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词汇量的策略

2020-05-25 09:11李凤香
当代家庭教育 2020年9期
关键词:词汇量高年级小学

李凤香

摘 要:词汇的掌握是厚积薄发的过程,且需要时间和努力程度这两个指标作为横轴和纵轴共同作用方能实现。本文从词汇量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的重要性出发,重点探究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词汇积累效果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语文;词汇量;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09-0005-01

毫不夸张地说,这个人类文明的发展的载体就是通过对于文字的有序排列实现的,这种有序排列的核心便是词汇。这几乎在所有的语言中都是通用的。而词汇的掌握是厚积薄发的过程,且需要时间和努力程度这两个指标作为横轴和纵轴共同作用方能实现。

1.词汇量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的重要性

对于我们当前的小学高年级学生而言,语文词汇量的积累也是需要用时间和努力程度来保障的。一是,词汇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表达和沟通效果。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了词汇的支撑,再聪明的学生也无法准确地自我表达,更无法和他人实现深层次、深刻沟通。二是,足够的词汇量也能成为学生个人情感和认知的一种延伸手段。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开始拥有了自己的小秘密,他们一般会选择倾诉或者借助纸笔记录下来,这是他们个人情感和认知的成长史。三是,语文词汇量的积累也是学生学好其他学科的关键前提。目前部分学生就存在由于看不懂数学题目的问题,归根结底实际上就是语文词汇积累过程中质量的不过关。如果不能在小学阶段解决好这个问题,长此以往,便极有可能会造成“马太效应”式的恶性循环:词汇量越少,越看不懂教材题目;越是看不懂,越不知道怎么记;当不熟悉的词汇越攒越多,最终反过来又影响了成绩。

2.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词汇积累效果的策略

(1)一定量的记诵是必要的。新课改开始以后,有些人断章取义地批判背诵等传统教学方法,认为它具有强制性,有悖于人性和新课改的人本主义教育教学观。笔者看来,学习本身就是一件和我们人性中的一些惰性对抗的事情,我们经常听说某个专家为了学术废寝忘食,却极少听说哪个孩子从一出生就热爱学习的。

记诵实际上是我国传统教育中最常用的手段之一,在今天的小学语文教学中,也是非常有效和适用的,尤其是对于词汇的积累上。教育心理学研究成果证明年纪越小,其直接记忆的能力是越强的。如婴儿在学习语言的时候就从来不会问为什么这样说,而是直接模仿达到记忆的效果。而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我们的思考能力不断增强,理解记忆所占比例越来越重。小学高年级阶段学生正好处于理解记忆的发展初级阶段,直接记忆的高峰。我们教师完全可以借助这个年龄优势,因势利导,监督和引导学生通过记诵的方式积累能力范围之内尽可能多的词汇量,并通过默写等方式检查和提高学生的记诵效率。

(2)善用艾宾浩斯记忆—遗忘曲线。有人说,教师就是演员,讲台就是教师的舞台。笔者深以为然。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每天都会接触到一定量生词及其用法。而“消灭”生词的过程,却是比较艰难的:猴子掰玉米式的问题是最常见的,边学边忘是常态。作为教师,我们就需要掌握一定的记忆理论,用理论来指导学生的积累行为。现在认可度最高的记忆方法就是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记忆—遗忘曲线。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学情以及语文课程安排情况为本班学生制定一个比较科学的语文词汇记忆计划,通过反复、滚动式复习同遗忘对抗,最终实现永久记忆的目标。

(3)实践是最好的学习记忆。网路上有一种逆向学习方法叫做“输出倒逼输入”,即我们需要用到哪一类知识,就针对性地去学习它,简而言之就是“需要什么学什么”。本人作为一名一线教师,一直也处于“输出倒逼输入”的学习过程中,从中发现,从需求出发的学习形成的记忆更加深刻。鉴于此,我们也可以尝试着通过“输出倒逼输入”的思路,用布置作业造句或者写成小短文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去寻找自己不熟悉或者完全陌生的词汇,并将之使用起来,教师再去看问题在哪里,进行查漏补缺。笔者曾经试着在班级内部实践过该方法,效果出乎意料地好。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再此充分得到了发挥,真正实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4)课外阅读作为课堂教材教学的补充和延伸。笔者非常反对小学高年级学生家长给孩子购买大量的课外书籍。教材之所以是课堂教学的最主要的参考,一定程度上便是因为其内容的选择和编纂是非常符合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的,尤其是文本的難度、词汇的难度和数量,都是在小学生能接受的范围之内的。等教材上的内容完全没有问题了,我们才可以适当地拓宽学生的视野,将课外书作为拓宽视野、巩固和扩充词汇量的补充和延伸。

3.小结

总之,小学阶段本身就是学生各项知识的积累和巩固阶段,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因地制宜,在充分尊重学生认知水平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小学生这个“白板”(大脑),趁着“野草”(错误的知识或者无关知识)尚未占领学生大脑这片“空地”,借助记诵、艾宾浩斯记忆曲线、实践运用、课外阅读等各种策略,将“庄稼”(有效知识)种上去,以后的问题便是偶尔锄锄“草”(查漏补缺),且随着年级的增长学生的收获往往必然呈“马太效应”循环递增,时间越久,学生受益越多。

参考文献

[1]陈建强.小学语文读写教学的意义与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28)

[2]陈容好.小学高年级语文微习作教学实验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7.12

[3]姜璐.小学高年级语文单元主题阅读教学问题及对策研究[D].鲁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7.12

[4]吴娜.小学高年级语文课词语教学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哈尔滨市A小学为例[D].哈尔滨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7.6

猜你喜欢
词汇量高年级小学
孩子的词汇量与其婴儿时期的看护者有关
Receptive and Productive Vocabulary in Language Teaching
浅谈小学高年级合唱教学设计优化策略
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有效性的探讨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高年级古诗词教学艺术之我见
带“HAVE”的表达