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培训对急诊科护士考核成绩的影响观察

2020-05-19 12:23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年资急诊科分层

(介休市人民医院,山西 晋中 032000)

急诊科是危重患者最集中、病种最复杂、病情发展最快、抢救及管理任务最繁重的科室,为适应急诊科迅速发展的临床需求,急诊科护理人员必须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1]。而随着急诊医疗队伍的逐渐壮大,年轻护理人员的不断加入,护理人员的学历、资历及综合素质发生显著改变,在保证急诊科护理质量的同时,提升急诊科护理人员的基础理论知识及临床实践能力成为医院教学培训任务的重点。因此,本研究对67名急诊科护士采用分层培训管理,根据护理人员年资不同制定相应培训计划,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2月~2017年2月介休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护士67名,其中高年资护士(专科工作10年以上)22名,中年资护士(工作4~10年)29名,低年资(工作4年以下)及轮转护士16名。选取护士均为女性,年龄18~49岁,平均(30.14±5.38)岁,均持有护士资格证。

1.2 方法

1.2.1 培训指导老师安排 培训指导老师的综合能力对分层培训的效果起决定性作用,经规范化培训及教学能力测评后选取3名合格的专业临床指导老师,各层次安排一位指导老师进行培训管理工作。

1.2.2 培训内容与培训目标 分层培训内容主要包括急救基础理论知识、急救技能操作及急救人文素养三个板块。理论知识涉及呼吸心跳骤停、休克、昏迷、急性重度、严重多发伤、心脑血管意外等急救基础内容及护理工作流程,急救核心制度,急危重症抢救程序,“三基”知识等;技能操作涵盖心肺复苏、气管插管术、呼吸机辅助通气、电除颤、洗胃、急救药物的使用、外伤处理等;急救人文素养主要包括团队合作精神及医患沟通能力。根据各层次护理人员实际情况制定相应培训计划,同时制定个体化培训任务。低年资与轮转护士培训目标为培养实用操作型护理人才;中年资护士培训目标为培养教育实践型护理人才;高年资护士培训目标为培养指导研究型护理人才。

1.2.3 低年资与轮转护士培训计划 低年资及轮转护士采用集中教学方法讲授急诊科基础理论知识,进行技能演示,一对一予以实践操作的指导。轮转护士采用由浅到深的方式进行针对性的专科培训,循序渐进的进行基础知识与技能培训,低年资护士进行阶梯式目标培训,将培训计划范围三个阶段,根据不同目标制定对应培训计划。三个阶段具体内容分别为:指导老师带领下进行基本急诊护理工作;独立进行急诊科常规工作;具备专业急诊科综合素质,对常见急危重症可进行及时准确分诊、制定出正确合理急救措施并实施急救工作。

1.2.4 中年资护士培训计划 培训前进行护理工作考核,根据考核结果与培训目标制定规范合理培训计划。采用周会形式,以科室每周收治急危重症患者为案例提出具有建设性及提高性的问题,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将临床基础知识与急诊专科知识结合起来,充实中年资护士的理论知识。采用纠错形式进行急诊操作技能的培训工作,安排急诊技能操作强化训练,加强基础知识更新及储备能力,提高应急处理突发事件能力等。采用一对一指导方式进行中年资护士的教学能力培训,通过选题、查阅资料、写稿、讲课的方式进行学习及教学工作,同时安排具体带教任务,合理的将低年资护士、轮转护士或实习护士教学指导任务安排给中年资护士,在教学实践中同时检验自身专业能力,做到不断进行自我能力的提升。根据护理人员专业能力安排其参加护理技能学习班与院外进修。

1.2.5 高年资护士培训计划 高年资护士主要通过自学方式进行急诊专业素质的提升,同时定期进行科内病例讨论及学习交流工作,向中、低年资护士讲授临床急救经验及常见急诊问题,担任科室抢救室及手术室协调及管理工作。科室成立科研小组,鼓励高年资护理人员进行临床科学研究工作及论文撰写工作,安排高年资护理人员外出学习进修以提高专业素质。

1.2.6 分层培训的管理及考核 定期收集各层护理人员及指导老师对培训工作的意见及建议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进与调整。培训共进行1年,定期进行专业知识及技能操作的考核,检验各层护士急诊专业素质水平及分层培训效果。

1.3 观察指标

培训前后采用医院护理部自拟试题进行急诊基础理论知识及基本技能操作考核,同时记录技能操作所需时间,培训前后分别采用医院自拟护理满意度评价表调查统计医务人员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价标准分为三个等级,很满意、基本满意以及不满意,满意率=(很满意+基本满意)/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培训前后护理人员考核成绩及操作时间比较(见表1)

表1 培训前后护理人员考核成绩及操作时间对比

2.2 培训前后医务人员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见表2)

表2 培训前后医务人员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对比 例

2.3 患者对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见表3)

表3 培训前后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对比 例

3 讨论

分层培训是根据护理人员专业水平的不同将其划分为不同层次针对性实施护理工作,根据不同层次制定相应培训目标、任务及计划,以最有效的方式发挥各层护理人员的学习能力及实践能力,提升护理人员的综合专业素质,提高临床护理工作质量[2]。

针对不同工作能力采用个体化的培训方式,通过一对一带教模式,定期考核以灵活调整培训方式,充分发挥护理人员的学习潜力,及时加强自身薄弱点,改进不足之处。同时分层次培训对不同层次护理人员均有明确培训计划及目的,指导老师通过有条理、有依据、结合实际的培训管理模式,根据定期考核成绩制定个体化教学方式,做到人人达标、项项过关的培训目标。将同资历护理人员统一培训,根据层次不同制定明确培训任务,更能满足各层次护理人员的学习需求,可有效提高护理人员学习热情与积极主动性。

本次培训结果显示,培训后各层次护理人员的基础理论知识、基本技能操作能力均得到显著提升,医务人员及患者对护士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因此,根据护理人员专业素质的不同进行不同的培训模式及管理措施,更有利于医护人员在培训过程中明确学习目标,化被动为主动,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急诊科工作强度较高,突发事件较多,工作环境复杂,而护理人员的学历、年资及技术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如何能更好的发挥每位护理人员的作用,更有效的提高工作质量对于处理急诊科工作安全高效的进行十分重要。低年资护理人员缺乏的主要是专业理论知识及实践操作技能等能力,而中、高年资护理人员通常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缺乏的是科研能力、教学能力及管理能力。不同层次护理人员培训需求不同,采用一般化培训模式不仅浪费教学资源,同时不能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综合水平而难以实现培训目的。

总之,采用分层培训不仅可充分发挥不同层次护理人员职业效能,保证急诊室工作正常有序的进行,同时能满足医务人员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需求,为建立科学有效的护理人才梯队提供保证。

猜你喜欢
年资急诊科分层
超声技能提升对急诊科住院医师能力提高的影响
精益A3管理工具在提高STEMI患者绕行急诊科直达导管室的应用与探讨
综合带教模式对骨科低年资护士进行带教的效果分析
急诊科护士分层培训的实践与探索
高中分层走班教学模式探究
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有趣的分层现象
低年资护士手术体位安置流程规范性床旁观察分析
2019年资管行业十大猜想
雨林的分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