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体育产业人才培养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2020-05-25 02:32庹权
山东体育科技 2020年2期
关键词:体育产业人才培养

摘 要:从理论层面探讨了当前我国体育产业人才培养存在的培养方向设定不合理、实施过程不顺畅、培养的支撑及保障不到位等主要问题,并从体育产业发展与人才培养、教育自身规律、学科基础和资源保障等角度探究了问题产生的原因。

关键词:体育产业;人才培养;培养方向;资源保障;学科基础

中图分类号:G80-0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840(2020)02-0014-05

Problems and causes of sports industry talent training in China

TUO Quan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006, Guangdong, China)

Abstract:The paper theoretically discusses the problems in sports talent training in China, such as unreasonable setting of development direction, non-smooth implementation process and lack of support and assurance and it analyzes the causes for the problems in terms of the development of sports industry and personnel training, education laws, discipline foundation and resources security.

Key words:sports industry; talent training;resources security;discipline foundation

体育产业相关人才培养是近十多年来各高校体育类教育逐步开拓的新领域。随着毕业人数的增加,就业的专业对口率却始终维持在较低水平。以开办数量最多的社会体育专业为例,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该专业毕业生在社会体育领域中就业的比例较低,一般认为约在30%-40%,只有在国内经济发达地区,有超过半数的毕业生在商业性体育服务场所及相关服务领域从业。较低的专业对口率和认可度抑制了体育产业从业人员整体的学历层次和专业化水平提高,导致学生对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受挫,他们消极应付学业,致使学生整体培养质量严重滑坡。基于此,有必要对当前我国体育产业人才培养的主要问题进行梳理,并探讨其原因,以期在此基础上寻求解决措施。

1 人才培养方向的设定不合理

1.1 “扩张式”产业发展与“内敛式”人才培养的矛盾

“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决定了人才培养的基本指向,而“为什么要培养这样的人”就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在众多的研究成果和专业建设报告中,几乎都会出现如欧美体育产业产值有多高,人才需求有多大,都在哪些领域和岗位,发挥了如何重要的作用云云。这些材料往往成为我国教育界判断“为什么要培养这样的人”的重要依据。也有些专业通过对国内体育产业相关领域机构进行调查访谈,获得产业人才从业及需求情况,并借鉴境内外其他高校的专业设置来作为规划人才培养的依据。

那么为什么我国体育产业相关专业的种类越开越多,毕业生的满意度和就业对口率却越来越低?为什么境外教育机构的培养项目在国内没有市场呢?这里面的深层原因恐怕是我们对境内外体育产业发展方式和对人才基本定位的理解出现了偏差。以美国为例,美国并没有预设好的体育产业,更没有体育产业的边界,所谓的体育产业都是在体育实践的摸索和运行当中不断闪现出来的。直观来说,体育固有领域是一个圆圈,用这个圆圈与社会其他经济领域的圆圈“相套”,套中的部分就是体育产业。也就是说,体育产业存在于体育与其他经济领域的结合部,是一个典型的交叉领域,由此形成的若干交叉领域就是体育产业的全部,这种发展总结的方式可以表述为“存在即合理”。与此相对应,美国没有体育产业人才一说,但是美国的高校也会针对这部分交叉领域开展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采取的方式就是以体育学科+相关学科来进行交叉组合,目前最為典型的是体育学科+管理学科。正是因为人才培养的交叉性质,培养主体就会呈现多样化特征,既包括体育院校,也包括商科院校,甚至是协会团体或者产业机构。美国这种交叉性人才培养使人才具有较高的适应性和拓展性,他们能在特定的体育产业领域继续发挥“交叉”的作用,从而保持了美国体育产业持续旺盛的扩张能力和创新能力。

我国的体育产业习惯走总结发展的道路。在通过对国外体育产业现状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几个可以发展的领域或者方向,由此画出我国体育产业发展规划蓝图,并在这个圈内具体实施产业规划和人才培养,这种总结发展的方式可以表述为“合理即存在”。“合理即存在”的思想深深影响和决定着我国体育产业人才培养。教育管理者们在这个规划好的圈内寻找适合自己开展人才培养的“点”,确定这些“点”的依据是国内体育产业领域有相关的职业岗位存在,构建专业知识结构体系的指导思想是“用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理论和方法看待、解释体育现象和问题,并探索解决办法”,即将外学科的知识体系“跨”入到体育学科(“跨”出的情况寥寥无几),并形成相应的如体育经济学、体育管理学、体育营销学等体育产业基础学科,并将学科性质定位为上级母学科的应用学科。与此相对应,我们的体育产业人才培养呈现出两类特征,一类是以体育“跨”学科为基础形成的诸如体育经济学专业、体育管理学专业、体育营销学专业、体育新闻学专业,另一类是以体育“圈”内的职业领域来划分的如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休闲体育专业、体育旅游专业、体育表演专业等等。两类专业的共同特点是将体育领域外的知识理论体系“跨”入体育领域,对体育圈进行细分,再细分,形成了一种“内敛式”的人才培养方式。无论“跨”入多少种理论,细分出多少个专业,都是基于“满足现有产业要求”,而无法使体育产业的规模总量增加,无法体现人才对产业扩张的贡献。

