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微肿痛贴结合运动疗法治疗肩周炎40例临床观察

2020-05-20 07:31姚顺骞吴官保
药品评价 2020年3期
关键词:肿痛肩周炎肩关节

姚顺骞,吴官保

1.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 长沙 410006;2.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湖南 长沙 410006

肩关节周围炎(frozen shoulder,FS)简称肩周炎,也常称为“冻结肩”、“漏肩风”,是存在于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的慢性特异性炎症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肩关节疼痛及活动受限,其多好发于50岁左右的中老年人,临床上主要是采取保守对症治疗,让患者减轻疼痛,改善肩关节的活动功能[1]。但如果患者不能及时有效的治疗,会影响患者的肩关节活动功能,从而进一步加重病情的发展,严重的影响患者的生活及身心健康,患者主要是以肩关节疼痛和活动范围受限为主诉前来我院就诊,笔者采用了超微肿痛贴结合运动疗法综合治疗肩周炎40例,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诊断标准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和第二届全国肩周炎学术研讨会制定。

(1)临床症状:①年龄多在40~75岁,好发于50岁左右;②起病缓慢,持续性疼痛,呈进行性加重,日轻夜重;③肩关节的活动功能障碍:肩关节外展、上举及旋转功能的受限。

(2)体征:①肩关节周围压痛;②关节僵硬:肩关节外展、上举、后伸、内旋、外旋等动作均有一定程度受限;③肌肉萎缩:冈上肌、冈下肌及三角肌均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萎缩。

1.2 一般资料本研究的80例临床观察病例均来自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骨伤科门诊,在患者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后,采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治疗组40例中男19例,女21例;年龄42~73岁,平均年龄(60.03±7.12)岁;病程1~7个月,平均病程(3.02±1.44)个月。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40~76岁,平均年龄(58.22±8.42)岁;病程1~6个月,平均病程(2.89±1.47)个月。经医院伦理委员会讨论,认定该试验方法符合医学伦理要求。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疼痛评分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 治疗方法治疗组:清洁患处皮肤,揭开超微肿痛贴(湘潭普金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塑料薄膜,并将超微肿痛贴贴敷于疼痛处,每张药贴贴敷12h,每天1次,并指导患者在未贴药贴时间进行肩周炎运动疗法,其包括:①爬墙练习:指导患者面朝墙面贴墙而立,双手沿墙面向上缓慢爬行,直至患侧手感觉疼痛为止,维持10s,并做下记号,缓慢放下,重复上述动作,并试图使每次高度超过前一次,每次爬墙练习10min,每天练习2次;②肩关节操:双手下垂,直臂上抬双手,以感觉肩关节疼痛为度,缓慢放下双手,并重复上述动作1min,前后甩动肩关节,以感觉肩关节疼痛为度,重复上述动作1min,右手向左前方缓慢运动并拍打左肩,收回右手向左后方缓慢运动并拍打左背,然后左手向右前方缓慢运动并拍打右肩,收回左手向右后方缓慢运动并拍打右背,重复上述动作1min,此3项为一组,每次练习肩关节操3个回合,共计9min,每天练习2次,共治疗4周。对照组:患者只进行肩周炎运动疗法4周:①爬墙练习;②肩关节操。

1.4 观察指标①疼痛评定标准: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3]分为0~10分,0分表示无痛,10分表示疼痛剧烈;②临床记忆量表(clinical memory scale,CMS)评分:其中疼痛15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20分、关节活动度40分、肌力25分,总分100分;③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d,TNF-α)及白介素-6(inter leukin 6,IL-6)[4]。

1.5 疗效标准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5]分为治愈:肩关节疼痛及压痛症状消失,肩关节功能恢复正常;好转:肩关节疼痛及压痛症状较治疗前好转,肩关节功能得到改善;未愈:肩关节疼痛及压痛症状未见好转,肩关节功能无改善。其中治愈、好转均为有效。

1.6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0.0统计件进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治疗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VAS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后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1),且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具体见表1。

表1 VAS评分[()分]

表1 VAS评分[()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与组内治疗前比较,bP<0.01

2.2 两组患者的C M S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后CM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1),且治疗组较对照组上升更明显(P<0.05),具体见_表2。

表2 CMS评分[()分]

表2 CMS评分[()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与组内治疗前比较,bP<0.01

2.3 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TNF-α及IL-6水平比较两组治疗后TNF-α及IL-6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1),且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具体见表3。

表3 治疗前后TNF-α及IL-6水平[()pg/mL]

表3 治疗前后TNF-α及IL-6水平[()pg/mL]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aP<0.01,与对照组比较,bP<0.05

2.4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优于对照组的70%,具体见表4。

表4 临床疗效[例(%)]

3 讨论

中医将肩周炎归为“痹证”范畴,又名“冻结肩”、“漏肩风”,主要表现为肩部疼痛及活动功能障碍,患者多因肩关节活动时感到疼痛从而减少肩关节的活动,导致肩关节局部肌肉出现肌肉萎缩,中医认为其病因为外感寒邪,阻塞气血,或因过度劳累,经脉受损,从而导致局部血瘀气滞,不通而痛,临床虽然有很多治疗方法,但并不能根除患者疾病,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超微肿痛贴是根据蔡光先教授经验方“肿痛消巴布膏”(专利授权号:ZL200910043351.X)的剂型改革研制而来,由玄胡、蒲黄、川芎、红花等10余味中药组成,具有舒经活血、消肿止痛之功效,外敷治疗疾病主要是通过皮肤吸收药物来实现的,传统散剂的药材粒径大,溶出率与吸收率低,而超微饮片将药材粒径降低了几十至近百倍,增加了药物接触面积,有利于药物的吸收,且外敷药物使用比较方便,不易受环境的限制,患者易于操作。而运动疗法为目前临床常用方法,可通过锻炼来防治一些疾病,肩关节作为球窝状轴关节,对其进行多方向运动,能有效松解关节粘连,避免肌肉和骨骼萎缩,促进关节功能和活动恢复。

肩周炎经历急性期、慢性期和恢复期3个阶段,研究表明FS是从关节囊炎症和纤维化到这种纤维化的自发消退的一系列过程[6-7]。关节滑膜组织中诸如TNF-α和IL-6等炎症介质的表达在FS的发病机制中是必不可少的,炎性因子的异常分泌诱导的炎症级联反应参与FS的非自然组织修复和纤维化[8],因此笔者选择将TNF-α及IL-6作为肩周炎疗效观察的指标,本实验研究表明超微肿痛贴结合运动疗法对肩周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降低TNF-α及IL-6水平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猜你喜欢
肿痛肩周炎肩关节
肩关节习惯性脱位怎么办?
肩痛≠肩周炎!一起来正确认识肩周炎
不是所有的肩痛都是肩周炎
超级秀场 肩周炎复发
肩关节为何这么 容易脱位?
如何预防习惯性肩关节脱位?
治疥疮
补阳还五汤对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后肿痛的疗效观察
藏虱
你的肩膀担着你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