数、平均蔗糖分,蔗茎产量、产糖量均比对照高,黑穗病率较低,平均蔗茎产量比对照高14.54%,平均产糖量比对照高18.16%;凉蔗03-83、凉蔗03-81、凉蔗03-23这3个品种的出苗率、分蘖率、单茎重、有效茎数均高于对照,平均蔗茎产量比对照高30.20%~44.92%,但其平均蔗糖分较低,仅为12.84%~13.80%;桂热1号的有效茎数、蔗茎产量、产糖量高于对照,但平均田间锤度和平均蔗糖分低于对照,且花叶病率较重;桂糖42号虽然宿根发株率、茎径、平均田间锤度、平均蔗糖分高于对照,但其有效茎数较少,枯心苗率较高,平均蔗茎产量和平均产糖量低于对照。

综上所述,桂热2号在蔗茎产量和产糖量方面表现优异,产量稳定、宿根性较好,抗病性等综合性状表现也较好,桂柳05-136、桂糖46号的蔗茎产量虽然较其他品种(系)增产水平较低,但其蔗糖分较高,产糖量也明显优于对照,在农艺性状和抗病性方面表现较好;这3个甘蔗品种(系)综合性状表现相对良好,个别性状优异,建议推荐审定并在本蔗区推广种植。其他几个甘蔗新品种(系)在本蔗区或蔗糖分偏低或产量偏低,综合表现欠佳,需进一步试种观察。

猜你喜欢
蔗糖甘蔗品种
云上黑山羊品种介绍
哪些土鸡品种长得快来钱快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三氯蔗糖中1,1,2-三氯乙烷含量的研究
金禾实业:具备成本及产业链优势
蔗糖浓度对微型月季花诱导的影响
甘蔗的问题
甜甜的甘蔗
狗狗的常见品种
以大豆油与玉米油为原料的“液体皂”的制备
黑熊吃甘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