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例儿童2019冠状病毒病的中医证候分析

2020-05-25 00:13杨向娜邓健李旭芳房春晓龚余王艳玲卢焯明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病位咽痛证型

杨向娜, 邓健, 李旭芳, 房春晓, 龚余, 王艳玲, 卢焯明

(1.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中医儿科,广东广州 510623;2.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感染科,广东广州 510623)

2019 冠状病毒病(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具有起病急,传变迅速,传染力强,病情严重等特点[1],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肌肉酸痛、乏力等症状。2019 冠状病毒病于2019 年12 月开始爆发于湖北省武汉市,并迅速肆虐全国各地。从现有患病人群看,无明显性别差异,有基础疾病或60 岁以上老年人为危重症和死亡的高危人群,已陆续发现儿童感染病例。由于该病是一种新发疾病,研究其中医证候表现及动态分布特点,进而分析其病因病位和发展规律,对于指导临床辨证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为广东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定点救治医院,笔者按传统中医理论对2019 年1 月22日以来早期收治的11例患儿进行临床证候、发病特点及其病因病机等分析,初步探讨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收集2019年1月22日至2月22日就诊于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感染科住院部的2019冠状病毒病患儿,共11例。

1.2 诊断标准参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印发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1]中诊断标准。根据流行病学史,发热和/或呼吸道症状,咽拭子病毒核酸检测、血常规检测、胸片影像学检查和病原学检测等确定诊断。

1. 3 研究方法及观察时点设计中医证候观察表,隔天收集相关资料。

1.4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18.0统计软件,采用一般描述性分析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

2 结果

2. 1 一般情况11 例患儿中,男性8 例,女性3 例;发病年龄最小1 岁2 个月,最大15 岁7 个月,平均发病年龄8 岁2 个月。11 例患儿均行X 线胸片和胸部CT 检查,其中8 例患儿胸片提示肺炎表现,诊断为“2019 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另外3 例患儿诊断为“2019 冠状病毒感染”,检测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甲型乙型流感病毒、嗜肺军团菌等常见呼吸道感染病原体IgM 均为阴性。入院后均口服药物对症治疗,目前患儿均以咽拭子病毒核酸复测阴性出院。

2.2 临床证候特征11 例患儿主要临床证候特征为发热(7 例,占63.6%)、干咳(5 例,占45.5%),均无乏力和肌肉酸痛的表现,部分伴有鼻塞、流涕、咽痛等症状。统计患儿发病后3周的各项中医临床资料,动态观察其发热时间和轻重、肺系证候、脾系证候、心肝肾系证候及舌象,具体总结如下(其中2 例患儿3 岁以下,无法描述咽痛、咽干、口渴、胸闷、胸痛等症状,未予记录)。

2.2.1 发热情况 发热不仅是2019冠状病毒病患儿的突出症状,而且多是首发症状。11 例患儿中发热者有7 例(占63.6%),其中1 例仅发热23 h,发热1~3 d者4例,发热5 d者1例,最长的1例发热时间为6 d。发热程度以中低热为主,发病3 d后仍有高热的仅1 例(占9.1%),发病7 d 后已经全部无发热。此外,与成人的症状不同的是,11 例患儿均无乏力、肌肉酸痛、头痛头晕等伴随表现。详见表1。

表1 11例2019冠状病毒病患儿发热情况Table 1 Characteristics of fever in 11 cases of COVID-19 children

2.2.2 中医肺系证候表现 11 例患儿的最主要肺系证候为咳嗽,早期干咳为主(5 例,占45.5%),后期则为湿咳(3 例,占27.3%);次要表现早期为鼻塞流清涕(3 例,占27.3%)和咽痛(2 例,占18.2%),恢复期均逐渐消失。11 例患儿全病程均无气促、胸闷、胸痛、气短、口唇紫绀等表现。详见表2。

2.2.3 中医脾系证候表现 11 例患儿的脾系证候均表现不明显,个别患儿出现了恶心、腹胀和一过性的大便干或稀等,所有患儿均无呕吐、口苦、纳呆等表现。详见表3。

2.2.4 中医心、肝、肾系证候表现 11 例患儿均无神昏、心悸、烦躁、嗜睡、谵语、抽搐、水肿、血尿、尿频等明显的心、肝、肾系临床证候表现。

表2 11例2019冠状病毒病患儿肺系证候表现Table 2 Distribution of lung syndromes in 11 cases of COVID-19 children [n/例(p/%)]

表3 11例2019冠状病毒病患儿脾系证候表现Table 3 Distribution of spleen syndromes in 11 cases of COVID-19 children [n/例(p/%)]

2.2.5 舌象分布情况 11 例患儿早期舌质多呈淡红或红,舌苔白(厚)腻或薄白,表明早期以湿邪侵袭为主,部分兼有夹热的实证舌象。恢复期舌质多为淡白或淡红,舌苔以白(厚)腻为主,反映了后期余邪未清、正气受损的特点。患儿舌象分布情况详见表4 和表5(5 例患儿发病第1 天即入院,6例患儿发病第3天入院)。

表4 11例2019冠状病毒病患儿舌质分布情况Table 4 Distribution of tongue proper in 11 cases of COVID-19 children [n/例(p/%)]

