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萃

2020-05-25 09:06
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新冠疫情

疫情下的债务危机威胁着贫穷国家

《2020年可持续发展筹资报告》联合国2020年4月9日

(2020 Financing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Report)

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金融市场造成的冲击,促使投资者从新兴市场中撤出约900亿美元的资金,这是有史以来最大的资金流出。对于许多最不发达国家而言,可能出现的新一轮债务危机尤其令人担忧。报告警告,各国政府必须立即采取措施,以防止一场毁灭性的债务危机的发生,并应对大流行造成的经济和金融灾难。措施包括:暂停最不发达国家和其他低收入国家的债务偿还;加强全球金融安全网;增加国际融资的渠道;消除限制供应链的贸易壁垒,促进贸易并刺激包容性增长。

推动中国绿色电力消费能力提升

《中国绿色电力消费能力提升专题研究报告》世界自然基金会(瑞士)北京代表处2020年4月13日

“十一五”以来,我国新能源产业实现了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跨越式发展,风电、光伏、生物质装机规模已位居全球首位,风电成为国内仅次于火电和水电的第三大主力电源。但是中国能源市场消费规模提升面临调峰能力不足、售电市场不成熟、绿色交易证书机制不完善、绿色电力消费理念相对滞后等挑战。报告建议从政策改进、市场交易、用户消费方式三方面提高绿色电力消费能力,包括完善新能源补贴退出节奏、优先新能源并网消纳、提高用户绿色电力消费认知、改进电网调度方式、组建绿色电力消费联盟等。

性别不平等现象将随着疫情的蔓延而加剧

《亚太地区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前100天:性别视角》联合国妇女署2020年4月17日

(The First 100 Days of the COVID-19 Outbreak in Asia and the Pacific: A Gender Lens)

亚太地区的性别和社会不平等现象,将随着新冠疫情的蔓延而加剧,可能会造成妇女和女童的处境更加艰难。报告阐述了疫情对妇女和女童无偿照料、生殖健康和基本权利等方面的直接影响,如女性医护人员对卫生护理品的迫切需求,部分女童无法继续接受教育等。亚太地区仍是世界上最易发生自然灾害的地区之一,在疫情背景下,其他灾害预计将加剧性别不平等现象。报告呼吁,疫情应对措施和疫情后的重建工作应重视妇女和女童需求,并以女性面临的社会经济现实为基础。

205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岗位达4200万个

《全球可再生能源展望:2050年能源转型》国际可再生能源协会2020年4月20日

(Global Renewables Outlook: Energy transformation 2050)

推进以可再生能源为基础的能源转型不仅能帮助实现全球气候目标,同时促进经济增长、创造数百万个就业机会并且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尽管深入脱碳需要的能源投资总额高达130万亿美元,但其带来的社会经济收益也非常丰厚。到2050 年,与目前的能源系统相比,能源系统转型可以刺激全球GDP累计增加98万亿美元。可再生能源相关工作岗位将增至约四倍,达到4200万个,能源效率相关工作岗位增加到2100万个,系统灵活性相关工作岗位增加到1500万个。

持续开展粮食援助至关重要

《全球粮食危机报告》世界粮食计划署2020年4月21日

(Global Report on Food Crisis)

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可能使全球遭受严重饥饿的人口数量增加一倍,到2020年底将突破2.5亿。2019年,大多数遭受严重粮食不安全影响的人口来自受冲突影响的国家(7700万人),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国家(3400万人)及经济危机的国家(2400万人)。由于受新冠肺炎疫情的经济冲击,2020年面临严重粮食不安全的人口数量将增至2.65亿,比2019年的1.35亿增加了1.3亿。世界粮食计划署高级经济学家阿里夫·侯赛因说:“我们现在必须共同行动,减轻这场全球性灾难的影响。”

加强国际贸易和运输便利化的十点行动

《大流行时期加强国际贸易和运输便利化的十点行动》联合国贸发组织2020年4月23日

(COVID-19: A 10-POINT ACTION PLAN TO STRENGTHEN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TRANSPORT FACILITATION IN TIMES OF PANDEMIC)

疫情大流行极大地影响人们的生活,并给社会经济系统带来巨大压力。所有国家之间的国际合作、协调和团结将是克服这一全球挑战的关键,政策制定者需要采取若干措施,以确保促进国际贸易和货物运输。十点行动包括:确保不间断的运输;维护港口开放;保护重要货物的国际贸易,加快通关和贸易便利化;促进跨境运输;保障过境权;维护信息更新和透明度;无纸化交易;尽早处理疫情导致的法律问题;保障运输人员健康安全;优先考虑技术援助。