1.2 “国际化”产业发展趋势与“国际化”人才培养缺失的矛盾

国际化的体育产业发展已经成为一种主流趋势,而“内敛式”的人才培养方向设定不仅制约了我国体育产业的扩张速度与规模,而且阻碍了中国体育产业和产业人才迈向国际的进程。我国体育产业人才培养虽然开展了众多的国际交流、国际合作,例如引进国外大学的课程体系、编译国外经典教材、教师国外访学进修和海归教师任教、联合办学并颁发国外职业认证机构证书等等,但是绝大多数是单向的,即引入的多,输出的少,而能输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元素就更为少有。

当前我国体育产业人才培养国际化不足的最大问题体现在四个方面:首先,缺乏对国外主流文化和价值观的关注,体育产业是社会大系统中的一部分,不了解国外主流文化背景和价值体系,将限制我们对其体育产业的深入理解;其次,缺乏对国际体育产业制度、规则、标准的掌握,制度、规则、标准决定做法,不了解这些,难理解做法;第三,未形成国际化的思维习惯,缺乏从国际角度去看待、思考问题的意识;第四,尚未建立国际化体育产业人才培养的机制,资源保障建设更是无从谈起。

“国际化”人才培养缺失的后果是,我们不仅难以开拓以中国为主导的国际体育产业格局,而且可能会逐步丧失本国的体育产业主导权。当前中国体育产业市场和体育产业教育市场被国外企业、协会和教育机构所窥视,国外教育机构的各种联合办学进一步挤压了人才培养的发展空间,而我国体育产业人才培养尚未做好国际化的准备。悉尼科技大学体育管理系的副主任泰勒在与清华大学开展联合办学之后说:“中国体育产业的发展正处于转型阶段,从规模、法律规范等方面来看都不成熟。体育人才培养市场更是如此,一方面是人才的匮乏,一方面是市场的不成熟。”

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在于我们尚没有明确究竟什么是体育产业的国际化,衡量国际化体育产业人才的标准是什么,我国应该如何开展国际化体育人才的培养等一系列问题。如果说体育产业人才需要“前瞻性”培养,那么通过对上述问题的解答,并有针对性地开展国际化体育产业人才培养,将是“前瞻性”体育产业人才培养非常重要的体现。

1.3 多样化的人才需求与趋同性的人才培养目标之间的矛盾

培养目标的含义是“要培养怎样的人才”。我国高等教育对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一般有指导性的描述。人才培养目标的一般性表述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人才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规格),二是所针对的工作领域(培养口径),三是人才的类型范畴。我国几乎所有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均以此為模板(见表1和表2)。

再将表2与表3进行比照,各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本科专业与休闲体育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中除了专业名称发生了变化,基本保持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培养规格要求+“指导、管理、策划”的人才基本工作内容+“应用型”的人才类型定位。

如果说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和休闲体育专业主要面向体育健身及体育休闲娱乐业培养人才,从上述分析不难看出,不论是专业区分还是时空演进,进入体育健身及体育休闲娱乐业的人才具有较高的趋同性,这如何能满足体育产业人才的多样性需求,又如何能引领体育产业多元化发展呢?

