颞骨CT在小儿先天性感音神经性耳聋中的应用

2020-05-19 11:19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规管内耳耳蜗

(太原市中心医院,山西 太原 030009)

小儿先天性感音神经性耳聋是指患儿的内耳听毛细胞、螺旋神经节、血管纹、听神经或是听觉中枢等发生器质性病变,进而对声音的感受与分析造成阻碍,同时对声音信息的传递带来影响,引起患儿听力减退、听力丧失等。由于内耳的结构复杂且细微,加之内耳器质性病变的种类繁多,难以直接观察,给临床的诊断与治疗也带来难点[1,2]。近年来,临床在对儿童行听力学检查的基础上,应用颞骨CT薄层扫描技术进行先天性感音神经性耳聋的诊断,该技术可以清楚地显示患儿中耳与内耳的解剖形态,明确患儿的病变情况与病变部位,为临床分型与治疗提供依据。因此,本研究分析颞骨CT在诊断中的应用,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选择太原市中心医院2012年8月~2015年2月收治的先天性感音神经性耳聋患儿74例,男35例,女39例;年龄1~9岁,平均(3.7±0.58)岁;患儿经临床相关检查证明智能发育均属正常,但自幼无听力,存在语言障碍,均确诊为先天性感音神经性耳聋。

1.2 方法

1.2.1 听力学检查 74例患儿均先进行听力学检查:a)一般检查。通过望诊与触诊的方式,对患儿耳廓与耳周进行检查;b)外耳道及鼓膜检查。采用徒手检查法、耳镜检查法、耳道撑开镜等检查方法,对患儿的外耳道及鼓膜进行检查;c)听功能检查。利用纯音听力测试、阈上听功能测试、言语测听法、耳声发射、声导抗测试、听性脑干反应等方法评估患儿的听力功能。

1.2.2 颞骨CT薄层扫描 患儿再进行颞骨CT薄层扫描,选择东芝(Aquilion)64排螺旋CT,进行轴位薄层扫描。扫描范围为:乳突下缘至颞骨岩部上缘;扫描层厚:1 mm;扫描层距:1 mm;扫描参数:电压120 kV,电流250 mA;扫描时间:4 s。采用标准骨算法进行原始数据重建,窗宽为700,窗位为4 000。影像学观察主要包括对患儿耳蜗形态、蜗轴、蜗管、蜗底与转数、前庭、半规管、总脚的形态宽度与大小、前庭导水管宽度、内听道宽度等结构指标的观察。根据患者器质性病变的不同,主要可分为Mondini畸形、Michel畸形、共同腔畸形、内听道畸形、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前庭及半规管畸形等[3]。

1.3 听力损失分级

轻度耳聋:30~50 dB;中度耳聋:51~70 dB;重度耳聋:71~90 dB;极重度耳聋(全聋)>91 dB。

2 结果

2.1 两种检查结果的分析

74例患先进行听力学检查,结果显示有极重度听力损失者46例(62.16%),重度听力损失者20例(27.03%),中度听力损失者8例(10.81);患儿再进行颞骨CT薄层扫描,结果显示内耳发育正常者41例(55.41%),内耳畸形者33例(44.59%)。

2.2 颞骨CT影像学扫描表现

74例患儿中,共有33例(59耳)经CT影像学扫描显示为内耳畸形,包括耳蜗畸形,内听道畸形,前庭及半规管畸形,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患儿内耳畸形的结构特点如下:

a)耳蜗畸形。耳蜗畸形又分为Mondini畸形、Michel畸形与共同腔畸形。其中,Mondini畸形14例(27耳),患儿的CT影像显示耳蜗与前庭直径正常,但耳蜗转数不够,仅存1.5周,同时伴有前庭导水管扩大、半规管畸形、大前庭畸形等现象(图1),本组中,合并前庭半规管畸形5例(9耳)、内耳道畸形4例(6耳)、前庭导水管扩大5例(9耳),其中一例是同时合并前庭及半规管畸形、前庭导水管扩大、双侧内听道扩大,该类耳蜗畸形也属于比较常见的一类内耳畸形;