地球的治病良方是可持续发展

4月7日,社会价值投资联盟常务主席、中国企业家俱乐部理事马蔚华在2020中国绿公司年会上发表演讲

在此次抗击疫情的斗争中,中国企业家,也包括外资企业家,表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升华的社会责任感。我们必须有全球的观念,必须有共同努力、共同作战的观念,才能让世界从疫情的阴影中走出来。此外,疫情的爆发也引发我们对生产、生活方式的反思,马蔚华提出,治理地球病最好的药方,就是可持续发展,也包括影响力投资在内的可持续发展金融理念。

中小企业活,则社会经济活

4月7日,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勇发布全员信

阿里巴巴宣布,时隔11年再次启动扶助中小企业的特別行动——“春雷计划”,发挥阿里巴巴数字化能力,帮助中小企业不仅度过眼前的“危”,更要找到面向未来的“机”。张勇在信中说:“作为社会经济的原子细胞,中小企业活,则社会经济活;中小企业兴,则社会经济兴。”阿里巴巴将充分利用20年来沉淀的商业力量和技术力量,创造新供给、激发新需求、促进新贸易,用一切必要行动帮助中小企业共渡难关。

企业家和创业者要先于大趋势而动

4月23日,红杉资本全球执行合伙人沈南鹏与黑石集团联合创始人、董事长兼CEO苏世民进行云端对话

苏世民向沈南鹏询问,目前中国的哪些领域更适合投资,沈南鹏回答是围绕科技和创新,“包括互联网、人工智能、物联网在内的数字技术正在改造着中国服务业和制造业的方方面面,而在新冠疫情的背景下,这些转型的过程可能会进一步加快。”苏世民说道,“看到大势所趋,就要大胆行动。如果你先于大趋势而动,你取得成功的概率就会大大增加,因为这个时候,大多数人会被吓得什么都不敢做。”

江西获批中部地区的首个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

4月13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设立江西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该试验区建设要挖掘区域合作潜力,推动资源要素自由高效流动,加快构建内外并举、全域统筹、量质双高的开放格局。该试验区是继宁夏、贵州之后,全国第三个获批的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也是中部地区的首个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

首批12家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名单公布

4月16日,商务部、中央网信办、工信部公布首批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名单,旨在通过建设一批数字服务出口为导向,具有较强带动作用的基地,培育数字服务新业态、新模式,打造数字贸易发展的先行区。中关村软件园、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上海浦东软件园等12个园区在列。

国家发改委首次明确新基建范围

4月20日,国家发改委首次明确新型基础设施的范围。新基建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目前来看,新基建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信息基础设施;二是融合基础设施;三是创新基础设施。

郴州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宣传月定在5月

5月6日,郴州市召开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5月宣传月”新闻发布会,5月被确定为“郴州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宣传月”、5月6日为“郴州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宣传日”,发布会还公布了近一年示范区建设成果、介绍了宣传月系列活动。

人社部、国务院扶贫办部署实施“6+1”劳务协作行动

人民网4月22日报道,人社部、国务院扶贫办近日部署实施“6+1”劳务协作行动,从4月中旬至6月底,组织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六省市与湖北开展定向劳务对接,尽最大努力恢复湖北贫困劳动力就业规模。

动物防疫法修订草案首次提请最高立法机关审议

4月26日,动物防疫法修订草案首次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草案按照全面提升动物卫生水平的目标,对动物防疫方针、防疫责任体系、制度体系、监管体系等调整完善,构建科学、合理、健全的动物防疫法律制度。

东京奥组委发布奥运开赛前可持续发展报告

4月30日,东京奥组委发布开赛前可持续发展报告。内容主要有:奥运会及残奥会期间使用100%可再生能源发电;奥运会火炬接力的火炬全部利用氢能源;奖牌金属全部来自废弃电子产品;在新建永久性场馆和设施中采用节能设计等。

4个欧盟国家天然气市场首次跨境合并

4月20日,来自爱沙尼亚、芬兰、拉脱维亚和立陶宛的能源部门、监管机构和传输系统运营商就一份旨在建立未来区域天然气市场一体化的路线图达成了一致意见。此举将使这个严重依赖进口天然气的区域加强供应安全,并增加市场流动性和促进竞争。