人才培养实施的过程不顺畅

2.1 盲目扩张,办学成本过高

进入本世纪以来,面对着高等教育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扩招,专业设置的逐步放开,高校纷纷扩大人才培养规模,开设新专业,其中社会体育专业增长速度最快,并且在所有体育学专业中的比重逐年上升。从开设动机来看,大多数高校比较认同体育产业是今后我国体育发展的主要方面,希望能以此为契机实现体育人才培养的转型,当然不排除部分专业为了能争取更多学校资源,提升本部门地位而扩大办学规模。

开设社会体育专业的高校类型最多的分别是师范类院校、其他类型院校和综合型大学,其中师范类院校一般都设有体育教育专业,有较为完备的师资和技术教学场地设施,开设社会体育专业通常会偏向技术技能方向;其他类型院校一般是原各部委所属的专业院校,他们具有比较鲜明的专业优势,偏向将社会体育专业方向限定在某一个特定领域,如滨海、户外、冰雪等;综合型大学通常包括经济学、管理学或文学等学科门类,他们开设社会体育专业更多偏向经营管理,或者更为具体的如金融、财务、新闻等。上述高校不论哪种类型,其专业定位的出发点均是出于对自身办学条件的考量,而较少考虑人才市场的需求和办学成本。随着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人才出口不畅导致专业必须重新调整专业定位,随之而来的是教学场地设施和教师资源的大幅投入,有学者尖锐的指出,“社会体育专业办学成本过高,使该专业濒临死亡。”

2.2 通识教育形式化

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自上世纪40年代在美国确立,并在80年代在我国台湾地区推广后引起大陆教育界的逐步重视,至今已经发展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理念。通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能独立思考、且对不同的学科有所认识,以至能将不同的知识融会贯通,最终目的是培养出完全、完整的人。目前,在我国体育产业人才培养相关专业的课程设置中通识教育课程的开展情况不容乐观。首先,尚有一些高校没有开设通识教育课程,而是沿用传统的“公共必修课”。其次,虽然一些高校设置了通识教育课程,但是并没有提供通识课程的选择,跟公共必修课没有区别,只是换了一个名称,这种现象在体育类高校中尤其突出。第三,通识课程基本大同小异,以思想教育和外国语为主,各高校之间、专业之间设置的学分数差别较大,从32学分至48学分不等,有的高校甚至将体育学概论也纳入到通识教育课程当中。从教学效果来看,通识教育课程成为学生逃课的“重灾区”,远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总体来看,各专业通识教育课程流于形式,无论是对通识教育课程的重要性还是对“惨淡”的通识课程教学效果都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2.3 专业教育同质化

专业教育是实现人才多样性的根本途径,而我国目前体育产业人才培养的专业教育同质化程度很高,不仅使人才缺乏个性,还抹杀了人才的创造性。首先是高校之间专业教育的同质化严重,大多数学校的社会体育专业课程体系是以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为蓝本,再加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1998年颁布)》专业介绍中要求的主要课程而形成,包括:社会体育概论、社会体育管理学、健身概论、中华体育养生学、大众健身娱乐体育项目的理论与方法。据尹国昌等学者的研究,社会体育专业与体育教育专业在课程设置上,课程的数量相当,课程设置与体育教育专业有80.6%课程是相同的。该研究还指出,从各校开设的所有专业课程看,有89%~92%是相同的,不同的是,不同的学校把相同的课程放在了不同的模块中。其次,休闲体育专业与社会体育专业,体育经济专业与体育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同质化程度比较高。通过对部分同时开办上述两类专业高校的课程设置情况的比较,在休闲体育专业与社会体育专业,体育经济专业与体育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平台课程中,均有一半左右的课程相同或相似,区别在于课程名称稍有不同,或者有的课程出现在专业基础课程中,而在另外的专业中则出现在专业课程中。专业教育的同质化问题既反映了目前各专业对学科规律的探索和积累不够,也反映了高校对体育产业分工的认识不深,其结果是在人才培养模式上难以形成有效的突破。

3 人才培养的支撑及保障不到位

3.1 主干学科尚不清晰

主干学科决定了课程体系的基本结构,主干学科的确立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目前我国体育产业相关专业的主干学科尚不清晰,困扰了专业课程体系建构。通过对1998年和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的比照,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主干学科由原来的体育学、社会学、公共管理调整为体育学和公共管理。将公共管理作为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主干学科值得商榷。公共管理类人才主要在公共事业、行政管理部门、社会团体等公共部门从业,而我国的体育公共事业发展极其羸弱,基层体育社团组织、社区体育组织和非营利性体育俱乐部的缺失,导致体育公共服务岗位严重不足,根本不可能容纳每年2万多名的毕业生。

体育经济与管理(类)专业比较明确地指向为体育产业培养人才。北京体育大学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的主干学科设为体育学、经济学和工商管理学;广州体育学院经济学(体育经济)专业的主干学科设为经济学和体育学;武汉体育学院经济学(体育经济)专业的主干学科设为经济学、管理学和体育学,公共事业(体育)管理专业的主干学科设为管理学和体育学。虽然各高校较为统一地认为体育学、经济学、管理学是体育经济与管理(类)专业的主干学科,然而管理学和经济学各自有庞大的学科体系,四年的本科学习阶段根本不可能完成三个各自相对独立学科体系的学习。

