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三省的经济增长收敛研究

2020-05-20 12:59周高波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20年3期
关键词:落后地区东北三省增长速度

周高波

(辽宁师范大学海洋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辽宁 大连 116029)

前言

区域经济发展一直是经济地理学的研究主题之一,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地区间经济增长是否收敛。早在20世纪60年代,索罗和斯旺从新古典理论出发试图解释地区经济增长的收敛问题,此后,各区域间经济增长差异问题和动态演化过程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1],国内学者最初研究主要集中在省级尺度上[2],随后进一步转向地级市和县级尺度[3]。东北三省是我国重要的地域单元,为中国的建设和发展做出卓越贡献,虽然后来受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出现衰落,国家对此十分重视,采取多种措施促进东北三省的协调发展。同时也受到学者的关注[4-6],但从经济收敛视角研究较少,那么东北三省经济发展是否存在收敛,各地级市的经济差异是扩大还是缩小?

1 样本来源和研究方法

本研究单元为东北三省共计36个研究单元。区域经济增长不仅存在各区域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上的差异,而且存在人均意义上的差异。因此人均GDP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并进行价格指数的平减至2000年。研究数据主要来源于东北三省各地区统计年鉴(2001~2018)。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收敛系数检验,变异系数和绝对β收敛检验,具体计算公式如下[7]。

式中,Yi,t为第i地级市第t年的人均GDP;b为收敛速度,收敛过程符合参数为β的负指数衰减过程。

2 结果分析

σ收敛是指东北三省各地级市的人均GDP差异随时间变化而变小的现象,即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差异不断缩小,主要采用变异系数和σ收敛系数来检验东北三省地区经济发展差异。从整体上看,东北三省地级市的人均GDP均值的变异系数和σ收敛系数都呈现下降的趋势,尤其是变异系数,下降幅度最为明显,表明地区间人均GDP的差异减小,原先落后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较快,从收敛系数上看,东北三省都呈现下降的趋势,省区内部随着时间的发展各地区的人均GDP差异不断减小,但各省区的收敛系数仍然存在差异,具体表现为东北三省中收敛系数最高的为黑龙江,其次为辽宁,最低的为吉林,表明各省内部存在着差异,相对于σ收敛系数变异系数克服了平均收入规模的影响,并且认为这种收入效应是中性的,从变异系数上看,吉林省的变异系数较低且稳定,表明地区内部人均GDP差异较小,地区间相对差异变化较小。辽宁省的变异系数较大但稳定,表明地区内部人均GDP差异较大,但地区间人均收入差异随时间变化较小。黑龙江省的变异系数较大且不稳定,表明地区内部人均GDP差异较大,且地区间人均收入随时间变化较大(表1)。

β收敛是指各地区人均GDP增长速度与初始的人均GDP表现为负相关的状态,即原有落后地区的人均GDP增长速度较快。本文利用绝对β收敛来检验经济增长速度与初始人均GDP的关系。整体上绝对收敛模型中β系数的估计值显著为负,表明东北三省的经济增长率与初始人均GDP状况呈负相关关系,也就是落后地区的人均增长速度较快,从各省区来看,黑龙江的收敛速度为0.0147,吉林省的收敛速度为0.0103,而辽宁省的收敛速度最慢为0.0037。黑龙江省内部人均收入水平较高主要有哈尔滨和大庆,其他多数地区的人均收入水平较低,导致相对增长速度较快,地区经济收敛随时间变化较为明显,同样吉林省内部经济发展水平较好的为吉林市和长春市,但经济增长速度较其他地区并不明显,地区整体上同样呈现较快的收敛速度。而辽宁省地区内部的收敛速度较慢,主要原因在于区域内大连和沈阳的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二者不仅在省区内发挥着带动作用,同时也是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带动点,因此省区内原有经济落后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优势并不明显,区域经济收敛速度较慢(表 2)。

表1 东北三省经济增长收敛系数及变异系数

表2 东北三省经济增长绝对β收敛检验

3 结论

东北三省各地区人均GDP地区差异随时间变化而逐渐缩小,其中辽宁省及黑龙江省内部各地区的人均GDP差异较大,吉林省内部各地区人均GDP差异较小。绝对β收敛检验结果显示整体上东北三省内部落后地区的人均GDP增长速度较快,其中吉林省和黑龙江省的绝对β收敛速度较快,而辽宁省的绝对β收敛速度较小。

猜你喜欢
落后地区东北三省增长速度
初中地理《东北三省》教学案例与反思
农业农村部派出工作组深入东北三省 全力推进科学抗内涝保秋粮丰收
国家财政收支总额及增长速度(包括国内外债务部分)
国家财政收支总额及增长速度(不包括国内外债务部分)
少数民族地区县级图书馆管理面临的问题及措施
落后地区教育要注意培养家长的素质
东北三省滑雪产业的空间拓展路径
经济增长速度与产业结构关系研究——对中国不同区域经济增长速度趋势性变化的分析
东北三省中小学音乐教育观摩研讨会综述
“大多数”商机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