图1 Mondini畸形

Michel畸形10例(18耳),患儿经CT影像学检查表现为耳蜗、前庭与半规管缺如,内耳迷路完全为致密骨质,颞骨岩部体积小,内耳道狭窄(图2),本组中,合并内耳道狭窄4例(5耳)。此类耳蜗畸形患儿属于最严重的内耳畸形,也比较罕见,多是由于胚胎在第3周听板发育停止导致;

图2 Michel畸形

共同腔畸形2例(3耳),患儿影像学显示耳蜗、前庭与半规管融合成一卵形囊状腔隙,伴有前庭耳蜗神经发育异常现象,内耳有明显扩大,此类耳蜗畸形多是由于胚胎在第5周时,内耳停止发育所导致。

b)内听道畸形10例(15耳)。内听道畸形患儿经颞骨CT薄层扫描显示内听道狭窄(内听道直径<2 mm)(图3)、内听道扩大、内听道缺如、内听道闭锁等,本组中,合并Michel畸形5例(7耳),合并Mondini畸形4例(5耳)。

图3 内听道畸形,图内显示,双侧内听道均狭窄

c)前庭及半规管畸形7例(12耳)。通过CT扫描显示,患儿前庭畸形常与其他畸形同时发生,比较常见的畸形是外半规管全部或部分与前庭融合。半规管发育不良、半规管缺如、半规管扩大等等。

d)前庭导水管综合征12例(23耳)。诊断为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的患儿经颞骨CT扫描可见前庭导水管外口与总脚之间中点内径≥1.5 mm,或是前庭导水管扩大,此类畸形也是小儿内耳畸形中最常见的一种(图4),本组中,合并Mondini畸形5例(9耳)。

图4 前庭导水管扩大 图4为同一患者,双侧前庭导水管扩大

3 讨论

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可见,应用颞骨CT薄层扫描检查先天性感音神经性耳聋,可以清楚地显示患儿中耳与内耳的详细解剖形态,对中耳、内耳的结构异常情况与病变部位做出准确的判断,约有90%以的小儿先天性感音神经性耳聋病例,可通过CT扫描的横轴位切面像了解到所需的病变信息[4]。同时,颞骨CT薄层扫描技术还可以根据患儿内耳结构异常情况的不同,进行合理、详细的临床分型[5]。而明确小儿先天性感音神经性耳聋患儿的病变原因,对相关治疗方案的选择尤为重要。因为目前治疗此类疾病,临床主要是应用人工耳蜗移植手术,若手术前未能详细地了解患儿的病变与相关禁忌证,会给手术效果带来严重影响。因此,通过颞骨CT薄层扫描技术,可以检出患儿是否有内耳道狭窄、内耳骨迷路、耳蜗纤维化、慢性中耳炎等手术禁忌证,进而早期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干预处理,为人工耳蜗移植手术治疗的效果也安全性奠定基础。

综上所述,颞骨CT薄层扫描应用于小儿先天性感音神经性耳聋诊断中时,可以清晰、精确地显示患儿中耳、内耳的病变部位及周围结构,为患儿的有效治疗提供科学依据,值得临床选择。

猜你喜欢
规管内耳耳蜗
MRI内耳水成像对内耳畸形的诊断及人工耳蜗植入的术前指导价值分析
小鼠半规管造模的实验技术优势及其应用
耳蜗微音器电位临床操作要点
恐龙内耳的秘密
嵴帽结石的临床特征及诊治策略
Dix-Hallpike 诱发试验双侧阳性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分析
大鼠耳蜗传出神经系统发育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和乙酰胆碱酯酶的时空分布
人工耳蜗为什么贵
3.0TMRI在内耳成像及内耳畸形中的应用研究
动物也会晕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