澳大利亚发布新冠患者接触提示软件

4月26日,澳大利亚政府发布了一款名为COVIDSafe的新冠肺炎患者接触提示软件,当两位用户间距小于1.5米时,软件会使用无线蓝牙信号交换双方信息。当用户与新冠肺炎患者密切接触超过15分钟后,用户会收到提示通知。

联合国与日本政府启动新项目应对海洋塑料污染

5月5日,联合国亚太经社会与日本政府合作启动了一个名为“堵塞漏洞”(Closing the Loop)的项目,将利用遥感、卫星等创新技术来检测和监控城市集水区流入河流中的塑料废物的来源和途径。马来西亚吉隆坡、印度尼西亚泗水、泰国洛坤府和越南岘港加入项目成为试点。

惠普获颁全球首个海洋回收塑料含量验证

4月16日,惠普获得UL全球首个海洋回收塑料含量验证。此次惠普通过验证的是5种来源于海洋回收的树脂,经过UL的验证,这些树脂含有5%-99%的海洋回收塑料。惠普致力于创新和使用可持续材料,同时为贫困地区创造工作机会。

光大“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基金正式落地

4月21日,“光大一带一路绿色股权投资基金”正式成立,基金管理目标规模为200亿元,首期规模100亿元,这是中国首只百亿级以绿色为投资主题的私募股权基金。基金聚焦“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主要投向绿色环境、绿色能源、绿色制造和绿色生活等四个领域。

美团启动“新起点计划”定向扶贫

4月27日,美团宣布启动针对扶贫的“新起点计划”。该计划包括面向52个未摘帽贫困县提供5万个骑手岗位;为贫困骑手提供大病保障、免息贷款以及提供30多门针对性培训课程等。

嘉吉成首家入驻CAFA食品信任追溯平台成员

4月20日,嘉吉动物蛋白中国宣布和国家动物健康与食品安全创新联盟(CAFA)签署新的战略合作协议,推进在食品溯源和安全保障方面的实践与应用。双方将基于联盟的食品信任追溯平台共同探索从农场到餐桌和基于区块链等技术的产品追溯体系建设。

星巴克发起“GOODGOOD星善食主义”行动

4月21日,星巴克中国宣布携手全球植物膳食倡导者别样肉客和噢麦力OATLY发起“GOODGOOD星善食主义”行动,倡导消费者积极探索“对自己好,对地球好,让好变更好”的环保生活方式。星巴克将推出全新的植物膳食餐饮产品,以及可降解餐盒、可回收材料制成的周边商品等。

中国平安首签全球“金融倡议可持续保险原则”

4月22日,中国平安宣布签署《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金融倡议可持续保险原则》,成为中国大陆首家签署《可持续保险原则》的公司。中国平安一直致力于将ESG理念嵌入到保险业务中,不断完善可持续保险体系政策,全面推进保险价值链提升。

“同一世界 团结在家”音乐会筹集1.27亿美元资金

4月18日,世界卫生组织与国际公益组织“全球公民运动”(GLOBAL CITIZEN)合作举办“同一世界: 团结在家”(One World: Together at Home)线上特别慈善音乐会的演出,包括Lady Gaga、席琳迪翁在内的全球140多位音乐艺术家参与其中。音乐会筹集了1.27亿美元资金,以支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所采取的行动。

2020THE世界大学影响力排名发布

4月22日,泰晤士高等教育(THE)发布了第二届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影响力排名,来自85个国家和地区的766所大学上榜,前三名依次为新西兰奥克兰大学、悉尼大学、西悉尼大学。今年有12所中国大陆大学参与了排名,9所进入全球总排名,其中同济大学是唯一一所排名前100名的中国大学,排在第13位。

國际奥委会联合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发布指南保护生物多样性

4月22日,国际奥委会与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发布一份名为“减轻运动项目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的新指南,就如何在运动项目策划的各个阶段减少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和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向运动项目组织者提供了建议,包括开展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估;确保活动的灯光和音响不会干扰活动附近的濒危野生动物;采取行动阻止入侵物种扩散等。

猜你喜欢
新冠疫情
新冠病毒灭活疫苗诞生记
疫情中的“梦境”
做好防护 抵抗新冠病毒
多吃姜、蒜能杀死新冠病毒吗?
新冠病毒的自白
疫情中的我
防控疫情 从我做起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
疫情应对之争撕裂巴西疫情应对之争撕裂巴西
疫情中,中俄贸易同比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