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MP分析的贵州茶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研究

2020-05-21 12:22杜豪楠
福建茶叶 2020年5期
关键词:区域间茶文化贵州

杜豪楠

(新疆财经大学旅游学院,新疆乌鲁木齐 830012)

伴随着“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发展,“茶文化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文旅融合发展产物,逐渐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贵州是全国新兴茶业大省,拥有600余种茶树资源,凭借着得天独厚的自然、人文旅游资源,使得贵州“茶文化旅游”呈井喷式发展。但由于贵州茶文化旅游在资源利用、产品开发等方面尚存不足,使其与浙江(拥有相似茶文化资源)的发展差距较大。目前,关于贵州的茶文化旅游鲜有研究,如何使贵州的茶文化旅游突破开发困境,寻找开发思路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从茶文化旅游资源、市场、产品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制定合理有效的开发策略,为贵州茶文化旅游的发展构建了理论依据,带动了经济发展,促进了茶文化的传承,对茶文化旅游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1 调查区域和研究方法

1.1 调查区域

贵州地处云贵高原,是中国种茶、制茶和饮茶最早的地区之一,有“贵州绿茶·秀甲天下”之称。贵州下设6个地级市、3个自治州、共计有88个县,其中有过半的县市种植茶叶。自汉代起开始种植茶叶,拥有2000多年的种茶、制茶、饮茶等茶文化积淀,是中国西南地区交通枢纽和长江经济带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多民族聚居与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的宝地,其历史文化悠久,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多彩,是本次调查区域的不二之选。

1.2 研究方法

对于区域旅游开发的研究,我国学者吴必虎(2001)提出了一种产品创新分析模式:昂谱(RMP)分析[1]。这种研究方法的旅游资源开发理念与传统的“单一资源导向型”、“市场导向型”有所不同,以“旅游产品”核心内容,主要从“资源、市场和产品”三个方面对区域旅游开发进行综合分析,进而得出合理的区域旅游开发策略[2]。本研究运用昂谱(RMP)分析理论,结合贵州的茶文化旅游的实际情况,对其“资源、市场和产品”进行分析,总结出相应的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思路。

2 贵州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RMP分析

2.1 茶文化旅游资源(P)的分类及分析

2.1.1 茶文化旅游资源的分类

关于旅游资源的定义,多指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凡是对游客具有吸引力、可被开发利用,并产生“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事物[3]。冯卫英(2011)以茶文化旅游资源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成因、性质禅文化旅游资源划分成“两大主类、九大亚类、28个基本类型”三个层面[4]。鉴于此,根据相关史料、文献和《中国统计年鉴》,将贵州茶文化旅游资源进行整理分类,见下表1。

表1 贵州茶文化旅游资源分类表

BED神话传说BEG文学影视BEH书法绘画BFA制茶技艺贵州苗族姊妹节的传说著作:《茶的途程》《20世纪中国茶工业背影》;影视作品:《梦里湄潭,茶悦人生》、《美在贞丰》、《千年古邑,红色瓮安》烹茶图、茶经手工扁形绿茶、手工卷曲形绿茶、手工红条茶、手工青茶(乌龙茶)加工

2.1.2 茶文化旅游资源的自身优势分析

贵州茶文化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丰富。首先,该地区茶树种植覆盖过半,茶叶品种多样,拥有29种历史名茶(如石叶坪山茶、普定朵贝茶等)和37种现代名茶(如都匀毛尖、遵义毛峰等)[5];其次,贵州遍布着“山多水美,人杰地灵”的喀斯特地貌,自然旅游资源美妙绝伦;再有,贵州是多民族聚居的胜地,拥有多样的民族文化和独特的历史文化遗迹;另外,有“人在景中游,茶在身边转”之称的贵州西线,满园翠绿的茶和周围美景呼应,将茶与景巧妙结合,别具一格[6]。在悠久的茶文化底蕴依托下,贵州被成功地打造成集自然资源、人文资源为一体的旅游打卡地。

2.1.3 茶文化旅游资源的自身优势利用情况分析

(1)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单一,利用率低。

目前,茶文化旅游活动在营造茶氛围和人气指数等方面都初见成效,但其整体发展较平淡。在整个旅游开发过程中,缺乏开发广度与深度,过于偏重对采茶、制茶、品茶等体验式活动,忽略了“茶文化资源+”的理念,旅游资源整合力度不够,产业收入来源过于单一,对游客的重游率、停留度有很大的影响。

(2)茶文化旅游资源保护不到位,利用方式不当。

自古以来,“水为茶之母”为茶之道也。贵州因其地理位置优势,“多山、多洞、多水、多湖”。喊水泉、天河潭等水资源丰富,然而,过度开采加上生态环境的影响,许多水资源日渐枯竭,发展茶文化旅游固然重要,但寻求可持续发展的开发之路才是当务之急。

