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踝针联合五音疗法治疗中度癌性疼痛的临床应用

2020-05-20 07:31喻艺梅刘艳谢静郑朝晖
药品评价 2020年3期
关键词:癌性五音疗法

喻艺梅,刘艳,谢静,郑朝晖

湖南中医药大学/长沙市中医医院(长沙市第八医院),湖南 长沙 410000

癌性疼痛(cancer pain)主要是指疼痛部位需要修复或者调节的信息传送到神经中枢后所引起的感觉,是一种长期而持续的疼痛[1],随着病程的进展,60%~90%癌症晚期患者会发生中到重度的疼痛[2-3],癌性疼痛是造成癌症晚期患者痛苦的重要原因。癌性疼痛严重威胁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疼痛已成为提高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4]。中医治疗拥有悠久的文化历史,具有不良反应小,疗效稳定等优点,也在癌性疼痛的治疗中占据重要位置。本文主要通过分析腕踝针联合五音疗法治疗癌性疼痛患者的疗效、满意度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探讨该疗法的临床效果。

1 资料及方法

1.1 临床资料从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就诊于长沙市某三甲医院肿瘤科的患者中,选出符合条件的中度癌性疼痛患者,入选标准:①符合癌症癌诊断标准的意识清楚的患者(癌症的诊断按照2001年国际抗癌联盟(Union for International Cancer Control,UICC)的诊断标准)。②中度癌性疼痛患者,疼痛评分4~6分(评分标准选用NRS结合VAS)。③对腕踝针联合五音疗法有效。④对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有效。⑤无晕针史,无药物滥用史和药物过敏史。⑥依从性良好,年龄≧18岁。⑦知情同意,自愿接受治疗,整个过程应符合伦理原则。⑧预计生存期>1个月。

依据入选条件选出符合条件的患者4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2例。通过统计分析两组的一般资料,两组年龄、性别、病程等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较好的可比性。详见表1,具体治疗见干预方案。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基线数据比较

1.2 具体干预方案两组患者均给与必要的基础治疗和护理,包括药物治疗、饮食护理、心理护理、情志护理等。

1.2.1 对照组 在患者进入研究首次口服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萌蒂制药有限公司,批号J20110014),前进行疼痛评分。患者每日按Q12h(9:00、21:00)的时间口服盐酸羟考酮缓释片10mg,在每次服药后30min和服药后2h进行疼痛评分的数据收集。

1.2.2 观察组 观察组是在对照组的治疗用药及护理常规基础上进行腕踝针联合五音疗法的治疗。在患者进入研究首次腕踝针和五音疗法治疗前进行疼痛评分,患者每日按Q12h(9:00、21:00)的时间执行腕踝针联合五音疗法的治疗,每次治疗30min,在每次治疗后30min和治疗后2h进行疼痛评分的数据收集。

1.2.3 腕踝针联合五音疗法的具体实施方案

(1)材料:采用0.25mm×45mm的华佗牌的一次性无菌针灸针;五音疗法的碟片;音乐播放器。

(2)方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第19部分:腕踝针》[5]根据疼痛部位及原发灶部位进行定位,操作方法:①对患者的两侧腕部皮肤进行常规酒精消毒。②左手固定穴点上部,以拇指拉紧皮肤,用三指持针柄,右手大拇指在下,右手食指与中指在上,使针体与皮肤呈30度,快速进入皮下。然后轻捻针柄,使针体贴着皮肤浅层行进,针体应与腕部的边缘平行。针刺进入皮下的长度约整针长度的2/3,要求不出现酸麻胀痛等得气的感觉。不进行提插捻转[6]。③使用胶布敷贴固定针柄留针。外露部分用无菌敷贴固定。一般情况留针30min。④进行腕踝针治疗时根据患者的病灶选择对应的音乐进行播放,一般播放30min。

(3)选穴:根据患者疼痛的部位结合原发病灶选区来进行选穴。如右胸前区疼痛选择右上2区。

(4)选取音乐:五音包括角、徵、宫、商、羽五调,具体详见表2。如肺病,选择商调。

表2 五行音乐的选取

1.2.4 操作后评价指标收集 两组患者均分别在治疗后30min,及治疗后2h进行疼痛评分收集。在治疗疗程结束后进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调查,患者满意度调查。

1.3 疗效评定疼痛评分选用数字疼痛分级法量表(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评分法[7]结合VSA评分法[8]进行疼痛评分。采用0~10的数字代表不同程度的疼痛,0为无痛,10为最剧烈疼痛,让患者自己圈出一个最能代表其疼痛程度的数字。1~3代表轻度疼痛;4~6代表中度疼痛;7~10代表重度疼痛。在进行疼痛评估过程中,患者表达不够精准时,根据疼痛对睡眠影响的程度,提供2个坐标点,即4分为出现痛醒,7分为无法入睡,来帮助患者更精准定位。

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 scale,VAS):在纸上或尺上划出10cm长的直线,按毫米划格,一端为无痛,另一端为极痛。划线方法可为横线,也可为竖线,患者目测后根据自身情况用笔在直线上划出与其疼痛强度相符合的某点,总分0~10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疼痛越剧烈。

患者满意度调查表是根据2006年沈曲等[9]翻译的休斯敦疼痛情况调查表调整修订而成。患者满意度调查采用10级量表表示,由于用文字很难描述各级状态,所以直接用1~10来衡量,9~10表示满意,5~8表示一般满意,0~4表示不满意。