表5 11例2019冠状病毒病患儿舌苔分布情况Table 5 Distribution of tongue fur in 11 cases of COVID-19 children [n/例(p/%)]

2.2.6 辨证分型情况 参考有关专家共识和诊疗方案[2]中的中医辨证建议,结合11例患儿在疾病发展的整个过程表现出来的临床症状分析,常见的证型为:湿邪郁肺、湿热蕴肺、疫毒闭肺、内闭外脱、气虚湿滞、余热未清。证型动态分布情况详见表6。

表6 11例2019冠状病毒病患儿证型动态分布情况Table 6 Dynamic distribution of the syndromes in 11 cases of COVID-19 children [n/例(p/%)]

2. 2. 7 病例特点总结 所有患儿临床症状均较轻,以发热、咳嗽为主要临床特征,且发病3周后临床症状均消失,患儿出院后随访均无特殊不适。咽拭子检测病毒核酸转阴时间不等,最短4 d,最长19 d,与临床症状和肺部病变情况无正相关。影像学方面,8 例肺炎患儿肺部感染与临床症状无明显正相关,表现为患儿临床症状较轻或无症状而肺部损伤明显,且相对恢复缓慢,其中3例患儿1~2 周后胸部CT 提示痊愈,3 例患儿2 周后胸部CT较前好转,2例患儿3周后较前吸收好转。

3 讨论

2019 冠状病毒病(COVID-19)为突发传染性疾病,儿童患者的临床表现与成人患者[1]不完全一致,患儿多以发热、干咳、或/和伴鼻塞流涕、咽痛、胃纳可、舌淡红苔白[3-4]为主要表现,成人患者常见的乏力倦怠、肌肉酸痛、头痛、口干口苦、胸闷、纳差、大便溏等症状在儿童患者中少见。此外,2019 冠状病毒感染肺炎轻症患儿与2019 冠状病毒感染的上呼吸道炎症患儿,两者临床表现无明显区别。

2019 冠状病毒病属于中医“瘟疫”的范畴[5],与季节和地域密切相关,具有很强的流行性和传染性。通过11 例患儿的临床动态观察分析,本病病因为湿毒疫疠之邪,病位早期在肺,恢复期在脾。病程分早期、中期、极期和恢复期4 个阶段,有临床症状的患儿常见的中医证型有:湿邪郁肺、湿热蕴肺、疫毒闭肺、内闭外脱、气虚湿滞、余热未清。

本病患儿初感疫疠之邪,受体内卫气、体质、邪毒之力等多方面影响,一部分患儿无明显的中医临床证候,仅是家属发病,验其咽拭子病毒核酸检测阳性而确诊,此为无症状感染患者;另一部分患儿外感邪毒后呈现出不同的临床证候,其早期湿毒阻遏肌表,卫气失和,出现发热,因是湿邪为主,故热峰不高,以中低热为主;湿邪困肺,肺脏气机不畅,宣降失司,故出现咳嗽、鼻塞、流涕、舌淡红苔薄白或白(厚)腻,此为湿邪郁肺之象。“阳常有余”是小儿的生理特点,湿毒疫疠从口鼻而入,患儿体内卫阳奋起御邪,与湿邪胶着而化热,故发高热;气道灼热,则干咳、咽痛、舌红苔薄白或薄黄,此为湿热蕴肺之表现。正邪相争,邪胜则入里,从肺卫传入气营,从而出现疫毒闭肺、甚至内闭外脱的证候。本组11 例患儿均为正胜邪退的顺证,从早期逐渐进入了恢复期。8 例患儿进入恢复期时,正气已受损,湿邪又缠绵黏腻,出现了轻咳、恶心、腹胀、大便异常、舌淡白苔白(厚)腻等气虚湿滞的证候;3 例患儿则因热伤津液,阴液不足,出现了舌红苔薄黄或黄(厚)腻等余热未清的证候。

由此可见,2019 冠状病毒病患儿早期病位在肺,常见的证型是湿邪郁肺和湿热蕴肺,邪正相争,正胜则发展为顺证,患儿进入到余邪未清的恢复期,病位在脾,主要证型为气虚湿滞和余热未清。11例患儿均预后良好,在发病2周后病情趋于稳定,证候基本无太大变化。

本研究初步分析了2019 冠状病毒病患儿的病因病位、演变规律、常见证型和预后,有利于临床更准确的辨证用药,更好地发挥中医药在疫情中的防治作用。不足之处在于病例数较少,而且缺乏重症和危重症患儿的临床观察。下一步我们将开展中医药在缩短病毒核酸转阴时间、减轻肺部感染、减少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等方面的总结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病位咽痛证型
基于因子分析及聚类分析的241例感染后咳嗽中医证素证型研究
基于自适应矩估计的BP神经网络对中医痛经证型分类的研究
中医对痛风的认识
消渴病合并抑郁症之病位探析
流感和感冒是一回事吗
辨证针刺治疗不同证型干眼的疗效观察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涂抹喉罩在全身麻醉腹腔镜胆囊摘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痔病症状发作诱发因素的对照研究及其与中医证型相关性
《伤寒论》之病位研究
喉咙痛及其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