由于休闲体育专业的开设时间不长,各高校对该专业的理解各不相同,因此其主干学科设置比较分散。北京体育大学该专业的主干学科设为体育学、旅游管理;广州体育学院设为教育学、体育学、休闲学;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设为体育学、休闲学。武汉体育学院是国内首个开办休闲体育本科专业的高校,在2009年的培养方案中,该专业的主干学科设为体育学、管理学,在2013年的修订中,将主干学科明确为体育学、工商管理。

3.2 人才培养主体单一,限制了人才培养的开放程度

《体育产业发展纲要(1995—2010年)》指出,“培养体育经营管理人才”的培養的主体是“体育院校”和体委“本系统”,在2010年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中虽然指出“有关高等院校要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优化专业和课程设置,培养适应体育产业发展需要的专门人才”,但这里的“有关高等院校”是一个非常模糊的概念,既可以理解为体育单科院校,也可以理解为开办有关专业的高校。虽然在实际当中,参与体育产业人才培养的高校已经跳出了体育单科院校的范畴,但是培养主体始终被限定在高校中,并且是高校中的体育相关院系,培养主体并未发生实质性变化。对体育产业人才培养主体认识的窄化,极大地限制了专业人才培养的开放程度。

刘威在2002年的研究中提出,体育产业人才可以有以下几种培养途径和方式:第一是依托体育专门学院和部分有实力的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培养中高级体育经营人才,将体育学课程与工商管理课程相结合是来设置,体育院校和综合大学的体育院系要利用各自的优势,有重点的专业培养方向,向国内企业和政府输送合格人才;二是采取合作办学和委托培养方式,由用人单位与体育院系和商学院合作,培养某一项目的体育经营人才;三是在国内著名高校设立体育经纪人培训中心,并可以与国外相关机构合作办学,经权威机构考核合格,取得资格证书后才能上岗;第四,鼓励部分退役高水平运动员从事与体育产业有关的经营开发活动,利用其知名度开拓国际市场。张孝荣(2008)等人的研究指出,当前中国体育产业管理人才培养的培养途径:1)高校单独培养。从培养规模来讲,这是最主要的培养途径。2)依托高校联合培养。如复旦大学为中国奥委会和体育系统中高层管理人员开设了体育产业方向的进修班;清华大学与悉尼科技大学合作举办了“体育管理硕士”项目;北京体育大学和中国青年高级人才培训中心联合举办了体育经营管理专业在职研究生课程班等等;3)国家职能部门下属培训机构。如国家体育总局干部培训中心,培养高级体育产业管理人才是其工作任务之一。但是随着办学的不断深入,上述各种形式的办学效果出现了分化,大多数联合办学均因为生源不足而终止。

从2002年至今,我国体育产业人才培养的主体没有发生变化,高校的“培养主导权”似乎不可动摇。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很多企业并不满意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纷纷建立内部的人才培训和培养体系,众多的社会培训机构也在蚕食着体育产业人才培养市场,人才培养主体多元化的格局正在悄然形成。正因为如此,《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 号)文件提出,“推进高校与其他培养主体的协同,鼓励高校建立不同形式的人才培养联盟,完善多种主体联合培养模式”。对于人才培养主体多元化的认识,将影响高校办学的开放程度,也将直接决定我国体育产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走向。

4 总结

现阶段我国体育产业人才培养在方向设定、实施过程、支撑保障等方面都存在问题。主要原因在于对体育产业未来趋势、发展方式把握不足;培养过程过于眷念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教育理念、方法、手段滞后于产业发展要求;在理论基础和教育资源两方面都缺乏探索和支撑,改革和创新动力不足。

参考文献:

[1]王树宏,李金龙. 我国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与分析[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

[2]董泽芳.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界定与要素分析[J]. 大学教育科学,2012(3):30-35.

[3]尹国昌,戴国清.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建设存在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31(5):663-666.

[4]刘威. 专业经营人才培养——我国体育产业专业化发展的关键[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2,19(4).

收稿日期:2019-10-08

作者简介:庹权(1972- ),男,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管理、网球运动。

猜你喜欢
体育产业人才培养
我国体育产业政策演进与效果评价
体育产业之篮球
试论体育产业贸易前景及趋势
我国体育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我国体育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