常规药物组的不良反应包括胃肠消化系统的反胃、恶心、呕吐、腹胀、腹泻、便秘等;呼吸系统的抑制呼吸;中枢神经系统的嗜睡、思维力减弱、过度镇静;泌尿系统的尿少、尿潴留,及皮肤的过敏反应等。常规药物联合腕踝针组的不良反应包括胃肠消化系统的反胃、恶心、呕吐、腹胀、腹泻、便秘等;呼吸系统的抑制呼吸;中枢神经系统的嗜睡、思维力减弱、过度镇静;泌尿系统的尿少、尿潴留,及皮肤的过敏反应等;晕针和断针。

1.4 质量控制对所有受试者进行内容一致的疼痛护理常规和同制剂同品牌的盐酸羟考酮片口服止痛;采用同型号同厂家针灸针;腕踝针联合五音疗法治疗的实施人员固定,于实验前1个月培训;腕踝针干预前一个月制定规范的腕踝针操作方案与操作流程。疼痛评分收集者固定,于研究前1月培训。

1.5 伦理学要求本研究严格遵守赫尔辛宣言(T h e Declaration of Helsinki)的人体医学研究伦理准则和中国有关临床试验法规进行。研究方案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后实施,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过程中严格保证各项操作按照批准的研究方案进行。

1.6 统计学方法用Excel建立数据库,使用SPSS 21.0双人数据录入,使用SPSS2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疼痛评分属于计量资料,满意度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属于计数资料。两组之间的疼痛数据对比运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计数资料均以[例(%)]表示,运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镇痛效果比较两组之间的镇痛效果比较,观察组的镇痛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观察组的镇痛起效时间比对照组明显更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详见表3。

表3 两组镇痛效果的比较(例/%)

2.2 患者满意度比较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满意例数有22例,总满意率100%;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满意例数有18例,总满意率81.82%。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见表4。

表4 两组满意度比较(例/%)

2.3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在实验期间无不良反应发生,对照组在实验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包括1例恶心与两例皮肤瘙痒,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详见表5。

表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例/%)

3 讨论

癌性疼痛不同于其他类型的疼痛,临床上约75%的癌性疼痛由疾病本身引起[10],其余的大部分归因于诊断和治疗过程。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有一半以上的患者难以有效控制[11]。目前药物是缓解癌性疼痛的主要有效措施之一[12-14]。但长期大量服用一阶梯的非阿片类药物,易发生消化道溃疡、血小板功能障碍、肾毒性等不良反应,李君[15]指出非阿片类药物中常用的非甾体消炎药最容易引起胃肠道损伤,包括腹胀、消化不良、恶心、呕吐、腹泻和消化道溃疡,严重时可导致消化道穿孔或出血,甚至死亡。同时指出非甾体消炎药也可引起肝肾损伤、血液系统损害、头晕、头疼痛、嗜睡、失眠、过敏反应等不良反应的发生。二、三阶梯阿片类药物的不良反应涉及消化系统(恶心、呕吐、便秘和括约肌紧张)、呼吸系统(抑制呼吸)、中枢神经系统(嗜睡、思维力减弱)泌尿系统(尿少、尿潴留)及皮肤(过敏反应)等[16-17],阿片类药物反复应用易产生依赖性[18-19]。有研究[20]认为其中相当一部分癌痛患者甚至会出现对镇痛药物疗效反应差以及不能耐受药物不良反应,诸多不良反应的发生给癌症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目前癌性疼痛是癌症患者急需解决的问题,而用药的安全性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由于药物的不良反应众多,患者对于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的需求更加强烈,而我们的传统中医文化就具有这种优势。腕踝针[21]是由张心曙教授于1966-1975年间在用电刺激疗法以神经症为主的疾病的经验基础上,受传统经络学说、耳针、穴位和针刺法的启发,从实践中逐步探索出来的一种独具特色的针刺疗法,并在张心曙教授的带领下推广下广泛应用各种痛症。五音疗法属于音乐疗法的一种,亦属于中医的范畴,五音包括角、徵、宫、商、羽五调,《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和《素问-金匮真言论》就把五音阶中角(MI)、徵(SOL)、宫(DO)、商(RE)、羽(LA)与人的五脏(肝、心、脾、肺、肾)和五志(怒、喜、思、忧、恐)等多方面内容运用阴阳五行学说相应地结合在一起[22]。五音疗法对于缓解癌性疼痛有积极的作用,且使用安全,毒副反应小[23]。王芳等[24]通过对60例恶性肿瘤癌性疼痛的患者进行对照试验,认为腕踝针可提高三阶梯镇痛给药的镇痛效果,还可以提高癌性疼痛患者的生活质量。华宇等[25]通过对80例癌性疼痛患者进行对照试验,发现五音疗法对于缓解癌性疼痛有积极的作用,且使用安全,毒副反应小。他人的研究结果也是和本研究结果类似,本研究充分利用传统中医文化知识,能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疼痛,且不良反应小,也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因此也证明腕踝针联合五音疗法广泛应用于癌性疼痛患者是切实可行的。

总之,腕踝针联合五音疗法能缓解中度癌性疼痛,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不良反应情况的发生。

猜你喜欢
癌性五音疗法
新媒体背景下淄博五音戏传承发展策略探析
——以哔哩哔哩为例
癌性爆发性疼痛评估与护理的研究进展
“五音戏+”的全生态传承
癌性空洞在安罗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的预后价值
“五音戏+”的全生态传承
Rejection therapy 拒绝疗法
继齐韵往昔,以今声开来——思考自五音戏主奏乐器的演变、本体及延伸
放射治疗与89Sr核素治疗对椎骨转移癌性疼痛的效果对比评价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2)
小儿厌食的简易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