2.2 茶文化旅游市场(M)分析

从2009年开始,贵州的旅游收入和旅游人数呈现“井喷式”增长。尤其是2015-2018年,贵州旅游业发展迅猛,2015年全省接待游客3.76亿人次,旅游总收入3512亿元;2018年全省接待游客9.69亿人次,旅游总收入9471亿元。从近10年的数据可见,贵州旅游收入增速连年保持在20%以上,2016年旅游收入突破5000亿元,2017年旅游收入直接超过7000亿元,同比增速达41.6%,增长十分迅速,2018年贵州旅游业持续“井喷”,全省旅游总人数达9.69亿人次,比上年增长30.2%;实现旅游总收入9471.03亿元,增长33.1%,贵州的旅游市场前景十分可观。(如图1)

图1 贵州旅游收入与旅游人数变化图

2.3 茶文化旅游产品(P)分析

2.3.1 产品开发的创意性和品牌形象性较弱

由于茶文化旅游资源都大同小异,导致不同区域间的茶文化旅游产品可替代性较强,增加了产品的竞争性。此时,要突破大众化的茶文化旅游圈,就需进一步增加产品开发的创意性,突出独特性,做到“人优我新”。另外,对比四川、浙江等知名品牌茶叶大省,在产品的包装和质量上都有较明显的差距。例如,梅家坞茶文化村(杭州)重视茶古村落基础建设,主打闲适富足的茶文化生活,塑造“杭派慢生活”,突出品牌形象的独特性。可见,品牌形象建设对产品销量和知名度有较大影响。

2.3.2 产品体系构架较分散

贵州地处西南边陲,有些地区的地理区位较差,导致有些旅游基础建设较落后,区域间的茶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存在较大差距,旅游产品体系构架较分散,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因此,注重不同层次的旅游产品融合,缩小区域间的茶文化旅游差异,提高旅游资源的利用率,提升各区域间的协调度,促进区域间的经济合作与发展,从而构建稳固的产品体系来提高区域整体竞争力。

3 贵州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对策

3.1 借力新兴媒体,促多元化开发

新兴媒体摆脱了传统媒体简单累加的思维固化模式,以“融合性”的思维来实现用户实时互动与多样化服务。充分借力新兴媒体,运用节能、效高的网络手段开发区域间的旅游资源,促进多元化的开发。对于贵州茶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可通过微信公众号推送旅游攻略,网评互动留言增加景区宣传力度,增加区域间的联合发展,摆脱单一的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模式,推动区域茶文化旅游的协同发展,提高综合竞争力。

3.2 树立生态保护理念,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贵州茶文化旅游开发的前提是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两者缺一不可。然而,很多自然资源在未被充分调研的情况下盲目开发,造成大量的资源枯竭或濒临枯竭。此时,树立生态保护理念,制定合理有效地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计划才是可持续发展之道。

3.3 创新开发产品,提升品牌形象

面对贵州茶文化旅游产品缺乏创意、品牌形象弱化的现象,亟需创新产品导向开发模式,站在游客需求的层面上,精准定位客源市场,熟知资源优劣,制定适宜本地资源特色的产品。在品牌形象方面,需充分结合茶文化旅游与自然生态旅游,突出地域独特性,建立个性化的品牌形象,打造品牌知名度。

3.4 加强区域合作,构建完备体系

在加强区域合作时,首先,需对交通网络加以完善,切实落实“要想富,先修路”的发展理念,提高旅游景点的融入性;其次,需完善景区及周边服务设施建设,构建良好的旅游环境。总之,只有充分利用各区域间的地域优势,因地制宜,互相带动,并与其他旅游资源融合互动,才能对贵州茶文化旅游的开发成果形成质的飞跃。

4 结论

本文以贵州茶文化旅游为例,从旅游资源、旅游市场、旅游产品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得出目前贵州茶文化旅游开发还存在以下问题:(1)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单一,利用率低;(2)茶文化旅游资源保护不到位,利用方式不当;(3)产品开发的创意性和品牌形象性较弱;(4)产品体系构架较分散。并对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进一步强化了茶文化旅游资源的文化底蕴的积淀作用,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环保理念,新兴媒体带动下产品的创新性和品牌形象性,促进区域间的协同发展。

猜你喜欢
区域间茶文化贵州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齐”心“鲁”力,助力“多彩”贵州
茶文化的“办案经”
贵州,有多美
“一带一路”与茶文化传播
常喝茶减缓认知能力下降
常喝茶减缓认知能力下降
解读“万马如龙出贵州”
我国包容性增长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